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跟踪审计效果分析和思考
To Analysis and Think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cking Audit
■ 吴 劲 ■ Wu Jin
[摘 要] 跟踪审计区别于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以建设项目
全过程为着眼点,改变了工程竣工后集中一次性审计的传
统模式,实现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因此,跟踪审
计弥补了竣工决算审计事后算账的不足,被审计机关和项
目业主及其主管部门广泛应用。从委托要求来讲,一方面,
协助审计机关或国有投资项目业主内审部门,对建设项目
实施监督;另一方面,则是弥补业主造价控制方面的经验
与能力不足,为其提供专业支持,实现投资控制和规范管
理的目标。
[关键词] 跟踪审计效果 跟踪审计模式 跟踪审计定位
[Abstract] The tracking aud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accounts a-
udi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which focus on the wh-
ol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a one-time audit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a-
nd transform audit work from static to dynamic. Therefore, the
tracking audit make up for the weakn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final accounts audit, which is widely used by audit institution-
s and project owners and their competent authorities. In terms
of commissioned by the requirements, on the one hand, the tra-
cking audit assist the owners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of audit institutions or state-owned investment projects to sup-
ervis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other hand, it make up f-
or the lack of experience and the ability to compensate for the
owners cost control and provide professional support to achie-
ve the target of investment control and regulate management.
[Keywords] tracking audit results, tracking audit model, track-
ing audit positioning
一、 跟踪审计概念
跟踪审计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
种审计创新模式,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至今没有
完整准确的定义。《审计法》按投资性质划分明
确了审计范围,规定了监督内容,而《审计法实
施条例》对监督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审计机关国
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突出强调财政性资金投入较
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可以对其前
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
计。因此,从项目投资主体而言,审计范围包括政
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从项目实施
看,审计时间包含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
的全过程;从审计目的来看,其主要监督项目实施
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相对跟踪审计而言,社会投资项目审计咨询需
求更多的是全过程造价管理咨询,依据中价协《建
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关于全过程造价管理
咨询的定义,是指受委托方的委托,运用工程造价
管理的知识和技术,为寻求解决建设项目决策、设计、交易、施工、结算等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
最佳途径而提供的智力服务。
目前,行业内普遍实行的跟踪审计,从其工作
内容而言,往往在监督的同时了造价咨询方面的智
力服务。如上海等地开展的投资监理,也就是跟踪
审计服务的一种。
二、 跟踪审计优势
跟踪审计采用关口前移方式全过程介入,能及
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促进整改和规范,
防止问题发生。随着政府审计部门对政府或国有投
资项目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项目业主从防范审计
风险角度,迫切需要专业机构为其把关,以经得起
政府审计的检查监督,同时,可以利用中介机构的
专业力量,为其项目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一是有利于规范项目管理。事后审计由于时间
介入滞后、信息不对称、问题隐蔽等原因,使审计
监督缺乏相应力度和深度。跟踪审计则将审计监督
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及时发现和纠正招投标、
合同管理、承发包、现场签证管理和分阶段工程结
算等投资控制环节中常见的或苗头性的问题,促使
建设单位加强内控管理,杜绝工程实施中的瞎指挥、
乱签证、乱变更等现象,促进建设单位规范项目运
作。
二是有利于提高项目绩效。通过跟踪审计,使
资金筹措、使用的合理合规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使概算执行、招投标、工程结算等与“经济性”相
结合;使管理形成的损失浪费与“效率性”相结合;
使立项决策、建设规模(标准)的执行与“效率性”、
“效果性”相结合。
三是有利于减少施工合同法律风险。工程结算
中常见的合同主要条款与招投标实质性内容不一
致、工程签证不符合合同实质性约定以及工程签证
不合理、不规范现象,极易导致合同纠纷,通过跟
踪审计对招标文件和合同商务条款的重点审查以及
清标分析,提高合同履行可操作性、合法性,避免产
生理解与执行的偏差。
三、 跟踪审计工作方式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建设要求和审
计成本、审计要求等因素,跟踪审计介入方式主要
有定期跟踪、定点跟踪、综合跟踪、驻场跟踪等。
在实践中,大部分是以开工建设作为跟踪介入
点,采用定期定点相结合方式,对项目建设的重要环
节、重大活动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及时跟进。
1. 定期跟踪。对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项
目,可根据项目特点,将建设全过程划分为开工前、
施工期间和竣工结算、决算等阶段,进行定期跟踪
监督。定期跟踪由于工作量相对集中,工作计划性
强,但是,对重点环节缺少实时深入地过程监督。
2. 定点跟踪。定点跟踪是一种离散的跟踪审计
方法,需要缜密地规划和组织及相关方的配合。选择对工程投资影响较大及事后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
作为审计跟踪点,是定点跟踪的前提。如某大桥工
程,由于招标文件技术专用条款与交通部2003年版
计量条款略有差异,仅“钢材”“钢筋”一字之差,
使“预应力钢绞线的工作长度是否计量”成为争议,
涉及造价1 000多万元。如在招标文件审查环节发
现瑕疵,则完全可以避免。因此,针对投资规模、
建设单位管理能力等客观条件,着重选择对工程造
价有重大影响的招投标阶段、合同签订、重大设计
变更、重点隐蔽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等重点环节进
行跟踪监督,这些“关键点”也是项目建设和管理
中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有效把握“关键点”,
就可以变全天候的审计跟踪为对“关键点”的跟踪,
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定点跟踪能够突出监督重点,但是,
缺少对整个项目阶段性情况的掌握。
3. 综合跟踪。综合定期跟踪和定点跟踪二种方
式,取长补短,做到点面结合,形成了既能对项目
全过程深入、及时的重点监督,又对各阶段的监督
有系统、整体的认识,彻底改变传统审计将工作重
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方式。目前大
部分项目采用该方式进行跟踪审计,取得了共赢的
效果。
4. 驻场跟踪。对政府要求高、时间紧、投资额
较大的项目,采用现场常驻专业工程师,对工程进
行跟踪服务。紧紧围绕以投资控制为中心目标,提
出合理化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驻场跟
踪体现了跟踪审计全方位、深度监督的优势,也可
以在第一时间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但是,由于建设
项目的复杂性,必须配备足够的专业种类才能满足
跟踪审计需要,因此,审计成本居高是该方式最大
缺点。
四、 跟踪审计模式
由于跟踪审计工作量大,受项目客观条件约束,
常见的跟踪审计工作模式主要采用“现场联络+公司
支持”和“集中处理”二种。
1. 现场联络+公司支持型
施工阶段由于涉及专业众多且分布在不同时间
阶段,完全按专业需要配备现场审计人员,会造成
人员闲置和浪费,大幅增加审计成本。因此,通常
以保证审计效果为前提,选派1~2名专业能力可基
本覆盖整个过程,且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
强的为项目联络代表,除完成自身专业范围内审计
咨询外,负责现场跟踪的联络协调,及时根据现场
实际情况,调派其它专业工程师参与项目跟踪审计,
突出社会中介的整体实力对项目审计的专业优势。
分布呈点状的建筑工程等施工阶段,普遍采用该模
式,具有响应及时、方式灵活、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2. 集中处理型 (下转第2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