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大学生对党知识的认识程度
调查与思考
关于“大学生对党知识的认识”内涵丰富,它不仅包括理论层面,而且包括理论指导及
实践方面,那么共产党的知识在大学生中的认识程度到底怎么样呢?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5
年初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直属高校主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指出:
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关键。要把加强和改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工作之一”。的确,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部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认识处于表面层次,
要甚者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怀疑。为此我们很有必要深人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党知识的认识程
度,这不仅是贯彻党十七大“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方针的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
政地位和为党培养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
为了便于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党知识认识程度,我组对挂电尧山校区的学生,共发了70份
纸制问卷(全部有效回收),网络问卷30份(有效回收12份),总共100份问卷,有效问卷
82份。一其中男生36份,女生46份,理科生有34人,文科生有48人,受访的大学生包括
三个年级,即大一、大二、大三。
我组设计的问卷共有20个问题,l~3 为被调查者的信息,4~12题为有关党方面的基本
问题,13—17为关于大学生对党执政能力及作用的认识,18—19为大学生关于人党的意愿程
度的问题,20题为关于大学生对党认识的主观题(问卷见附件)。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除了第二十题有部分回答外基本上回答究所设计的问题,从统计结果
看,当代大学生承受苦学业竞争、就业压力等现实挑战,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政治关注度。从
中可看出本校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意识、对党的认识是较为积极向上的。
从主观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社会转型现部分大学生受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主观上不太关注党的方针政策。目
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受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这是一个不
争的事实。而且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已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人党动机不纯。如问十
卷第十六题问“如果加人共产党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时,35.9%的同学选择“以后找工作会
更有优势”,48.8%的同学选择“没什么影响”,10.5%的同学选择“可以接受更多先进的党的
知识的教育”,还有6.8%的同学选择“思想更上一个层次”。
这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在人党动机上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色彩,主观上不太关注党的
方针政策,不去主动学习有关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并且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对人党的动
机明显不同,大一学生倾向于自身具备政治觉悟而加入共产党,大二、大三学生入党多数是
为了考研,考公务员或是为了就业找工作。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认识知之甚少的一
个主观原因。
二是党内腐败现象的直延和扩大,使部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存在模糊的认识,主观上不
愿意接受共产党执政规律教育。在我国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
中反映出来,在体制的转型中,由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和法制不健全,党内腐败现象呈直延扩
大趋势。而青年大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敏感,他们尤其情很腐败现象。西方反华势力正是利
用了青年大学生的可塑性这一点,抓住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大做文运,这大大降低了当代大
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使他们主观上拒绝接受共产党执政规律教育。当问及“你认为今
天的生活和党的领导有关系吗”时,只有19.2%的同学选择“有关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
天”,26%的同学选择“有关系,但主要不是党的领导”,54.8%的同学选择“没关系,任何党
派都能有今天”。这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深人认识知之甚少的又一个主观原因。
从客观层面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校对大学生关于党方面尤其是涉及较为敏感话题的教育明显不够,这点影响到大
学生对于党的认识。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的
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理所当然地要讲政治、讲党性。但有
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惟恐学生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往往把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敏
感问题和社会负面现象经过加工处理后,再过滤给学生,或干脆避开不讲。结果是欲盖弥彰,
导致理论说服力不够,对学生释疑解惑不到位,现实的反差使学生产生了政治理论课无用的
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学习和理解。其实,大学生不是生活
在真空中,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年龄、向历等因素
的限制,当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了解到一些社会现象后,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这需要老
师及时的正确引导和释疑解惑。
二是腐败、形式主义等现实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对党的看法,当问及“你对党还有其他
的认识或看法?”时,有回答的同学基本上都到涉及腐败问题,有争议、没有定论的东西常
常是被提的多,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对共产党的认识处于表面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学科的设计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对党的认识,我组调查发现文科生明显比理科生更了
解党,当问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等基本
问题时,理科生回答的
正确率不及三成,而文科生在九成以上。明显由于思想政治是文科生的重要科目,文科
生自然对党比较了解,而理科生由于思想政治不是他们的重点科目,他们自然对党了解的较
少。
解决途径
一是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大成就节点,推进参与式教育。正如有些被调查者说,去
年改革开放30周年,很多高校让大学隼依托社团走出校园进行与改革开放有关的访问或观
察,并与暑假的社会实践结合。据学校统计,去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率最高,报告的
质量也最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给了大学生很多感触,这是对大学生思
想成长的一次生动教育,也是加深大学生对党认识的一个好途径。
二是提高高校政治课对大学生思想成长正面影响。一些接受调查的学生反映,现在不少
学校的政治课是由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上,这些老师社会阅历少、理论功底较弱,讲政治课
时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缺少生动性和针对性。一些学生认为,学校尝试聘退休的教师作为
政治课辅导,是个有效办法,学生比较愿意听这些比较有资历的人来讲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
治生活。学生建议当聘些这类“政治辅导员”。三是积极回应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千
方百计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学业、就业、生活困难等现实问题,理顺他们的思想情
绪。
小结
大学生要对党有正确的认识,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把寻实现共产主义的忠诚与
对实行社会主义联合起来,才能够树立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吃苦的意识,才能对人们无私的
奉献,在危难时刻始终冲在最前面,投身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奉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