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看法和修改建议(下)

对《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看法和修改建议(下)

对《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若干问题的看法和修改建议(下)

七、关于无权处分问题

这里所称“无权处分”,是指没有财产处分权而处分财产的行为,包括财产共有人之一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而处分共有财产的行为。无权处分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法律问题,它涉及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无权处分人与财产权利人、财产权利人与相对人三层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仅就笔者浅薄的学识所知,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为调整好这三层民事关系,解决好由无权处分所引发的民事问题,就使用了以下五项民事法律制度:

(1)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制度。民法总则的法律行为制度首先对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作了规定,其精神为:无权处分行为是一种物权行为,经权利人追认的,或者无权处分人处分财产后,对处分标的物取得权利的,其处分行为自始有效。这一规则对调整无权处分人与权利人、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合同法的买卖合同制度。合同法的买卖合同制度对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作了规定。按德国的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的理论,买卖合同为债权行为;而根据买卖合同实施的,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财产处分行为,则为物权行为。如果出卖人为履行买卖合同而实施的财产处分行为,因属于无权处分行为而无效,则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债权效力。如果买受人的债权因出卖人的无权处分行为的无效而不能实现,出卖人得依债的效力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买受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买卖合同制度有关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对调整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物权法的动产占有制度。物权法的动产占有制度对动产善意取得的条件作了规定。依此规定,自无权处分人受让动产物权者,只要具备了善意取得的条件,即使权利人对无权处分人的无权处分行为不予追认,受让人仍然可以自其取得动产占有之时起取得占有物的所有权。此种取得为原始取得,原所有人的所有权随之而消灭。物权法动产占有制度有关善意取得的规定,是调整权利人与自无权处分人处受让动产的相对人之间的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定,对维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和交易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物权法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物权法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对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公信力作了规定。根据不动产物权登记的公信力,自登记名义人善意受让不

动产物权者,即使登记名义人非真正权利人,也不管权利人是否追认,善意受让人仍然自过户登记完成之时起,确定地取得其过户登记的不动产物权。有关不动产物权登记公信力的规定,是调整权利人与自无权处分人受让不动产物权的相对人之间的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定,其性质和意义与动产善意取得相同。

(5)侵权行为法的损害赔偿制度。侵权行为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对财产之损害如何赔偿作了规定。根据侵权行为法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当权利人的财产因无权处分人的无权处分行为而于法律上灭失时,权利人有权请求无权处分人赔偿其因此而遭受的一切损失。如前所述,按物权法有关动产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登记公信力的规定,即使权利人不追认无权处分人的无权处分行为,受让财产的相对人仍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无权处分人处分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原权利人不能请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无权处分人赔偿损失。因此,侵权行为法有关损害赔偿的规定便成为最终解决权利人与无权处分之间的利益冲突的重要法律规定。

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无权处分问题在民法理论上涉及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的重大理论问题,在调整对象上涉及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无权处分人与权利人、权利人与相对人三层民事关系,而解决由无权处分行为引发的民事问题的法律对策方案则跨越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法三大法域,牵动法律行为制度、动产占有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买卖合同制度、损害赔偿制度五个民事法律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法律问题。对这样复杂的法律问题,《征求意见稿》第31条却企图囊括动产善意取得、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合同效力等问题,对无权处分问题作出全面的规定。该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财产或者共有人未经其他共有人同意处分共有财产,善意相对人因交付或者登记已经取得该财产的,合同视为有效,但该财产对处分权人具有特殊作用的除外。”笔者虽然十分佩服该条起草者敢于打破传统、进行创新的精神,但是对该条的内容仍然不敢赞同,觉得它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

第一、该条视为有效的“合同”,究竟是指物权合同或债权合同不明确。如果是指引起物权变动的物权合同,则与《征求意见稿》第 2 条的规定相抵触。因为按《征求意见稿》第2条的规定,合同法只规定引起债权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债权合同,并不规定引起债权关系发生、变更、终止的债权合同,并不规定引起物权变动的物权合同。如果指的是债权合同,则又与《征求意见稿》第100条的规定相抵触。因为《征求意见稿》第100 条将出卖人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作为买卖之债的一项内容加以了规定。而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的发生又是以买卖合同有效为条件的。如果买卖合同无效,不能履行,那就无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可言。而按《征求意见稿》第31条的规定,如果买卖标的物是出

卖人无权处分的财产,则买卖合同只能自买受人通过交付或登记取得该财产之时起,才能“视为有效”。而在此之前,买卖合同是无效的,也就无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之可言。

第二、按各国物权法有关善意取得条件的规定,也不是象《征求意见稿》第31条的规定那样简单,只要无权处分行为的相对人是善意的,不拘任何情况,都能自取得占有之时起取得占有物的权利。如果无权处分人处分的财产是盗赃财、拾得物,就不适用善意取得。如果无权处分人的处分行为是无偿法律行为,也不适用善意取得,在这两种情况下,财产权利人都可以请求善意相对人返还财产。因此,《征求意见稿》第31条的规定还可能与今后制定的物权法相冲突。

第三、其更错误的是,作为合同法,只应调整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具体到无权处分问题,合同法只应调整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而《征求意见稿》第31条却不守本分,企图通过规定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合同“视为有效”来调整无合同关系的当事人-财产权利人与无权处分行为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守本分的作法,不仅打乱了民法业已形成的科学体系,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使规定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合同未经财产人同意亦可“视为有效”,但是这个被视为有效的合同也只能拘束合同当事人-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不能拘束合同关系之外的财产权人。财产权人仍然可以基于其财产所有权的对世性,取回其财产。因此,唯有物权法的动产占有制度和不动产登记制度,通过直接规定与无权处分人进行交易的相对人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取得财产所有权,原所有人的所有权消灭,才能调整无合同关系的财产权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达到维护交易安全的预期目的。

笔者认为,我国民法之完善现时走着一条由制定单行法到编纂民法典的道路,因此我们在制订单行民商法律时,包括制订合同法在内,都要充分考虑民法的整个科学体系,安守自己的本分,不要超越自己的规范范围

。为消除《征求意见稿》第31条与第2条、第100条的抵触,同时预防合同法在无权处分问题上与将来制定的物权法可能发生的抵触,笔者建议删除《征求意见稿》第31条的规定。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可以留到将来制度民法典时放到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去规定。由于合同法只规定债权合同,不规定物权合同,因此从根本上说,合同法通则是不宜规定作为物权行为的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的。

八、关于债权人的代位权问题

《征求意见稿》第50条对债权人的代位权作了如下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对第三人的债权,严重损害债权人到期债权的,债权人可以自己的名义通过

诉讼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但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债权性质不能适用代位权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为限。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归债务人后再清偿债权。”对这个问题值得检讨的是,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是不是需要限制于诉讼之内。依债的保全效力,债权人享有代位权和撤销权。按国外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规定,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虽然都基于债的保全效力而发生,但二者行使的方式却是有所不同的:撤销权只能于诉讼内行使;而代位权则既可以于诉讼内行使,也可以于诉讼外行使。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征求意见稿》却没有区分代位权与撤销权,都规定只能于诉讼内行使。个人认为,将代位权的行使限制于诉讼内是没有必要的。支持本人这一看法的理由,至少可以举出以下三条:

第一、从债务人角度考察,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对债务人有利而无害。由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所取得的财产仍然归属于债务人,因此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行为实际上是为债务人追债的行为。尽管债权人为债务人追收到的财产将用于清偿债权人的债权,但是债务人通过债权人为自己追债的行为而实现自己对第三人的债权,消灭自己对债权人的债务,坐享债权人追债的成果,也是有利而无害的。

第二、从第三人的角度考察,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也不影响第三人的利益。债权人代位行使的债权,是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既定债权,对第三人来说,是债务人亲自来向自己讨债,或者是债权人根据其代位权来向自己讨债,只要法律能保证自己所作的清偿为有效的清偿,并无区别。因此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也不影响第三人的利益。

第三、从社会的角度考察,通过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同时消灭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连环债、三角债,对社会经济也是有利的。

基于上述三条理由,笔者认为,对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在立法政策上应持鼓励的态度,而不应当加以限制。另外,《征求意见稿》第50条第1款后段“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为限”一语是多余的。因为本款前段已经指明债权人可代位行使的权利为“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再者,鉴于我国当前司法实务中,强制执行秩序混乱,在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时,不顾债权平等原则,抢着执行债务人财产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有必要在《征求意见稿》第50条第2 款中写明债权人对其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无优先受偿权。综合以上意见,建议对《征求意见稿》第50条作如下修改:

“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对第三人的债权,严重损害债权人到期债权的,债权人可以于诉讼内或诉讼外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但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债权性质不能适用代位权的除外。

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归债务人后再清偿债权。对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

债权人无优先受偿权。在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全部债务时,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应当与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

与代位权的行使不同,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则必须限制于诉讼之内。因为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无论对债务人或第三人的利益都有较大影响。如果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撤销的行为是债务人实施的无偿法律行为,将使因该无偿法律行为而受益的第三人失去其所受的利益。如果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撤销的行为,是债务人实施的有偿法律行为,则将涉及债务人与第三人交易利益以及交易的安全。因此必须从严掌握,经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审查后再确定是否撤销债务人实施的法律行为。

九、关于一房多卖的问题

一房多卖,是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交易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受苏联民法的影响,房屋买卖非经登记不受法律保护的观念根深蒂固,致使我国迄今为止对如何解决一房多卖问题未能提出一套科学的、统一的法律对策方案,从而导致司法实务中对有关案件的处理矛盾百出,很不统一。不少案件的处理,放纵了一房多卖从中渔利的不法房地产商,对房地产市场的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十分乏力,严重挫伤了群众购房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解决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合同立法的着眼点。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房多卖问题,我国合同立法本应进行规定,提出一套科学的法律解决方案。然而,遗憾的是,《征求意见稿》对此却只字未提。为弥补《征求意见稿》的这一缺陷,笔者想就如何解决因一房多卖而引发的纠纷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先探讨有关民法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的立法建议。

一房多卖问题既存在于现房交易市场又存在于商品房预售市场。由于解决两个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房多房问题的理论依据不同,因此有必要分别讨论。

(1)解决现房交易市场一房多卖问题的立法建议。

要正确解决现房交易市场的一房多卖问题,公平保护交易双方,最为重要的是要打破房屋买卖合同非经登记就不成立,不成立的合同自然不受法律保护的旧观念,树立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未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债权效力的新观念。

房屋买卖合同非经登记就不成立的观念,在理论上是十分错误,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其理论上的错误在于把房屋出卖人履行其债务的行为-办理产权过户登记、转移房屋所有权的行为,当做了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荒谬地颠倒了债的成立与债的履行的逻辑关系。试问,在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已经转移了房屋所有权后才成立的房屋买卖合同,出卖人转移房屋所有权的债务又何在呢?其实践上的危害在于,它只保护出卖人已办理产权过户登记,即出卖人已履行转

移房屋所有权义务的房屋买卖合同,不保护出卖人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即出卖人尚未履行转移房屋所有权义务的房屋买卖合同,使当事人慎重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成为一纸空文,使出卖人是否履行其转移房屋所有权的义务不受任何约束,在客观上支持了投机取巧、不守信义、不履行约定义务的出卖人,损害了恪守诺言、认真履行给付价金义务的买受人的利益,从而造成出卖人随意毁约、一房多卖现象的发生,严重损害现房交易市场的安全和秩序。在过去的司法实务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有的房屋买卖,双方已成交多年,只因当事人欠缺有关法律知识而未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后来因房价上涨,出卖人要求还款退房,还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有的房屋买卖,当事人双方两三次去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产过户登记,皆因办事人员不在或单位开会等原因而未果。后来买受人因忙于其他事务而略有耽搁,再找出卖人办理登记手续时,即发现出卖人已将房屋高价卖与了他人。官司打到法院

,法院也只责令出卖人退还价款了事。在房屋买卖合同非经登记不受法律保护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如此处理房屋买卖合同履行中的纠纷,哪里还有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可言,道德上的天理、良心可言。

要正确处理房屋买卖合同履行中的纠纷,公平保护房屋出卖人、买受人之间以及一房多卖中的各买受人之间的利益,唯有采纳德国民法的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才有可能。按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订立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是债权行为,其法律效果是引起缔约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而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的行为是物权行为,其法律效果是引起房屋所有权的转移。物权行为是区别于债权行为的独立行为,物权行为未实施,并不影响在此之前实施的债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按这套理论来处理房屋买卖合同履行中的纠纷,其作法就正与坚持买卖合同非经登记不受法律保护的观念相反:在未发生一房多卖,房屋买卖合同尚可履行的情况下,法院就不能再支持毁约的当事人,而应当强制其履行合同义务:如果买受人拒绝给付价金,就应当强制其给付;如果出卖人拒绝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就应当强制其办理。这样处理因一方毁约而发生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既可以公平保护房屋买卖双方的利益,又可以防止随意毁约,维护房屋交易的安全。在发生一房多卖的情况下,法院就应当按照物权优先于债权的原则,首先保护通过产权过户登记已经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买受人的利益。但是,对因一房多卖而不能履行的房屋买卖合同,就不能再按合同无效的原则,适用返还不当得利的规则,仅责令出卖人退还价金了事,而应当按合同主观履行不能的规则,责令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赔偿买受人的一切损失。在计算买受人的损失时,还可以将出卖人从一房多卖中获得的不正当利益视为买受人的可得利益的损失,责令赔偿给买受

人。这样处理,不仅维护了房屋过户登记的效力,还可以充分维护不能获得房屋所有权的买受人的利益,使房屋出卖人不能利用一房多卖而从中渔利,从而有效防止一房多卖现象的发生,维护房屋买卖的秩序和安全。

《征求意见稿》第119 条规定:“出卖人应当在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后,及时提供有关产权登记需要的文件,并协助办理登记手续。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有关产权登记需要的文件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该条基本采纳了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将“及时提供有关产权登记需要的文件,并协助办理登记手续”作为出卖人的一项义务规定了下来,没有再把登记作为房屋买卖合同成立或有效的条件,在立法精神上较之过去的有关规定来,已有很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两点缺陷:第一、贯彻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不彻底,没有全面维护房屋买卖合同的债权效力。该条对出卖人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只规定了“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没有规定买受人可以请求强制过户登记,其中隐含有如果出卖人坚持拒绝过户登记,法院仍须听任出卖人毁约的味道。第二、该条本可以对一房多卖的问题作出规定,然而没有对此作出规定。为弥补该条的这两个缺陷,建议对该条件作如下修改:“房屋买卖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债的法律效力,出卖人应当履行交付房屋并转移房屋所有权的义务,买受人应当履行给付价金的义务,一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请求强制执行,也可以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

产权过户登记是转移房屋所有权的必要程序,房屋买卖非经产权过户登记,不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一房多卖,已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应优先保护;都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应优先保护成立在先的合同。

出卖人对因其一房多卖而不能履行的房屋买卖合同,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赔偿买受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出卖人从中渔利,其牟取的不正当利益可视为买受人的可得利益损失。“

(2)解决商品房预售市场中一房多卖问题的立法建议。

解决商品房预售市场中一房多卖问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预售登记的法律意义。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维护商品房预售市场的秩序和安全,在我国商品房预售市场已普遍建立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但是制度初建,难免对预售登记的法律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司法实务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一些房管部门把预售登记视为房屋预售合同的成立要件或生效要件,拒绝对未进行预售登记的合同进行产权登记。其中原因,除了对预售登记的法律意义缺乏正确认识外,恐怕还有部门利益的考虑。二是根本无视预售登记的法律效力,不给已办理预售登记的合同以优先的法律保护。例如,某房地产商a,就同一预售房与b、c 订立了两份商品房预售合同,但其中与c的合同办理了预售登记,与b的合同没有

办理预售登记。房屋建成后,b、c分别向某市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取得该预售房。某市仲裁委分别组成两个仲裁庭对两个案件进行仲裁,结果一个庭裁决将预售房登记给b,另一个庭又裁决将预售房登记给c.弄得法院无法强制执行,贻笑大方。

那么,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性质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商品房预售登记的律性质,与现房买卖中的产权过户登记完全不同。商品房预售登记所登记的并非房屋的所有权,而是房屋预售合同约定的债权。因为所有权的成立,必以特定标的物的存在为前提。而在进行房屋预售登记时,并不存在可资房屋所有权成立的特定房屋。由商品房预售登记的这一性质所决定,商品房预售登记的法律意义既不在于制约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债权效力,也不在于移转预售房的所有权,而在于经由预售登记这一公示程序,使商品房预售合同约定的债权取得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债权为对人权,原本是不具有对世效力(即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的。但是,经由登记这一公示程序,却可以使其物权化,取得相当于物权的对世效力。正是因为债权经由登记可以物权化,取得对世效力,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才具有了预防一房多次预售,并解决因一房多次预售而发生的矛盾、冲突的价值。

正确解决商品房预售中的一房多卖问题,除了要充分运用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外,还要根据商品房预售人与现房出卖人一房多卖所追求的不同目的,采取不同的法律措施,才能阻止其违法目的的实现。现房出卖人一房多卖往往发生于第二个买受人出价较高时,其目的在于追求高价。因此将价差作为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买受人的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给买受人,使出卖人不能从中渔利,即可达到预防一房多卖的目的。而房地产商一房多次预售或预售后又抵押的目的,则往往在于筹集房地产开发资金。由于预售房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同于现房,房地产商通过一房两次预售而牟取价差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解决一房多次预售的问题,除了要运用预售登记来确定保护各买受人的先后顺序外,在处理不能履行的预售合同上,较之现房买卖合同来,应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为保护商品房消费者的利益,打击不法房地产商一房多次预售或者房屋预售后又去抵押的不法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责令不法房地产商双倍返还不能获得预售房的买受人给付的预付款。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可以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是因为,一房多次预售,或者房屋预售后又去抵押,其违法性并不次于卖假货者。卖假贷者尚且向买方给付了一个尚能使用的商品,而一房多次预售,或者预售后又去抵押贷款,则

纯属玩空手道以骗钱。另外,如果说现房买卖是一个出卖人对一个买受人的话,那么商品房预售则是一个房地产商面对为数众多的买受人。因此,商品房预售中

的一房多卖,或者预售后又去抵押,其社会危害性更大于现房买卖中的一房多卖,因此也应当有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

基于以上认识,建议在《征求意见稿》第119 条之后增加如下一条:

商品房预售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债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都应当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房屋预售合同应当依法办理预售登记。房屋预售合同经预售登记后,买受人的债权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效力。

对同一预售房订立两个以上预售合同的,应优先保护已进行预售登记的买受人的债权;都未进行预售登记的,应优先保护合同订立在先的买受人的债权。

商品房预售人对其因一房多次预售而不能履行的预售合同,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可以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责令预售人双倍返还买受人给付的预付款。“

本文是利用今年暑假的空闲写成的。本文写作刚刚结束,正准备找法学刊物发表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布了。因此,在本文的后面,还不能不就本文所涉及的问题,针对《草案》的有关部分,作些说明。

本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征求意见稿)》研究的九个问题,个别问题已在《草案》中解决了,但是绝大多数问题在《草案》中仍然存在。《草案》已经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有:(1 )《草案》第54条在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时,已经删除了《征求意见稿》第35条中的但书。(2)《草案》第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标的、数量等内容协商一致的,合同成立”,第42条第1 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已经划清了合同成立与合同有效的界限。但是,《草案》第42条第2 款仍然照搬了《征求意见稿》第25条的规定,没有对未履行法定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的效力问题,作出一般性规定。除这两个问题外,本文针对《征求意见稿》研究的其他七个问题,在《草案》中都仍然存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无权处分问题的规定。在这个问题上,《草案》第51条虽然借鉴德国民法典第185条的规定,对《征求意见稿》第31 条作了如下修订:“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但是正如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无权处分行为是债权合同的当事人为履行自己债务而移转他人财产权利的行为。该行为属于物权行为,其是否能够得到权利人的追认,均不影响无权处分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债权合同(如买卖合同)的效力。相反,无权处分人还应当在债的关系中对相对人承担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由于无权处分行为是物权行为而非债权行为,因此德国民法典将它规定在民法典总则法律行为一章中是

恰当的,而《草案》将其移植到合同法通则中则是不恰当的。因为法律行为包括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而合同法作为债法的组成部分则只能规定债权合同,不能规定物权合同。由于体系位置错误,《草案》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规定,是直接与《草案》第2条关于合同定义的规定,《草案》第146条关于出卖人权利瑕疵担保义务的规定相抵触的。基于前述理由,笔者认为应当删除《草案》第31条,将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留待今后制订民法典时,放到民事法律行为一章中去规定。

对《草案》,本人特别感到遗憾的是它删除了《征求意见稿》第八章第二节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的规定。买卖,按其标的物的不同,可分为动产买卖,不动产买卖与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供应三类。在我国,由于对土地实行公有制,禁止买卖,因此不动产买卖仅限于房屋买卖。在前述三种买卖中,房屋买卖是最为重要的一类买卖,不仅纠纷多,而且解决的难度大。正如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成不久,秩序混乱,问题成堆,亟待合同法加以规范。由房屋买卖在买卖中占有的特殊地位所决定,在我国民法教学中,人们在讲授买卖的一般规则后,总要特别讲授有关房屋买卖的特殊规则,而对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供应合同则很少有人讲授。由此观之,如果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供应合同可以在合同法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那么房屋买卖合同毫无疑问应当在合同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笔者建议将《草案》第八章、第九章合并,分《一般规定》、《房屋买卖合同》、《电力、自来水、热力、燃气供应合同》三节对买卖合同进行规定。以此类推,还应当将《草案》第十二章与第十三章合并,分《一般规定》、《房屋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合同》三节对租赁合同进行规定,将《草案》第十四章与第十五章合并,分《一般规定》与《建设工程合同》两节对承揽合同进行规定,将第十八章与第十九章合并,分《一般规定》、《仓储合同》两节对保管合同进行规定。

通过以上说明可知,本文虽然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征求意见稿)》而写作的,但是它对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草案)》的修订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虽然是作者的一种自信,但也请合同法的起草者和我国立法机关将本人的观点作为一家之言,给予应有的注意。

李开国

谈谈我对教育的看法

谈谈我对教育的看法 教育的优劣,能决定国家的兴衰。中国现在能够获得大发展,说明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中国仍然距离世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底子差、起步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待完善。我把考上大学的人比作好的原料,把大学比作一条生产线。好的原料投入进去,产出的良品少而次品多,这能怪原料吗?很明显,这条生产线有很大的缺陷。今天我就来讲讲这条生产线的缺陷。 一个人最初的老师是自己的父母,但学校终究还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育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国民的素质。教育制度上下一体,理应批判的不只是大学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一直到大学,每一个人都按照固定的轨道,模式化地前进。在中国,教育就等于考试,学习就为了考试。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只看一张成绩单。 教育界也存在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有何特点? 1.说一套,做一套。说什么全面发展,实际上造成了全面平庸;说什么因材施教,实际上对每个学生的教育都是千篇一律。 2.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教育工作者的利益与升学率直接挂钩,因此他们利令智昏,以提高升学率为工作的唯一目标和动力,而学生则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且看官僚主义是怎样危害学生的。为说明问题,我会举些实例。

这些问题不只是某个学校所独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看了一定也能够感同身受。 如果你去看那学校颁发的课程表,一定会觉得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全面发展的宗旨。但实际上,贴在教室照之执行的课程表却是另外一个样子。一些非中、高考科目的课时被大大缩水,取而代之的是一天好几节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中、高考科目。遇到上面的教育系统前来检查时,马上用原来那张将其盖住。等检查组一走,又将原来那张揭去。 体育课也不被重视。在我的中学时代,最怕上体育课时遇到下雨天,因为一定会有主课老师前来“借用”。下午的课外体育活动课能免则免。某些自己不爱运动的老师对于学生踢足球、打篮球等活动深恶痛绝。他们可能觉得体育活动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我曾遇到过多位老师喜欢没收足球、篮球等体育器材。更有甚者,一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拿剪刀将一个足球戳了个窟窿,那“正义凛然”的气概不由得让人误以为是林则徐正在查禁鸦片。 到了初三、高三毕业班,那些音乐课、美术课等等非中、高考科目全部名存实亡。中、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天到晚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当年的我也因此没有业余活动,没有社会实践,只有两点一线。我天还没亮就得起床上学,中午和傍晚各有一小时回家吃饭时间,还要上夜课。我每天泡在书海里至少13个小时以上,遇到考试还得加班加点。我们学校一个月只放一天半。你别以为这样就可以轻松一下了,老师们早已布置好没完没了的作业。到了寒暑假,

对公司的建议和意见

对公司的建议和意见 篇一:对公司发展的十条建议 对公司发展的十条建议 1. 领导与各级员工缺乏实际的沟通。 企业领导应与各级员工建立和谐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企业应鼓励员工敢说真话、敢说实话,鼓励员工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企业要营造一个和睦的上下级关系,企业的领导要让每一位员工明白和了解当前工作的重点,领导也要礼贤下士和体察民情。若企业领导与各级员工想法一致,这样企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才能做得更加强大。 2. 员工的价值体现与安全感不足。 对于新员工来讲尤为重要,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是在让自己学习和发展,公司应该让员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所谓归属感是员工想融入公司,为公司努力;而安全感则是员工能感受到公司需要自己,自己是有价值的。使员工知道自己在公司的价值也是促进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3. 应当标准化工作流程。 各个部门都要有标准的工作流程,各个岗位职责落实到人,合理且固定,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各方面有专职人员负责,各部门之间也要密切配合,不在部门之间产生脱节现象。 4. 培养研发人员的创新精神。

研发人员要学会用崭新的思想看待事物,才会有新颖的创意,营造氛围,鼓励善于思考、大胆想象,激活创新意识。学习是创新的源泉,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实际工 作中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其实学习方法很多,可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上司和同事学习,只要肯学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到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应不断更新自己,不断创新,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学习。同时也要结合市场调研,明确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合理化加强制度。建议在高质高效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合理的让员工分配私人时间,这样能提升员工的生活品质,也可以减少员工的抵触情绪,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加班与调休能够平衡化,或者给予一定的鼓励,也能提高加班的积极性和高效性。 5. 完善办公设备的不足。 电脑不足,目前大多数人都在用自己的电脑,而且大部分电脑都老旧不堪,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建议都给配备电脑,以便查阅文献及其他办公之用。 6. 建议建立无记名意见建议箱。 公司应当认真的对待每一个员工提出的建议,组织相关人员对建议的合理性进行评议。这样可以得到一些员工的真实想法,有利于公司的管理和发展。 7. 员工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优质】对所在岗位、部门和公司的认识、要求和建议--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对所在岗位、部门和公司的认识、要求和建议: 篇一: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公司工作已有十多天的时间了,对公司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来公司面试的那天 我就对公司产生了好感,是因为公司正规的面试流程和各位考官坦诚没所保留 的对答。人与人的相聚都是缘,彼此能相识、相知、相聚是难得的缘分,能加 入*****我认为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机缘。现将这十天来点滴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公司办公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办公环境干净有序,这让人感觉很舒适,愿意在 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同事们人都很和善,很有工作热情,这使我原本紧 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公司以电力、冶金、矿山、能源、化工、环 保行业为主要市场,以提供国内外最新技术的机电设备整机及其备品备件、工 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优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经过十年的历练,公司也有一套自己完善的企业文化,而且句句精炼,深入人心。 所庆幸公司是重视行政部的。在现实很多企业中,行政部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 的非议,原因是其工作多是服务性的,而且工作成绩又没有明显的结果,在工 作考核中又不能量化,一般容易被老板忽视,在有的公司甚至被老板认为是可 有可无的。其实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其运作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规范 化进程。所以说,在公司的行政部门工作不仅会学到很多,而且会对自己有很 大的提升。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看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而且对培训课 程的设计也是有细致的规划的。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 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目标。这里我引用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 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所以说公司注重对员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对于中国教育现状的看法 人类自文明社会以来,教育事业对于维护历代统治者的利益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莫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体制的相应改善,教育工作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可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却存在着不少的现实问题,分析如下: 1、高考“弃考” 近年来出现了高考弃考的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经开始改变。今年有上百万名应届高三毕业生放弃高考。而就在一年前,这个数字还只是84万,“弃考一族”的壮大速度惊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高考人数却跌破了千万,只有950多万。在济南的调查数据显示,2009到2010年的弃考的增加率为20%。弃考一族”和高考考生的比例在快速度地提升。 2、高分并不是高成就 针对高考还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977年至2009年33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绝大部分的人并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此我们思考,我们精心教育才铸就的高考状元为什么去了社会就失效了呢? 3、在小学等基础教育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根据中国日报网报道:中国和英国专家公布一项联合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小学生中有1/3的孩子因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而存在心理问题。调查显示,有81%的小学生对考试感到“非常”忧虑;63%的孩子担心会受到老师惩罚;44%的学生曾经有过被体罚的经历,73%的儿童曾被家长体罚。此外,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对沉重的家庭作业怨声载道。而压力过大就最终造成:超过1/3的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头疼或者腹痛,最严重者一周有4次身体疼痛或不适。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状?我将我所认为的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汇总如下: 1、针对高考现状: (1)大学的扩招使得大学的质量下降,人们对大学有点失望 (2)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 (3)有些人认为上大学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低,不合算 (4)花四年时间上大学不如提前学得一技之长更有效。 2、针对小学等基础教育现状: (1)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而学习负担沉重很容易使他们出现各种身体和心理的问题。 (2)父母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而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小学生压力。 (3)存在认为学习成绩高就行了,有了学习成绩就有了一切的错误认识。 (4)学校单纯为了更高的升学率而加大对学生的课内知识重视,只顾眼前学校利益,而不管学生的长远发展。 以上原因只能称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它们不是根本上导致如此现状的原因,而导致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然而,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一下方面: 1、传统的高考模式使中国教育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屏障 这些年,虽然国家一直在喊着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因为考试评价机制没有先行改革,高考这根魔棒仍然迫使中小学校紧紧抓住应试教育不放。这就导致目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学校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偏重选拔性考试,忽视评价多样性;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甚至地方政府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我以为中国的素质教育之所以停留在嘴上,没有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就因为高考这个单一的评价方式没有丝毫改进。 2、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财政投入不足问题 中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即使在中央财政逐年加大对中西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3篇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3篇 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想法(一) 第一、管理理念上的误区。表现在以劳动人事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难以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化企业的人事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寻求“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的契合点,将“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管理领域这种人性回归思想,是现代化人事管理最突出标志之一。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人事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以“工作”为核心,它要求人对工作要具有适应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取决于工作要求,工资分配的标准则取决于工作特征,如职务的大小,级别的高低等。它以“工作”为核心,抑制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而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摆脱事务性管理的模式,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范畴。这种人事管理往往注重事务性操作,而不善于开发人员的潜在能力。 第二、吸引人才方面的误区。一是重学历轻能力。许多企业在用人时,往往只注重学历,而忽视人才素质和实际能力,许多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历或文凭,因而无法获得提拔和重用。有的企业选拔人才时以学历为条件,要求必须是硕士或博士,结果是博士硕士招了不少,但是实际效果却不一定好,有的学非所用,有的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浪费。

二是重能力,轻修养。也有的企业只重视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而忽视人才的道德修养,致使一些心术不正的所谓“人才”走上重要岗位甚至领导岗位,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混乱以致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三是不能将引进或开发有机结合,而是偏重某一面。众所周知,企业获取人才有两种途径:外部引进和内部开发。这两种途径各有其优缺点:注重引进外部人才,可在短期内拥有大量人才并可降低培训费;注重内部人才的开发,可减低人才投资,并能提高使用效率。但只注重外部引进,会挫伤内部职工积极性,只重内部开发,企业会失去活力。因而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人才使用方面的误区。一是企业重视对人才引进和投资,但是忽略施展环境。引进或培养人才也是一种投资,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但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不仅包括生活方面的工资、福利、住房,更重要还在于工作中的权责范围、人际关系等方面,而工作环境和条件是人才发挥效能并带来效益的关键所在。不少企业以高工资房福利来吸引并安置人才,但并没有为人才创造发挥才能的宽松环境,使得不少人才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身在曹营心在汉”、“跳槽热”等现象即反映出企业在用人方面的问题。人才无法顺利地开展工作,自然也就谈不上为企业带来效益。二是重使用而轻价值。人才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对社会和企业承担的责任以及做出的贡献,也反映出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尊重以及需要的满足。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不能正确看待人才价值,非常重视人才的贡献,却忽视人才个人发展的需要,从而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第四、激励机制方面的误

对现代中国教育的看法及建议

对中国当代教育体制的看法 中国最早的教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教育家,门生遍布天下其中就有七十二贤者。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对于当时是相对先进的,而中国的近现代教育却始于建国以后,中国的教育才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才有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教育体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教育体制,中国在教育上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开展却阻挡了他的发展,让中国损失了大量人才,造成了人才断层,对中国革命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中国教育的改革也是一个不成功的改革,正如小平同志在1989年所说:“中国改革最大的失误就是教育失误,”。在我国教育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领域却存在很多的缺陷与不足。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中国教育,笼统而言,我国的教育体制是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课程内容的呈现和排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校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战场。。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强调正面的道德教育,突出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强调集体主义教育,强调正面的榜样教育,培养学生谦虚、礼让、宽容的美德。国家统一的招生与考试制度,社会的选才标准统一。这些都是我国教育的积极方面,是有助于推动我国发展的。但是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育体制中的不足,这里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高考“弃考”和高分低能。 按理来说,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奋斗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期许有一个好的未来。为什么他们在高考前夕却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有原因:第一,在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就会“劝

对公司的感想及工作建议

对公司的感想及工作建议 篇一:入职感想和建议 入职一周的感想和建议 从2013年2月22日来公司报道,到2月28日正好一周。几天来,我认真学习了公司配发的《企业管理规范》中的各种规章制度,并与多位同事进行了沟通,从中受益不少。公司合理的建筑、道路布局,清洁的卫生、优美的环境,员工积极向上的面貌、领导扎实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将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影响。很感谢刁总为我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更庆幸刁总给我这个机会来亨通公司与大家一起共同创造人生。这就是我入职一周的感想。 通过七天短暂的学习和接触,我对公司的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总体来说公司给我的印象很好,别别是大环境、硬环境做的很到位,但在软环境、细节上还有些欠缺。根据个人的观察我认为公司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1、组织架构不确定: 组织架构是公司的支撑点,合理有效的组织架构对公司的有效管理运营是必不可少的。据我所知,公司总部这边目前只有行政部(建议改为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三大部门,根据公司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是否还设立其它部

门?这需要综合来评定。据说计划设立企管部,我个人认为必要性不大。如果说公司目前监管不到位,管理需加强,我认为设立审计部要比设立企管部更有必要。如果设立审计部,用它来监管公司整个运营及各部门的工作,肯定会大有好处也会大有成效,同时也会减轻您 的工作压力,让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规划公司未来、处理重大事务。我建议审计应成为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不但公司重大决策要经过审计,所有开支也要审计,包括升职、离职、调岗都要审计,审计的职责就是为老板把好各个关口,避免和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健康快速的发展。通过审计可以查找很多问题,通过审计可以让大家尽职尽责,通过审计可以让老板对公司情况了如之撑,通过审计可以撑控公司整个运营情况。 2、工作职责不明确: 现在大家不是按职责要求而是按习惯来工作。习惯有两种,一种是对工作有利的好习惯,坚持这种习惯会把工作做的更好;另一种是对工作不利的坏习惯,保持这种习惯就会对工作产生不利影响、造成不良结果。所以组织架构确定之后就要按部门按岗位明确划分职责、分工管理,并推行上级对下级负责制。部门经理出现问题分管副总要负连带责任,部门出现问题要追究部门经理的责任,部门岗位出现问题要追究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部门负责人要负连带责任。这样

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公司工作已有十多天的时间了,对公司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来公司面试的那天我就对公司产生了好感,是因为公司正规的面试流程和各位考官坦诚没所保留的对答。人与人的相聚都是缘,彼此能相识、相知、相聚是难得的缘分,能加入*****我认为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机缘。现将这十天来点滴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公司办公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办公环境干净有序,这让人感觉很舒适,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同事们人都很和善,很有工作热情,这使我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公司以电力、冶金、矿山、能源、化工、环保行业为主要市场,以提供国内外最新技术的机电设备整机及其备品备件、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优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 经过十年的历练,公司也有一套自己完善的企业文化,而且句句精炼,深入人心。 所庆幸公司是重视行政部的。在现实很多企业中,行政部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非议,原因是其工作多是服务性的,而且工作成绩又没有明显的结果,在工作考核中又不能量化,一般容易被老板忽视,在有的公司甚至被老板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其运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规范

化进程。所以说,在公司的行政部门工作不仅会学到很多,而且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看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而且对培训课程的设计也是有细致的规划的。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这里我引用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所以说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追求全员卓越,那么这绝对是对企业、对职工的一个双赢的选择,这样有发展眼光的企业一定会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开发利用,并以绩效、奖金和保险等方式激励员工,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到达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这种管理理念更人性化、更科学、更能被员工所接受。 刚到公司的那天,遇到了之前的员工来公司交接工作,在为员工准备的欢送会上,感受到公司不仅有严谨的制度,也非常有人情味。对于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公司给予的是肯定回答,并会回报那些曾对公司做出贡献的人。但是在做工作交接的时候,感觉公司在电子文件的存储管理方面还有着一些欠缺,以至于在交接工作的时候未能尽快、准确的进行。所以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于这一项的管理。 在前几天的例会中,公司的各部门也分别做了2014年的工作计

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的总结

课题项目:您对中国大学教育制度的看法 课题成员:22——28号 ( 课题分组:教师组学生组社团组网络论坛组家长组 课题统计结果: 一、教师组: 1、大学教育制度有缺陷,持批评态度。如⑴课堂教授知识与社会脱节,很多专业设置不科学⑵扩招现象导致大学生数量剧增,教育质量下降⑶个别学生为了增加就业机会挤破脑袋入党 2、持中立态度,认为是国家现状造成的,主张从老师和学生方面改进。如在教学方式上根据老师的特点和专业知识,同学应积极上进,主动规划未来,在就业问题上不要眼高手低。 3、认为存在问题,但批判无用,因为大环境改变较难,应从自我找原因,学生应充分准备,积极主动,老师在方向上给予指导 二、学生组: 1、理论知识太过老化,过时,尤其是经济类专业方面;忙于扩建扩招,忽视了教学水平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曹德乐09级) 2、师资力量弱、专业信息传递慢、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教育模式单一化、教学方式老套、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系黎明09级) 3、知识脱离实际、社会实践能力差、师资力量弱、结合实际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系李琳09级) 4、太过于重视考试成绩、老师改卷应公平、课程设计应多联系实际、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人力资源管理系王雪09级) 5、应试教育缺乏实践性、理论脱离现实、知识更新慢、讲课课件落伍、教师专业程度不够、一师多职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系许明超09级) 6、大学教育融合了中西教育思想,现阶段是适应社会的;教育体制的僵化和改革的不彻底导致教育的畸形发展(行政管理赵晓霞09级) 7、重理论、轻实践、与实际脱轨;教师专业能力下降;扩招导致教学质量

和学校实力下降(汉语言文学李颖09级) 8、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去行政化、加大学术腐败整治力度、注重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扩招(人力资源管理系张道方09级) 9、扩招导致专业多余、大学生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去行政化、“官僚制度浓”、高考状元纷纷不在大陆上学(人力资源管理系09级) 10、理论与实际脱节、大学存在对贫困生的不公平现象、学费过高(人力资源管理系上官单强09级) 11、过于注重理论、不重视个人的发展、学生虚度光阴、大学教育过于追求全面化(人力资源管理系李义名09级) 12、专业与就业针对性不强(信息与计算科学吴圆圆10级) 13、对学生管理太放松(信息与计算科学王亚丽10级) 14、大学课堂讲授内容太多,缺少交流、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课余生活也精彩(信息与计算科学张晴10级) 15、对学生管理太松,容易让人迷茫;能彰显大学风采;感觉上不上大学一样,枯燥无味、关系难处理(信息与计算科学赵晓威10级) 16、相对自由,利于培养自立精神;管理过于宽松、教育质量低(机械自动化乔浩10级) 17、重理轻文;盲目跟风开设专业,师资力量弱;重理论,轻实践;扩招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国际贸易与经济谢瑞聪10级) 18、各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公平;图书馆资源很少利用;自习教室难找;老师教学方法传统老套(英语教育井莹10级) 19、知识内容太老,课件更新慢;老师与同学交流少;个别校级公修课无聊;老师讲授方式照本宣科,方式单一(英语教育毛质航10级) 20、老师不会主动关心爱护同学、有些课程无趣;教师水平不高(英语教育宋亚楠10级) 21、教育应该多元化、实践性应强、中国大学开放性不够、文化氛围不浓(翻译专业李新亚10级) 22、教育应民主化,除专业课外应是自己感兴趣的课;学生不必每节课都到(翻译专业姜宁10级)

个人总结对公司的建议

个人总结对公司的建议 个人总结对公司的建议应该怎么写呢?写些什么内容呢?下面随一起看看个人总结对公司的建议 对外而言:形象品牌健康,品质有保证,信誉度高,价格有优势,交期迅速,服务好,对客户反映较快; 对内而言:分工明细,职责清晰,权力明确,管理有力,制度健全; 部门之间协助与监管有序,有章可循,且能到达制约和权力的平衡。 企业与员工的规划科学合理,共同进步,以公司为家。 有创新的意识,有活力。 这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发展之本。这样的企业才会无往而不胜,到达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境界。这也是众多的管理的最终的目的。当然要到达这样的目的,仅仅是纸上谈兵肯定不行,这需要公司上层领导和所有管理者一齐努力来实施。 就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来说,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扩大,且介入的行业也在逐渐深入和扩展。然而,它的发展终归受到一些隐性的制约和影响,诸如制度、政策、管理、品牌等方面有其先天之不足,与现有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都不能相提并论,惟有用心在内部控制、价格、质量、成本、服务等方面下足工夫需求突破,才是制胜之道。而这些无不需

要人才来推动、实现。 综观国内之大多数企业民营企业,或成功、或失败,人才几乎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时候,关键性的人才就像是船上的舵手,操控全局,掌握方向,能够带领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壮大,其价值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而其他具体到部门到岗位的人才也是所不可缺的,他们是本部门或本岗位的领军人物,是企业架构里务必引起重视的环节,是对企业的制度、方针、目标具体实施、执行的对象。 引进了人才,会用人才是根本。不会用人,不敢用人,职责不清,权力不能下放,分工混乱,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成本无形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不高,无法到达预期的效果。 针对本公司目前而言: 1、人才严重缺乏。就其具体而言,每个部门无独挡一面之人物,事无巨细均需要别人安排,居在岗位却无行事之潜力。其次缺少系统完整的操作体系和意识,本部门工作无法得到改善、完善和提高,仅仅提留在为做事而做事,而不知为何做事,如果做事,如何做好事之潜力。 2、分工不明,权力无法有力的下放,职责更不清晰,经常出现为他人做事,自我的事情却无法做好的状况,又或者出现问题无法追究,互相推委,害怕承担职责的状况。 3、部门之间配合较差,缺少有序的监管和控制。

对中国教育现状的一些看法

提到中国的教育现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作为一名河南省的高考考生,我们经历了很大的委屈和压力,才考上大学,其中,只有很少的人能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河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面临这样的问题,是有情可原的,因为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众多,大家都来挤高考这座独木桥,但是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考生来说,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要少的多,教育资源少了,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就会下降,培养的学生就不会像发达地区的学生那样知识面广、眼界开阔。与之相反地是很多发达地区所占有的教育资源比欠发达地区要多得多,到最后发达地区的孩子接受再教育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欠发达地区,这就造成了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进而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其他差异,那些发达地区的孩子在完成学业之后,很少会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他们都倾向于回到自己的家乡所在地工作,欠发达地区孩子完成学业后背负着各种希望想要摆脱贫穷的命运,于是也到发达地区寻找机会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这就成为了导致现在的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教育上的差异是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些客观的因素无疑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不可避免的原因,但是,这一与我们的新课改有着必然的联系,我们从八十年代的新课改是分试点进行的,也就是一步一步的实验推广,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稳扎稳打的发现新课改中出现的不合适问题,并加以处理,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造成各地的教育层次不平衡,最后导致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中国的教育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的功利化,教育的定义是培养新生一代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但是现在我国的教育却充满着功利化的色彩。包括我们的新课改,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一种想要培养出能为国家做事的人的目的,是带着浓重的功利化色彩的,我们一切都讲实用,讲经济,怎样能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我们一直在追问中国教育为什么教育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教育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级的人物?我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是什么状况,学前教育基本上是空白,只有少数发达地区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比较合格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地区的孩子基本都是在民办的幼托机构接受学前教育,他们的培养目标是让小孩儿上一个好的小学,而非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引导和开发。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孩子还是在接受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老师依然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衡量好学生和坏学生的标准,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很重,现在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很多地方掀起了国学热,让小孩儿学习弟子规、三字经。这些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实际中却变成了孩子们的负担,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记住那些经典,就让孩子们死记硬背,每天布置的作业里必然有这些经典的抄写或默写任务。这就像是本来很好的饭菜,你偏硬塞给孩子,强拗的瓜不甜,这样反而会使孩子们反感那些经典。小学生学国学的例子深刻的反映了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老师的心中充满了功利化的思想,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的学生是最好的,可以接受很多生源,获得国家的

对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精心整理对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对公司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于对公司管理的几点建议 我到公司已经近一年了,通过这一年以来对公司的观察了解,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小建议,希望为公司的发展尽绵薄之力。首先,企业文化的创造氛围不够浓厚,需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较强的凝聚力,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其次,培训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但个别部门主管对培训工作不重视,每次培训总找各种理由拒绝参加,以致部门集体缺乏培训意识和积极性,培训后续反馈与评估机制脆弱,导致培训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三,新老员工之间缺乏沟通,老员工对新员工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过程中老员工对新员工缺乏教导、培养。 第四,员工工作积极性不够,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士气表现在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员工对工作是否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跟上司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方案和措施建议: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设立总经理信箱、总经理开放日。

目的在于两点:1)广开言路。主管领导多和大家接触,多听听各层级员工的建议和意见,集思广益进行管理。比如管理者邀请所有的 下属,就“如何提高公司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利润”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旦员工的建议得到采纳,就通报表扬,同时根据其建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公司给予相应的奖励。一个人能够畅所欲言、提出建议,得到上级的积极反馈,他的士气就会极大提高。 2)让员工对公司建设、管理有参与感,有主人翁的感觉。所以这一举措一旦实行,就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落到实处。总经理信箱可匿名投递,总经理开放日指在每月的指定日期,开设谈心室,公司任何人员可直接与总经理面对面沟通。对于员工意见,公司一定要予以处理,对于好的意见及开创性的建议,予以奖励;对于投诉和抱怨予以回复,以安抚民心。2、设立公司图书室,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在公司内部设立专门的图书室,放置公司订阅的图书、报刊,并鼓励员工把自己平时爱看的与职场、管理、专业相关的书捐赠出来(离职后书可带走),放入图书角,供大家翻阅分享。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适时进行总结。在整个公司内部,营造学习的氛围。 二、加强员工培训。 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不断完善培训制度与培训流程,加强培训考核与激励,建立培训反馈与效果评估机制,健全培训管理与实施体系,每月定期举行培训。建立公司培训公告栏,利用公告栏与短信服务平台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现代培训理念,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加强新员工入职培训,深入宣导公司的发展史、组织构架、

对公司的评价和展望

对公司的评价和展望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对公司的评价和展望篇一研究报告强调内在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只要逻辑推理没有问题,即使结论有偏差,客户依然会认同你。行业和公司密切相关、不能脱离,分析行业是为分析公司做铺垫。报告观点要求明确,观点的提出要有数据做支撑。报告文字要求简明流畅,要求做到报告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报告内容要求客观、中立,不做宣传文章。 首先,要细致的搜集资料,包括公司近几年的经营情况和行业情况,至少看近三年的年报,甚至更长时间的年报,了解公司各方面情况后,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阅读别人的报告,看别人的观点是怎样的,别人是怎样用词、怎样分析的。 在详细阅读大量资料、对公司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可着手写报告了。写报告前应该建立报告框架结构。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可以这样写: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公司的概况。包括历史沿革及业务概况;主要资产情况;股本结构及控股股东情况。切记不要copy现成的资料,要自己概括。历史沿革写简要一些,说清楚就可以;把公司的资产列成一个表,表中内容包括注册资本、公司持股比例、主营业务、最近一年的收入和利润、所得税率等内容,看看公司有哪些分公司、子公司,这些附属公司的经营情况怎样,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收入,创造多少利润,从而明确公司的核心资产有哪些;再看公司股东有哪些,分析大股东很重要,因为大股东资产多、业绩良好会对公司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反之经营不善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可以进行公司所处行业的分析,行业分析也可以穿插在公司每块主营业务分析中,深度报告有行业分析要求,一般报告没有特别要求. 第三部分,分析公司在行业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第四部分,分析公司的主营业务,每块重要的业务(包括重要子公司业务)必须分析透彻过往业绩,并做出未来发展的判断(这跟行业分析是相关联的),有

我对当下中国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 13015014 陈猛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古国,自尧舜禹开始,我想教育便已经出现,只是当时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最早的文字现在普遍认为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教”的形态,可见我国的教育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有教无类”,到现在21世纪“科教兴国”的思想,我国教育的发展从未间断过。但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教育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以讲教育形态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目前我们国家这三种教育现状是什么样的?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大多数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教育者。从我们刚步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陪我们玩耍,教我们读书、认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师生佳话的美谈,比如孔子对座下弟子因材施教,还有著名的“程门立雪”的故事。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感动大家的老师,像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为救学生而自己致残的最美教师张丽莉,2014感动中国人物——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格桑德吉等等,好多好多。但是,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社会了。比如一些老师在班级给学生排座也不是按照个子的大小排座,而是看哪个学生送的“礼”多,或者将学习好的

学生放在眼睛底下继续严加看管,而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就放在班级后面,任其“自生自灭”。这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没什么,他们认为好学生就应该好好管、多管,而坏学生怎么管都是管不好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他们身上就是浪费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意图。 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么?现代学校很多不是也将“有教无类”作为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么?但是,有的学校、老师的想法已经全都变了,他们为了更高的升学率,为了更高的优秀率,早已放弃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只要他们上课不吵不闹,不影响老师讲课,不打扰别人学习,就不会干预他们上课干什么,随你怎么玩,任你怎么睡。“有教无类”似乎只是一个传说,早已抛在脑后。所以好学生更好,坏学生更坏。我想,之所以出现坏学生,也是因为老师对他们的放纵才导致他们变坏的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高傲的称号,不知道在当代社会还有多少老师配得上它。况且,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那么多关于教师令人惊悚的新闻,平顶山幼儿园园长性侵儿童“小草莓”、海南万宁“校长带女同学开房”,还有最近网上流传的教授诱奸女大学生等等,我只想弱弱地问一句,“校长们,老师们,你们这么屌,其他人怎么看你们,你们造么?而且,现在我国学校的教育,我认为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校为了自己的荣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迫学生们放下自己的兴趣,每天坐在教室里死读书,读死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升学、升学。中国的教育现状不就是这样么,小学

对所在岗位部门和公司的认识要求和建议

对所在岗位、部门和公司的认识、要求和 建议: 篇一: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对公司的认识与建议 公司工作已有十多天的时间了,对公司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来公司面试的那天我就对公司产生了好感,是因为公司正规的面试流程和各位考官坦诚没所保留的对答。人与人的相聚都是缘,彼此能相识、相知、相聚是难得的缘分,能加入*****我认为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机缘。现将这十天来点滴的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公司办公面积不是很大,但是办公环境干净有序,这让人感觉很舒适,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同事们人都很和善,很有工作热情,这使我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公司成立于****年*月**日。公司以电力、冶金、矿山、能源、化工、环保行业为主要市场,以提供国内外最新技术的机电设备整机及其备品备件、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优化整体解决方案的科技型企业。经过十年的历练,公司也有一套自己完善的企业文化,而且句句精炼,深入人心。 所庆幸公司是重视行政部的。在现实很多企业中,行政部倍受其他部门和人员的非议,原因是其工作多是服务性的,

而且工作成绩又没有明显的结果,在工作考核中又不能量化,一般容易被老板忽视,在有的公司甚至被老板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其实行政管理体系,可以说是企业的中枢神经系统,其运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司的规范 化进程。所以说,在公司的行政部门工作不仅会学到很多,而且会对自己有很大的提升。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看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而且对培训课程的设计也是有细致的规划的。员工培训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就是看在这个企业里的人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提高,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这里我引用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所以说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追求全员卓越,那么这绝对是对企业、对职工的一个双赢的选择,这样有发展眼光的企业一定会在这个领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开发利用,并以绩效、奖金和保险等方式激励员工,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到达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这种管理理念更人性化、更科学、更能被员工所接受。 刚到公司的那天,遇到了之前的员工来公司交接工作,在

对公司的期望与建议范文,员工对公司的期望与建议

对公司的期望与建议范文,员工对公司的期望与建议 对于公司在新的一年里发展规划的一些看法 xx年刚刚过去,员工们在回顾与总结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对公司新的一年的发展规划非常关心,也充满了期待。在短暂的交流探讨中,员工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建言献策。其主要内容如下: 1. 公司的定位发展方向。 现阶段,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团体职业装,客户主要集中在河南,大客户团体也都是和夏总有关系的。很多时候都是夏总一个人在拉业务,很累很辛苦,而下面的人觉得自己帮不上忙、出不上力。对于这种状况,夏总觉得很不满意,业务员与公司其他员工也觉得不合理。作为一个销售型的公司,正常模式应该是业务员发掘客户资源、寻找潜在客户,并努力获取订单。如果是遇到较大阻力,需要更进一步支持,那么夏总才出面,以其专业知识、个人魅力、深厚关系来取得客户的信任,最终获得订单。而现在的情况却相反,商机是夏总获取的,客户是夏总维护的,甚至服装的一些细节部分都需要夏总亲自敲定,而底下的业务员们只是做一些边缘的工作。这样做下去,企业想发展壮大是不可能的。所以,优秀的业务员是必须的,优秀的销售管理者也是必须的。人员配置齐全,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支持到位,再加上目标清晰明确,公司上下一心,未来的发展壮大是很可期的。

因为公司的主要业务即大客户团体服装定制是有季节性、周期性的,且时间间隔也都很长。在此期间,员工们除了继续深入开发大型团体客户资源外,也应当积极接一些工程服、职业装的小单。这些小单的开发,可以在河南深入地做,也可以同时放在北京来做。这样,一方面保持了公司业务收入的不间断性,使得生产经营活动一直持续下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逐步扩展公司的知名度(毕竟大型事业团体的工装订单门槛高,接单不易,特别是非河南区域)。公司通过小单的开发,还可以培养一批有经验的业务员,并使得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成长起来,同时这些小单的高成功率对鼓舞业务员士气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商标使用上,高端定制和中高端职业装,依然使用“雷蒙派登”品牌,而中低端的工程服、工服则可以使用现有的如“虹菲”等品牌。 2. 规范公司架构,完善公司管理。 首先是充实各部门,使得员工们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员工们能够在随着公司的发展同时也获得进步空间。员工的士气很重要。人们常说“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未来就有多大”。咱们公司渴望发展壮大,目标是集团化并最终上市,这些都要求我们一步一步地壮大自己、完善自己。很多时候,人员有了,制度有了,目标有了,动力有了,再加上努力奋斗,成功并不遥远。例如,生产部的事多又杂,就可以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

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看法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如同和医疗体制改革一样:是失败的. 虽然中央不承认教育的产业化,但实际上已经这样运作了. 先说高等教育. 普通理工科的大学学费4500元,重点理工科的大学学费为5500元, 其他如艺术外语类的收费更高. 这样的收费的价格已经超出了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承受能力,2004年中国普通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875元/月,年平均收入不到一万元,农村地区我没有统计资料,收入状况更差.一个农民家庭需要20年不吃不喝才能供一个大学生完成4年的学业. 在民国时期,大学分国立,私立,教会大学三种. 国立大学,如国立中央大学基本免收学费,国立北平大学学费为年60银元,师范类学府不收食宿费和学费.国立大学被称为平民大学,很多清苦的学生都是读国立大学毕业的. 私立大学:如私立天津南开大学收费是80多银元,其他如上海私立复旦大学收费标准是87银元. 教会大学: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圣约翰大学,收费偏高,年收费为120银圆以上。 按现在的市价估计:民国的一银元=现在人民币30元. 那么,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收费一般为年1800元人民币,师范类甚至免费. 私立大学为收费标准为年2400元, 教会大学为3600元人民币/年,有些偏高,为贵族大学. 民国那时候,普通知识中产阶级的月收入为15-20银圆左右.那时候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可以轻松供应一个大学生读国立大学可现在不行. 民国时期的教授收入在社会阶层中收入最高,比高级军官还高,政府没有干预大学,大学实行教授治学,在民国时期,国立浙江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很多学科在当时已经有了和国际上一流大学对话的资格. 52年院系调整,害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各失去了自己的工学院和文学院,很多优秀的综合大学被拆分.96年又开始搞大学合并,大学更名,大学收费并轨,学费从500元飞涨到5500元.大学盲目扩招,造成就业困难. 我认为:扩招,提高国民教育素质,是正确的,但要适度,我们大学用10年不到的时间走了英国美国半个世纪的路,急于求成,盲目扩招,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犯了"冒进"的错误. 但国立大学不应扩招,扩招的任务可以教给一般大学和私立大学(民办)去完成,去承担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国立大学主要完成"提高"任务,搞高精尖,培养理论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这方面,国家教育部部门又犯了"瞎指挥"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