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论文—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经济论文—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旅游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万宁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经济;产业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12-0083-03

旅游文化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海南省万宁市作为琼东走廊,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质地貌,状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一无二的人文历史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使万宁市具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突出条件和比较优势。因此,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万宁市的支柱产业,全力扶持,优先发展,将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是推动万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南旅游名省、强省发展战略的一大举措。

一、海南省万宁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1 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一是地文景观的无与伦比。闻名遐迩的兴隆温泉座落于万宁市太阳河畔,以温泉康乐吸引海内外游客,素有“世外桃园”之称。在长达109公里的海岸线上,镶嵌着8个金沙碧水的海湾,7个风光旖旎的岛屿和半岛,2个神奇的内海。石梅湾、神州半岛驰名中外。万宁小海是我国最大的泻湖之一,面积49平方公里。东山岭位于万城东2公里处,素以石奇、洞幽、寺灵、水秀享有“海南第一山”、“仙山佛国”美称。二是生物景观的绝无仅有。万宁地处热带、亚热带交界处,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着独特的热带植物资源。境内有5个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和一个国家级重点珍稀植物保护区。青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它是地球上同一纬度内罕见的绿州,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片青皮林之一。兴隆热带植物园和热带花园素有“南药宝库”之称,现有植物5000多种,仅野生植物就多达2000多种,占海南原生种类50%以上。被确认为全国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而且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区大州岛以盛产我国唯一的金丝燕窝闻名于世。 2 人文旅游资源独一无二。万宁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以“摩崖石刻”著称的东山岭佛教文化;有以“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为缩影的六连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将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融为一体的兴隆侨乡东南亚风情文化;有奇独的黎族“三月三”、“文灯节”等民俗风情文化;此外,东山羊、和乐蟹、兴隆咖啡和21个国家的异国饮食等饮食文化也表现出万宁独特的人文优势。 3 旅游区位优势明显。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地处琼东走廊,北距省会海口130多公里,南离三亚100多公里,是海口至三亚旅游主线的必经之路,是连接海口至三亚的中转站,地理位置优越,长期以来属海南三大旅游区域之一。这为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二、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发展迅速。万宁市位于海南东南部,面积1883,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2007年全市CDP为513791万元,财政收入21967万元。据万宁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市接待游客230万人次,2007年283.7万人次,年均增长5.8%;旅游直接收入由2003年的5700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63788万元,年均增长12.89%。 2 基础日臻完善。途经万宁的环岛铁路已破土动工。景区距三亚凤凰机场1小时车程。万宁旅游境内全部景点路面改造全部黑色化。景区景点之间交通四通八达,最远点不过1小时车程。水、电、电信、交通能源等各种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娱乐、金融、餐饮等服务功能齐全。全市旅游景点9处,其中国家4A级2处,3A级4处;演艺场所4家;高尔夫球场4个。目前,全市旅游文化企业5家,旅游酒店(宾馆、招待所、家庭旅馆)57家,床位16240张。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25家。从业人员5600名。 3 开发初具规模。随着中信泰富等大企业的进入,神州半岛、石梅湾等省级重点项目的启动,万宁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旅游饭店景点、旅游交通、旅游商品和旅游娱乐等综合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集温泉康乐、滨海休闲、热带植物观赏、仙山佛国游览、异国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区内6个五星级宾馆酒店正在兴建中。

三、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多年来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轨迹,有如下问题制约其快速发展。 1 景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旅游发展要求。万宁是一个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大市,与此相比,具有品牌效应的兴隆温泉等景区,科学的规划与开发相对滞后,缺乏高品位、大手笔开发的一流景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尚缺有机结合,市场竞争力不强。 2 旅游企业弱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万宁与海口、三亚相比,旅游业起步虽较早,但市内的旅游企业“小、散、弱”现状十分突出。部分旅游企业经营亏损,资金周转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参与开发,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 产品雷同,策划、包装、营销滞后,难以打开旅游市场。产品雷同是制约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兴隆旅游景点都在1小时车程内,景区景点雷同与重复,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与创意,游客何必舍近求远,花钱来玩见过、玩过的景点呢。加之万宁旅游产品大多还停留在观光旅游方面,营销模式也较单一,主要依靠旅行社营销,所以市场影响力及市场份额均不大。 4 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全,恶性竞争严重。目前海南省旅游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竞争激烈,同一地区不同旅游企业之间的是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发育不全,零负团费现象禁而不止,加上市场“黑社”、“黑导”等“四黑”现象时有存在,导致了一些弱小企业为了生存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使旅游市场恶性竞争严重,旺丁不旺财,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在旅游淡季更为突出。 5 品牌效应被弱化。纵观海南的旅游布局和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三亚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成了海南省旅游经济龙头地位。万宁市地处海口与三亚之间的中间地带,发挥着中转站的作用,也使旅游经济的极大发展。但近几年来,琼海博鳌地区会址经济、滨海旅游经济和官塘温泉、陵水南湾猴岛和保亭七仙岭温泉旅游的迅速崛起,对万宁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万宁市的区位优势不断弱化,旅游品牌效应不强,旅游业难以成为龙头产业。

四、发展海南省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1 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旅游文化产业重要地位,加强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首先,政府要从宏观上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科学规划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落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其次,政府要按照“资源出思路,思路绘规划,规划成项目,项目引资金,资金促建设,建设创品牌”的思路,对旅游资源进行“一条龙”的开发,抓紧抓好神州半岛、石梅湾等大项目的重点建设。只有大企业的进入,大项目的启动,才能夯实产业基础。 2 改革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一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信贷要向旅游文化产业倾斜,大幅度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贷款比重,可探索采取银团贷款的支持方式。此外,要创新金融产品,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二是要发挥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相配套的作用,建立旅游基础设施补偿制度,由财政从开发土地的收入中适当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商给予补偿。三是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国外资本投资万宁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四是创新条件参与资本运作与资本市场运作,在条件成熟后,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在内地或香港上市,直接面向国内、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3 坚持良性循环的开发原则,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旅游文化产业。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划,保护优先,适度开发,保育兼顾,注重保护当地知识产权、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促使人与自然及历史文化等的和谐发展,在保护原始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旅游文化开发建设,使万宁市旅游文化产业走上一条资源效益型良性循环之路。 4 完善产业体系,创新体制机制。针对万宁市旅游文化企业“小、散、弱”的现状,万宁要在培育和完善产业体系上大力提速。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强则旅游强,没有旅游的大企业就没有大旅游。所以,万宁应加大引进旅游大企业的力度。海南海航集团在万宁市创建康乐园五星级酒店就是成功的例子。目前,中信泰富、香港华润等集团分别进驻神州半岛和石梅湾,国际著名的一批酒店集团,如喜来登酒店、凯悦酒店、艾美酒店、威斯汀酒店集团等纷纷进军万宁兴建五星级酒店,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政府要抓住机遇,给予确实到位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大型旅游企业走市场化、国际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强企之路。要引导市内小型旅游企业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各种形式整合、联合,增强竞争力,加速成长壮大。同时,要不断完善旅游文化产业链条,以此带动交通、通讯、建筑、民族手工业、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