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施肥方法介绍
发布时间: 2005-4-18 10:31:12 内容来源: 中国玉米网
玉米是许多元素的指示作物,如,氮、钾、钙、镁、锌。如何根据春玉米生长特性和需肥规律科学施肥,对提高春玉米产量是非常重要的。
由营养失调引起的生理病害,称为缺素症。一般缺乏大量元素与缺乏微量营养元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别。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玉米是禾本科作物,按其生育特性,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重要阶段。玉米在一生中吸收的氮最多,钾次之,磷最少。大致来说,每生产100kg玉米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2.5~4.0kg,磷1.1~1.4kg,钾3.2~5.5kg,其比例为1∶0.4∶1.3。在不同的生育阶段,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春玉米苗期对氮的吸收量较少,只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吸收量最多,占总量的32.20%;抽穗开花期吸收量占总量的18.95%;籽粒形成阶段,吸收量占总量的46.7%。春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1.12%,拔节孕穗期吸收量占总量的45.04%,抽穗受精和籽粒形成阶段,吸收量占总量的53.84%。玉米对钾的吸收,春玉米与夏玉米基本相似,在抽穗前有70%以上被吸收,抽穗受精时吸收30%。玉米干物质积累与营养水平密切相关,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都表现为苗期少,拔节期显著增加,孕穗到抽穗期达到最高峰的需肥特点。因此玉米施肥应根据这一特点,尽可能在需肥高峰期之前施肥。
春玉米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有机肥、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作基肥施入。
施用基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合,一般每公顷可施农家肥37500~60000kg。如果用氮肥作为基肥,每公顷可施用碳酸氢氨200~300kg或尿素50~75kg。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挥发损失。在缺磷土壤中,每公顷施过磷酸钙450~600kg;在缺钾土壤中,每公顷施氯化钾150kg;在缺锌土壤中,每公顷施七水硫酸锌15kg。春播前,用少量农家肥在配合适当的氮磷化肥条施或穴施,作为玉米种肥。玉米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多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即玉米在拔节前施入追肥的1/3,每公顷施尿素75~150kg,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的2/3,每公顷追施尿素150~300kg,比采用前重后轻施肥方法增产13.3%。
如何种好春玉米,争取秋后有一个好的收成,我们的农民朋友应掌握好以下几项措施:(1)选好良种。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穗、大粒型的良种。播前要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3天,能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种子纯度。(2)提倡种子包衣。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提早出苗。(3)选择最佳播期。春玉米一般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高产田在情况允许下,可适当晚播,但不能晚于5月5~15日。(4)密度。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行距59.94厘米,株距31.64厘米,亩留苗3500株。(5)增施复合肥。增施磷、钾肥,调整氮磷钾比例。以亩产玉米600公斤为例,每亩施“苏农”牌45%硫基复合肥150公斤,播种用总量70%的复合肥加适量的氮肥一次性底施或开沟深施;剩余30%复合肥在玉米10叶展开时一次性在苗侧15厘米深处追施。(6)播种技术。有条件的提倡机播或双耧播种,每亩播种量2公斤,种、肥分离,肥料施于种子下方3~4厘米的地方,防烧苗。无条件的可小开沟,手撒籽,每亩播种量2.5~
种春玉米应怎样施肥?分类:玉米栽培 2007-05-24 15:16 氮、磷、钾是玉米生长发育需要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要吸收氮素3.57公斤(相当于25.5公斤碳铵或10公斤硝铵所含有的氮素)磷(P2O5)素1.3—1.5公斤(相当于11公斤过磷酸钙含有的磷素),钾(K2O)素2.14公斤(相当于4.5公斤硫酸钾含有的钾素),其比例约为2.5:1:1.43,就是说玉米生育需要较多的氮素和钾素,而对磷素的吸收相对较少。但绝不能缺磷,如果缺磷,玉米幼苗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变紫红,花丝抽出推迟,受精不良,果穗发育不好,籽粒排列不整齐,成熟推迟。如果缺少钾素,植株生长变慢,叶片发黄,老叶边缘和叶尖干枯,呈灼烧状;严重时植株生长停顿,茎杆细弱易倒,节间变短,果穗发育不良,秃尖严重,籽粒秕瘦,产量降低。
根据玉米对氮、磷、钾的需求,在亩产600公斤以上的高产地块,其施肥比例应为2.6:1:2.5。考虑到养分在土壤中的渗漏和向空气中蒸发的损失,以及土壤中已积累的可供玉米吸收利用的养分,在具体施肥上可作以下安排:一般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亩施2000公斤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应施用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15—20公斤,以上肥料与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堆沤10—15天,于秋深耕时均匀撒于地面深翻土中,然后耙耱平整,可以培肥地力。在第二年春季浅耕时,再将50公斤左右的碳铵施于犁沟中,翻入土壤。另外需准备35公斤左右的硝铵或尿素作追肥用。如果是旱地,没有灌溉条件,追肥较困难,应将氮肥中85%左右于整地时施入,只留8公斤左右的硝氨或尿素,在拔节到喇叭口期间降透雨后追施。除氮磷钾外,玉米对锌肥反应最敏感,锌能催化玉米植株叶绿素光化学反应的作用。玉米植株对锌的需求量并不很多,但缺锌时会使玉米苗叶鞘变紫,叶片短小,植株变矮,引发失绿症,叶片自叶缘向内叶脉间出现浅黄绿色条纹,严重时条纹部分坏死、焦枯,后期还会推迟抽雄和吐出花丝,授粉失常,果穗秃尖或缺粒严重。因此,要注意配施锌肥,一般每亩用硫酸锌1—1.5公斤与农家肥混匀作基肥于整地时施入,肥效可维持两年。在苗期出现缺锌条纹斑现象时,可用0.2%浓度的硫酸锌肥液将整株玉米苗喷湿,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春玉米追肥技术要点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在施足底口肥的基础上,合理追肥是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怎样做到合理追肥呢?合理追肥必须掌握时期、方法、次数和数量。
1 、追肥时期
玉米追肥的最大效用期在拔节至抽穗前,此时玉米已展开 8-11 片叶,正是雌穗生长伸长至雌小花分化期,此时追肥能满足玉米生长需要,提高肥水条件,促进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具体时间是在 6 月中下旬,结合铲趟二遍地进行。
2 、追肥方法
玉米生产中常用的追肥方法能 3 种,即垄台撒施,大犁蹚土覆盖;人工刨坑深施,覆土,再蹚一犁覆盖;垄沟追肥。这 3 种方法效果最好的是人工垄台刨坑蹚土覆盖的,这种方法不仅施肥深,而且覆盖严,比垅上撒施的增产 3%-12% 。其次是垄沟追肥,这种方法优点是方便省事,不足之处是肥料距根系密集区稍远,影响吸收,在使用时一定要求犁后有较多的坐犁土,把肥料盖严。垄台撒施的有时封垄不严,肥料裸露在外面,损失严重。玉米追肥深度在距植株 7 -10 厘米处最有利于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若超过 10 厘米,肥料会流失,少于 5 厘米,会造成烧苗。施肥后及时覆土或结合铲趟二遍地覆土。
3 、追肥次数
我省玉米追肥在拔节期(约 6 月 25 日前后)进行,如是用作追肥的数量较大,还可留作一部分在大喇叭口期(中熟品种 10-11 展叶期、中晚熟品种 11-12 展叶期、晚熟品种 12-13
展叶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两次追肥的分配原则是,第一次应占追肥总量的 2/3 ,第二次占 1/3 。沙质土等轻质土壤,保肥性差,要少量多次追肥,以防止氮素的淋失。
4 、追肥数量
玉米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品种需肥特性、品种熟期等适量追肥,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土壤地力较薄的地块应加大追肥量,反之可适当少些。高肥力地块,尿素用量为 500-600 斤
/ 垧;中肥力地块,尿素用量为 550-700 斤 / 垧;低肥力地块,尿素用量为 600-800 斤 /
垧。对于喜肥玉米品种,如四密 25 、通吉 100 等,应加大追肥量,满足品种对肥料的需要,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尿素用量每公顷 600-800 斤 / 垧;对于不喜肥玉米品种,如四密 21 和吉单 180 等,应适当减少追肥用量,尿素用量每公顷 450-600 斤 / 垧。早熟品种追肥量少于晚熟品种,每垧地追施尿素 400 斤左右。另外因密度和栽培方式不同,追肥用量也不同。密度大应加大追肥量,如郑单 958 ,先玉 335 等;玉米大垄双行植或保护性耕作方式更应提高施肥水平,每垧地追肥 600-800 斤。
5 、其它事项
土壤干旱情况下,依据气象报,在雨前追肥。还要根据玉米田间长势、苗情状况适量追肥,缺肥地块应及时补施,加大追肥量。在贪青晚熟地块,要增施磷、钾肥,促使玉米早成熟。特别是低温冷害年份应早施少施氮肥,并配施一定数量的磷、钾肥,以促早熟,提高玉米商品品质。
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中-加合作项目课题组
根据土壤供肥特点和玉米需肥规律确定施肥量,采取氮素分期调控,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一次施用的运筹方式。
(1)底肥。一般情况下,玉米总氮量的1/4-1/3和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春玉米每亩增施有机肥2-3吨作底肥。中、微量元素肥料应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因缺补施。
(2)种肥。用量不宜过大。种肥不能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苗。
(3)追肥。地力较薄的地块应加大追肥量,反之适当减少。对于喜肥品种,如四密25、通吉100等,应加大追肥量,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对于耐瘠品种,如四密21和吉单180等,应适当减少追肥量。早熟品种追肥量少于晚熟品种。耐密品种应加大追肥量,如郑单958,先玉335等;大垄双行或保护性耕作方式更应提高施肥水平。春玉米追肥应以前轻、中重、后补的方式分3次施用。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用,占氮素追肥总量的30%-40%;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占氮素追肥总量的40%-50%,第三次在开花授粉期,占追肥总量的10%-20%。另外,沙质土壤要少量多次追肥;干旱时,尽量在雨前追肥;还要以田间长势、苗情适量追肥;在贪青晚熟地块,要增施磷、钾肥;低温冷害年份应早施少施氮肥,并配施适量磷、钾肥。(凝荷)
春玉米施肥技术
作者:佚名来源:互联网点击数:704 录入:admin
一、施用数量:根据种植目标,高产地块每亩施纯氮12—16公斤、纯五氧化二磷4—6公斤、纯氧化钾5—6公斤;中低产地块每亩施纯氮10—13公斤、纯五氧化二磷3—5公斤、纯氧化钾4—5.3公斤。
二、施用方法:
(一)底肥:结合打垄在整地时一次性深施,深度要在15厘米以上,一般用洋丰40%以上含量的尿基或硫酸钾复合肥,每亩用量在35-50公斤。
(二)种肥:最好用洋丰磷酸一铵或硫酸钾型复合肥作种肥,每亩用量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