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文化归属感分析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_安利萍

基于文化归属感分析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_安利萍

2013年第28卷 第2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3-01-10作者简介:安利萍(1981-),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助教,从事英语教育与研究。 张胜楠(1983-),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助教,从事大学英语教育方向研究。

欧洲作为英语文化的发源地,见证了众多列强帝国的兴衰,主流文化也历经时代变迁,几经更迭。在以欧洲文明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发展扩张的过程中,英语文化因其显著的特征,最终实现了国家化的蜕变,成为世界第一语言。就文化层面分析,语言文化的合理内核即文化的合理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归属感是英语文化成为主流强势文化的关键因素。文化归属感对于英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英语文化不断向外辐射的本质原因。一、英语文化发展概述近年来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大部分都是从英语国际化发展历程、语言学角度现在语言发展变化及英语国际化趋势对世界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将英语发展的时期孤立割裂开来,忽视了英语文化循序渐进的发展历史。英语起源于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及罗马人征服古代大不列颠岛后所产生的盎格鲁即撒克逊英语。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有三种主要的语言,分别是拉丁语、法语和英语,直至15世纪,中古英语中的中东部方言才逐渐取代民族标准语。因此,中古英语在词汇、结构、语法等方面受到拉丁语和法语的影响比较多,促使英语的词形和语法等更加简化,使得英语由综合型逐渐过渡到分析型。1500年至今,英国社会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扩张等重大变革,逐步确立了英语文化的主流强势地位和英语的国际化趋势。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美国凭借其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贸易等众多领域的优势,使美国英语成为英语文化发展的主体。伴随国家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和深化,英语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渗透日益深远。美国的崛起传承了英语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主流文化逐渐取代欧洲文明本身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强势文化。同时,不同国别的英语得到更多的发展,使英语文化呈现出国际化、口语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如今,英语国际化和区域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以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为主干,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爱尔兰英语、南非英语、印度英语、马来西亚英语等形成不同国别共同发展的英语语族。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到科学巨匠牛顿,从约翰洛克到亚当亚当斯密,英国社会注重把握历史性机遇使英语文化中丰富的内容和积极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构筑完整现代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思想,是英语文化在历史变迁中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因此重视文化的影响是英语文化向外发展和推广的特征。同时,英国在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使英国社会成为第一个资本主义整体、现代意义国家,

英语文化的内容和影响力是法兰西文明或西班牙文明无法比拟的。经历了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逐渐由文明边缘国家走向世界文明中心,并开创了以英语文化为基石的现代社会主流文化。二、基于文化归属感的英语文化中的文化趋同英语作为世界主流文化和强势文化,自由、创新及最大程度的追求社会制度的合理性是英语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显著特征。上述因素在英语文化持续发展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英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进行分析,英国在数百年的时间内在工业技术、现代技术产业、自然科学等方面取得迅速发展,并始终保持自身优势,大多得益于英国文化中不屈不挠的创新精神。文化趋同是英语文化中的重要合理内核,在朗文英语字典中对文化趋同的解释是to come from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meet at the same point/if different ideas or aims converge, they become the same。文化趋同的实质是指对不断进步的理念和普遍价值观的追求,是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和价值认同。以英国和美国为例,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宣布独立,当时的英国政府并不承认,英美两国之间的战争一直持续至1783年,两国签署协议,英国政府承认美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之后,英美两国从最早得殖民地属国到交战国,最后到互相承认的主权国家。这样的磨难考验着强势文化的包容性和宽容度,两国的关系经历复杂的转变阶段,最终达成文化上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趋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大部分重大国际事务的处理上,英美两国总能够成为国际关系中最牢固的盟友。这一历史转变充分证实了英国社会文化趋同的心态。英国是重视文化影响力的国家,丘吉尔曾说过“宁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正是这样一种看重文化的民族心态,使英国始终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国际社会,英语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文化舞台中心的强势文化。文化趋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归属感的指向,是一个民族从众、附和心理和价值取向的真实体现。如果不重视文化合理内核,忽略文化归属感对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将难以实现中华文化内涵的扩展和宣传。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经历时间考验的特色文化,能够更加突出地显示文化的民族性。如属于英语文化的苏格兰文化在现代世界文化领域就是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苏格兰向来以商业、科学、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为荣,苏格兰风笛、格子裙、威士忌更是苏格兰文化中永远的名片。文化多元性是现代世界文化的主要发展方向,自哥伦布航

基于文化归属感分析英语文化的文化趋同安利萍 张胜楠(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摘 要:英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西日耳曼语支,经历了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三个时期约1500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已成为国际性语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英语文化作为世界主流强势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特征。本文通过阐述英语文化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讨追求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趋同的意义,旨在为我国文化的推广提供一些建议。关键词:文化归属感;英语文化;文化趋同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3)02-0138-01

(下转第140页)2013年第28卷 第2期凤 娇: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语课的恐惧感,注意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为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激发学生主动性。英语老师应当摒弃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教学方法的积累。老师具备优良的教学技能,才能轻松的驾驭课堂,将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综合地反映出来。英语老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接受能力等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活动,使跨文化意识得以深入落实,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我国其他民族或外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习惯等文化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并完整的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真正独立思考的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技巧,使跨文化意识落实在教学活动中。4.努力借鉴外国合理之处,完善教学硬件设施设备。符合英语教育发展需要的硬件设施设备,才能保证英语教学呈现的良好效果。因此,我国英语教育应当充分借鉴国外的科学经

验,努力完善实际教学所需的各项硬件设施,弥补我国英语教育在这方面起步晚而产生的不足,通过设备设施使跨文化意识实现及时融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契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五、结语在我国英语教育中应当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融入,使其在英语教育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英语知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升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1]邹玲.平探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3):27-27.[2]马平平.浅谈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33-33.[3]曹霁.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J].才智,2012(20):30-31.

Analyze of the importance of Cross 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educationFeng Jiao(Department of Basic of Jiangsu Nanjing Yingt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 English as a tool for language subject, the tool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to support. Therefor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at present China's English education in cross-cultural consciousness still exist some shortcoming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d the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necessity, and then deeply analyzes cros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English education in close contact, introduced our country is at present English teaching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respect existence predicament,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to break through the predicament, hope to improve English edu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cause.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necessity; dilemma; way[责任编辑:周 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