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1、产褥期感染增加
此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发病率与剖宫产术式、手
术次数、产程长短、破膜时间长短及有无宫内感染和抗生素应
用有关。术后感染多以盆腔急性炎症出现,如未能控制,感
染可扩散发生腹膜炎和盆腔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及中毒性休克。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做好围手术期准备,及时纠
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术中加强无菌
操作,有助于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2、子宫切口愈合不良
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有: ①全身因素: 如患者营养状况、
是否存在引起子宫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是否合并影响切口愈合
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②切口类型: 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
部各类切口,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
③操作: 缝合过紧过密影响子宫局部血运。防治: 加强孕妇围手
术期管理,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 缝合不宜过紧过密; 注意手
术时机的把握。
3、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
多发生在产后1 周至数周,目前认为出血的原因除胎盘附
着部位复旧不全、感染、胎膜胎盘残留及子宫内膜炎外,主要由
于子宫切口愈合不佳所致。常因术中子宫切口出血,缝合过紧过
密,影响局部血运,影响愈合,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处理原则
是加强宫缩,控制感染,无效时可施行子宫动脉栓塞术,但子宫
切除的几率仍然很高。因此关键在预防。
4、肠梗阻
多见于术后动力性( 麻痹性) 肠梗阻和非动力性( 机械性)
肠梗阻,前者由于手术麻醉及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或进食过少发
生低钾血症所致; 后者则为增大的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
或术后粘连所致。剖宫产术前肠胀气会增加肠梗阻的发生几率。
术中操作注意防止肠粘连,术后早期活动及饮食,促进肠蠕动,
是减少肠粘连的有效方法。
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
妊娠期血液多呈高凝状态; 增大子宫的压迫使盆腔及下腔静
脉血流缓慢; 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操
作损伤血管壁; 术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止血
药物应用等,均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增加下肢、盆腔血液循环,对于高危人群合理使用肝素类药物抗
凝,均有利于防止血栓形成。
6、围生期子宫切除发生率增加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发生率,为阴道分娩后子宫切
除的23倍。主要原因包括不能控制的子宫出血、子宫复杂裂伤
并感染。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详细制定救治
措施,术前发现凝血功能异常,提早纠正,尽可能减少子宫切除
的几率。
7、剖宫产对母体的远期影响及防治
⑴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粘连的形成与腹膜纤
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腹膜的炎性
反应、异物反应、对腹膜的剥离、缝合等,均可使纤维蛋白溶解
能力下降,导致粘连。术中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避免
组织干燥; 关腹前吸净腹腔积血,以防血液中纤维蛋白析出引起
粘连。手术切口部位应用透明质酸,术后加强抗炎、抗感染可减
少盆腔粘连的发生。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松解粘连。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包括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
多见于早产剖宫产、子宫体部剖宫产,术时将微小子宫内膜碎片
遗留种植于腹部切口,继续生长而成。彻底切除病灶是本症最好
的治疗方法。预防则需在剖宫产手术时保护切口,创面充分冲洗,
减少内膜细胞局部停留。多数学者主张缝合子宫时,不要穿透子
宫内膜。
(3)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
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是剖宫产术后潜伏存在的严重并发症。
现在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的比率呈上升趋势,对于这部
分妇女,当再次妊娠时经阴道分娩是其发生子宫破裂的独立危险
因素。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试产,严密观察产程,避免宫缩
剂的应用,注意子宫下段有无固定压痛,做好输血和手术准备,
适时终止试产,有助于防止再次妊娠时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
发生。
(4)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
剖宫产后子宫内膜有退行性变,再次受孕后底蜕膜往往发育
不良、血供减少,使胎盘面积扩大,前置胎盘发生率增高。因剖
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内膜局部常有缺损,受精卵在缺损处着床,绒
毛侵入肌层造成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发生对妊娠
及分娩全过程,均可能造成较大影响。
(5)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妊娠
目前认为可能由于剖宫产引起切口处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
有缺陷,受精卵在此着床时,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肌层并不断生
长,绒毛植入甚至穿透子宫壁,发生子宫破裂出血。剖宫产子宫
瘢痕部位妊娠临床上很难诊断,子宫切除率和患者病死率均较
高。当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要求人工流产时,应先作超声
检查了解孕囊位置是否在剖宫产切口处,其血流是否丰富。若考
虑有可能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时,则采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或
子宫动脉栓塞术。出血不止则行子宫切除术。
总之,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预防胜于治疗。一方面产科
医务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提高产科整体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
助产技能,提供人性化高质量服务,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
自然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 另一方面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
技能,促进包括麻醉、医生、护士的整个手术团队配合建设; 同
时加强围生期孕妇的保健工作,开展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及其家
属对妊娠、分娩的基础知识和分娩方式有所了解,在知情基础上
选择分娩方式,减少社会因素性剖宫产。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剖
宫产这一技术,应用得高效而必要,达到最大限度保障母婴的
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