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对外合同签订主体

政府对外合同签订主体

政府对外合同签订主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的职能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指导性向多样化转变。而招商引资作为跨越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合同作为目前经济合作的主要缔结形式,是尊重意思自治、保障双方权利义务的最好的法律手段。因此,在进行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合同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由于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因此,在一些项目的执行中,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或者企业不再只是作为合同义务履行的保障者,而是直接成为了合同的签约方,即合同主体。既然已经成为合同的一方,就必然受到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本文现从法律角度入手,对政府对外签订合同进行分析探讨,以期避免因主体不当而造成的政府对外签订的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合同主体概述

(1)合同主体的一般要件

1、范围。1999年3月颁布的《合同法》作为各类合同签订的总领性法律,限定了我国合同签订的主体、客体、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各个层面的内容。根据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此条所规定的即为合同主体范围,即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2、行为能力。根据《合同法》第九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主体资格,即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作为合同法主体之一的法人,依据其经有关国家机关批准的组织章程或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且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一致性,都是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都是在依法核准的范围内行使。

3、合法性。即签约的合同主体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这一项内容是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依据本法的适用环境或者利弊分析得出的最终结果,是确定不变的。当事人的约定不能与其对抗。如《担保法》第八条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因此,只有符合以上三个要件的签约方,才能成为合同的合法主体,而其订立的合同也才会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

(2)合同主体与合同效力的法律分析

1、合同效力概述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这是对合同效力属性的一种抽象表述。合同效力不仅仅是针对缔结合同的各方关系,更是以合同整体

形式对外部关系而言的。合同的关系受到法律保护,不容任何外人侵犯,即合同对外的对抗力性。一个合同要在当事人中形成现实的权利义务关系,除了具有对内的约束力,还必须具有对外的对抗力,也就是能够抵御外来的干涉和侵犯。并且若是在合法的框架下,法律也尊重当事人之间自由订立的条款。合同效力的存在,保护了缔约方的交易安全。如果一个合同随时可以被来自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所变更、解除或撤销,即使当事人愿意遵守、履行合同,合同也难以提供保障,也难以确立稳定、有效的权利义务关系。

2、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法在总体上是任意法,它并不代替由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是合同约定的,而不是法律确定的。合同法的许多规定只是为了用来弥补当事人订立合同时约定的不足。因此,合同并不完全是受法律保护者的角色,它还具有与法律平起平坐的一面。只要合同是依法订立的,对于签约方的当事人而言,合同就是法律,违约就是违法。从这个层面来看,合同的效力意味的是法律的效力,是当事人自愿订立的愿意受其约束并享有其利益的条款。因此,合同能够产生可由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义务。

3、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双方缔结关系的产生是以合同的有效存在为前提的。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

定,意味着其实质条款缺乏有实际效果的对内及对外的双重对抗力。合同自身的存在尚且得不到法律保障,则合同债权、债务、合同的约束力、违约责任等等存在于合同框架内的具体条款及其衍生义务权利关系则必将是空谈。即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无法通过法律途径来寻求支持,以弥补损失或者追究责任。

4、合同的主体不当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定

导致合同无效或者效力待定的因素可能存在于合同的各个环节,鉴于本文论述的重点,现仅就主体部分与合同效力的关系进行论述。

合同上的主体不当可能存在三种情况:无权主体、越权主体、违法主体。在前两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合同效力待定(表见代理除外),等待有权主体的追认;第三种情况则会因为签订者本身的身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条款而导致整个合同的根本无效。而且当合同效力待定时,即便法律赋予了相对方的追认权利从而追溯了合同效力的自始有效,但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该合同是处于法定无效的状态下。其风险因素亦存在于对相对方的追认权利的依赖,即一旦对方不予追认,则合同会因为权利来源的瑕疵而归于无效。总之,上述三种情况,都将双方本来期待借由合同条款稳定下来的合作关系,置于非常模糊的境地,并且最直接的后果是让责任方能够轻而易举的以各项理由逃避合同的正当义务。因为主体不当,意味着权利义务的承担者不能通过合同来确定。由此可知,确保主体的有效性是合同签订后生效的重要的环节之一,甚至可以认为是最重要的环节。

二、政府以主体身份参与订立合同的必然性

(1)政府是国家对其资源享有权利的执行代表

据上文所述,我国《合同法》第二条在描述合同关系的主体时,并未将国家及其机关列入其中,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依据传统的以及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关系理论,民事主体仅只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但事实上,根据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又根据《宪法》第九条第1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依此规定,国家对于城市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系直接依据宪法取得。各级政府及其下属机构作为国家权力的实际执行者,当投资商进入一个地区,必定以某种方式和一定的成本取得一定的资源使用权,从而改变其原有资源的拥有关系,由此,客观上促使该资源使用权的原拥有者,即政府,成为其合作的相对方。

(2)政府是招商引资、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招商引资一般是指政府或企业为了促进本地区或企业的发展,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通过一定的途径,达到吸引合作项目或资金这个特定目的所做的工作或开展的一切活动。它通常包括政府或企业针对不同的合作者或投资者,提出有关所需项目情况或所需资金规模等一揽子建议或计划,及开展适当的促销以推动合作项目或融资项

目向前发展。我国目前的招商引资工作大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各个部门均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足见其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政府在促进经济合作的过程中,除了资源的提供者以外,还会直接充当中间媒介的角色,以权力机关的公信来确保经济合同的履行。

(3)政府是维持自身机构正常工作的管理者。

各级政府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机构,必然需要进行日常的基础管理以维持其运作正常。在这一过程中,会涉及到与其他的服务或者建设机构签订合同,也会涉及到与部分雇用人员的劳务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所代表的不再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是其作为整体性质的自身需要。虽然是同样的机关名义,但是其内涵已不再相同,因此得以相应的名义签订合同,以促使对方行为或者提供的商品符合其期待目的。

(4)政府以某种形式成为合同主体的必然性

根据《成都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对外签订合同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本办法所称合同,是指市和区(市)县政府及其部门、各乡镇政府在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和自身建设需要时,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所达成的协议。由此看出,政府成为合同主体的情况包括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和自身建设需要。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必须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情况来区分对待主体问题。即同样是政府的参与,但是在具体签订合同时必须针对合同的内容区分签订

者。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主体不当影响到合同的最终效力。下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三、政府作为合同主体的合法性研究

(1)政府直接作为合同的签订者,即主体的情况分析

政府直接以自身名义签订合同,作为合同的主体的情况,从合同性质来区分,应包括政府房屋等国有资产(含无形资产)的建设、租赁、担保、出借、承包、买卖、物管合同或者政府采购合同等等。在这些合同的签订时,政府均是服务或者商品的享有者或者购买者,为满足自身作为一个机构,维持其运作的需要而产生的双方关系。所以在上述情况下,政府不再处于社会公共服务管理的公权力机关的地位,而是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当然能够成为合法的合同签订者,且只有政府以主体身份签订合同,才能切实保障自身权益。同时,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履行职责时,也应以自身名义签订合同,这一类合同主要包括行政征收、征用及特许经营合同等等。这当然是基于政府的权力构成决定了在涉及私有利益与公共利益有待协调的问题上,必须由政府来最终确定权利义务的归属。政府不能直接作为合同的签订者的情况分析

政府不能直接签订的合同类型,除法律的直接禁止性的规定(例如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政府及其部门均不具有拆迁主体资

格,不能进行拆迁)外,在目前各地地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主要涉及的是招商引资方面的合同。

1、政府不能直接成为招商引资合同的主体的原因

各级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来行使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各项资源

的使用权及管理权,所以,政府必然以某种形式成为经济合作的一方。但从法律角度看,目前所招项目均为企业组织形式,合资合作后具有企业法人资格,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企业的投资者。因此,无论项目是由政府引进还是企业自行引进,在签订有关协议时,政府都不应成为合同一方的当事人,而应当由具备相应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同主体。比如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国有土地属于国家,但其使用权属于企、事业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以土地使用权单位作为合同的一方。因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应经国土管理部门批准,如果以市(县)政府名义签订合同,则政府签订的以土地作价入股的合同还要经过市国土局批准,显属不当。由此可知,法律规制的前提是,政府不应是该类合同文本的签约方。而且一旦涉及外资引进,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所规定的中方合资合作者的形式都必须为企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客观上也不能成为合同的主体。

2、政府的平衡作用决定了其必须以某种形式参与招商引资合同

在国家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的关系上,两者并不能居于完全平等的相互地位。这是因为,国家所有权是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载体,此种利益当然高于私人利益。据此,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得以强行将他人之所有权变为国家所有权(如征收集体土地),消灭他人之所有权(如拆迁私人房屋),或者限制他人所有权的行使,即使他人之权利的行使完全符合通常的准则(如基于军事需要,限制军事设施周边的居民以正常的方式使用土地)。在以上情况下,政府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牺牲了部分的私人利益,但是牺牲的限度必须由政府依法掌握。当经济交往引资进入本地区时,政府亦必须在经济宏观发展与保护私人权利中间取得平衡。因此,客观上要求政府不能绝对的脱离参与者的地位,而仅仅以公权力的身份成为监督代表。

3、政府下属企业或者成立项目公司应成为合同的合法主体

从上文分析可知,政府不能直接成为合同的主体。但是作为一方政府,必须规制企业行为,使其不能因为过份追求自身企业效益而忽视公共利益。因此,必须寻求某种合法途径以达到目标。在实践中,政府依法成立的项目公司或者下属企业成为合作合同的主体是较为

可行的方式。政府可以直接派员参与项目,监督资金运作,甚至可以要求其定期提供内部报告等等。这样,既避免合同主体因为违反法律的部分强制性约定而使得整个合同归于无效,又能够达到限制相对方盲目的经济行为,使其符合整体区域规划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合同主体的有效性决定了整个合同的有效性。而既然双方选择通过合同的方式来约束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则应力求其约束力的完整无瑕疵。否则,无法达到规避合同风险的目的,更无法使相对方自动自愿的履行其合同义务。因此,政府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应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审慎对待合同内容,并根据其需要选择合适的签约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订立合同最初的目的,并且让合同约定的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展开。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形有哪些 实践中,引起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情况一般有两类,第一类是企业合并、分立的情况,第二类是用人单位将员工转至关联企业或其他公司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主体变更的不同情形,劳动合同权利义务承继的操作也有所差异。 在企业发生合并、分立等情况时,原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解除,由新企业替代原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合并为一个用人单位,包括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指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合并成为一个新的用人单位,原用人单位解散;一个用人单位吸收其他用人单位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用人单位解散,其权利义务一并由吸收的用人单位承担;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分立是指一个用人单位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分立包括派生新设和派生分立两种形式。新设分立指一个用人单位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新的用人单位,原用人单位解散;派生分立指用人单位分出一个或一个以上新的用人单位,原用人单位继续存在。可见,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分立的直接后果,是一部分劳 动者要为新的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主体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分立、合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这一劳动合同主体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产生权利义务的继承问题。劳动合同所确立的劳动者的权利义务及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均不发生变化,只是分立、合并中形成的新主体替代旧主体,成为劳动关系一方当事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仍然按照原有劳动合同确定的权利义务履行双方的约定。

杜鲁门

浅析杜鲁门主义之“公平施政”纲领 学号:09313248 姓名:胡小江摘要:1949年1月5,杜鲁门在提交国会年度咨文中,正式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它是在战后初期条件下“新政”一些措施的继续,也是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加强的表现。对于这一政策纲领,我觉得有利有弊,应该客观地从利弊两个方面去加以探析。 关键词:公平施政杜鲁门资本主义利弊 一 我个人觉得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在客观上来说无论是对当时或者后来美国的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一)首先从内容上的几点来分析: 1、“公平施政”纲领,它在社会保障方面,措施显著。1950年通过的对社会保障法的几条修正案,增加了一千万新的受益人,范围扩大到农民、公务人员、个体手工业者、家庭仆人以及其他工人,并将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77.5%。1952年对该法案又加了一条修正案,养老金在增加12.5%。到1953年1月,被包括在联邦老年、遗属保险体系之内的人数达四千五百万,联邦个州政府合办的失业保险体系,受益者达三千五百万。1 这对于当时的社会福利水平下,客观的来说,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显然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社会福利保障范围的扩大,也使更多的人都能纳入到社会保障的体系中来,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待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们在战后对大萧条的恐惧。同时,最直接的也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引起的民众不满和罢工运动,稳定政局。为美国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安定的社会环境。 2、在就业方面,杜鲁门颁布了1946年《就业法》。《就业法》规定在工业、农业、劳工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与合作下,使用一切可行的符合自己需要和义务以及国家政策的其他基本考虑的手段,去协调和利用联邦政府的一切计划、职能和资源那些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和正在找工作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就业机会。2 就业法的颁布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为和平时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这样可以以政府提供帮助的方式来缓解美国战后的失业问题, 同时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处理好就业与国内经济转轨的关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意义。 3、关于黑人权益的问题上,1948年2月2日,杜鲁门就民权问题向国会提交特别咨文,建议在司法部设立民权司,制定反对私刑和反人头税的法律,建立常设的公平就业实施委员会,以防止就业上的种族歧视。1948年7月26日,杜鲁门颁布行政命令,要求在联邦政府各部门和武装部队中废除种族隔离制度。1949年,他邀请黑人出席总统就职典礼的招待会,还任命了一名黑人为维尔京群岛的总督和第一名黑人联邦法官。3杜鲁门的“公平施政”纲领把黑人问题提出来,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当时黑人运动此起彼伏的状况,维持了政局的稳定。而且黑人民权问题从全国政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舞台,民权也进一步得到了强化,有效地维护了有色人种的合法权益,这对于美国后来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有非常大的积极意义的。 (二)再从“公平施政”纲领在政策、思想上的继承与发展上来分析: 1、“公平施政”纲领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的又一次应用。它虽然不是对之前罗斯福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海政办发…2006?81号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 2006年海门市初中小学幼儿园 招生工作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市政府原则同意教育局?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2006年海门市小学、幼儿园招生工作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六年七月六日

2006年海门市初中招生工作意见 (市教育局 2006年7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各项招生政策,切实加强招生管理,努力规范招生行为,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适应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范、稳妥、有序地做好初中招生工作。 二、招生计划 今年全市初中共招初一新生14090人,保证全市所有应届小学毕业生入学。 1、公办初中及承担政府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初中招生计划数为本校施教范围内的全部小学毕业生数。 3、业余体校面向全市招收体育特长生25人。 三、招生办法 1、乡镇初中的招生 (1)招生对象: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本乡镇(含江心沙农场,下同)行政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 (2)乡镇初中施教范围为本乡镇行政区域。行政区域内有两所以上初中的,施教区划分由乡镇政府研究确定,并报教育局备案。

(3)乡镇初中在乡镇政府主持下做好招生对象的审核、录取和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发放等工作。 2、市区初中的招生 (1)施教范围 市区初中(东洲中学、海南中学、海中附校)的施教范围为瑞江路以西、海兴路以东、南海路以北、海门河以南区域,东洲中学开发区校区的施教范围为原开发区初中的施教范围。 (2)招生对象 2006年6月底前户籍在市区初中施教范围内的应届小学毕业生(2004年1月1日后迁入的须符合市政府海政发【2003】114号文件所规定的户籍准入登记条件)。具体分两种对象: 第一种:“两证”齐全的,即户籍和房产证都在施教范围内的(须本人或父母亲的房产证,下同); 第二种:户籍在施教范围但没有房产证的。 (3)招生学校及各校施教范围 第一种对象施教范围 东洲中学: ①日新河以东,瑞江路以西,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 ②师山路以东,日新河以西,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 海南中学: ①人民路以南,南海路以北,海兴路以东,瑞江路以西; ②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江海路以东,日新河以西。 海中附校: ①海门河以南,解放路以北,江海路以东,师山路以西; ②海门河以南,人民路以北,海兴路以东,江海路以西。 第二种对象施教范围为海南中学。

2015政府公共关系测试卷和答案四套

《政府公共关系》教学考一体化 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7小题,共21分)(总分21.00) 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收集信息职能的内容是( D )。(3.00分) A. 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B. 领导者形象信息 C. 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的信息 D. 产品与服务形象、企业形象的信息 2.公共关系的客体是指( A )。( 3.00分) A. 与公共关系主体有一定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团体和个人 B. 以提供商品、劳务为手段,以实现营利为目的的基本经济单位 C. 作为特定的公共关系活动的承担者的社会组织和特定个体 D. 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过程 3.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A ) 。(3.00分) A. 《有效的公共关系》 B. 《公共关系学》 C. 《公众舆论的形成》 D. 《原则宣言》 4.( D )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社会政治生活领域。(3.00分) A. 1986 B. 1998 C. 1989 D. 1988 5.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C ) 。(3.00分) A. 巴纳姆 B. 卡特里普 C. 艾维.李 D. 伯尼斯 6.20世纪( A )年代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公共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被引进我国。(3.00分) A. 70 B. 60 C. 90 D. 80

7.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C )。(3.00分) A. 乔治.迈克尔利斯 B. 托马斯.马文 C. 爱德华.伯尼斯 D. 艾维.李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0小题,共40分)(总分40.00) 1.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BCD )。(4.00分) A. 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权威性 B.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 C. 政府公共关系与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D. 政府公共关系的公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 2.政府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职能主要包括( ABCD )。(4.00分) A. 收集机构设置和办事效率信息 B. 收集领导者形象信息 C. 收集有关政府的其他信息 D. 收集政策形象、管理水平的信息 3.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两个原则是( CD ) 。( 4.00分) A. 投公众所好 B. 凡宣传都是好事 C. 公众必须被告知 D. 说真话 4.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显著特征,是( BCD )。(4.00分) A. 理论性、职能性 B. 目的性、服务性 C. 和谐性、发展性 D. 实践性、继承性 5.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 ABCD )。(4.00分) A. 协调沟通 B. 收集信息 C. 决策咨询 D. 宣传引导、树立形象 6.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ABCD )。(4.00分) A. 以沟通为手段 B. 以互惠为原则 C. 以美誉为目标 D. 以真诚为信条 7.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必须涉及三大基本要素,是( BCD )。(4.00分) A. 塑造良好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知名度

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法

合同主体不适格,合同法 篇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之主体不适格将导致合同无效文档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之主体不适格将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合格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一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首先看合同签订主体是否合格。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包括发包人和承包人(包括总承包人和分包人)。发包人是建设工程项目的产权人或是经营人,及负责工程投资、经营与管理的当事人及合法继承人。承包人是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及其合法继承人。 发承包双方或一方不具有建设工程相关法律要求的主体条件,将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 1、不适格的发包人主体 建设工程合同的发包人一般为法人或其他组织,但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排斥自然人的发包人地位。实践中常见的不适格的发包人主体包括: ⑴法人组织的分公司通常不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不具有签订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须以法人的名义签订施工合同。 ⑵法人的职能部门,如某某公司工程部、项目部、基建

办公室、指挥部等等,同样也须以法人的名义签订施工合同。 ⑶法人委托的项目管理公司、咨询公司不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主体。法人与其属于委托与被委托的代理关系,在委托权限内须以被委托的名义签订施工合同。 ⑷发包人未按法律规定获得项目施工所需的批准手续时,也不是适格的合同主体。发包人在签订合同前必须获得对被开发地块的立项批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文件,否则其不具有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⑸多个自然人或法人通过组建项目公司形式开发建设工程的,发包人应为项目公司,其中一个独立的自然人或法人属于不适格的发包人。 2、不适格的承包人主体 我国《建筑法》及相关的建筑法规对承包人的主体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须满足分公司及职能部门不能作为合同主体外,排除自然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参与工程承包,要求建筑工程承包合同主体一方必须是具有法人性质的建筑企业。另外对承包人提出资质要求和市场准入条件。鉴于建设工程合同标的特殊性,《建筑法》明确规定承包人只能在其相应的资质等级范围内承接建设业务。相应的资质等级是作为建设工程承包人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承包人不具备这一行为能力,都将导致建设工程合同的无效。

合同主体变更协议

合同主体变更协议 甲方: 乙方: 丙方: 一、甲乙丙三方经过协商,同意将甲乙双方签定的《》(以下简称《合作协议》)之乙方变更为本协议丙方。除本协议约定情形外,《合作协议》其他内容不变。 二、乙方在本协议生效前基于履行《合作协议》对甲方所负债权债务由丙方负责继续承担其所有义务,乙方对本债权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限为年。债权或债务如下: 应收帐余额:(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大写) 返款余额:(小写)____________________(大写) 其它未清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债权债务转移行为是建立在乙丙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此产生的其他问题,均与甲方无关。以上债权债务自本协议生效后,自动由乙方委托甲方转入丙方名下。 三、自本协议生效之日起,丙方基于履行《合作协议》对甲方所负的一切债权债务,由乙方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限为年。 四、为履行本协议,丙方需向甲方提交交易所需各信息:。自本协议生效时起,甲方按照丙方所提交信息履行《合作协议》。 五、如《合作协议》涉及任何第三方,本协议乙方应事先将本变更通知该第三方,并征得其同意。因乙方未履行本条约定的义务,给甲方及第三方造成的任何损失,责任由乙方、丙方共同承担。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七、本协议所有附件(另附)为本协议有效补充,与本协议具有相同效力。 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政府代建项目回购协议

租赁协议书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以下简称甲方)与******(以下简称乙方)就资产租赁事项签订本协议。 第一条***公司投资建设的******工程所形成的资产(不含****)作为教学使用进行租赁。 第二条租赁范围:房屋及配套附属工程。 第三条租金期限及支付方式 本项目租赁期为年,租赁期限自***年*月*日-***年**月***日,年租金万元(大写:整),租赁期满后,续签协议。 支付方式:******* 第四条双方的权利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拥有租赁房屋所有权,乙方不得转租、转借该出租房屋及设备,严禁改变租赁用途。 2、甲方承担按照协议规定提供房屋给承租人使用的义务。 3、甲方拥有监督承租方合理使用租赁房屋的权利。 4、甲方拥有按协议规定收回租赁房屋的权利。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应严格按照租赁用途使用所租赁的房屋及设备设施,遵守相关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因违法经营而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财

产损失均由乙方自负。 2、乙方负责将租赁资金的支付列入本单位年度财力资金计划。 3、乙方应确保租赁房屋及设备设施使用完好,造成房屋及其设施损毁的,应负责恢复原状。 第五条专用条款 1、双方同意以本项目现状进行租赁,本着“谁使用谁负责”原则,使用单位为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消防维保、安全设施巡检及维修、用电设备的维护及保养等一切构筑物、设备维护及修缮,由此产生的责任及费用均由乙方自行承担。 2、乙方应承担水、电、供暖、通信、燃气、物业及相关配套设施等自用自担的费用。 3、资产及设备配套设施移交后,乙方负责所有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严禁国有资产流失,造成损失的乙方应原价赔偿。 第六条协议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1、在本协议期内,不因甲方或乙方发生任何分立、合并而影响本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的执行,若甲方或乙方发生分立、合并的,则由变更后的主体继续履行本协议。 2、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使本协议无法履行时,经双方协商,可以变更或解除协议。 第七条违约责任 乙方未按时向甲方支付当年租赁资金,乙方应采取有效措施补救。 第八条附则 1、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

在“公平施政”的旗帜下——杜鲁门政府内政研究

在“公平施政”的旗帜下——杜鲁门政府内政研究 【摘要】: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在内政方面,顶住保守派的巨大压力,继承罗斯福的政治遗产,提出了公平施政纲领。公平施政不仅捍卫了罗斯福新政的成果,而且还在继承新政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政加以完善和拓展,是美国20世纪新自由主义改革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公平施政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美国人民物质文明生活水平、实现更大程度的种族平等、使美国进一步向福利国家迈进等方面都起了积极作用。正是杜鲁门的公平施政,才传承了美国20世纪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把美国社会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因此,本文以《在“公平施政”的旗帜下——杜鲁门政府内政研究》为题,力图对杜鲁门的公平施政作一个全面的论述。全文约22万字,共分为7个部分,即绪言、第一章公平施政纲领的出台及背景、第二章宪政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机构改革、第三章杜鲁门政府的公民权利问题、第四章杜鲁门政府的经济政策、第五章杜鲁门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和结束语。绪言部分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杜鲁门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国内外史学界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初衷。第一章公平施政纲领的出台及背景。本章先介绍杜鲁门继任总统时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局势,特别是在国内政治和经济方面所遇到的一系列难题。然后叙述杜鲁门公平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过程。在大战结束时,杜鲁门向国会提出了包括政府机构改革、充分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解决公共住房等计划在内的21点纲领,从而拉开了“公平施政”的序幕。

1948年竞选连任成功后,杜鲁门在其1949年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把过去各种建议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更系统、更具体的计划,正式提出了“公平施政”的口号。从此,“公平施政”就如罗斯福的“新政”一样,成为杜鲁门政府内政纲领的标志。公平施政是罗斯福新政的继续和发展,公平施政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最后再分析杜鲁门提出公平施政的三个因素:杜鲁门个人政治上的需要、杜鲁门个人政治信仰的反映以及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的必然要求。第二章宪政制度的完善和政府机构改革。本章介绍杜鲁门对国家机器进行的必要调整,即对政府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完善了美国的宪政制度。杜鲁门修改了美国总统继任制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扩大总统的权力,特别是在立法、外交等方面的权力,从而完善了美国的宪政制度。杜鲁门的政府机构改革包括裁减战时机构和改组、增设一些新机构两个层面。杜鲁门把政府机构改革作为公平施政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力裁减在新政和战争期间设立的一些政府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减轻政府负担。同时根据形势的需要,增设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经济顾问委员会等一些重要机构,使美国政府行政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杜鲁门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使美国政府的决策机制更加完善,决策程序更加规范,更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同时,总统权力的扩大提高了总统解决日益复杂、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能力,完善了美国的宪政制度,这些都对战后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杜鲁门政府的公民权利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政办(2008]12号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 社会管理权限决定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陵各单位: 现将《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第29号令)转发给你们,各镇、各部门要认真研究下放审批项目和管理权限的对接运作工作,所涉部门要积极主动与市对口部门衔接,积极稳妥地抓好审批项目的接收、落实,合理地归并到审批科室,明确审批条件、程序,建立审批责任制,确保本轮下放项目与当前“两个集中”工作统一布置,统一实施。 特此通知 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八年三月十七日

芜湖市人民政府令 第29号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已经市政府第55次常务会议于2007年11月9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 二00七年十二月十日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县区 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决定 为促进县、区经济发展,参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宁国等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07]28号),结合本地实际,市政府决定,在以下领域扩大县、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参照执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宁国等试点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 (一)下列由市直相关部门审核转报省直相关部门审批的事项,市直相关部门或其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的窗口在收到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相关部门)的书面申请后不再审查,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相关转报手续。县、区政府(或县、区政府相关部门)承担相应审核责任。 1.申请使用国家和省级政府性资金建设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2.安排本级各类财政性资金,采用直接投资(含通过各类投资机构)或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建设按规定应由国务院或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省政府或省发展改革委管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报送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或转报省政府或国家发展改革委。 3.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和所有需办理进口设备免税的项目、限制类项目,报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或转报。

合同签订主体

合同签订主体 合同签订时对于主体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主体签订合同将会对合同的效力产生不同的影响。结合集团公司在生产经营及对外交往的特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现对集团公司经常出现的几类主体做一简要分析: 一、集团公司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属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能力,具备独立签订合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子公司 集团公司目前现有的子公司类型全部是全资子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性质,包括二公司、四公司、五公司、新运公司、电务公司、桥梁公司、建安公司、物资公司、市政公司、建工公司、城建公司、正方公司、天域公司、天津公司、厦门公司等。 该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自己所有的财产,自己的公司名称、章程和执行董事,对外独立开展业务和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可以独立签订合同并承担民事责任。 三、分公司 1、法律规定的分公司(领取营业执照) 集团公司目前现有的分公司主要为各地区办事处或经营部演变而来,因专业化经营以及区域化经营需要设立,如三公司、广州分公司、上海分公司、重庆分公司等等。 分公司是集团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是指集团公司在其住所以外设立的以自己的

名义从事活动的机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虽有公司字样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无自己的章程,公司名称只要在集团公司名称后加上分公司字样即可。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在公司内部按照经营业务的分类及地域范围,釆取设置分支机构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分工。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该总公司承担。” 注意:分公司虽不具独立法律地位,但依《民事诉讼法》第49条和《民诉意见》第40条,依法设立的分公司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具有诉讼资格,另外分公司也具有独立的缔约能力。 可见,分公司毕竟不是独立的法人,虽然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签订经济合同,但相对于子公司而言,根据法律规定以及保证合同的有效性,分公司签订合同必须在集团公司授权范围内或得到集团公司书面许可。 2、假分公司 所谓假分公司是指集团公司及各子分公司在内部设立的分支机构,并被冠以分公司名称。该类分公司与法律规定的分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只是企业为了管理方便内部设立被冠以分公司的名称,没有工商登记,没有领取营业执照。该类分公司严格意义上讲,是法律不允许的。集团公司目前正在对该类分公司进行清理,如原来的房建分公司即属该类情况,现已改制为全资子公司——城建公司。但集团公司系统内,任有很多单位设有该类分公司。 该类分公司只能对内称呼其名称,绝对无权签订合同,坚决不可以分公司的名义对外从事任何活动,该类分公司的设立有可能导致巨额的行政罚款。 四、项目经理部(工程指挥部)

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我国现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中,商事合同的履行常因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致使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发生变化或者其他因素而受影响。在实践当中出现的此类商事合同纠纷也层出不穷。对此类案件的裁决或依情势变更原则,或依不可抗力制度。但纵观世界多国立法例及其我国对于情势变更原则和不可抗力制度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的研究却多是泛泛而论,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司法裁决也是莫衷一是。当然,也许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政策轻法律惯势思维的结果。因此,本文拟从立法与司法两个角度,以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并力图为此类案件即合同尤其是商事合同因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所产生的纠纷从学理上概括出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则抑或裁决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而言,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一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1]政策和法律的关系一直是法理学或者政治学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我国,政策与法律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及历史使命上都是一致的;但是,政策与法律在产生、实施、表现形式及调整范围上都是不同的。[2]关于政策与法律的效力层次,1949年建国前夕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明确确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政策。”[3]对此,有学者认为:“国家政策,如果在法律上明文规定的,本身就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如果在法律中无明文规定的,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法律的一种渊源。”[4]但是从1957年开始,法律虚无主义形成并开始泛滥,政策主宰一切。四人帮被粉碎之后,少数有识之士提倡法律至上,然“政策是灵魂,法律是工具”仍然是强势理论。虽然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建设法治国家的方针,但重政策、轻法律的习惯行为方式不仅有强势理论支撑,而且其与一系列立法、司法制度相关联,政策高于法律由公开开始转入隐蔽。尤其重要的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开始转型,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出台,其与法律的效力——具体到私法或者更加具体到合同法领域中——不加以研究澄清,将会破坏法律赋予社会人对自己行为的预期,破坏社会人对法律制度的良好预期!同时,在司法裁判中,因为法律规则设置的不合理以及政策与法律效力的层次的模糊性,将会使法官陷入具体案件裁判于两难之中。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解释(一)》第10条规定:“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但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所导致的企业改制的直接结果不仅是企业法律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许多企业(或者公司)的经营范围的直接改变,换言之,企业(公司)经营范围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导致的。直接改变的结果在宏观上也不当然是经营范围的放开,同时也包括了改制前允许经营的而改制后却限制或禁止经营的,在微观上,也会产生某一具体的企业(公司)的经营范围因改制而发生了变化——改制前可以经营的,改制后则限制或者禁止经营;抑或相反的过程,这在外贸交易中更显突出。企业(公司)因经营范围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其商事交易的行为,具体言之,经营范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公司)所签合同的履行以及因为国家政策的变化或者政府行为导致合同的瑕疵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导致的法律责任该如何承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远东地区的战略转变

浅析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对远东地区的战略转变 韩磊(牡丹江师范学院) 摘要:冷战迫使美国重新分析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调整带动了美国对韩国政策的调整,即收缩在韩国的军事力量,回避直接介入朝鲜半岛,主要通过政治、经济援助来稳定韩国的局势。美日韩三国同盟明显体现了“分工理论”。 Abstract:The cold war forces the US to analyze Japan's in US global strategy status.The US has led the US to the Japanese policy's adjustment to the South Korean policy adjustment,namely the contraction in South Korea's military force,the evasion involves the Korean Peninsula directly,mainly through politics,the economic aid stabilizes South Korea's situation.The US,Japan and South Korea Union has manifested“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ory”obviously. 关键词:杜鲁门政府远东地区日本韩国经济援助地区整合 keyword:Truman Administration;Far East area Japan South Korea Economic aid Local conformity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青年扶持项目《杜鲁门政府对日政策研究》(QF200920) 作者简介:韩磊(1980—),男,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历史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中图分类号】D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9-0021-01 杜鲁门政府执政时期是1945-1953年战后初期阶段,远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国家间力量对比正处在重组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杜鲁门政府审时度势,不断调整美国对日本和朝鲜半岛战略,力图使这两个国家在美国的远东战略体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 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战略 20世纪初,日本是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主要竞争者。二战后,美国把日本作为前敌国来加以约束和改造。[1]根据它的全球战略需要,利用战胜国的有利地位,制定了这一时期的对日政策,即保证日本的非军事化,建立一个民主政府;用发展日本经济的办法改造日本。1949年,中国大陆形势发生逆转。急剧变化的形势迫使美国政府开始重新考虑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估价整个亚洲力量对比,调整并制订出新的政策方针。 1949年12月23日,美国政府颁布了NSC48/1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凯南以日本替代中国的设想。日本受美国“逆转政策”的引导转变到这样一个地位:美国可以安全地将日本作为车间、工厂来使用,它作为抵制革命的工具。左翼的日本人和韩国人被中立化,战后日本建立军队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东京成为全亚洲反共的桥头堡。 二、同时期美国对韩国政策的战略 美国对日、对华政策调整带动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调整,就基本趋势而言,美国开始收缩在朝鲜半岛的力量。美国并不想过多地介入朝鲜半岛的事务。[2]至于类似韩国这样被划在防线之外的地区,一旦出现危机美国不会撒手不管,但也不会承担责任和义务,而是依靠集体安全原则采取集体行动。韩国对维护美国的安全并不是那么重要,美国没有必要承担过多的责任。[3] 这一时期美国对韩国的援助体现了它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守势。对外援助—— —即指一国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资源和技术转让给另一国—— —有很长的历史。[4]美国向韩国给予了很多援助,以便顺利度过战后经济凋弊、各种资源匮乏的难关,最终获得自立,成为亚洲民主国家样板。但由于国际形势与周边环境的变化,援助的重点也在发生变化。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韩国的援助主要是以经济为主而非军事援助,旨在改善韩国的经济状况。朝鲜战争一定程度改变了这一情况,使美国认识到只有一个统一的美日韩军事联盟才能在全亚洲的反共军事联盟中发挥作用,这被很多国外学者称为“地区整合”。[5] 三、结语 美韩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大体上也是真诚的,但在观念、目标、能力和影响上,双方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美国主要目标是遏制苏联和中国在东亚的扩张,平衡调整日本防务政策后带来的消极影响。韩国的唯一目标是阻止北韩发动另外一次侵略。这样,美国和韩国之间的援助关系和影响是单向的而不是相互的。 美日韩三国同盟中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分工理论”,日本和韩国在抵制革命方面相互合作。而工业上落后、相对贫穷的韩国在为日美双方的利益而服务。韩国人民是处在最低层的。他们的利益被牺牲掉来为美国的目标服务;而日本则和美国仍保持这样的依存关系,能够在经济关系中和韩国的自由地区发挥作用,逐渐地御下了美国的军事负担。 参考文献: [1]于群.《论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J].《东北师大学报》,1990,(1) [2]《KoreainPostwarU.S.SecurityPolicy》NomanD.Levin,RechardL.Sneider,citedfrom《AfterOneHundredYearsContinuityandChangeinKorea—AmericanRelations》[M]SungJooHan [3]HerbertP.Bix,“RegionalIntegrationJapanandSouthKoreainAmerica’sAsianPolicy”citedfrom“WithoutParallel:TheAmerican—KoreanRelationshipsince1945”[M]p.179 [4]W.W.Rostow《Eisenhower,KennedyandU.S.ForeignAid》[M]UniversityofTexasPress1985p75 [5]同[3] 政治 对外开放 21 --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东府办〔2005〕27号 印发《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市经贸局《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五年五月十日

关于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了我省九大支柱产业竞争力的调研,完成了《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并颁发了《广东省工业九大产业发展规划(2005-2010年)》(粤府〔2005〕15号)、《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改版)》(粤府办〔2005〕15号)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意见》(粤发〔2005〕5号)。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经贸局组织开展了我市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的调研。为了进一步将省、市调研成果加以消化吸收并转化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竞争力,推动东莞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和形成基于市场机制的更高效率的产业资源配置结构、更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协调发展的产业区域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优化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推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市工业产品、企业乃至整个工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从加工制造业基地向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 二、基本思路 —2—

《政府公共关系》第四次作业

试卷 政府公共关系第四次作业2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 第1大题 第2大题 第3大题 第4大题 第5大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0小题,共10分)(总分10.00) 1.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内容是() (1.00分) A. 提供商品信息,以吸引观众 B. 介绍自己产品的情况,宣传自己产品的功能和效果 C. 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推销某种产品或服务 D. 宣传某项社会公益服务和公益事业 2.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主体是() (1.00分) A. 消费者 B. 国际、国内的社会各界公众 C. 各类企业 D. 政府机构及其政府公共关系部门 3. 庆典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典礼仪式的类型包括() (1.00分) A. 赞助体育活动,赞助文化活动,赞助学校

B. 赞助教育事业,赞助各种社会福利事业 C. 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D. 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4. 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1.00分) A. 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B. 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 C. 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D. 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 5. 双边谈判是指() (1.00分) A. 以某种经济目的为谈判内容的谈判 B. 谈判主体只涉及我方和对方,不涉及第三方,也没有第三方参与谈判 C. 就一个简单的项目进行的谈判 D. 谈判主体涉及第三方或者更多的组织或者个人 6. 在谈判开局之前,谈判人员必须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下面不属于准备阶段要求做好的工作,是() (1.00分)

什么是签订合同的主体

什么是签订合同的主体 题要 签约主体是实际签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合同主体与签约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合同主体是实际承担合同权利义务的民事主体,而签约主体是实际签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与合同的权利义务无关。 我们知道,签订合同肯定是要有具体的人来签字盖章,对此我们称之为签订合同的主体。那从法律角度讲,什么是签订合同的主体呢?很显然,如果不具有合同签订主体资格的,那么签字之后合同也是不产生法律效力的。 任何合同的订立都离不开订立合同的主体,也就是订立合同主体存在是前提条件,当这个前提条件不适格时,合同就会存在风险,想要通过合同关系得到相应利益的愿望就会落空。这样的不适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二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的履行合同的能力。从《合同法》第二条可知,订立合同的主体有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备订立合同的主体资格。 何谓主体资格?《合同法》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而

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与其经过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或相应法律规定法律文件(如营业执照、社团登记证等)确定的活动范围相一致,始于企业成立,终于企业消灭。在确定主体资格时就存在风险,例如,企业是独立的法人,还是法人的一个职能部门,又或是法人的下设的分支机构等?首先可以审查它的营业执照,若营业执照上明确标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那么它就是独立的法人企业;若只有“营业执照”的字样,那它可能只是法人的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经济和法律责任;若没有营业执照,它可能只是法人的某个部门。对于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审查,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其有无依法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等相关方面。 ▲(二)订立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履行合同的能力。 企业的履行能力主要从其资信能力上体现,而企业的资信能力主要由一下几个方面体现: 1、企业注册资本的多少; 2、企业银行信誉的状况; 3、企业资金周转及负债的情况; 4、企业的经营效益; 5、企业职工的待遇; 6、企业的生产规模等。

最新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房屋租赁合同》主体变更协议 甲方: 乙方: 丙方: 鉴于: 1、甲乙双方于______________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合同编号:_______,以下简称“租赁合同”)。 2、经甲乙丙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将《租赁合同》对中的承租方,由乙方变更为丙方。 为了明确甲乙丙三方的权利义务,经友好协商,三方就《租赁合同》主体变更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自______________起,《租赁合同》的承租方由乙方变更为丙方,即变更为“_______(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变更之日起,《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全部权利义务,均概括性转移至丙方(包括但不限于租金的缴纳等) 二、三方一致同意:______________前,《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权利义务,由乙方享有和承担;______________起,《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权利义务,由丙方享有和承担。 三、乙方和丙方之间的债务或纠纷与甲方无关,乙方和丙方不得以债务或纠纷未解决,而拒绝履行《租赁合同》。 四、丙方承诺:自承租人变更之日起(即______________起),丙方严格履行《租赁合同》约定的各项条款,并遵守甲方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商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制度等)。 六、未尽事宜,三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本协议任意一方均有权向本协议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本协议内容与《租赁合同》内容不一致的,以本协议内容为准,《租赁合同》其余内容不变。 八、本协议一式_______份,甲方执_______份,乙方及丙方各执_______份,自三方签字盖章 第 1 页共 2 页

合同变更公告.doc

合同变更公告 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合同变更公告,供大家参考! 合同变更公告范文一 光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重大合同变更的公告本公司及 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交易变更概述光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光正集团")于20xx年8月 13日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上披露了《关于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公告》(公告编号: 20xx-065),公告了公司控股子公司光正燃气有限公司拟收购四川汇智科技咨询有限公司、蔺文胜、许世民、刘萍、新疆西琪天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合成"甲方")持有托克逊县鑫天山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天山")100%的股权,收购价格为人民币2,500万元。现依据标的公司自评估基准日(20xx年5月31日)至今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为了高效利用现有资金,加快推进将"标的公司"建设成为公司向东疆发展的桥头堡,现双方协商将合同部分内容变更如下:由上市公司光正集团作为主体收购鑫天山100%股权,转让价格变更为人民币3,100万元整。 二、交易对方基本情况变更交易对方基本情况不发生变更。三、目标公司基本情况标的公司基本情况不发生变更四、《股权转让协议》

主要内容 1、转让价款经交易双方友好协商确定收购价格为3,100万元人民币。 2、付款方式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7日内,光正集团向甲方支付1,800万元股权转让款。双方完成股权工商变更登记,同时光正集团对鑫天山进行增资1800万元。上述事项全部成就之日起5日内,光正集团应当再行支付甲方股权转让价款1,000万元。股权转让价款的余款300万元,待鑫天山交割完毕之日起3个月内如无《审计报告》中未披露的债务溯及光正集团或目标公司的,由光正集团向甲方支付。 3、股权变更光正集团按照股权软让协议向甲方支付转让款并按照50%的比例分别向各债权人清偿约定债务之日的次日,甲方应当积极协助、配合光正集团进行包括股权变更登记在内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4、交割光正集团完成协议规定对目标公司进行增资后再行支付甲方股权转让价款 1,000万元之日起15日内,甲方应当完成如下工作:(1)将目标公司的管理权,包括但不限于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移交给光正集团;(2)将目标公司名下所有加气站项目相关许可文件原件包括但不限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气瓶充装许可证》、目标公司名下《土地使用权证》等相关证件原件移交光正集团。(3)依据《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将目标公司相关的所有资产移交光正集团。 5、债权债务双方约定,目标公司尚欠甲方的借款,设备款债务及协议约定利息(本金见附件《审计报告》,利息计算至工商变更前一月末),光正集团应当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7日内按照50%的比例分别向各债权人代为清偿上述各项债务,在完成交割后5个工作日内再由目标公司分别向各债权人清偿上述各项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