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目标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
题之一。但人们主要是站在企业角度,围绕“受托责任”和“决策有
用”进行探讨。实际上,会计作为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管理活动,
无论是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都存有会计目标问题,而作为营利组
织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会计目标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拟从总体
上寻求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从具体上探讨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同
一会计主体不同发展时期的会计目标问题,以期得到对会计目标的整
体、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中西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
西方对会计目标问题的探讨主要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来形成
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托责任学派
认为,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管理情况。以历
史客观的信息为主,比较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学派认为,
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信息。比较注重会
计信息的相关性。
我国对会计目标问题的研究主要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来这一问
题逐渐得到会计界的重视,以会计目标命题的论文经常见诸重要的会
计刊物。其中围绕这一问题争论最多的是我国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
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
性为主。目前居于主流观点的是以可靠性为主,兼顾相关性。
二、研究会计目标的基本思路
(一)了解会计目标的特性
1.会计目标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目标是多层
次的。同时,会计信息系统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发生作用,而会计
信息使用者又是多种多样的,这就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多元化特性。
2.会计目标的相对性。会计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不能脱离具体的
社会经济环境谈会计目标问题。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目标是发
展变化的。
3.会计目标的主观性。会计目标实际上是人们期望会计信息系统运
行所达到的目的,反映了人们的主观愿望,具有主观性。
(二)明确会计目标的设定原则
1.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与会计主体性质,制定相对应的会计目
标。
2.会计目标应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实现性。
3.遵循成本效益与重要性原则,确立会计目标。
三、会计目标的基本定位
会计目标体作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我们可以从抽象角
度、会计主体的类型、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等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抽象度上考虑,我们可以把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会
计是为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其基本目标就是提升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其基本目标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
是基本目标的具体化。限于篇幅,以下主要讨论营利组织会计目标的
定位问题。
(一)不同性质会计主体的会计目标
1.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对营利组织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对于国有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国家是其最大的股东,会计信息应该首
先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为了能使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必须
强调受托责任观。同时,考虑到国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资金需要从资本
市场上筹集,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和需要及国企改革的方向,其会计
目标并不排斥决策有用观。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非上司公司则应该将其
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
对于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投资者是其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虽
然资本市场尚不够成熟和完善,但上市公司的大多数资金还是需要从
资本市场上筹集,考虑到投资者决策的需要,以及资本市场本身发展
的需要,上市公司的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决策有用观。而随着经济改
革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决策有用观也将成为会计目标发展的主流方向。
对民营企业中的非上市公司而言,企业资本的取得主要来自于直接投
资以及金融机构贷款,委托受托关系比较明确,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于
受托责任观。至于民营企业中的家族化的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并不明
确,外部信息使用者较少,会计目标定位于如实反映即可。
2.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
因为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国家机关、教育、文化艺术、社会团体等单
位,其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代表、国家各级审
计机关、非营利组织的服务对象、纳税人、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他
们通过会计信息来了解评估管理当局业绩和经营责任以及关于经济资
源、债务、净资产及其变动等,所以其会计目标应定位在受托责任观。
(二)企业不同发展期间的会计目标
企业处在初创期时,主要的信息使用者是投资者。此时企业的经营活
动刚刚展开,投资者并不是依据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会计目标应定
位于如实反映企业投资者的出资情况。
企业处在发展期时,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这就需要从
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企业能否筹集到充足的资金依赖于投资者的决
策。此时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企业处在稳定经营期时,虽然不再需要筹集资金,但股东会继续关注
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此时的会计目
标依旧应该为决策有用观。
而当企业走向衰退、破产清算时,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应如
实反映企业的资产分配状况,此时的会计目标应该为资产价值的最大
化。
综上,相关会计目标的定位如下表所示:
会计目标基本目标: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目标会计主体非营利组织:受托责任
营利组织国有企业上市:受托责任为主决策有用观为辅
非上市:受托责任
民营企业上市:决策有用
非上市:受托责任
家族化企业:如实反映
企业发展期初创期:如实反映
发展期:决策有用
稳定经营期:决策有用
衰退期: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会计目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