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lsystemAndSociety
怜英语今问中的语义膜糊词及其语用升能
刘乾君
摘要合同英语的灵魂是精确性,然而其也具有模糊性.合同英语中的模糊伺及语用功能屯应为合同双方所重视.
关键词模糊语言英语合同语义模糊词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一0592(2009沁3一351刁1
一、英语合同中棋糊性存在的合理基础
(一)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特性
语言的模糊性广泛存在于语法、词汇和语音中,但目前国内外对
模糊现象的研究主要是对模糊语义的研究。那么什么是模糊性呢?
文旭认为,模糊性是指词语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例如,人从出生到长大,到衰老,
这一过程是连续不断的,语言中却要以“婴儿”“儿童”“少年”“青年”
“中年l,’’老年”等语言符号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区分清
楚。
然而,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的类属划分,既与客观事物
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各民族的认知、实际交际需要有关。不同的民
族对同样的客观世界有不同的认知途径和划分范畴的方法,如颜色
场、亲属场等②。王宏指出,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木特征和常规现
象,作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另一方面,
出于语言表达的策略考虑,人们也常常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
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使用模糊语有时比精确地说话更能起到积
极作用。例如,你托人找人,如精确地描述“他犯岁零5个月,身高
1.7米,体重172斤,脸长7.5寸,宽5寸”,那么,是难以找到该人的.
倒是模糊描述,“他30岁左右,中等身材,胖胖的,长脸”,更容易找到
他气
(二)合同英语的语义模物性
梢确性是法律语言的灵魂。从立法阶段开始,尽管立法者尽力追
求法律的准确性,模糊性仍然是难以消除的现象,模糊性贯穿在法律
活动的整个过程。法律语言正是在准确性和模糊性之间求得平衡气
毛L金榜教授认为模糊性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种:立法原则的要
求、语言自身的特点、交际的局限、文化差异等气为防止误解和歧义
的产生,“含混不清”的语言一直是合同英语尤需避讳的问题.“含混
不清”就是对应该说清楚的事情而没有说清楚,这种因运用语言不当
而产生的消极结果是应极力避免的。而本文所指的“模糊性”完全区
别于语义的“含混不清”,它主要是指词语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通常是不能或无须通过上下文加以排除的,它缘于本体
的模糊性和认识的模糊性。.
二、英语合同的语义模糊词使用原
因及语用功能
准确性是英语合同的灵魂。合同双方为了表述的准确,尽量减少
日后纠纷的产生,会尽力地使合同语言准确甚至精确。然而,模糊是
人类语言的特性,合同双方为了实际需要,在某些语境下会使用模糊
词。模糊性是确切性的必要补充,特定题旨情境中的模糊其实是高层
次的清晰。那么什么情况下使用模糊词语呢?
(一)合同双方无法达到精确
作者简介:刘乾君,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法律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
有时候,当人们不能达到表达的稍确,便使用模糊表达.这有可
能是由于记忆的问题,或是人们不能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需表达的
内容.
例如 :AllaetivitiesoftheCooperativeventureeomPanyshallbe
governedbythelaws, decreesandpertinentrulesandregUlationsofthe
people’ 5Renub一 ieofChina.(合作经营企业的一切活动均应受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法律、法令及有关规定和规章约制.户
本条款中,“一切活动”是一个模糊概念。经营者的活动是一个外
延极广的概念,立法者不能逐一举出。所以,适用“一切活动”来囊括
所有的活动,这反映了人类主观表达的局限和交际的实际需要。也是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在立法过程中的体现。
(二)合同双方不愿作出精确的表述
有时候,人们能作出精确的表述,但为了交际或其他需要,故意使
用模糊表达.合同中的语义模糊词防止了漏洞的产生,对双方的交
易、劳务与技术服务以及索赔等的范围起着限定作用.
例如:Inrespeetoflatede一ive理,withinareasonab一eti帐afterhe
hasbeeomeaware山 atde一ive卿 hasbeenlr旧de.(对于延迟交货,他在
知道交货后一段合理时间内这样做.)必
在本条款中,“ reasonabletime”这一表述语义上是模糊的,因为:
多长时间才算合理时间?这个需要订立合同的双方视情况而定,所以
在合同中没有给出固定的时间标准.这个语言表达,应该是可以避免
的,但是为了实际的交际和履行合同的客观需要,合同双方选择了模
糊的表达,以此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这也是合同订立者灵活
运用涪言的体现。
三、结语
可见,合同英语强调准确,但为了实现特定的意图,并不完全排斥
模糊语言的使用。模糊语言的使用在合同语境中一般并非为了增强
语言的感染力或出于礼貌的考虑,而是为了使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主
动地位,使对方承担语用模糊可能造成后果的部分责任二然而,合同
语言是比较复杂的,合同的订立又视不同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在合同
英语中,一定还存在其他适用模糊语言的原因。
注释:
①文旭.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何英玉:语义学._L海:上海外语救育出版决I:
2仪
月.126.
②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印1.165一169,
迄匆王宏.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外语教学.2003(2).9.
临沐已杜金榜.从法律语言的棋糊性到司法结果的确定性.现代外语(季刊).2001(3).
306.308.
⑦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软育出版杜 .1999.141.
⑧王辉.英文合同解读讲用、条款及文本范例.北京:法律出版社,2即759.
⑨本法规编写组.国际经济法(汉英对照).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加7.182.
⑩孙志祥.合同英译理解过程中的“合法“阶提和“求f护标准.中旧翻译.2ooI(,).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