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读后感

《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读后感

真实的悲哀
——<<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读后感
看完整篇报道,有一种平静而又心痛的感觉。记者的笔调十分平静,没有抒
情,没有感慨,但关注本身就是感情,事实本身具有力量,感慨在每一个读者的
心里。
其实,“事实本身具有力量”,带有很重的新闻行话色彩,这就像在讲评一篇
新闻作品的技术。更准确一些表明我对徐萍的故事的看法,徐萍的故事是我们所
处的一种现实,是当代生活的一种真相。人们并非不知道自己的周围还有着贫穷
与困苦,然而一般性的“知道”和对具体的人的生活实况的体认,还是大有不同
的。
看过《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后很难过,但又有一种“想说些什么又觉
得语言没有力量”的感觉。面对一种生活,你无法用一因一果的简单思维来谈论。
徐萍的故事让人感到难过,好像有很多话堆在一起,真要说出来,又会不知从哪
里开始说。
我想,真实的苦难总是如此,不像电影那样有一个故事结构可供层层展开,
而是平平常常,每天每时,想要说清楚,才发现千头万绪。生活本质上是生活者
自己的经历和生命流程,而不是供别人说话的题材。生活的艰难不见得必有大悲
大苦,大折大挫,它更多时候是日复一日,如水流来并逝去。这就是说,生活的
艰难往往不是某个“关口”,而是每一天都在重复并需要去面对的一种日常状态。
当然,你可以说这仍然是关口,只是证明了有人每天都在面临关口,也可以说困
难的关口变成了日常状态。
但我要说,如果关口横在每一天,那么你就不能把它当关口来看待。关口面
前,人们容易选择生死,而我相信,无论对多么困难的人,都应当说“生活还是
要继续”,所以他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它,而不是终止它。对于徐萍面对艰
难的方式,我无法指摘什么,除了她自己,谁又有权对她说三道四,我们甚至应
该劝解她的自责。
有多少乡下男子在城市和煤窑付出体力甚至生命,有多少乡下女子在流水线
上和娱乐城里付出血汗和尊严?正是喊出了“宁愿压死,不要饿死”的矿上民工,
以及说出了自己生活于天使与魔鬼之间的徐萍,让我们知道生活远比“原则立场”
复杂,苛责于穷者弱者的各种高论是何其不着边际而又残忍。
当你看到妓女被“绳之以法”时,是否只觉得这是对好逸恶劳者的应有惩罚,
而没考虑过好逸恶劳、受人强迫之外还有别的原因让人成为妓女;当你习惯性地
把妓女与贪官放在一起诅咒时,是否感到无比快意而未曾有过不安;当你看到农
民“宁死也要下矿”时,你是否觉得这充分证明了无知者的目光短浅和愚不可及,
而不认为生活会让冒死下矿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当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时,
是否想到会有多少人为了获得知识,命运先已发生了改变;当你坚持认为农民工
不懂法于是受人欺辱时,是否想到过一个农民工与法院和法官的距离与一个企业
主与法院和法官的距离各有多远?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列出许多。
吃饱了饭的人们和饿着肚子的人们怎样想问题,肯定是大不一样的。对人的
哀苦还是光用“人的能力不同,贡献不同,所以生活自然就不同”给打发掉,显
然是不行的。在真相与现实面前,你可以无言以对,但不可以闭上眼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