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

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
2015-12-28T14:47:18.7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2期 作者: 颜林香
[导读] 常德市鼎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在静脉留置针时,采取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穿刺成功率十分显著.

常德市鼎城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湖南常德 415100
【摘
要】目的 探究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2013年10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随
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患儿
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送管,治疗组患儿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对比2组患儿的
成功率。结果
治疗组患儿采取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其穿刺成功例数为45例(90.00%),对照组患儿采取双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其穿刺
成功例数为
30例(60.00%),同时,治疗组患儿在穿刺过程中送管打折、穿刺时外套管扭曲、穿破血管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静脉留置针时,采取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穿刺成功率十分显著,且促进
了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双手送管法;儿科;应用效果

采用静脉输液是治疗患儿的重要途径,而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因此,本文主要对50例患儿采取了单手送管法进行送
管,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具体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患儿(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治疗组(50例)。

对照组患儿中,男性患儿40例,占80.00%,女性患儿10例,占20.00%,年龄30天~2.8岁,平均年龄为(1.48±0.57)岁;治疗组患
儿中,男性患儿
37例,占74.00%,女性患儿13例,占26.00%,年龄31天~3岁,平均年龄为(1.67±0.59)岁。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
的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双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具体措施如下:

操作者用拇指以及食指握住留置针的软管座[1],旋转松动后取下针尖保护套,让护理人员或患儿家属固定住患儿,左手绷紧皮肤,右
手拿着针翼,采用
15度~30度的方向刺进患儿静脉中,等到回血之后降低角度[2],继续进针,大约在0.2厘米左右,进行固定,连接输液
器。
1.2.2
治疗组

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静脉穿刺,具体措施如下:

在进行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取出静脉留置针,旋转松动后取下针尖保护套,左手绷紧皮肤,右手食指、拇指捏住针翼的部分,与
对照组一样进行进针回血,然后使用右手拇指轻轻推移,做好固定工作,再用拇指指尖顶住针座向血管内送软管,左手拇指按压外套管,
右手抽出针芯,最后连接输液器。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经过不同方法穿刺留置针,其穿刺成功率情况以及送管打折、穿刺时外套管扭曲、穿破血管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结束后,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和各项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7.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性别比例、穿
刺成功率、送管打折、穿刺时外套管扭曲、穿破血管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使用[n(%)]表示,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使用()表示。当
P值小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当P值大于0.05时,则可以认为对
照组和治疗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
结果
2.1
穿刺成功率

经2组患儿实施不同方法进行穿刺留置针,治疗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对血管的刺激小、减少长期输液穿刺的次数等特点[3],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广泛的使用于临床。

本文主要对100例患儿采取不同方式进行送管,其中,治疗组患儿采取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其穿刺成功率为90.00%,占45例,对照
组患儿采取双手送管法进行送管,其穿刺成功率为
60.00%,占30例。同时,在进行送管穿刺的过程中,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的治疗
组,其送管打折、穿刺时外套管扭曲、穿破血管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双手送管法进行送管,由于需要用固定患儿的左手去配合抽取针芯,导致患儿的静脉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4]。所以,在送外套管的时
候,就会出现送管不畅
[5],从而导致送管打折的情况。同时,还有可能会由于患儿的肢体晃动而造成穿破血管的现象。


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操作人员在左手固定患儿的同时,右手开始实施穿刺送针[6],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还减少了发生送管打折、
穿刺时外套管扭曲以及穿破血管等现象,也使得患儿不必忍受由于穿刺不成功而造成的痛苦。

综上所述,在静脉留置针时,对患儿采取单手送管法进行送管[7],操作员的左手始终都是固定在穿刺的部位,从而使得患儿的皮肤一
直保持在紧绷的状态,有利于套管针完全的送入血管之中
[8]。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患儿肢体晃动而造成的穿刺失败。总之,采用单手
送管法进行送管,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促进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王巍,倪红涛等.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6):216-217.
[2]
王米艳,王海燕,李媛等.单手送管法在儿科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13):1161-1161.
[3]
姚平.Y型静脉留置针使用单手送管法在儿科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934.
[4]
俞佳,曹海燕,张娴君等.单手送管法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2):3936-3937.
[5]
杨红.小儿静脉留置针单手送管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3):1491-1492.
[6]
黄娟,黄文静,王琳等.静脉留置针两种送管方法在儿科输液室的应用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174-175.
[7]
鞠洪梅,毕春霞.新生儿正压留置针单手推针法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362-363.
[8]
贲国平.单手进行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新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89-10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