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尿素使用和注意事项

尿素使用和注意事项

播种苗后一个月才能喷洒施“尿素”肥

可用作叶面施肥的肥料种类一般来说,用于叶面施肥的肥料和用于根部土壤施肥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原则上,凡是无毒、无害并含有营养成分、能溶解于水按一定剂量和浓度喷施到作物叶片上,起到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作物养分的作用的有机无机肥料,均可作为叶面肥使用。

通常适于叶面喷施的话费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 溶于水;

② 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

③ 不含挥发性成分、过量氯离子及有害成分。

适合叶面施肥的化肥有:

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以及各种水溶性微量元素肥料等;此外,还有过磷酸钙,虽然它不能全部溶于水,但其主要成分磷酸一钙是水溶性的,可溶于水,只要滤去残渣,即可用于叶面喷施;

各种氨基酸、米醋、蔗糖、稀土微肥以及草木灰浸出液等液可用作叶面喷施,这些肥料物质具有性质稳定、在一定浓度下不损伤叶片等特点,是叶面施肥常用的肥料种类。

尿素[CO(NH2)2]其化学名称为脲或碳酰二胺,相当于碳酸的二酰胺,因在人尿中含有,故称尿素。农用尿素为合成型有机氮肥,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纯品为白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吸收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性呈中性反应。

通常尿素产品有两种:

粉状尿素和粒状尿素,粉状尿素吸湿性强;

粒状尿素为粒径1~2mm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

目前生产的尿素常加入石蜡等疏水性物质或制成颗粒状,以降低其吸湿性,在干燥条件下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但在高温潮湿条件下也会吸湿结块,故尿素要避免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敞开存放。

在工业合成尿素造粒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含量过多时,对很多植物均有毒害作用。若尿素中缩二脲含量超过1%

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因此,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不大

于0.5%。

尿素与其他常用氮肥不同,属于有机氮肥,施入土壤后需经过土壤中的脲酶

或微生物作用,水分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作用。

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后,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属于生理中性肥料,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适合于各种土壤和植物,生产中一般作为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施肥使用。

由于尿素是固体氮素化肥中唯一的中性有机物,其分子的电离度小,作叶面喷施时,在常规施用方式和使用浓度下不会引起作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其他副作

用,不易造成叶片伤害,被植物吸收到听日能很快地被同化利用。所以,尿素用

于叶面施肥的效果高于其他氮肥品种。

研究证明,尿素不仅能被作物叶片和其他幼嫩的器官直接吸收利用,而且还可以促进作物对铁、锰、铜、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效率。

因此,尿素一直被广泛用作大量元素叶面肥料的主要成分,是叶面施肥中最好的氮肥品种。

作叶面肥施用时,尿素可单一喷施,也可与其他养分物质配施。

施用浓度随作物种类、生育期和栽培条件而异。而且还因喷施雾滴大小及喷施液在叶面的附着时间而有所差别。一般的,尿素叶面喷施的常用浓度为0.1%~0.2%。早适宜浓度范围内,双子叶植物浓度可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浓度可适当高些;幼苗期喷施浓度可适当低些,一般为0.2%~0.5%,若浓度过高不但容易引起叶面伤害,甚至会增加发生病虫害的危险;作物生长盛期和成年果树喷施浓度可适当高些,但一般不超过1.0%;若用超低量细喷雾、在也叶面附着好时,也可用2%~4%的浓度,其叶面吸收效果也不错。

尿素也可与其他养分、物质混合喷施,喷涌适当可明显提高施用效果,如:将尿素、洗衣粉、清水按4:1:400比例配比,搅拌混匀后用于叶面喷施可防止果树、蔬菜、棉花上的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害虫,效果明显;在防止缺铁失绿黄化时,叶面喷施0.3%(硫酸亚铁+尿素)混合液比单喷0.3%硫酸亚铁溶液的效果好的多,这是因为尿素以络合物的形式与Fe2+形成络合态铁,提高了植物对铁的吸收利用率,这种有机络合铁肥造价低、运用简便、可推广性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用作叶面喷施时,尿素中缩二脲的含量应小于0.5%,最好是小于0.25%,以免其对作物引起毒害;与其他农药、化肥配合施用时,必须注意保持混合喷施液的pH为中性至微酸性;喷施时间要选择在晴天,最好喷后2~3内不下雨,必要时可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如何使用尿素

尿素为白色针状或棱状结晶,吸湿性强,应放在干燥阴凉处。其含氮量高,易溶于水,属中性肥料。尿素中的氮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生成铵离子,才能被花卉吸收利用。一般夏季需要3天左右,春、秋季需要6~7天,因此要根据花肥需肥最佳时间提前几天施用,才能充分发挥效果。

尿素可做基肥和追肥用,也是根外施肥的好肥料。最好不作种肥。若作种肥必须事先与干细土混合,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因为高浓度的尿素易破坏蛋白质结构,影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将尿素制成颗粒状肥施,用,则肥效长。也可制成包膜长效性肥料。

脲素是无机肥中肥份较高、较易被花卉吸利用的氮肥,适当施点脲素,有利植株生长,叶色浓绿有光,是一种起效快的速效肥,常以 0.1%浓度喷施叶面,一般3天喷施一次,2~3次即可见效。脲素较少用来浇盆。为使花卉花繁叶茂,氮、磷、钾及铜铁硼等稀有元素,缺一不可,应此施用脲素,离不开其他肥分的合理搭配。观叶植物可适当多用,观花、观果植物应从严控制使用。

尿素可以叶面施也可以施在土壤中。叶面施肥的浓度掌握不好易烧苗。施在土壤中较好,虽然其肥料利用率要低些。要注意:由于尿素的含氮量很高,不要施用多了;离根要远些,否则易烧根;施后要用土覆盖上,以免养分挥发;以观叶为主的花施用较好,以花和果为主的花卉不能单施用氮肥。

如何提高尿素的追肥使用效果

尿素是目前我国生产的固体氮肥中浓度最高的一种氮肥,其水溶液呈中性反应。

尿素除用于作物的底肥外,绝大多数用于作物的追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尿素的追肥效果呢?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追肥数量。实践证明,对中低产田地块增加施肥量,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对高产田块则保持一般施肥水平即可。

一般在施足农肥和化肥做底肥的基础上,以玉米和高梁两大作物为例,在高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0公斤;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每亩追施23公斤;在低产的土壤上,则应追施27公斤。

2.在作物营养盛期追肥。追肥的主要作用是用肥料调节作物的长势长相,满足作物生育中后期对营养的需要,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提高追施化肥利用率的关键是要掌握各种作物对养分吸收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尽量做到在作物的营养盛期追肥,才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玉米应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高梁应在拔节到孕穗期;水稻从返青至分蘖期;向日葵在现蕾期;小麦在三叶期;大豆在初花期追施尿素。

3.做到深施覆土。实践证明,把尿素施在地表面上常温下4~5天后,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挥发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碱性土壤的表面,其氨的挥发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在用尿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素给旱田作物追肥时,最好是刨坑或开沟深施10厘米以下,这样才能使尿素处于潮湿土之中,有利于尿素的转化,也有利于氨态肥被土壤所吸附,减少挥发损失。在用尿素给水稻追肥时,水层最深不能超过3~5厘米。

4.与作物要保持一定距离。因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湿性。因此在追肥时,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极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进作物的心叶里,以免烧伤幼苗,影响生长,一定要与作物保持一定距离。

5.比其它氮肥提前施用。因尿素是一种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要有个氨化过程,转化为一种挥发性很强的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给作物追肥时应比其它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6.切忌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属于中性肥料,追肥时切忌与碱性化肥混合同时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果与碱性肥料非混合施用不可时,也要错开施肥日期,一般隔3—5天即可。但尿素与氯化钾、磷矿粉和过磷酸钙等肥料混合施用时,其增产效果很显著。

7.追施后不宜马上灌水。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末被分解转化前,是不能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在追后马上灌水,会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土壤缺水严重,非灌水不可时,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给水稻追肥时,应考虑到尿素在转化前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追施后更不能马上灌水,一般在追后3~5天灌一次小水为宜。

8.做根外追肥。尿素对作物叶片损伤较小,又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进入叶片后不易引起质壁分离现象,因此很适于根外追肥。但要选用缩二脲含量不超过2%的尿素,以防损失叶片。用尿素做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的浓度为1.5%~2 %;用于双叶子作物根外追肥的浓度为1%,在作物开花期浓度还应小些。一般每亩用尿素根外追肥数量为0.5~1.5公斤即可。喷施的时间在下午4时后进行为宜,此时蒸腾量少,叶面气孔逐渐张开,在一夜间基本上可把稀释的尿素溶液吸收完,大大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尿素使用“八不宜”

一、不宜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尿素施后须转化成氨态氮才会产生肥效,而氨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用。

一般来说,夏秋季节,尿素与碱性肥料应错开3~4天施用,冬春季应错开7~8天。

二、不宜作拌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当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这样的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故不宜作种肥。若必须作为种肥施用,要避免种、肥接触,并控制用量。

三、不宜施后马上灌水。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

一般夏秋季节应在施后2~3天才能灌水,冬春季节应在施后7~8天后浇灌水。

四、不宜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的转化才能被利用,大部分氮素容易在氨化过程中挥发掉,一般实际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撒施,氮素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的损失会更快更多。而且尿素浅施,易被杂草消耗。尿素深施,融肥于土,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有利于肥效的发挥。

作追肥应穴施于苗旁或沟施在苗侧,深度应在10~15cm左右。这样,尿素集中在根系密集层,便于作物吸收利用。

试验证明,深施比浅施能提高尿素的利用率10%~30%。

五、不宜用量过大。尿素含氮量高,施用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肥害”。一般每亩施用5~15公斤,水田每亩施15~20公斤。施用过多,在转变为碳铵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容易被雨水淋失,且易伤害作物。同时尿素施得过多,大部分被流失,进入地下水,将会导致水体的氮素污染,造成亚硝酸盐的沉积,严重影响人畜安全。

六、不宜高浓度叶面喷施。在所有氮肥里面,尿素是最理想的叶面肥。喷施尿素,作物合成蛋白质的数量和速度都超过其他氮肥。但是,叶面喷施时切忌尿素溶液浓度过大,否则会烧坏叶片,也会毒害植株。通常对玉米、水稻等喷施的浓度以2%为宜;蔬菜、瓜类以0.5%~1.5%为宜。

七、不宜施用过迟。施用尿素过晚,不利于肥效的发挥,易造成作物贪青晚熟,故一般应比其他氮肥早施4~7天施用。

八、不宜施于芹菜上。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

因为追施尿素会使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时带苦味,品质低劣。

园林植物尿素使用八个忌讳

尿素使用方便,肥效高,是深受园林养护管理者喜爱的氮素化肥。它既可作基肥、追肥,还可作根外追肥。如果施用不当,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还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