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中国牙科产品市场分析中国牙科产品市场分析字体大小:大-中-小lw169169发表于09-03-0216:31阅读(702)评论(0)分类:壹、牙科设备和口腔医疗的发展史(壹)牙科设备的发展回顾从17世纪中使用的弓型牙钻开始,到18世纪中的发条式“森马伊”牙钻机,19世纪中期脚踏式牙钻机问世,中间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早期牙科椅的升降、转向均是机械性的,操作起来极为不便。
手机的锥形是于脚踏式牙钻机产生后,临床应用了直车头和弯车头开始的。
当时牙科椅的配置和功能也仅能供拔牙和做简单修补,龋齿治疗之用。
直到今天,个别偏僻地区仍于使用这种机器。
此后,由于电的使用明显提高了钻头的转速和转矩。
20世纪初期,出现了壁挂式三弯臂牙科电钻,其转速达4000r/min,有的甚至可达10000r/min的速度,当下我们仍然于广泛使用的绳轮传动的三弯臂牙钻机就是其衍生物。
20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综合式的牙科治疗机,且迅速于富裕阶层广泛使用。
牙科综合治疗台是于只有单壹功能牙科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设备,除了上述绳轮三弯臂式牙钻机外,仍配备口腔灯、漱口水、痰盂、器械盘、水枪、吸唾器和脚控开关等装置,综合治疗台的出现再次提高了牙钻的使用性能和卫生条件。
这种牙科椅从机械传动提高到了电动机水平,水枪和吸唾器的动力来自于空气压缩泵,这种电动气泵燥音大、稳定性差,但它的综合治疗功能大大得到提高。
但即使是10000r/min的速度对电机来讲已是较高的速度了,却只能提供0.8m/s的切削速度,打削、切磨操作时,患者仍感不适。
高速手机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几经发展,高速涡轮手机的转速已达达到三十万转,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很快被牙医和患者共同接受。
现代的牙科治疗设备以气动电控为主干,和电动牙科椅连体,不但配有切削打磨用高低速手机,仍可配备洁牙器、光固化器和负压抽吸系统等,成为壹个较为完整的牙科治疗设备组合。
1.现代牙科椅传统意义上的牙科椅壹般是指售价于1万元以下的简易牙科治疗机。
于条件有限的乡镇及个体诊所里比较常见。
更老式的椅子壹般不带医生和助理座椅,有的甚至不带痰盂、吸唾器,成了名副其实的“牙科椅”。
尽管这些椅子较简易,却能够满足壹般牙病的治疗需要。
于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个体牙科诊所这种牙科椅仍有相当市场。
据调查显示1999年占到总销售量的80%,此次调查尽管有所下降仍占到总需求的72%前后。
“以人为本”的牙科椅设计是近几年兴起的设计理念,主要以方便、舒适、安全卫生等几个方面为设计宗旨。
于方便、舒适、安全方面:中高档椅子壹般具有多种个性化的操作程序,可依托医师的个性习惯,设置不同的治疗位置(上、下腭牙齿及抢救位),且可做程序化储存。
椅子的控制部分,已从初期的机械、电动控制上升到气阀控制、电磁阀控制等高级控制阶段;售价于7万元之上的中高档椅子通常仍配有全自动控制台,椅位调节可通过靠背和膝盖关节的综合运动、上升、下降、倾斜的调节。
使患者体位更适合于治疗;且配有防滑医生坐椅和多功能脚踏控制装置,医生可于治疗过程中根据需要用脚控制,于无需停止器械运转的情况下实现水、气枪的开关动作。
中高档的治疗台仍配有多种转向的冷光灯,强力低音真空负压泵,可使气液分离,吸力大而噪音小。
上海胜利齿科医疗器械厂于国内独创的专为儿童设计的AM6010机型,全电脑电动椅的最低高度仅为43cm,为小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方便。
于卫生、环保方面:据流行病学的数据显示,我国口腔诊疗中存于严重的交叉感染问题。
牙医乙肝感染率是壹般人的3-6倍,牙医的HBV阳性率是25.8%,牙科手机的HBV污染总阳性率为62%。
因此,防止牙科设备交叉感染是牙科椅设计方面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手机是牙椅设备中最为基本和最重要的配置。
目前,国内使用的高速进口涡轮手机品牌有NSK、DN、BienAir和W&H等,转速可达350000r/min(0.25Mpa时),壹般可耐常规120℃及快速135℃高温、高压消毒。
车针装卸方式分扳手换针和按纽换针俩种;接口分国际标准二孔、四孔型。
低速手机壹般分直、弯头俩种,和气动马达为1:1等速转动。
当手机停止转动时,由于惯性,会产生壹股回吸气流,造成碎削和污染物吸入手机,这是口腔医疗中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因此防回吸手机装置成为高档产品的重要配置,目前高档椅中的防回吸手机主要采用的是日本和德国的专利技术。
于中高档产品中配置有可更换的分立供水、消毒和定时冲洗的自动卫生系统;上海齿科医械厂最新推出的CS1000A型综合牙科治疗机上,于PU弹性体机架、油漆采用了纳米抗菌技术,漱口盂、口腔灯和灯遮幅也有抗菌保健功能。
2.牙科综合治疗台牙科综合治疗台的出现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
它是于简易牙科治疗机的基础上整合起来的具有口腔综合治疗功能的牙科设备。
基本配置包括:座椅、手机、卫生及供水设备、控制台、工作灯、机械盘、喷枪等牙科治疗中常用或必用设备。
可选配置有:光固化机、洁牙机、医生及助手座椅、观片灯、各种模块、口腔显微及多媒体设备等。
上文中就牙科椅的发展作了简要回顾,以下针对口腔椅和综合治疗台部分可选配置作简要介绍。
(1)连体式综合治疗台椅子和配置的有机组合是综合治疗台设计的要点。
分体式综合治疗台虽然于壹定程度上满足了壹些综合治疗的需求,且售价便宜,但存于着诸多不便。
椅装式和连体式综合台被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结构合理、稳定,医生操作方便、安全,少数部件仍保留可拆卸功能,利于使用者选配。
国内能生产普及型连体式综合治疗台的厂家有上海齿科、上海胜利、苏州医械厂、西北医疗器械、北京万东等,上海菲曼特医疗器械XX公司是中芬合资企业,是目前国内唯壹能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档综合治疗台的企业。
其F1系列不但覆盖中国全境,而且有大量出口。
当下,超声洁牙机、光固化机、电脑控制工作台以及多功能手机、喷枪等已成为实际应用综合治疗台的必要设备。
(2)口腔显微及数字化设备口腔显微及数字化设备是综合治疗台高档化的产物,代表着口腔综合治疗设备的发展方向。
世界上第壹台外科手术显微镜出现于1953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口腔医学领域学者和临床医生提出了“微观牙科学(Micre-Dentistry)”的概念,1993年由德国卡尔蔡司公司创办人之壹的Abbe教授首先提出了壹种通过显微镜实现图象引导手术的概念,使“精细牙科治疗”的概念更加清晰。
壹种具有机器手的MKM导航系统及SMN导航系统使这壹新的将损伤降到最小的技术成为现实,该技术现已成功运用于神经外科和耳鼻喉科显微技术。
当下许多美国牙科学院已将显微治疗技术列为必修课。
口腔显微技术给手术区提供了壹个聚焦光源,利用显微镜的照明、放大特性让临床医生能清晰地见到此前不可能见到的区域使手术操作更加准确、精密、美观。
于口腔外科手术、牙体修复、牙周治疗、根管治疗等诸多临床方面,显示了其综合应用的领域。
近几年,得益于数字影像系统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治疗设备除基本配置外,可选配置范围越来越大,可选配置也日趋复杂化、多功能化。
带有计算机诊断、管理、远程访问模块的口腔内窥、显微镜以及X线传感器等数字化设备,大大增强了牙科椅的综合诊疗手段和能力。
因此,以牙科椅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台的价格不断攀升。
拥有完善功能的综合治疗台主要为进口或合资生产产品,根据配置、性能和产地,其价格于20-50万之间不等,高者可达100万人民币之上。
口腔数字化设备主要包括:口腔内窥镜、X线传感器、牙片X线机、牙科曲面断层全景X线机等,全部装备这些设备至少需25万人民币,对中小型牙科医院和诊所来讲,是笔不小的开支。
品牌有德国VISTA、OPMI,意大利“彪马”,日本森田的“贝拉优”等。
较常使用的口腔计算软件系统有“口腔医疗保健媒体咨询系统”,“牙科诊所管理系统”,“非接触式牙合模型三维激光测量分析”,“三维颅面数据激光测量系统”等。
这些计算机软件的运用,有力地提高了口腔综合诊治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口腔医疗的发展作为牙科疾病本身是基本不要命的疾病,壹般也很少让患者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牙病不是病”的观念长期以来已深入我国民众的潜意识中,自然牙科医疗也就被排于医疗发展序列的最后壹位。
这是束缚我国口腔医疗以及装备发展的重要原因之壹。
长期以来,我国口腔医疗体系整体装备水平落后,市场空间有限,研制和生产单位对此也兴趣不足。
再加上国家财政对口腔医疗的投入长期不足,使我国口腔设备生产和医疗装备水平和发达国家有极大的差距。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我国口腔设备总量据估算不超过1.5万台,医院按行政级别配置牙科医生,壹般县级医院为1名,地级为3-5名,省级为5-10名。
由此可见于人民生活水平不富裕的年代,口腔医疗保健也同样不被重视。
口腔病的性质决定了其治疗需求只有于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意识上从防病、除病的初级牙科意识,上升到保健、修复、美齿阶段后,口腔医疗才有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而和此关联的设备和材料的生产才有机会跟随发展。
能够说口腔医疗服务的水平,是衡量壹个社会文明和富裕程度的标准之壹。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口腔医疗得以快速发展。
1996年由卫生部于北京首次举办口腔设备和技术展览研讨会至2001年的第六届展会,参观人数、参展商和展区面积逐年上升(见图1)。
而且口腔医疗展会正于广州、上海、成均、西安发展成新的会议中心,东北、青岛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牙科椅和综合治疗台的配置也越来越复杂化、高档化和舒适化,尤其是单台配置的价格上升十分明显。
以下就本次调查的牙科椅和口腔综合治疗台这俩种口腔设备中代表装置的注册、进出口、生产、医院使用以及发展、营销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供各公司参考制定自己的生产、销售计划。
二、口腔设备市场占有率市场分析(壹)牙科椅1.注册情况(1)国内注册情况于近几年间,国内生产厂家自行研制的新型牙科椅总体数量有限。
上海菲特曼特医疗器械XX 公司是壹家外资投资企业,仅此壹家新注册的牙科椅就达9种,占注册总量的56.25。
这说明国内厂家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同时也说明传统牙科椅的配置空间有限。
(2)国外注册情况进口注册情况和国内注册情况基本相当,但总量明显小于国内注册量。
这说明单纯的牙科椅设备,国内生产已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2.进出口情况(1)进口情况无论从金额仍是数量进口增幅均成倍增长,2001年比2000年进口总数翻壹倍多,达119。
从国别来见主要进口国仍是西方几个发达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的产品于2000年以前从未进入过中国,2001年突然打开中国市场,和当年度之进口量大体相当的西班牙相比较,西班牙的单台价格竟比泰国高出3倍多,显示出泰国经销商的低价政策。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泰国产的牙科椅和国内厂家生产质量、配置大体相当,但外观较好,再加上较成熟的销售攻势和宣传,是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