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采用氨水直接将水解后所得的反应液调制pH=4~5,使制得的对氨基苯甲酸(I)容易析
出和析出完全。简化了原工艺,节省了原料。
顺酐直接加氢制备 一丁内酯工艺
丁内酯(GBL)是重要的中间体,是丙烯酸酯和苯乙烯聚合物的适宜溶剂,也是涂料、洗涤
剂和纺织助剂的有用成份。
1 原料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MA),工业级,纯度大于99 9/5。氢气,纯度大于99.7 。溶剂采用 一丁
内酯,纯度大于99 ;用丁醇(纯度大于99%)。加氢原料由顺酐溶解在y一丁内酯或丁醇中制得。
2 催化剂制备
将铜、锌、铬、锆的硝酸盐照2.8/1/0.20/1.5的摩尔比溶于在离子水中,滴入碱性沉淀剂,沉淀
终止时溶液pH为5~8,所得沉淀经去离子水洗涤后,在200℃下干燥2 h,500℃焙烧2 h,即得催
化剂粉末。催化剂粉末经压片破碎,选取10 ̄20目颗粒作为本实验的催化剂。催化剂在使用前需
进行还原,还原时用氮气稀释的氢气作为还原气,氢气体积分数由2 逐渐提高至100%,温度以升
温速率小于3℃/rain升至280℃,停留2 h,还原完毕后,将温度降至反应温度,即可进料进行反
应。
3 结论
(1)用铜一锌一铬一锆催化剂,以顺酐为原料,在265℃左右、0.4~O.8 MPa,液态空速0.1~
0.24 h_。,氢酐摩尔比250/1条件下,顺酐单程转化率大于97 ,7一丁内酯选择性在89 左右。
(2)催化剂稳定性良好。催化剂失活是由于铜和含铜尖晶石相晶粒长大及催化剂表面焦油状
物质覆盖加氢活性中心所致。
(3)催化剂可用氧化法再生,再生效果好。
催化氧化肉桂醛制备肉桂酸
肉桂酸又名桂皮酸,化学名为3一苯基一2一丙烯酸,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中间体之一,广泛
用于香料、医药、农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中。近年来,肉桂酸还作为镀锌板的缓
蚀剂、聚氯乙烯热稳定剂、多氨基甲酸酯的交联剂和己内酰胺的阻燃剂使用。另外还可作为制备新
型氨基酸甜味剂的前手性化合物
1 试剂
Co(At)。、Ni(Ac):、Cu(Ac):,均为化学纯试剂;Ag/C催化剂(自制),肉桂醛、表面活性剂、有
机硅消泡剂等,均为工业品。
2 实验
2.1 Ag/C催化剂的制备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将25 g AgNO。‘溶解在5O mL蒸馏水中,加入活性炭7 g、水250 g和体积分数为37 的甲醛
溶液13 g,在搅拌下滴加体积分数为5O 的NaOH溶液20 g,滴加完毕,于室温继续搅拌反应1.5
h,使银完全吸附在活性炭上,过滤、水洗,干燥后得Ag/C催化剂。
2.2肉桂酸的氧化
在500 mL烧瓶中依次加入250 mL水,一定量的催化剂ECO(Ac)。、Cu(Ac)z、Ni(Ac)z或Ag/
C催化剂],5O 9,6NaOH溶液15 g,表面活性剂4滴和有机硅消泡剂4滴。强烈搅拌并导入空气和
氧化,同时缓慢滴加肉桂酸20 g(0.15 mo1),由于反应放热,需控制好反应温度,肉桂醛滴加完毕,
再搅拌30 min,趁热抽滤反应液,并回收固体Ag/C催化剂,滤液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2.3 肉桂酸钠的酸化
将上述制得的滤液用1/1的盐酸调节pH至6~7,加入0.5 g活性炭加热搅拌30 min,抽滤,
滤液冷却至室温,再用1/1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1.5~2,有大量晶体析出,静置后抽滤,水洗得
无色针状晶体肉桂酸,在低于5O℃以下真空干燥,称重,计算百分比收率,产物溶点为133~135
℃,其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完全一致。
2.4 Ag/C催化剂的再生。
将回收的Ag/C催化剂浸泡在100 mL蒸馏水中加热煮沸,等催化剂粉末全部悬浮起来后趁
热抽滤,催化剂即可恢复活性,重复使用,回收率可达95 。
3 结论
以Ag/C为催化剂,采用氧气催化氧化肉桂醛合成肉桂酸是一条较好的工艺路线;且催化剂可
多次重复使用,其最佳工艺条件为:Ag/C催化剂与肉桂醛的质量比为0.35,反应温度40~45℃,
反应时间1.5 h,此时收率可达93.5 。
4一羟基吡啶的合成
4一羟基吡啶是重要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制药及高效催化剂。目前国内现有工艺存在着生产
周期长,工艺繁琐,反应难控制,设备要求高,产品提取困难等缺点,现介绍在乙酸乙酯存在下,吡啶
和氯化亚砜进行缩合反应制得氯化N一(4一吡啶基)吡啶盐酸盐,再经水即得产品的工艺,该工艺
克服上述缺点。
1 主要原料
乙酸乙酯,氯化亚砜,氯仿,吡啶,盐酸等。
2 操作
2.1 N一(4一吡啶基)吡啶盐酸盐的制备
将吡啶(O.24 mo1)、酸乙酯(15 mL)和氯化亚砜(O.16 mo1)投入反应瓶中,并用油浴加热至回
流,维持搅拌回流5.5 h,反应毕,蒸去溶剂和未反应的氯化亚砜及其它部分,残渣为N一(吡啶基)
吡啶盐酸盐(3.75 g),无需精制供下步水解反应。
2.2 4一羟基吡啶的制备 。
将37.5 g N一(吡啶基)吡啶盐酸盐溶于150 mL水中。滤去不溶物,滤液用活性炭加热回流
脱色,过滤,重复上述操作1~2次直至滤液为无色或淡黄色。将滤液馏浓缩至流出液温度为130
℃时改用回流装置。加热回流水解24 h,等稍冷后加入30 NaOH溶液使pH>10,然后减压蒸馏
直到吡啶味消失,余液用浓盐酸4 mL调pH至3~4,减压蒸馏至干,残渣加入无水乙醇5O mL加
1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