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情通报 - 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市海洋局欢迎您!

水情通报 - 上海市水务局 上海市海洋局欢迎您!

水情通报第八期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 2013年10月16日 分析:徐芬 审核:陈升 签发:2013年汛期(6~9月)上海地区水情总结一、汛期概况1、上海地区汛期气候概况:今年汛期上海地区降雨明显偏少,全市平均汛期降雨量为381.4mm 。

徐家汇站(气象部门上海代表站)汛期总雨量470.7mm ,较常年(684.5mm )偏少约三成,比2012年汛期雨量(681.1mm )偏少约三成;其中梅雨量185.5mm ,6月7日入梅,较常年入梅(6月17日)提前10天, 6月30日出梅,较常年出梅(7月10日)提前10天,梅雨期23天。

汛期高温日47天,约为常年高温日的五倍;8月7日出现今年汛期极端高温40.8℃,创上海历史新纪录。

汛期上海地区没有遭受台风明显影响。

2、上海地区水情概况:今年汛期上海地区水情正常,黄浦江及支流、杭州湾潮位出现了超警戒水位的高潮位,没有出现异常高潮位,仅黄浦江上游米市渡站出现了超高潮位蓝色预警标准的潮位。

8月22日凌晨,黄浦江干流市区到河口段、长江口和杭州湾出现汛期最高潮位,市区黄浦公园站汛期最高潮位4.59m ,略超警戒水位0.04m ;汛期共超警戒水位1潮次;河口吴淞站汛期最高潮位4.82m,略超警戒水位0.02m;整个汛期共超警戒水位1潮次;长江口高桥站汛期最高潮位4.85m,低于警戒水位0.05m;杭州湾芦潮港站汛期最高潮位5.03m,超警戒水位0.13m;汛期共超警戒水位1潮次。

6月28日,黄浦江上游及支流出现汛期最高潮位,黄浦江米市渡站汛期最高潮位3.95m,超警戒水位0.45m;汛期平超警戒水位共18潮次。

6月8日,金青松片、嘉宝片等水利控制片出现汛期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

汛后受201323“菲特”和201324“丹娜丝”双台风、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上海出现了风、暴、潮、洪“四碰头”的灾情,10月7日上海地区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0月8日黄浦江干流上游、支流掘石港和金青松控制片部分水位平超历史纪录,黄浦江及长江口的高潮位都超汛期最高潮位。

黄浦江上游米市渡站最高潮位4.61m,超历史纪录0.23m;支流掘石港洙泾站最高潮位 4.24m,超历史纪录0.14m;松江区的陈坊桥站最高水位3.81m,超历史记录0.12m;黄浦江黄浦公园站最高潮位5.17m,比汛期最高潮位高0.58m;黄浦江吴淞站最高潮位5.15m,比汛期最高潮位高0.33m;长江口高桥站最高潮位5.11m,比汛期最高潮位高0.26m。

二、上海地区雨情1、汛期降雨概况:2013年汛期气象部门上海代表站徐家汇站汛期雨量470.7 mm,较常年汛期雨量略偏少213.8 mm,比2012年汛期雨量偏少210.4 mm。

汛期徐家汇站各月雨量分布情况分别为6月、9月接近常年,7月降雨较常年偏少约六成,8月降雨较常年偏少约五成,图1为今年汛期徐家汇站各月雨量分布及对比情况。

图1:2013年汛期徐家汇站各月雨量对比图根据水文系统资料统计,上海地区汛期平均雨量为381.4mm,较2012年偏少187.1mm,单站汛期雨量在178.0~606.0mm,单站最大是杨浦区的长白泵站606.0mm,单站最小是奉贤区的奉贤南桥站178.0mm。

上海地区共有1站的汛期雨量超600mm,18站汛期雨量超500mm,66站汛期雨量超400mm,市中心城区汛期雨量在402~606mm。

从各区县的算术平均雨量可知,市中心城区的平均雨量最大为469.9mm,其次嘉定区是453.2mm;宝山区的平均雨量也大于400mm;其它区的平均雨量都小于400mm,最小的是奉贤区平均雨量仅301.0mm。

上海地区汛期雨量统计见表1和图2。

从各区代表站雨量统计可知,今年汛期嘉定区的汛期雨量最大为473.5mm,较常年偏少约二成;奉贤区的汛期雨量最小为178.0mm,较常年偏少约五成;市中心城区汛期雨量470.7mm,较常年偏少约三成。

今年汛期,上海地区的雨量明显少于常年,奉贤区和金山区的雨量不足常年的一半,2013年汛期上海地区降雨分布见图3。

图2:2013年汛期上海地区代表站雨量对比图今年汛期上海地区降雨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各月降雨分布不均,7月、8月雨量较常年明显偏少。

二是汛期短时强降水雨强大,9月13日局部大暴雨最大一小时降雨高达102.5mm。

三是汛期仅一场普降暴雨,多为局部暴雨;雨量总体呈现从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市中心城区雨量最大,奉贤区雨量最小。

图3:2013年汛期上海地区雨量等值线图2、梅雨概况:今年上海地区6月7日入梅(常年6月17日), 6月30日出梅(常年7月10日),梅雨期23天,全市平均梅雨量为169.7mm。

代表站徐家汇站(气象部门)梅雨量185.5mm,较常年梅雨量243.1mm偏少约两成。

今年的梅雨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入(出)梅均较常年提前,均较常年提前10天,梅雨期较常年持平,梅雨量较常年偏少。

二是梅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

三是梅雨期出现了三次较明显的降雨过程,其中6月7日入梅首日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

四是梅雨期内出现了2天高温日。

3、暴雨概况:根据全市水文系统资料统计,按单站日雨量大于50mm 的标准,整个汛期共有5场局部大暴雨,8场局部暴雨。

汛期主要暴雨概况如下:1、6月7日: 上海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

这是上海进入汛期后的首场暴雨,这场暴雨的特点:一是雨量大范围广,最大日雨量为松江区的陈坊桥站102.5mm;除个别站日雨量未达50mm外,绝大部分站雨量都达暴雨标准。

二是雨势猛雨强大,最大一小时降雨蕴藻浜东闸站48.0mm,陈坊桥站47.5mm;累计共有6站最大一小时降雨超36mm。

2、6月25日:局部暴雨。

降雨主要分布在上海的北部地区,最大日雨量为嘉定区的嘉定南门站64.0mm,嘉定、中心城区、宝山、崇明和浦东新区都出现了大到暴雨。

3、7月5日: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崇明县的崇明新城站80.5mm。

暴雨主要集中在上海北部地区的崇明、宝山、嘉定,市中心城区、闵行及浦东新区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暴雨,全市累计共有44站雨量超50mm。

4、7月20日:小范围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浦东新区的高桥公园站91.5mm。

暴雨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高桥公园站附近的小范围内,宝山地区也出现了大到暴雨;全市共有2站日雨量超50mm。

5、7月21日: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青浦区的盈湖站73.5mm。

局部暴雨主要集中在嘉定区和青浦区,全市共有6站日雨量超50mm。

6、7月27日:小范围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浦东新区的周浦站58.5mm。

局部暴雨主要集中在周浦站附近的小范围内,仅1站日雨量超50mm;除市中心城区个别测站小雨外,上海大部分地区无雨。

7、7月31日:局部暴雨、大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嘉定区的蕴藻浜西闸站107.5mm,局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嘉定区和青浦区,局部暴雨主要集中在崇明、宝山和闵行区;全市累计共有2站日雨量超100mm,12站日雨量超50mm;最大一小时降雨为蕴藻浜西闸站63.5mm,累计有13站最大一小时降雨超36mm。

8、8月1日:局部大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市中心城区的曹家渡和中山公园站都是110.0mm。

局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城区,局部暴雨主要分布在嘉定、闵行和青浦区。

全市累计共有2站雨量超100mm,21站雨量超50mm;最大一小时降雨为嘉定区的泾河站68.0mm,累计有20站最大一小时降雨超36mm。

9、8月4日:小范围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崇明县的横沙民星站58.5mm。

暴雨主要集中在崇明县和浦东新区的小范围内,浦东新区也有2站日雨量超50mm,全市共有3站日雨量超50mm。

10、8月25日: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浦东新区的申港站79.5mm。

局部暴雨主要集中在上海东部、北部地区的崇明、宝山和浦东新区,全市共有9站日雨量超50mm。

11、8月29日:局部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松江区的泖港站68.0mm。

局部暴雨主要集中松江区和市中心城区,全市共有4站日雨量超50mm。

12、9月11日:小范围局部大暴雨。

最大日雨量为松江区的洞泾工业区站 130.5mm,局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松江区的小范围内,全市累计共有3站雨量超100mm;最大一小时降雨为洞泾工业区站98.0mm,累计有4站最大一小时降雨超36mm。

13、9月13日:局部大暴雨。

这是今年汛期灾情最大的一场暴雨,最大日雨量为长宁区的北虹路地道站142.0mm,局部暴雨大暴雨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市中心城区和松江区, 全市累计共有14站雨量超100mm;最大一小时降雨为北虹路地道站102.5mm,为今年汛期最大一小时雨量,累计有40站最大一小时降雨超36mm。

三、上海地区水情1、黄浦江干流及沿海:今年汛期黄浦江干流及沿海潮位属正常,黄浦江干流、杭州湾的最高潮位略超警戒水位,长江口高潮位略低于警戒水位。

8月22日凌晨,受天文大潮汛和12号台风“潭美”外围环流的影响,黄浦江干流、长江口及杭州湾出现了汛期最高潮位,市区黄浦公园站4.5 9m,略超警戒水位0.04m,整个汛期仅1潮次超警戒;为近十年汛期的第五低值,比近十年汛期均值略低0.04m。

河口吴淞站4.82m,略超警戒水位0.02m,整个汛期仅1潮次超警戒;为近十年汛期的第六低值,比近十年汛期均值略低0.01m。

长江口高桥站4.85m,略低于警戒水位0.05m;为近十年汛期的第六低值,比近十年汛期均值偏低0.01m。

杭州湾芦潮港站5.03m,高于警戒水位0.13m,整个汛期仅1潮次超警戒;为近十年汛期的第二高值,比近十年汛期均值偏高0.17m。

总体而言,2013年汛期黄浦江及长江口汛期最高潮位低于去年汛期,明显低于历史最高潮位;杭州湾芦潮港汛期最高潮位高于去年汛期,也明显低于历史记录。

汛期,上海地区代表站最高潮位统计见表2和图4。

表2:2013年汛期上海地区最高潮位统计表单位:m(吴淞基面)2、黄浦江上游及支流:汛期,黄浦江上游及支流潮位属正常,上游最高潮位超警戒水位,支流掘石港也超警戒水位,支流拦路港略低于警戒水图4:2013年汛期上海地区代表站最高潮位统计对比图位。

汛期最高潮位都发生在6月28日,主要是受梅雨期23日至27日连续降雨和上游径流的影响,黄浦江上游米市渡站3.95m,超警戒水位0.45 m,达到高潮位蓝色预警标准(3.80m);略高于近十年汛期均值0.01m,为近十年汛期第六低值;整个汛期平超警戒水位共18潮次,明显少于去年的60潮次。

支流掘石港洙泾站3.77m,超警戒水位0.27m,与近十年汛期均值持平;整个汛期平超警戒水位共8潮次。

支流拦路港泖甸站3.36m,低于警戒水位0.04m,略低于近十年汛期均值0.02m,为近十年汛期第五低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