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至2020年送审稿

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至2020年送审稿

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洛阳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八月

1 目 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规划背景 ............................................. 2

一、洛阳市概况 ............................................ 2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 4

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6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 10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 11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 11

二、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 13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 16

一、指导思想 ............................................. 16

二、基本原则 ............................................. 17

第四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 18

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 18

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 22

三、优先保障洛阳新区发展用地 ............................. 29

四、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 32

五、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 34

第五章 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 37

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37

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 39

2 三、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 40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 41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 42

二、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 43

三、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 44

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 46

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建设 ................................ 48

一、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 48

二、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 ......................... 49

第八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 52

一、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布局 ............................. 53

二、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 54

三、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 56

第九章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 59

一、加强土地利用综合区域调控 ............................. 59

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63

三、加强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 66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71

一、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 71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 72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 73

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 73

1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洛阳市实际,洛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

《规划》对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价,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形势进行了总体分析,确定了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制订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围为洛阳市所辖全部土地,总面积为1522983.31公顷。

2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洛阳市概况

洛阳市位于豫西中部山区,地处东经118°08′~112°59′,北纬33°39'~35°05'之间。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169公里。土地总面积为15229.83平方公里,2005年末人口641.7万人,占全省的6.56%,其中农村人口397.8万人,城镇人口243.9万人,城镇化水平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65%),平均人口密度422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5人/平方公里)。

洛阳市地处我国北部暖温带与南部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2℃,北部平原丘陵区高于南部山地区;无霜期209~235天,平均年积温为5154.8℃,由北向南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洛阳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6 mm,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南高北低,山地多,谷地少的特点。

洛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在已发现的76种矿产中,探明储量的有41种,其中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18种,主要有钼、钨、铅锌、铝土矿、金、铼和镓;非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20种,主要有白云岩、硫铁矿、伴生硫、玄武岩、花岗岩、耐火粘土和多种玉石;能源矿产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煤和石油。钼矿、铝土矿、金银矿、铅锌矿和煤矿为洛阳市的优势矿产,钼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栾川钼矿为亚洲第一大矿。

3 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112.4亿元,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0.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486元,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第2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3元。2005年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为9.9:58.3:31.8,二三产业比重达90.1%。

洛阳市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铝工业、硅产业、钼钨钛产业基地。目前,有工业门类36个,已形成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轻纺、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一拖、洛轴、洛玻、中信重机、洛阳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支柱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栾川钼矿,伊川、新安铝土矿、煤矿,洛宁、嵩县金银矿为我省重要的金属和能源矿产开发基地。

洛阳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著名人文景观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佛教“祖庭”白马寺、夏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自然景观有被称为“北方第一溶洞”的栾川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县白云山、栾川龙峪湾;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令海内外游客为之倾倒。

洛阳市交通便利,历史上曾是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郑西客运专线穿境而过,陇海与焦枝两大铁路

4 干线交汇于此,随着陇海铁路的西延和“欧亚大陆桥”的建成,洛阳市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中心城区周边有连霍、二广、西南环、郑少洛高速公路,207、310、311国道3条,省道11条,与纵横密布的县乡道路共同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络。洛阳民航机场位于距洛阳市中心10公里的北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洛阳市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矛盾,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稳定

1997~2005年间,洛阳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11165.51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为11265.61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同时,1997~2005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始终保持在389000公顷以上。

2.保障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规划实施以来,洛阳市共安排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5个,用地规模达1155.6公顷,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国土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3.加快了全市城镇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