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检察院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20XX年9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和高检院、省检察院部署要求,XX
市检察机关探索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
检察机关对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按照速裁程序提起公诉1395件1513人,按照简
易程序提起公诉81件108人,适用该两类程序提起公诉的案件占同期起诉案件
总数%;办理未成年人认罪认罚从宽案件26件39人,其中提起公诉5件5人,
相对不起诉2件2人,附条件不起诉4件8人。法院判处适用缓刑比例逐步提高,
由20XX年的20%,增至试点期间的佰%。试点工作中,XX市检察院总结形成“五
集中、四简化、三优先、二前置、一步到庭”快速办案模式,进一步提升办案质
效。
“五集中”,即侦诉审集中流转案件,形成较为稳定的办案节奏;公诉机
关集中告知、集中讯问、集中具结,减少提讯次数;指派一名公诉人集中出席法
庭。江宁区院等在“五集中”基础上实行“一站式”高效审查起诉模式,充分运
用驻检值班律师,集中犯罪嫌疑人高效完成告知、讯问、法律咨询、具结等工作,
大量节约处理程序性事项的时间。
“四简化”,即与电子卷宗系统结合简化卷宗摘录;创制填空式或表格式
法律文书简化法律文书制作;直接由员额检察官自行决定是否适用速裁程序和案
件实体性审查决定,简化办案流程;公诉人出庭仅需摘要宣读起诉书、证据目录
和量刑建议,简化出庭公诉程序。
“三优先”,即对于速裁程序案件和认罪认罚案件,案管部门优先收案、
录入系统并移交公诉部门;公诉部门优先办理;技术部门优先办理文证审查。
“二前置”,即将速裁程序的提起和社会调查评估工作尽可能提前至侦查
阶段。“一步到庭”,即针对现场查获的危险驾驶等简单案件在侦、诉、审各环
节进一步全面提速增效。公检法对类案证据规格进行类型化规定;检察机关受案
后二日内完成审查起诉工作,并采取一单式权利告知文书、一表式审查报告;法
院受案后二日内开庭判决。目前,建邺区院已采取“一步到庭”办案模式起诉乃
件25人,平均审查起诉周期2天,同比缩短71%。同时,全市检察机关未检部
门创设了“三提前”工作机制,即提前介入侦查,提前落实帮教,提前进行心理
测评及疏导。XX市检察机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是繁简分流,司法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适用速裁程序办理刑事案件平均审查起
诉周期XX天,平均庭审用时XX分钟,最快35分钟审理13件案件。建邺区院办
理的两起危险驾驶案件,检察机关均于受案当日审结并提起公诉,法院于当日开
庭并当场判决。二是宽严相济,法律效果得到充分凸显。落实认罪认罚从宽法律
政策,非监禁刑适用比例明显提高,促使犯罪分子真正认罪悔罪,积极配合司法
机关审查。已判决的适用试点程序的被告人,因其认罪认罚全部得到从宽处理,
从轻幅度从10%到30%不等,适用缓刑比例高于普通程序。未成年人案件不起诉
率达到“。5%,比去年平均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三是程序规范,诉讼权利得
到有效保障。在审查起诉阶段后,当事人可以马上获得法律帮助,值班律师可以
在看守所直接会见当事人,查阅检察机关提供的电子卷宗。在审判阶段,驻点法
院值班律师可以继续提供帮助。办案全程遵循当事人自愿程序选择原则,当事人
在诉讼任何阶段都可以选择程序回转,恢复普通程序。四是服判息诉,社会效果
得到普遍认同。通过适用速裁程序,更加有效地促成案件各方落实赔偿、达成谅
解、化解社会矛盾。大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动要求适用试点程序以获取从轻、
从快处理,翻供情形大幅减少,上诉比例不到2%,比同期非速裁程序办理的案
件被告人上诉率低13个百分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速裁案件庭审后,给
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