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业背景下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对策研究
[摘要] 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是新产业背景下各大高校学科发
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我
国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
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交叉学科; 专业建设; 对策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
我国产业结构的科学转型,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
划,并提倡要重点发展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然而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新型经济模式的出现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
高等教育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因而,近年来新型本科专业不断涌现,而且大多具有学科交叉的特
点。理论上,建设交叉学科不仅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而
且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升高校科研
水平和竞争能力。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许多
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为此,本文将以信息管理与信
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为例,并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教学
实践和研究深入探讨目前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
及为适应新产业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1 目前交叉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发展交叉学科是当前许多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趋
势,但是现有的交叉学科的建设并不尽如人意,如信管专业、信息
与计算数学专业等。究其原因,是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阻碍和制约了其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1 较低的社会认知度,制约交叉学科专业的招生和就业
就信管专业而言,其是一门集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于一体的交叉
学科。自从1998年我国教育部调整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把
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
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来,信管专业的建
设与发展已有10多年的历史,然而其成果并不突出。从普通的个
人到中小企业的领导,他们对信管专业大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甚至有人提出“信管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疑问。正是这样,大多
数高校信管专业招生的学生都是调剂而来的,而且专业就业率比较
低,并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
1.2 人才队伍的匮乏,造成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水平普遍不
高
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往往需要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出色带头人,然
而,当前很多高校交叉学科专业都没有这样的人才。以信管专业为
例,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
多方面内容的交叉和融合。因此,这就需要一位具有多学科背景的
带头人带领整个专业教学团队来实施整个专业建设。通过对大多数
当前高校讲授信管专业教师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具有多学科
背景的出色带头人很少,而且教师的学历背景比较复杂。这样,最
终造成许多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师各自为政,课程
之间不能有机地交叉和渗透,没有所谓的交叉学科的特色优势,甚
至在一些高校有学生提出“信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有何区别”的质
疑。
1.3 综合交叉实验平台的建设流于形式,致使许多交叉学科
专业毕业的学生实践技能比较差
由于交叉学科本身的特性,要求其建设必须具备综合性的实验平
台。然而,在很多交叉学科专业的实际建设中,由于交叉学科建设
初期目标不明确、学科专业涉及不同院系、学科经费紧张等多种原
因,甚至为之建设而成立的研究所也只是徒有虚名,结果,许多高
校交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建设只是流于形式,实验室管理
和运行不科学。以信管专业为例,在我校建设初期,根本没有实验
室,后来面向整个学院成立了经管综合实验室,但是内部的实验设
施比较简陋,不能满足信管专业学生进行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
编码等所需要的综合一体化模拟实验环境,造成学生专业实践技能
较差,毕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1.4 无形中存在的“学科壁垒”和“学术壁垒”,阻碍交叉
学科专业建设的步伐
由于以前我国教育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学科分化太细,各学科之
间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手段都不大相同,致使各学科之间很难
自然地交叉和融合。再者,不同学历、专业背景的教师,他们的研
究领域不同,相互之间很少进行交流和学习,这非常不利于交叉学
科专业的建设。以我校信管专业为例,担任课程的老师大都有着不
同的学历、专业背景,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相互之间又
不愿意主动交流和学习,这种现象肯定会影响信管专业的建设和发
展。
1.5 综合性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的缺失,造成交叉学科专业
建设的运行不畅
一般来说,高校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往往需要来自不同学科、不
同院系的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但是,由于受到当前我国高校
管理体制的制约,学科专业建设涉及到的很多问题难以协调和解
决,最终造成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不能按照预期目标进行。以我校
交叉学科专业——信管专业为例,我校没有独立的面向交叉学科专
业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如何对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进行科学
规划、人员部署、现有资源共享等诸多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指
导。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我校信管专业的建设成绩平平,
甚至一度面临专业被取消的风险。
2 新产业背景下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的对策
基于上述对当前高校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所面临问题的分析,在新
的形势下,为促进其科学发展,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采取切
实有效的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交叉学科专业的社会认知度
对于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而言,首先必须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动员
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宣传,使学科专业的相关信息和价值为人们所
熟知,为吸引生源、改善就业创造条件。
2.2 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交叉学科专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引
进
人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特别是出色的学科带头人,在整个交叉
学科专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从战略上
重视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有效培养交叉学科后备人才,
高校应该积极推进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合理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
养,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跨学科交叉学习。同时,高校应建立灵活的
人事管理制度,积极引进高端拔尖人才为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服务。
2.3 加大资源投入,促进交叉学科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
和管理
构建适宜的综合性实验平台,对交叉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加大资源投入,转变管理观念,以
重大和关键科学问题为核心,以项目为纽带,以交叉学科为基础,
建立跨学科、院系的公共科研平台,实现科研和技术资源共享,形
成交叉学科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
2.4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充分发挥学术交流的作用,不断创新
交流模式,建立定期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等交流制度,努力营造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争鸣、思想火花碰撞的良好学术环境。只有加强
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才能使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了解,相互合作,
才能打破“学科壁垒”和“学术壁垒”。
2.5 科学规划协调,建立交叉学科专业综合性管理机构和运
行机制
交叉学科专业往往是多学科协同、配合用于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
产物。综合性是其重要特征。因而,高校要建立有效的交叉学科专
业建设与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协调营造良好氛围,加强
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使交叉学科专业能够健康发展。
总之,在新的产业背景下,交叉学科专业领域是21世纪科技发
展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各大高校只有在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基础
上,通过不断加强交叉学科专业建设,促进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确保其在未来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红兵,闫卫华. 加快交叉学科建设,提升高校有效竞
争力[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44-46.
[2] 黄红富. 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交叉学科
建设与发展[j]. 江苏高教,2007(5):45-46.
[3] 吴俊,邓宏钟. 论交叉学科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7-18.
[4] 李瑞芳.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57-59.
[5] 陈继量. 高校以优势学科促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
[j]. 科教导刊,2011(5):3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