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后
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在初三阶段表现得更加突出,采用传统
“一刀切”的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而分差异化教学
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化教学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因
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人的不同需求及欲望,并不断满足学生的需
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通过改变传统教育中的陈旧教学模
式,向倡导差异化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进行转变。通过差异化教学在
初中数学中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以确
保差异化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一 、关于差异化教学的概述
由于每个学生在家庭氛围、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方
面的经历不同,因此,产生了经过精心教学设计,以满足每个同学
不同个性需要的差异化教学方式。差异化教学方式意在根据每个人
不同的特点及能力,采取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
能够快速找到学习中的兴趣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
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在差异化教学法的教育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进行了互换。
改变以往传统教育意义里 “我教你学”的教育模式,教师从“传
道授业解惑”的主动灌输知识的行为模式转变为引导、辅导、帮助
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辅助角色。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特点
及不同的学习能力,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
爱好及特长进行学习,使学生树立自身目标及发展方向。差异化教
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性
地位、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在差异化教学法的教育活动中,教学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差
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注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
需求,并在不断满足学生需求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
方式,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活动。在差异化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学
生接受新知的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不同进行科学、有机的
教学分组,并结合学生的不同分组及综合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分
层评价,使评价结果客观、科学。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理性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初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教育
机构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1.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置。
差异化教学注重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人不同的成长环境、性格特
点以及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差异
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及
特点,树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确立过程中也应
采取分层设置的方法。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目标的分层设置,可以是在
某个特定的教学环节中,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
有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教学目
标的实现与达成,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及质量,使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教
材里的例题、课内练习、作业题a组是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而“想一想”、作业题b组属于较高要求是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学
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出发,
同时要体现大纲基本要求,可以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类.如在
“直角三角形习题课”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如下: 基本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看着图形正确叙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2)使
学生能够直接应用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重要性质求解一步的计算
题. 较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解典型的直角三角形
的问题;(2)使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问题的一些常用技巧,会添
加辅助线和用分析法去寻求难题的解法. 要求a类学生达到“较
高教学目标”,做相应练习,c类学生达到“基本教学目标”,b类
学生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较高教
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应注意目标
跨度要适中。在差异化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
同层面的目标中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对于形成性目标
和发展性目标的养成与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分组进行分层设置。
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
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为了不给后进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
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思:
学生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
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
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
优化.在分组时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
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
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
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
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
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掌握能
力以及运用能力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设置,
并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表现及能力的增减来变换分组设置,以充
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确保了分组的科学性及流动性,
对于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针对
学生的自我选择及个别调整,我把班里44名学生分成三层: a层
为高层学生,这些学生基础较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
正确,成绩优秀.b层为中层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
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为低层
学生,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态度消极,
学习目标不明确,成绩较差.但是这些分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通
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分层要经常性作一些调整。
通过进行学生分组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有利于使师生共同实时关注
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状态,对于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有着重要意
义。
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在差异化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充分准备与优
化,对于差异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
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同时又
要兼顾学生的共性,并将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有
机结合。在差异化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教师所设计的课题要根据学
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分别激发、拓展学生思维,并达到巩固记忆的
效果。使学生在自己已具备的能力上,不断进步。
4.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设置。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不能只看重成绩分数,而
更应该根据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分组来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并结合
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作为最终评价的依据。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
力和掌握、运用的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应该用统一
的标准来评价学生。而应根据学生分组教学中的表现以及个人能力
的强弱进行有差异化的分层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及科学
性。充分发挥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各项作用。
三、结束语
差异化教学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差异化教学在初中
数学中的应用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将差异化教学
的作用发挥出来。差异化教学中,学生要端正心态,积极培养主动
学习的习惯,并根据自身不同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爱好进行不同方式
的学习。但教学的宗旨都是相同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和质量。而教师在差异化教学中也应不断的完善自身素质,提高教
学水平,为更好的教育学生尽一份职责。因此,将差异化教学在初
中数学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变得十分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