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浅析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作者:刘世书
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5期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人文精神是一种“终极关怀”,即关
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等内容,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
之间的和谐等。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
的教育,其终极目的是追求人格的完善。强调学生自己思考、感受和发现的同时,倡导关心他
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实现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同样是很重要的。作为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化了的主体精神品格,
人文精神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让每个人的道德与才能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人文精神是以人的
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是一种珍视人的个性而又全面发展的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目的
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或专业的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陶冶情操,培养和平时代需要
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人文精神在美术课程中的体现
美术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求学中,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可以形象地表述为,自然科学是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是关心人。具体而言,
人文涉及到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等内容,其内涵包括了知、情、意、
人格等。因此,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最能体现人文性。这其中,美术作为
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毫无疑问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纵观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都包含
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智慧等人文特征。美术教育,同样也体现着丰
富的人文因素和鲜明的人文精神。首先,美术教育本身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
神和审美能力为落脚点,使学生形成美术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美术教育体现其
特有的魅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丰富多彩,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认知特征都得以大幅提
升。再次,美术教育开阔了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让学子们在广泛
的文化情境中获得知识。最后,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有极大的促进作
用。这使得学生们能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要点
首先,需要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
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其次,在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自己、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
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热爱生活。第三,通过营造宽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
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

四、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
1.美术教育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因此,美术教育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组织学习美术。让学生通
过观察生活来感受生活,体验来自生活的情感和乐趣。如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自然
景观等,培养其用美术的视角来观察生活,用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绘画要素
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所以美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定的情感和思想。
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与自己的情感生活连接。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提升
其审美情趣,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
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3.美术教育要注重整合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
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才的发展更加全面化,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才会适应社会
的要求。这对美术教学而言,就要通过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
学会在新情景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

因此,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教育价值带给美术教学的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
式的变化。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
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技师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