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掌握中美博弈的主动权
作者:郑永年
来源:《中国军转民》2018年第09期

地缘政治的变迁可以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中美两国会不会陷
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担心并非没有道理。自15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经历了16次主要的
权力转移,即从一个大国转移到另一个大国,但有12次发生了战争,只有4次避免了战争。
正因为这样,多年来,中国提出了和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策导向,目标就是要有意识地
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但要避免这个陷阱,需要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现在,美国政府开始
进行贸易战,要通过贸易战来拖慢甚至遏止中国的崛起。不过,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吴下阿
蒙,已有能力和美国较量。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和美国较量的过程中,有几个领域显得特别重要,需要人
们的高度关注。在这些领域,中国把控得好,那么就可以促成国际形势朝中国有利的方向发
展,掌握主动权,避免热战,赢得冷战的胜利。

对中国来说,贸易战最坏的结局便是和世界分离开来、孤立起来,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
的。一旦孤立起来,就很有可能陷入“明朝陷阱”,即在国家还没有真正崛起之前就开始衰落。
如果滑向冷战,那么中国必须千方百计避免出现美苏冷战的情况,即除了核武器互相威慑之
外,和西方没有任何具有实质性的关系。避免这一结局对中国来说并不困难,即用更开放的政
策来应付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

在和美国进行贸易战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两个重要因素:第一,美国政府利益和资本
利益之间的不一致性;第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利益的不一致性。贸易战实际上就是经济利
益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再分配。美国行政当局在一些利益集团的支持下发动贸易战,但贸易
战必然使得其他一些利益集团受损。因此,中国必须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减少贸易战对中国的影
响,甚至遏止贸易战,因为美国行政当局很难支配资本的流动。中国对特朗普贸易战的强有力
反击和更大程度的开放并不矛盾,就是说,中国必须在一些领域给予特朗普有力回击的同时在
另外一些领域实行力度更大的开放。资本唯利是图,只要能够在中国赢大利,没有西方政府能
够阻止西方资本进入中国。

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也是十九大的重要核心内容。中国本来也在准备开放更多的领域,主
要是服务业领域。但是,中国需要更多的开放领域,例如互联网。早期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需
要,这个领域不开放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在保護了那么多年之后,互联网业已经具备足够
的实力和西方(主要是美国)竞争。实际上,因为缺少竞争,国内互联网业已经失去了进步的
动力,主要依靠垄断地位来盈利。如果再保护下去,互联网业就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封闭条件
下是产生不了优质的互联网业的。金融服务业也有类似的情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优质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优质国际资本。要吸纳国际
优质资本,中国需要构建几个大的经济平台。贸易战意味着贸易保护主义,意味着多边主义的
被边缘化。在下一个阶段,中国仍然会在多边主义方面继续努力,但现实地说,要找到突破口
并不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建设几个经济大平台。这
方面包括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等都可以成为这样的经济
大平台。尽管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大的自由贸易平台,但现在的改革力度远远不够,不足以吸引
西方优质资本。

“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在这方面确实需要深化体制改革,包括技术升
级、科研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等。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世界在这一领域
一直对中国不满。这次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知识产权保护,并且日本和欧洲等
一些国家也加入美国,要和中国谈判这个问题。尽管这些国家不见得赞同特朗普的做法,但在
这个方面它们有共同的目标。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影响到西方世界,也在长期影响着中国企业
本身。中国企业在研发方面没有足够的动力,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如果没
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那么国家经济发展从数量型转型到质量型几乎
是不可能的。这方面,还有大量的深度改革空间。

在国际层面,中国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沿边沿岸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开
拓发展中国家市场。西方近来对“一带一路”的态度发生变化,这正是因为西方看到了这一倡议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尽管西方诬蔑“一带一路”为中国的扩
张主义,但这一倡议已经在发展中国家产生积极作用。只要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支持中国,“一
带一路”会以更稳健的步伐发展。这种互赢互利的发展方式有助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形成共同
市场,从而抵消西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寻找机会解决台湾问题
一旦冷战开始,在安全方面,台湾因素必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被美国所利用来牵制中
国。近年来美国一直试图提升和台湾的关系来制约中国。不可低估这次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
法》的恶果。在台湾问题上,台湾通过各种游说集团在美国国会都有影响力,中国所能依赖的
只是行政当局。因为台湾已经“民主化”,不仅美国,整个西方社会对台湾的同情和支持都是显
然的。

对美国的做法,台湾当局主动配合。近年来,因为两岸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官方关系,双方
都在采用单边主义。中国大陆近来的“单边开放政策”对台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台湾越来越感
觉到紧迫。在两岸情势紧张之际,台湾的强硬派(外交和两岸关系方面)走上台面,他们希望
中美之间陷入一场“冷战”,相信只有美苏那样的“冷战”局面才能维持台湾的现状,并且在这个
过程中寻找独立的机会。

毫无疑问,如果台湾追求独立,那么中国大陆则追求统一。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
何在与美国的新“冷战”局面下解决台湾问题?即使美国视中国为“冷战”对象,中国大陆也不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视台湾为“冷战”对象。无论就经济影响力还是军事实力而言,在中美冷战局面下,台湾很难实
现一些台湾人所设想的成为美国“第51州”的计划。对中国大陆来说,“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
有效应用足以解决台湾问题,即一方面是强大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是更为强大的经济和社会
利益。

南海区域从稳定到主动开放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已经从被动防御转型到掌握主动权。在很长历史时间里,中国在南海
问题上过于被动。当然,这和当时的国力也有关系。经过前些年的斗争,主要是岛礁建设,中
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尽管美国等国家也不时“闯入”南海,但主动权毕竟在中国手中。美国西
方的反对中止不了中国的岛礁建设,反而会促使中国加紧岛礁建设。美国和西方也很难贸然对
中国的岛礁进行攻击,因为这会被视为对中国本土的攻击。

在掌握了主动权之后,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下一步应当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和政策。首
先,中国要花大力气稳定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和中国的关系非常重要。菲律宾这些年
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周边国家和美国站在一起制造问题,那么就会很麻烦。但如果
周边国家能够和中国合作,那么情况就会好得多。实际上,在和周边国家关系上,中国所能做
的事情還很多。

中国需要继续大力帮助和参与周边国家的内部发展和建设,尤其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
在东南亚,近年来中国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投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越南等一些国
家对中国有猜疑也不要紧,中国在另一些国家成功之后,就会对越南等国产生“示范效应”,即
证明中国不是另一个“美国”,中国不会干预内政,也不会威胁他国安全。

就多边而言,中国也要加紧这些年提倡的“泛南海经济圈”,把此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和命
运共同体。在很多方面,南海区域多边机制缺失,例如渔业协定、海洋资源开放、海洋生态保
护等等,在这些方面各国大有文章可做。作为大国,中国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在国际层面,中国实际上已经把“主权问题”和美国西方所关切的“海上航行自由”区分开
来。因此,下一步,中国需要“两条腿走路”,即一方面加紧岛礁建设,另一方面加紧和相关国
家就“海上航行自由”达成建设性协议。和东盟国家的“海上共同行为规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尤其是在中国岛礁建设初步完成之后,中国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所有国家开放,容许这
些国家访问或者停靠船只,包括军事船只。中国可以开放香港给美国航母停靠,为什么南海不
可以呢?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但中国的原则应当是:是友善的朋友就欢迎,是恶意的敌
人就痛击。

(作者简介: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
术委员会主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