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小学生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法应用
摘 要:趣味阅读法迎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提
高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笔者就趣味阅读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阐述
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
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阅读
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
过程中,他们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不自主地集中自己的注意
力,此时学习就不是一种压力,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怎样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教
师可进行巧妙的引导,利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
阅读。
1.结合汉字的特点与形体构造进行教学
阅读是学习汉字的有效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避
免地要遇到一些生僻字,这些生僻字学习就成为阅读教学中
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汉字的特
点和形体构造规律教学,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与含义存
在紧密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象形、会意、
指事、形声等汉字构造法,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汉字知识
及形体构造规律来认识和理解汉字,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汉字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比如,在学习
“秋”字当中,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会形字,左边的“禾”
指的是农作物,“火”代表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
引导学生进行字形结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字形及
其含义,分析一些生僻字的含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分
析生僻字的含义,再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
生产生一种猜的兴趣。
2.在阅读的过程中穿插一些趣闻逸事
小学生对于人物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符合他们好
奇心浓郁的特征。在这一方面上,教师在介绍文章背景和作
者生平的过程,可以介绍作者的一些趣闻逸事,通过这些故
事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于作者及课文内容的兴趣。比如,在
学习苏东坡的一些词句的时候,教师可以讲一些“三苏”的
故事,如当年苏洵、苏轼、苏澈一起到京城赶考,主考官是
当时的大文豪欧阳修,他发现一篇气势恢宏、引述精辟的文
章,这应该是考试的第一名,但是他认为这篇文章是当时参
加考试的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他将该文章改为
第二名,拆开试卷以后却发现该文章是苏轼写的,将第一名
变成第二名,对苏轼是不公平的,为此欧阳修后悔不已,而
苏轼却没有责怪过欧阳修。这样的故事,既能对学生起到一
定的教育意义,又能激起学生对作者的兴趣,学生对苏轼的
印象将更加深刻。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3.讲解阅读内容的时候要旁征博引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解课文的内容、分析文
章中的人物形象,为了让讲解的过程更加生动,在讲解的过
程中教师要旁征博引,启发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和人物的思想性格。比如,学习《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时
候,收集其他方面的与《草船借箭》有关联的内容,说明诸
葛亮的聪明才智。草船借箭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
教师在引用其他文章的时候,也应该以三国时期的故事作为
引申的内容,并且还应该与故事的主人公诸葛亮有密切的关
系。教师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扩展到《隆中对》当中,诸葛亮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管仲、
乐毅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都辅佐自己的国主称霸
一时,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能臣良将,这说明诸葛亮想寻一明
主,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接下来 的一句是“由是先
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正
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才赢得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
忠心耿耿。这样,学生就对诸葛亮的“临表涕零”有了一个
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学习的时候也能体会到诸葛亮的忠心与
伟大。
4.阅读教学结束时要巧推荐
小学生阅读的天地应该是很宽广的,课本上的文章应
是孩子学习知识,掌握方法,陶冶情操等诸多方面能力形成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的载体。孩子的成长,阅读内容绝不仅限于此,教师在对课
本上的文章分析完毕后,应该适时巧妙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推
荐,从而让学生的读趣更浓。如在教完《沉香救母》一文时,
可把《宝莲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带着兴趣与问题来读,
这样既让学生对故事有了完整的了解,也对沉香的人物形象
印象更为深刻。在课堂上妙趣横生的阅读教学的帮助下,教
师对文本内容课外延伸的有效推荐,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
养无疑是锦上添花。
凡是成功的教学课,都是一堂有滋有味的教学,在知
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
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不断创新,做到传统教学方
式与新的教学方法的统一和协调,教学与思想的统一,知识
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为学生奉献一堂讲解精彩、内容丰富的
阅读课。
参考文献:
[1]余存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化倾
向――尽早开始阅读、大量阅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
(3).
[2]汪南军.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小学教
育科研论坛,200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冈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