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

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

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县委决定,从2012年2月开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落实,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精神要求,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重心下移、一抓到底,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八项重要举措”,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品牌,不断巩固党在基层执政的组织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为全面加快——“新兴工业强县、现代农牧大县、特色文化名县和现代绿色宜居城市”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在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自选动作”,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为全国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供有益借鉴。 二、目标任务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重点推进农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机关及事业单位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基层基础保障和基层党建制度化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更突出,书记队伍更优化,工作思路更清晰,工作制度更完善,阵地管理更规范,工作机制更科学。着力抓好“八项重要举措”。 1.在农村党建方面,深入实施“三项工程”。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农村党员“创业带富”三项工程。突出抓好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深入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培养一批“文建明”式乡镇党委书记,培育一批更高水平的“项目支书”。突出抓好大学生村官队伍和村干部后备力量建设,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渠道。突出抓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进一步做好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工作。突出抓好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解决村级组织“没钱办事”难题。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强和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继续开展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转化一批后进村,提升一批一般村,巩固扩大一批先进村。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进一步提高村级民主自治科学化水平。 2.在社区党建方面,深入实施“五有一创工程”。深入推进“三有一化”建设,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选配一个好书记,通过选派、招聘、交流使用和党委成员兼任等办法,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专职队伍,把能力强、品行端、口碑好、肯奉献的优秀党员选拔到社区干部岗位;建设一处标准场所,今年城市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安排一笔固定经费,把县城4个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提高到3万元;形成一套运行机制,制定社区组织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党建规章制度,使社区支部工作规范化、社区服务具体化;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打造社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3.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方面,实施“双覆盖双增强工程”。开展“双强六好”活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

织作用有效发挥。大力实施“123火种计划”,使条件具备的非公有制企业全部建立党的组织,实现党的组织有形覆盖。向非公有制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指导开展党的工作,实现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广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开展“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和谐发展”活动,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企业发展竞争力。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严格党内生活。 4.在机关党建方面,深入实施“三满意创建、争当——先锋工程”。以创建“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机关为目标,

大力推进和谐机关建设。充分发挥机关的“中枢职能”和“旗帜作用”,切实解决庸、懒、散问题,着力提高党的凝聚力、政府公信力、干部执行力和制度约束力。组织开展乡局级领导干部联系10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包保100个薄弱基层党组织,通过“联百强、包百弱”,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健全机关党建制度体系、领导体制和组织体系、责任体系、考评体系,使机关党建工作基础材料规范化、党内活动经常化、工作运行程序化、检查评比制度化、创先争优示范化。 5.在事业及窗口单位党建方面,实施“为民服务五争创工程”。涉农事业单位开展争创“利民富民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助力现代农牧大县快速发展。民生服务事业单位开展争创“惠民助民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暖房子工程、泥草房改造、社会救助、文化下乡、计生服务、全民健身等惠民措施。执法事业单位开展争创“安民佑民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平安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开展争创“健民为民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改进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增进人民健康。窗口单位开展争创“便民益民排头兵”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明星窗口”,不断提高服务行业和窗口单位服务水平。 6.在中小学党建方面,实施“三个培养”计划和“四师工程”。组织开展以“把优秀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教师、把党员优秀教师培养成为中小学负责人”为主要内容的“三培养”计划,大力培育中小学党的骨干力量。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组织开展以“修师德、正师风、练师能、铸师魂”为重点的“四师工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新风正气,锻造高尚师魂。 7.在基层党委建设方面,实施“六型班子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学习型、实干型、清廉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基层党委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委的“龙头”作用。组织开展以“树旗帜、有作为、办实事”为主要内容的“树基层党委形象”活动,全面树立基层党委“发挥作用、活力增强、务实进取”的新形象。 8.在帮扶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和薄弱基层党组织方面,深入实施“三帮扶工程”。坚持“一改善三加强一促进”目标要求,

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和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工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重点在就业指导、资金扶持、物资帮助等方面,对低保户、五保户等群体开展帮扶,切实保障基本生活。着力解决困难党员就业创业问题,把困难党员纳入“爱心超市”帮扶体系,实施“党员创业示范户”带动计划,带动困难党员实现创业致富。着力解决薄弱基层党组织转化问题,围绕“五个好”目标,进一步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办实事解难题。加强帮扶资源整合,构建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三、重点课题 按照中央对蹲点县区的要求,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做到“五突出、五加强”,为全国提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借鉴。 1.突出制定评估办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标准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标准问题研究。结合——县各领域基

层党组织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研究提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规范性要求,重点进行实践性检验。 2.突出形成内生动力,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推进措施问题研究。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研究提

出能够充分调动各层面基层党组织积极性的晋位升级推进措施,形成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重点进行操作性检验。 3.突出落实管党责任,加强对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问题研究。积极探索县乡村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述

联评联考有效措施,研究提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操作办法,重点是加强述职的基本程序、评议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的运用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专项“述评考”体系,重点进行实效性检验。 4.突出扩大党的覆盖,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问题研究。结合——县实际,对陈家店、东排木等村“党支部+公司+

合作社”的“1+X”党建富民模式进行总结,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形成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重点进行针对性检验。 5.突出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对困难群众、困难党员、薄弱基层党组织帮扶工作问题研究。以推动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为切入点,研究提出机关干部帮扶困难群众、帮扶困难党员、帮扶薄弱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帮扶标准、工作责任,制定帮扶考核评价细则,重点进行满意度检验。 四、方法步骤 (一)调查摸底,分类定级(2月12日—29日)

1.开展问卷调查。分类设计专题问卷,在乡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及窗口单位、中小学等基层党组织中开展调查摸底,问卷调查面达到100%。 2.建立工作台账。发放统计表,对基层党组织设置、领导班子、组织制度、经费场所保障和作用发挥等状况进行登记,以党委为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在县委组织部建立总台账,实行销号整顿。 3.搞好现状分析。对基层党组织有关情况进行汇总,比对分析,重点掌握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4.宣传发动部署。县委召开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年动员大会,全县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和各领域党组织负责人等650人参加,县委书记作动员报告,县委分管领导作安排部署。各党委分别召开动员大会。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发动,努力提高社会的知晓率、参与度。 5.制定具体方案。在充分调研、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情况和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各领域基层组织建设年具体操作方案,由县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落实方案。 6.进行分类定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分类定级标准。采取基层党组织认、党员群众评、上级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