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的区别
香港港
• 香港港——中国天然良港,远东的航运中心。北 纬22°30′,东经114°20′,在珠江口外东侧, 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 。香港地处我国与临近 亚洲国家的要冲,既在珠三角入口,由位于经济 增长骄人的亚洲太平洋周边的中心,可谓是占尽 地利。香港港是全球最繁忙和最高效率的国际集 装箱港口之一,也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 目前有80多条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 班轮服务,连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 地。
• 一般来讲,自由港应处于外贸货物吞吐量大、国 际航线多、联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腹地外向型经 济发达的港口。自由港绝大部分位于沿海港口, 也可位于内陆地区。但是自由港必须是港口或者 是港口的一部分。 • 而自由贸易区则可以设在内陆或者远离港口的地 方。北美自由贸易区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 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 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的国际经济一体 化组织。
• 香港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本地银行和外国银行 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1973年撤销外汇管制后, 香港的外汇市场成为完全开放的自由外汇市场, 资金经营自由,没有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之分, 香港黄金出入口禁令也早已撤销,黄金完全自由 进出口。香港是目前亚洲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金 融中心。
• 外人到港,无论是办企业,还是探亲、旅游,手 续都十分简单。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每 次来港逗留不超过一个月时,可用护照代替签证。 香港居民出入境也十分自由。
港口范围
• 香港港有15个港区:香港仔、青山(屯 门)、长洲、吉澳、流浮山、西贡、沙头 角、深井、银矿湾、赤柱(东)、赤柱(西)、 大澳、大埔、塔门和维多利亚。其中维多 利亚港区最大,条件最好,其平均超过10 米深的港内航道,使大型远洋货轮可随时 进入码头和装卸区,为世界各地船舶提供 了方便而又安全的停泊地。
•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 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 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试图通过北美 自由贸易区来主导整个美洲,一来为美国提供巨 大的潜在市场,促进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来为 美国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势力,与欧洲争夺世界 的主导权。199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 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随后美国于 1994年9月正式提出“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 同年12月,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由北美、南美和 加勒比海所有国家(古巴除外)共34个国家参加 的“美洲首脑会议”,会议决定于2005年建成 美洲自由贸易区。
• 香港还拥有优良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作业流程, 港口管理先进。香港的货物装卸作业素以高效见 称,货柜船在港内的周转时间平均约为10小时。 其港口设备可同时容纳上百艘船舶靠泊和进行装 卸作业。香港不仅拥有集装箱码头,而且还拥有 石油、煤炭、水泥等专用码头。其港口费率在世 界上属于最低的。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集装箱吞吐 量第一的香港港,有海上航线20多条,通往世界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000个港口。每年进出港 旅客达1000万人次。香港无论是从港口设施的船 舱吨位、货物处理量和客运量而言,都跻身于世 界大港之列。
• 香港港采用系船浮筒进行船舶的过驳倒载 作业,集装箱装卸和客运方面都有较高水 平。香港港有72个远洋船系船浮筒。其中 44个可系泊137~183米长的船舶,28个可 系泊长137米以下的船舶。57个为台风时系 船浮筒。此外,还有香港当局和私人的系 船浮筒2000多个。这些浮筒可系泊待靠码 头船舶,也可进行海上过驳倒载作业。浮 筒作业周转期仅2.7天。
自由贸易区
•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出 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 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 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 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 力的其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 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 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 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 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义还包 括自由港和转口贸易区。
•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 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 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 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 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实力远 仅为美国的 ( 年数据),经济实力远 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 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 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
• 香港对世界各国正常的工商投资均实行充分的开 放政策,没有因国别差异带来的行业限制与经营 限制。属于正常工商活动范围内的土地买卖及外 来公司的股权收购、合并、转让、雇工、投资等、 皆与本地公司一视同仁。商品与劳务支付的价值 也基本上保持充分的自由竞争状态。
港口作业特点
• 自动化水平高作业实现弹性处理 • 香港国际集装箱堆场的活动均以自动化系统进行计 划、协调和监督,电脑系统存有每个集装箱的详尽资料, 提供多种查询、报告及分析工具,协助管理集装箱储存。 自动化系统与“信息交换服务”和闸口程序自动化系统 联通,并具有显示堆场三维地图的特别功能,能随时提 供码头标准箱的准确位置。通过这些先进技术,码头实 现了缩短船只靠泊时间的目的,加快集装箱车在码头的 周转,并对客户的特别要求做出弹性处理。
NAFTA
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北美自由贸易区 目录
成立背景 宗旨 组织机构 基本内容 基本特点
NAFTA
成立背景
• 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NAFTA)由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3国组成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 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 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 签署。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 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自由贸易区类型 • 就性质而言自由贸易区可分为:商业自由 区和工业自由区。(前者不允许货物的拆包 零售和加工制造;后者允许免税进口原料、 元件和辅料,并指定加工作业区加工制造)
•Hale Waihona Puke 就功能而言可分为: • 转口集散型(这一类自由贸易区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 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最 突出的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 • 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以从事进出口 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在发展中 国家最为普遍。例如阿联酋迪拜港自由港区) • 出口加工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 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例如尼日利 亚自由贸易区) • 保税仓储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保税为主,免除外 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例如荷兰 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贸易区。)
第三条(农产品关税相关)
• 美、加分别取消其对墨农产品征收的61%和 85%的关税;墨则取消对美、加农产品征收 的36%和4%的关税。另外,墨拥有10至15年 的时间来逐步降低剩余农产品的关税,并 有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援助以及科 研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
第四条(运输业相关)
• 在运输业方面,三国间国际货物运输的开 放有一个10年的转换期。3年后,墨的卡车 允许进入美边境各州,7年后所有三国的国 境对过境陆上运输完全开放。
基本特点
• • • • 贸易自由 金融自由 人员进出自由 投资自由和企业经营自由
• 香港对进出口贸易基本上没有管制,不存在关税 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凡符合惯例的贸易行为均畅 通无阻,没有国界限制。对本地厂商的出口商品 不提供任何优惠和特权,对外地进口商品不给任 何歧视。除了酒类、烟草、碳氢油、甲醇、非酒 类饮品及浓缩汁液和化妆品等商品以外,大部分 货物进出免税,并且不受其他贸易措施的限制。
宗旨
• 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和劳务在缔约国 间的流通; • 改善自由贸易区内公平竞争的环境;增加 各成员国境内的投资机会; • 在各成员国境内有效保护知识产权; • 创造有效程序以确保协定的履行和争端的 解决;建立机制,扩展和加强协定利益。
组织机构
• 自由贸易委员会。由三个成员国的内阁级代表组 成,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中央机构,统管协定 的实施和争端的解决,监督各工作小组、委员会 和其它附属机构的工作。 • 协调员。由分别来自三国的三位高级贸易官员构 成,负责协定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 • 秘书处。负责根据协定相关条款解决争端。 • 另设30多个工作小组、委员会及附属机构。
基本内容
第一条(纺织品关税相关) • 在墨西哥占有劳动力优势的纺织品和成衣 方面,除了取消一部分产品的关税外,对 于墨西哥生产的符合原产地规则的纺织品 和成衣,美、加取消其配额限制,并将关 税水平从45%降到20%。
第二条(汽车产品关税相关)
• 对于汽车产品,美、加逐步取消了对墨西 哥制汽车征收的关税,其中轻型卡车的关 税从25%减到10%,并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 于重型卡车、公共汽车、拖拉机的关税则 在10年内取消。墨则将在10年内取消美、 加汽车产品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其中对 轻型卡车在5年内取消关税。
与珠三角港口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 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船舶营运经验、先进 而完善的船舶管理制度,拥有和控制着超 过世界总运力6%的船队,而珠三角地区则 拥有生产成本低、基础设施持续改进等优 势,由此双方互补,规划一套接轨的交通 网络,力争实现双赢,也可继续保持香港 港的吸引力。
两者的区别
• 性质的不同
第五条(通信业相关)
• 在通讯业方面,三国的通讯企业可以 不受任何歧视地进入通讯网络和公共 服务业,开展增殖服务也无任何限制。
第六条(汽车保险业相关)
•
在金融保险业方面,在协定实施的最初6年中,美、加 银行只能参与墨银行8%至15%的业务份额;在第7至15 年间,如墨银行市场中外国占有率超过 25%,墨则有权 实行一些保护性措施;墨在美、加银行市场中一开始就 可以享受较为自由的待遇。协定还允许美、加的保险公 司与墨的保险公司组成合资企业,其中外国企业的控股 权可逐年增加,到2000年在墨的保险企业中外国企业的 股份可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