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1 互联网行动的基本概念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是知识社会创新 2.0 下的互联网发展新 模式、
新业态。新型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网 +传统行业 =新业 态、新业务
模式,为产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为经济结 构调整提供新活
力,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环境。

2 创业方向的选择
2.1 电子商务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通常倾向于低成本、 经营风险小、 操作灵 活方
便、 回报周期短等特点的项目, 其代表就是时下正热的电子 商务。这
种经营模式是基于凭借客户应用终端, 以互联网络技术 为途径, 商品
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 其中网络营销是其中重要 产物。这种线上交
易, 有效降低产品的物流和仓储成本使商品更 具价格优势。 目前, 主
要有自建网站和参与现有电商交易平台两 种选择,前者对资金和技术要
求较高,大学生创业有一定难度。

后者是创业者依托已经成熟的平台,流程和管理相对简单方便, 更受青
睐。

2.2 信息云服务
大学生作为高科技知识和技术的接受者、 践行者, 在依托互 联网
为交易平台的高科技项目创业上相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综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 在网页设计、 技术咨询服务、
网络平台搭建、APP客户端开发、智能终端的开发与维护等方式 创业。
网络技能服务的发展相比以往传统创业模式, 对大学生的 个人素质的提
高以及创业观念的可持续性培养方面更具优势。

3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问题
3.1 高校创业教育滞后,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改进
我们应该意识到学校、 社会、学生三元共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
较以往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投身创业, 但是因为受知识、 经验、 能
力、市场了解程度以及市场形势、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 互联网创
业领域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在创业项目的选择方 面出现扎堆、跟
风,创业计划模糊,过分关注眼前金钱利益忽视 了长远发展等现象; 同
时,互联网络作为普及化通讯工具却在许 多大学课程中缺少针对性的培
训和教育, 导致学生不能掌握对互 联网在社会其他领域、 行业的应
用, 面对创业往往不能准确把握 和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商业机会。
我国各大高校在大学生自主 创业计划实施程度、 创业理念培训教育等多
方面力度不均衡, 思 想观念也不一致, 造成部分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
流于形式, 不能 满足学生的切身需求, 打击了大学生创业者投身互联
网络产业的 热情。

3.2 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拥有更高职业技能、 创业前瞻性观念的师资队伍是将大学生 创业
教育推向更深层次、 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需求的中坚力

量,更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的根本保障。在“互联网 +”
社会大背景下, 我国高校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 但创业 教育
在我国还处于缓慢增长阶段, 创业教育师资的缺乏仍然是面 临全面推进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停滞阶段。 首先,授课教师理论与 实际技能不能紧密
结合, 在诸多高校承担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老 师,只负责科研课题虽然
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并未深入企 业,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运营、风
险规避等准备不足;其次,受教 师自身因素以及高校培训条件限制, 关
于互联网的内涵延伸采用 的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 实践活动寥寥无几,
成为制约大学生自 主创业的重要因素。

3.3 缺乏多元化的创业团队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初期正是依靠十八罗汉的鼎力支持, 可见 单一
的创业者个人所具备的创业综合素质不容易满足在创业整 个过程发展要
求, 解决创业各个阶段的矛盾冲突。 需要有供给满 足市场需求变化的
独特核心产品的技术性人才和有敏锐的市场 洞察力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
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形成互补。 选择互 联网扩展行业为创业市场的大学
生,相应的技术支撑是一个方 面,缺乏优质的团队力量, 难以使自身能
力得以有效发挥也会削 弱创业激情, 只有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经营
进程的及时修正 才能满足长远发展的目标。

4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自主创业建议
4.1 整合和利用高校资源,提供实践平台
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积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 为创业者
掌握更多的前沿知识, 提升创业创新基本素质, 进而提高大学生 创新
创业能力。 学校整合多项资源提供校园孵化基地, 引导大学 生创业团
队入驻基地,同时有针对性和有侧重点的增加扶植力 度,主动吸收经营
管理风险小、 投资回报周期短的互联网创业实 践项目。集群智合群力重
点培育让进入成熟期的创业产业形成示 带动效应,为大学生开展互联网
创业提供完善的外部环境保障, 为互联网在服务业建立紧密协调的合理
化运作体系。 调整互联网 产业布局,解决社会投资力度小的矛盾,服务
产品结构不合理, 产业区域分布不协调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是保障互
联网大学生 自主创业产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吸引国内外知名
的互 联网运营服务机构, 广泛支持同一产业内部的兼并重组, 搭建高
校企业合作平台,延伸高端服务链和谐共赢。

4.2 健全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开展互联网形式为主题的创业教育模式, 首要的基础是 师资
队伍的建设。 学校选派专业带头人深入行业一线或者科技产 业园进行为
期一个月左右的顶岗培训, 感受企业文化氛围准确及 时了解专业与创业
现状, 积极发挥理论结合实践的优势, 引导教 师理论指导和科研性支
持, 解决创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加快新技术研发; 另一方
面, 从相关知名企业中聘请有一定创业 经验和成就创业者, 与全校师
生共同分享创业经验, 避免初入社 会对创业认识不清错误估计自身价值
等问题, 增强大学生自主创 业的能力。高校加大对深化改革创新教学体
系、授课形式、课程

内容的力度, 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和日常教学为落脚点, 坚 持举
办校内交流互动活动, 积极开展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大学生创 业大赛、
创业知识竞赛, 丰富大学生运用互联网结合传统行业的 新型创业理念知
识架构。

4.3 优化创业团队结构
在创业团队中, 只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能力特点, 进行市场 定位
分析, 建立统一的价值文化导向, 才助于团队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的提
升。优秀的创业团队成员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否则 员工失去对公司
的信心,缺少粘度,只能是一盘散沙。这就必须 包括优秀的企业领导
者, 主要负责战略决策引领公司的发展目标 方向,甚至制定公司管理规
范章程、长远规划;敏锐的观察者能 够全面周到地分析市场动态, 整个
公司面临的变化因素, 考虑市 场成本、投资收益、风险规避;务实的执
行者,负责具体的经营 活动,包括客户拓展、接触终端消费者、拓展市
场等。团队的建 设与管理是创业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 要求创业者
需要形成 共同的目标、语言、文化,作为互信与利益分享的基础。

5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人们逐渐依赖互联网所带来的便捷 生活
服务, 实时资讯随时随地更新。 大学生依托互联网创业具有 知识素养
等绝对的发展优势, 也有相对长远的发展前景, 对我国 完善创新驱动
战略, 贯彻落实鼓励青年创业政策的重要举措, 更 是实现“以创业带
动就业”的有效手段。政府、高校、社会三方 通力合作,力求促使大学
生互联网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