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

电影《被解救的姜戈》的观后感
昆汀爱玩电影,也爱在有意无意间重塑观众的观影体验。明明是
看起来就会觉得很无聊很白痴的啰嗦对话,偏偏就能够在起到黑色幽
默作用的同时起到剧情、人物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
但是常年在主流与非主流之间游刃有余两边捞饭吃的昆汀,日子
久了风格固定重心偏移是一定的事,没有谁能够一直走在一根钢丝上
两边不斜的。
所以在这部所谓《强哥好强》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最大限度保
留了昆汀电影作为“作者电影”类型要素的实际上已经有些渗透主流
电影甚至是流水线电影口味的作品。
我们来看昆汀电影的一些常见标签:
各种非线性叙事。博采众家之长到处致敬。话痨而黑色幽默的对
白。暴力宣泄(各种血浆炸药枪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但很精彩的配
乐。以及一些技法和主题上的呼应、运镜等等。昆汀的风格标签可能
不止于此,但这里只讲这么多。
在本片中,当了二十多年导演的昆汀已经可以将他的风格玩得出
神入化毫无违和感。客厅这种原本是会客或者老友交谈的正式或温馨
场合,却被放了两个黑人壮汉在生死相搏,就算胜者在最后有了些许
犹豫,但还是戳瞎了对手举起了榔头。这种暴力的前后对比不是只有
昆汀才有,但能拍得无比自然的确实不多。而安排原版新版《姜戈》
主角来这么一次对话:“D-J-A-N-G-O,The D is silent”“I knw”
绝对是昆汀最喜欢干的事。而在杀人前后絮絮叨叨,猝不及防就摸把
枪出来血浆乱喷,这更加是昆汀一个明显的风格。至于本片中特别常
见的“中景人物背影转身后镜头迅速拉近的面部特写”这种运镜,我
个人感觉是一种大量出现在邵氏功夫片、武侠片中的运镜方式。
但以上种种都是表象,即便是新手拿起摄影机刻意模仿,也能学
个几成像模像样。昆汀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同时也是他自己的趣味,
就是那句被人说滥了的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我个人认为昆汀的表达和吴宇森的表达其实还是有很
大差别的。昆汀的电影中,有很多暴力场面其实并不具有美学和诗意
的效果,最多只是血浆和子弹乱飞有点酷有点热血而已,可能这是西
方式的或者是昆汀式的美学理念,跟吴宇森的手法又不相同。拿这部
片来说,全片的杀戮镜头中我唯独觉得在某种植园杀死三兄弟之一时
一捧鲜血洒在马蹄下的白色花朵上这一镜头很有味道。
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昆汀在本片中,开始反反复复地为暴力宣泄
找出人物心理上的动机和理由。医生第一次开枪是出于自卫,在保证
安全之后就没有再杀人。其余的四个黑奴杀掉被压在马下的奴隶贩子
是为了报复之前受到的压迫。酒馆里杀掉治安官是因为他是被悬赏的
罪犯,等等等等。就连最后医生杀掉李奥纳多也给出了大量的心理描
写,比如反复出现的狗撕咬黑奴的记忆闪回,比如让侍女不要再弹奏
贝多芬,比如以一种近乎挑衅的语气讨论大仲马的感受。即便是这样,
昆汀还是觉得不够,作为智商正常的人类,医生在枪顶头的时候只能
选择选择交钱买人,但是这样一来给观众什么样的理由让李奥纳多领
便当呢?挑衅。即便得了便宜还要用胜利者的姿态强行要求输家握手,
再加上前面心理刻画的铺垫,终于让医生“对不起,我忍不住了”。
这样一来,枪杀种植园主变得合情合理,而医生紧随其后领便当,更
加给了姜戈大开杀戒的理由。这种用一支马克笔在白纸上同一个点上
反复圈画的方式,是不多见的。再加上昆汀多年来第一次玩线性叙事,
剧情从头到尾一拉到底。再加上最最关键的一点,昆汀在描绘姜戈这
个角色的时候,各种元素,比如受压迫的黑奴、解放思想、拯救爱人
等等一系列剧情,无一不是好莱坞大片里耳熟能详的剧情,从这几点
看来,我们有理由可以嗅出一点什么。
其实就像梁山好汉终被招安相类似,很多灵气逼人的年轻人到了
中老年都会向现实靠拢,我们并不是要不接受现实要故意找茬。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李奥纳多、塞缪尔杰克逊三人的演出在本
片中实在太过出彩。本来以为塞缪尔杰克逊看到李奥纳多后表现出来
的奴颜婢膝和谄媚已经是极致,谁知道在书房跟李奥纳多密谈的时候
完全抹之前的表现,一副教父的样子,隐隐约约告诉观众们两人之间
的关系需要重新考量。而等到李奥纳多中枪身亡之后,塞缪尔杰克逊
抱着李奥纳多尸体痛哭的模样,又令观众觉得需要再次考量之前的认
知。李奥纳多表演得也很出彩,客厅搏斗、放狗咬人、演示头骨几段
戏,活脱脱的一个残忍种植园主形象。而客厅谈生意和餐桌两场戏,
又将自私、逐利、附庸风雅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昆汀给了李奥纳
多很大的发挥空间,李奥纳多也的确不负众望。而至于医生,则是一
副路见不平的好汉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对其性格中的纠结进行了深
入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至于主角姜戈,戏份最多,但是由于人物
形象的原因,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满足了大家的期望,却也没有太多
惊喜。
至于说到配乐,我一向觉得,好的配乐应该是观众察觉不到,但
又的确能调动观众情绪。昆汀的电影中配乐往往被提升到跟画面和剧
情一样的高度,一定要让观众能够察觉到,甚至是作为了一种表现手
法,这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趣味,还是一种高超技巧,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