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7卷第18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une.2010,Vo1.7 No.18 ・185・
体力活动。
3.2.1.2抗病毒治疗 动物实验证明,病毒在细胞内破坏
心肌细胞,心肌中病毒存在不超过18 d。因此,抗病毒治疗
主要用于疾病的早期,一般抗病毒药物不能进入细胞,凶而
对细胞内病毒无效。利巴韦林( 氮唑核苷):通过阻断病毒
的一一些酶活性,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对阻断病毒复制,有一
定疗效。剂量:100 mg,每Et 3次,疗程i周。干扰素: 一干
扰素能够阻断病毒复制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在柯萨奇B2
病毒感染大鼠心肌细胞模型,于感染前、后给予白细胞干扰
素,都显示有抗病毒和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此种干扰素每
支(1.5~2.5)万u,肌沣1支,7~10 d为1疗程,隔3 d后复
用1疗程。用基因T程制备的 一干扰素,每支(100~300)
万U,每日肌注1支,2周为1个疗程。
3.2.2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州 黄芪有抗病毒、调节免疫
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还能改善内皮细胞生长及
正性肌力作用 。在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中,不论
用光镜或电镜观察均发现黄芪能明显减轻心肌的炎性细胞
浸润及坏死面积,原位杂交示病毒RNA明显减少;病毒性心
肌炎细胞模型中,黄芪能抑制病毒RNA复制,证实黄芪有抗
病毒作用。高浓度的黄芪皂甙对离体大鼠工作心肌有正性
肌力作用,500 p ̄m/mg的黄芪皂甙可使培养鼠心肌细胞膜静
息电位减小10 mV。这些作用特点与哇巴因对鼠心肌的作用 相似,故推测黄芪皂甙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 一K 一
ATP酶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用法:黄芪注射液20 g+5%葡
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黄芪口服液
15 g每日2次,共3个月。中药苦参也具有抗病毒和抗心律
失常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值得
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2000,38
(2):75. [2]冯国清,刘沽,付润芳,等.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 护作用.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1):4. [3]郝梓旭,王中男.病毒性心肌炎的现代治疗手段研究近况.吉林 中医药,2007,27(5):66—67. [4]李永新,郭双庚.中医药治疗病毒件心肌炎心肌损伤的现状.疑 难病杂志,2006,4:121. [5]张毅,范平.黄芪注射液与能量合剂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观察.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5(9):408—410. (收稿日期:2010—04—02) (本文编辑:程旭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体会
廖纪稳王强周仲侠
【摘要】 目的 总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外伤皮肤缺损急诊处理的治疗经验。方法清创后视皮肤软组织缺 损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覆盖创面,手部创口修复不外乎直接缝合、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和缩短残指直接缝合等。
结果本组评定优36例,良好2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91.9%。结论严格无菌操作,重视创面清理,掌握 适宜的手外科技术,处理方法简单,效果好。
【关键词】手外伤;缺损;软组织;修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丁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手部外伤逐年
增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往往是手外伤急诊的第一场所,如
何使用好适宜的手外伤修复技术,来满足人们对手外伤后外
形和功能恢复越来越高的要求,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面临
的问题。笔者对48例(62手)患者手部外伤皮肤创面修复的
体会如 。
作者单位:830002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青年路医院天山区碱泉
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廖纪稳,周仲侠);乌鲁木齐市120急救中心 (王强) 通讯作者:廖纪稳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8例,男35例,女l3例。年龄
8~52岁,平均34岁,以青壮年为主。伤情分类主要为撕脱 伤、切割伤、挤压伤、碾挫伤等。
1.2手术方法创口区常规消毒后,臂丛或局部用l%~
1.5%利多卡因溶液麻醉,用生理盐水大量低速反复冲洗可
清除伤口内细菌及异物,且对组织无刺激和损伤。彻底清 创、清除伤口内异物及失活组织,再用双氧水、新洁尔灭等处
理伤口。本组手外伤患者大多数不用止血带,以利于辨认组
织活力和防止组织缺血加重,只有手术创面出血较多时才间
断使用止 带。视伤情给予相应的手术方法。62手中直接 ・186・ 堂剑 年6月 第7卷第18期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June.2010,Vo1.7 No.18
缝合10例;皮瓣转移23例,其中采用V—Y推进皮瓣术22
例,邻位皮瓣术l例;游离皮瓣20例,其中全层游离皮瓣18 例,刃厚皮瓣2例;缩短伤指直接缝合9例。62手均行急诊
清创修复手术,详见表1。
表1 62手手外伤皮肤缺损修复情况(n)
2结果
本组62手手术,56例皮肤全部存活,6例皮肤坏死,术后 随访6—24个月,以患指或手的运动、感觉及外观三方面恢
复情况为效果评定结果 J:运动5分,感觉2分,外观3分,
共计10分。评分越高,恢复越好,评分越低,恢复越差。评
定优36例,良好21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91.9%。
3讨论
3.1 清洁创面清创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与手功能的恢复。 本组6例皮瓣坏死多因清创不彻底,其原因为:(1)思想上重
视不够,认为手部创口小,马虎从事,不严格按常规操作;(2) 对失活组织辨认不清,为保持伤手外形和功能,一般提倡尽
量多保留伤部组织,但如不将失活组织清除,往往适得其反,
甚至有的伤者不愿意切除有严重破坏的伤残组织或异位取
皮,无法按原则处理;(3)对于手指末节有骨外露的创面,清
创时应尽量注意保持手指适当长度,原则上以不短缩手指的
情况下采用植皮瓣方法覆盖创面为佳,尤其是拇指、食指指
端缺损更应遵循这一原则 J。
3.2修复方法的选择手外伤最常见皮肤、软组织的缺损,
清创后可视具体创伤情况选用不同方法覆盖创面,对外露的
骨、肌腱争取一期闭合创口,不可轻易截指。手部创口修复
不外乎直接缝合,游离植皮,皮瓣转移和缩短残指直接缝合 等。对缺损面的修复要注意手部解剖及功能特点,手掌面及
指腹部皮肤修复时应注意恢复感觉和耐磨压功能,关节处和
指背部缺损应注意皮肤的活动性。(1)手部较小面积的皮肤
缺损有肌腱或骨质外露,可用推进皮瓣、邻位皮瓣修复,因邻
位皮瓣更接近缺损创面,其颜色、组织结构与伤部基本相同。
除非创面较大或局部无皮瓣可利用,应尽量避免使用远位皮
瓣转移。(2)创面无肌腱和骨质外露,游离植皮仍然是修复
手部皮肤缺损的常用方法,但应根据伤区的情况,以及各处
皮肤的特点做适当选择。一般而言,手部修复区面积较小,
取皮范围不大,供皮区多能直接缝合,且此两区全厚皮在质 地及耐磨压方面都较接近于手部皮肤。(3)关节部位或指腹
部尤其是拇指指腹部皮肤缺损,邻近皮瓣修复最佳,尽量避
免使用刃厚皮。(4)肌腱损伤的修复,缝合应简捷,断端缝合
平整,有较好的抗张力强度,以适应早期活动,减少粘连。对
于合并手部肌腱缺失的急诊手外伤患者,通常采用一期修复
创面,二期行肌腱的修复 。由于伤者康复周期长、费用高, 而且修复难度较大,可以采取双向转诊。(5)截短伤指直接
缝合伤口,用残端为原来手指皮肤,较各类植皮效果都好。
在某种情况下:如手指侧方斜形缺损,特别是中指、环指、小
指,某些工种,伤者愿望等不同,可考虑缩短伤指直接缝合伤
口,病程短,患者少受痛苦。一个稍有缩短但能获得良好有
用的残指,较无原则地保留伤指长度,行各种花样的植皮结
果反而不好用者要实用的多 J。
3.3功能恢复手外伤的治疗目的是达到有效手指长度、
良好的外形和良好的感觉,恢复其手部功能 j。术后康复训
练同手术治疗同样重要,强调早期功能锻炼,有计划的指导
患者及其家人配合,社区医师要根据患者的伤情制定具体的
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并配合适当的理疗,人工按摩等,对组
织康复、防止粘连和对手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坚义,杨进顺,王伟雄,等.手外伤的急诊治疗体会.广东医学, 2006,27:255—256.
[2]阚世廉.手外科手术操作与技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26—127. [3]富天新.工矿医院手外伤急诊手术治疗体会.中国厂矿医学,
2007,20(4):369—370. [4]高俊宝,钱长明,于海.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国厂矿医
学,2007,20(4):370. (收稿日期:2010—01—22) (本文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