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发表时间:2011-09-08T14:44:59.3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4期供稿 作者: 张光勇[导读]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光勇 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635000 摘要 本文通过对现行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作用,阐明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原则,结合教学工作实际,针对高职学生自身特点,提出了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办法。通过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参加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实施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促进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其教学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探讨。注重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的评价体系存在严重不足,制约了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就结合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现行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即根据期末考试成绩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即使有着30%的平时学习情况考核,但多数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考核标准和记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这种只注重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评价内容重知识轻能力。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不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应用能力,而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绝对不是一份书面试卷就可以客观、公正、全面地体现出来。 2.评价主体重教师轻学生。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评价的主要是教师,由教师出题,学生答题,学生处于被评价的被动地位,基本不参与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是不了解的,只能在考试后从教师的成绩通知中得知自己及格与否,但仍然不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掌握了以及哪些知识还没有掌握。这种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 3.评价功能缺乏激励机制。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对我院新生英语学习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英语成绩不乏有120分左右的,也不乏有40分、50分的。仅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一刀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上大学后即使不学习,凭借上大学前的英语基础或许能过关,导致他们不思进吃老本,更可能导致他们持有“学不学无所谓,反正期末考试能及格”的学习态度;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拼命学习,短时间内或许也无法过关,这可能导致这些学生悲观、失望,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冒着巨大风险想方设法作弊,持有“通过期末作弊也能过关”的学习态度。 4.评价结果缺乏信息反馈。仅仅依靠期末考试来反映英语教学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也无法让学生根据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作用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来的。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逐渐运用在各种教学评价体系中。但目前过程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较少。这种评价活动强调调节教育过程,从而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有效的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因此,过程性评价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1.激励学生学习,调整学生学习过程,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过程性评价内容可包括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中的长处及不足等。通过这种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正确、有效地评价自己的学习,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过程性评价注重调节教学过程,能够时时激励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当中来,感受英语学习乐趣,感受英语学习进步带来的快乐,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确定阶段学习目标,在阶段目标完成的同时,学生能够获得很强的成就感,有助于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2.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目前,高职院校多以大班授课。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以讲授形式传授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授知识、机械地记笔记、缺乏课堂互动的机会。因而教师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更无法及时调整讲授方法和内容。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时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根据学生个体差异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1.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注重形成性评价,并不意味着不要终结性评价,而是要客观的、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有着不容替代的优点,比如易于量化、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在教学中起着“指挥棒”作用等等。但长期以来,过多地依赖终结性评价,以考试成绩论成败,这种不注意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忽视成绩背后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抹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创造性。过程性评价强调过程,在过程中了解、帮助、激励学生,使得一些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得到他们应有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为此,我们高职英语教育应采取一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调整为1比1,即各占50%。 2.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评价的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性和创造力。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主观感受、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参加教学评价的平台和机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对自己的评价。使他们了解评价,体验评价过程,产生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3.评价过程鼓励性原则。鼓励是用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鼓励性评价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欲望而对学生进行的正面的心理暗示效应。它是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的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更好学习的一种评价,是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成功的强烈愿望,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4.评价结果公正性原则。针对当代学生具有参与意识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特点,评价的公正性、激励性和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如在选用评价方式时要坚持民主与公开的原则,注意评价方式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允许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使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优势并体验成功,在展示评价结果时,坚持正面激励的原则,切忌使用负面和伤害性的用语或表达形式,评价语言应体现教育性。

五、高职英语教育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1.设计问卷调查表,全面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的历史、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师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步骤,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增强教学针对性。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英语学习档案,收集学生英语学习有关的全部资料,如作文、小论文、听写等,检查并记录学生做笔记情况,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程度、进步轨迹及取得的成就。教师通过对档案袋的分析和整理,可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些资料来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实施量化评估,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计达标要求,并给出具体参数以供量化评分。过程性评价评分包括:(1)平时考勤(10%),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缺勤三分之一的学生,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2)课堂表现(10%),上课积极参与发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按次数给予加分,不发言不参与讨论不加分。(3)听写单词(10%),单词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每单元结束后进行本单元单词听写,每个单词0.1分,按实际听写正确单词个数给予加分。(4)检查课堂笔记和课后练习(10%),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课堂笔记和课后练习进行检查,根据对笔记和课后练习情况进行相应加分。(5)课堂外表现(10%),自觉参加英语俱乐部、英语角、英语晨读以及各种英语活动包括英语写作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大赛、英语晚会等的学生给予相应加分。对于参加通过英语过级考试的学生按照过级级别给予相应加分。通过过程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供过程性评价平台,提高评价的操作性。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过程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灌输式”教学方法,实现“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每堂英语课应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训练,开展至少两次以上的小组讨论活动以及师生交流或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至少占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引导、组织、解惑的作用。积极开展课堂活动,切实增强高职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操作性。

六、结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注重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对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做好高职英语过程性评价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评价组织策略和方法,还需要教师更多地努力和付出。 参考文献 【1】Puhl, A. Develop, not judge: Continuous Assessment in the ESL Classroom[J]. English Teaching Forum, 1997,(2).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 李冬莲.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04,(10). 【4】林芸,宋艳萍. 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 2006,(9). 【5】陶三琴.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8,(3). 【6】孙佳颖. 论建立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J]. 教研探索,2009,(8). 【7】 孙英武. 建立科学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J]. 科教信息, 201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