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统计工作要明确新思路,解决新问题,
要在统计的各方面实现改革。要在服务对象、统计内容、方法和手段、信息源等方面进行改
革。
关键词 新经济 挑战统计 思考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28-02
一、新经济对于企业统计方面的要求
新经济是伴随着知识、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产生一种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就其
自身含义而言,所谓新经济,指的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
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新
经济的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作用。新经济一方面对于我们自身
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对于我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理
念、认识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对企业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对于企业经营模式、
生产模式以及销售和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对企业的诸多影响中,新经济对于企业统
计方面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
所谓企业统计,指的是以统计的方法收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数量方面相关信息,再
通过对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作出预测来指导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在新经济的影
响下,对如何更为科学而有效地进行企业统计方面的操作和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
这些要求和挑战也促使企业统计必须做出相应转变,以适应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方面的改革
新经济条件下对于企业统计方面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和挑战,这些要求和挑战,推动者企
业统计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
(一)新经济条件下必须在企业统计理念方面的做出转变
无论对于人还是企业来讲,在新经济条件下所带来的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转变就在于理念
的转变,在企业统计方面也是如此。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要求必须冲破原有的有关企业统
计的陈旧观念。在破旧的同时进行新的理念的建立与创新,以此来适应新经济对于企业各方
面的要求。在统计理念的转变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企业统计服务对象方面的改革
按照传统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所认为的企业统计所服务的对象就是相应的政
府部门。我国这种传统的有关企业统计服务对象的观念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在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被纳入政府的掌控范围之内,因此,企业统计也就理所
当然的要服务于政府的各种要求。
随着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传统的有关企业统计服务对象的观念就必须进行转变和
改革。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不再以政府为服务的对象,而是将其转为企业自身。因为,
按照新经济的有关要求,企业统计就是为企业的生产活动、销售行为等服务的。离开了企业
自身这个根本的主体,企业统计的效果就会相应地大打折扣。具体而言,企业统计要服务于
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等与企业相关的人员和部门。
2、企业统计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改革
顺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统计在统计方法和统计手段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计划经
济条件下传统的有关企业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此,
就必须建立起更为科学和系统的以抽样调查为主的企业统计调查体系。这种体系可以有效地
避免以往传统统计方法的弊端。企业统计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包括下面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企
业统计整理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传统的企业统计中,在统计整理方面主要是将各种企业统
计所需的信息分别加以汇总,进而形成最终的企业统计所需的材料和数据。但是,随着信息
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更为科学的整理方法和手段被用于具体的企业统计。这些方法和手段
包括在数据库的支持下对企业统计所需的相关材料与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这种方式可以实
现统计中的及时、高效和准确,为企业统计提供最为科学和完备的数据和资料支撑;二是在
企业统计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上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新经济首先就要求企业统计中必须有
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为满足这一要求,就要充分利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
技术的支撑下,运用网络系统等手段对采集和整理来的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对数据和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为实现企业统
计的科学化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统计制度、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
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
为日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1、企业统计制度的改革
由于现实的统计制度是两种统计行为并存,即企业统计和官方统计并行于企业中,形成
相互独立的两个统计体系。现行的企业统计制度使企业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
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企业统计模式属于报告式统
计,以满足官方统计报表为主,对企业自身管理的需求小足因此,企业管理者容易产生两种
倾向:一是不重视企业统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统计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报表上报任务,
将其视做为工作中的负担。因此,以应付的心态对待企业统计,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一是过
分重视企业统计,由于企业统计是上报数据,企业领导特别是国企领导将统计数据视作政绩,
以权定数、虚报瞒报,造成统计数据的偏差。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两种统计行为并存的统计制度已经严重制约了统计职能的发
挥,一方面使官方统计数据真实程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自身统计工作受到困扰因此,
现代企业统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自我需要的信息型统计而政府在搜集微观统计信息时,对待
大型企业宜采用垂直在地统计力式,对待中小企业则利用民间独立统计机构,以抽样调查的
力式获取企业的统计信息。这样,既能较为有效地保证官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使企
业统计从统计报表制度中解脱出来,能够史好地为企业服务。
2、企业统计管理体制的改草
现行企业统计体制在较大的程度上还依然延续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体制,政府与企业特别
是国有企业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统计部门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对企业实行统计工
作方面的领导职能。市场经济下企业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法人实体,企业的统计机构设置和
人员配备完个是企业自已的行为,政府无权干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统计机制应摆脱政府统
计部门的行政管理,建立独立的企业综合信息型统计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依托,
以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需求为日标,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统计理论改革
传统的统计理论以统计指标为主,忽略定性侧{究与定量分析的结合,统计分析理论停留
在统计指标的结论性的总结和简中的描述性的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和推断分析,量化分析停
留在较低处理层次。新经济环境下,统计改革应该以统计理论改革为先行,为统计实践活动
提供理论上的指导。统计理论改革是在结合中国实际隋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国际主流经济
统计理论的融合和接轨,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相结合,使统计理论史加科学。建立符合
中国实际、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统计理论,加强统计理论的改革性、市场性和量化分
析等。
新经济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统计在这个新经济浪潮的
推动下也必然要做出相应的改革。按照新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企业统计进行科学而又系统化
的改革,也是实现企业更好的经营和壮大的要求。相信在企业自身的努力下,企业统计方面
的改革一定会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