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消毒与规模化猪场的消毒程序

猪场消毒与规模化猪场的消毒程序

编辑版word 猪场消毒 (一)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二)工作人员消毒。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在猪场门口设置消毒池,人员进入要经过消毒池,然后要去洗澡换掉衣物,穿山洁净已经消毒过的衣物鞋子,原来穿的衣物要进行熏蒸或者浸泡消毒。从场外购入的物品必经过规定时间的熏蒸消毒后才能进入场内。进入生产区前先洗澡、更换防疫服或工作服。生产区的每栋猪舍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盛3%~5%来苏儿液或10%~20%的漂白粉溶液供工作人员进入时蘸脚。每栋猪舍门口的洗手盆内装稀释1:600倍的百毒杀-S进行洗手消毒。

(三)猪舍消毒。包括清理、冲洗,待干燥后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再用熏蒸法或火焰法或火碱法等进行消毒。

(四)带猪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一般每周消毒1次。 (五)饮水消毒。用漂白粉按每公斤饮水用3~5毫克或用0.025%的百毒杀溶液消毒,每周1次。

(六)死猪和粪便处理。死于传染病的猪宜远离猪场深埋或焚烧,死于非传染病的猪宜高温处理,猪粪应堆积发酵或入化粪池。

规模化猪场消毒程序

猪场日常消毒程序 区分两个区: 非生产区消毒、生产区消毒

空栏舍终末消毒程序 做好六个环节:清扫、清洗、干燥、物表喷雾消毒、饮水系统消毒、寄生虫等清除消毒

非生产区消毒 人员消毒: (1)体表消毒: 人员都走专用消毒通道, 汽化喷雾消毒装置在人员进入通道时使消毒剂汽化喷雾,人员全身编辑版word

黏附一层薄薄的消毒剂气溶胶,能有效地杀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可用碘酸1:500、全安1:1500或绿养宁1:2000,两月轮换一次。

(2)鞋底消毒: 人员通道地面应做成浅池型,池中垫入有弹性的室外型塑料地毯,并加入消毒威1:500稀释或菌毒灭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3)人手消毒: 用碘酸混合溶液1:200稀释、菌敌1:300稀释、聚维酮碘1:300稀释或全欣洁1:400稀释后,涂擦手部3分钟后,再用水冲洗。

大门消毒池 外来病源的重要控制点 池长为车轮2个周长以上,上方必须建顶棚,防止雨水冲稀消毒液,并设喷雾消毒装置。 消毒威1:1200稀释、菌毒灭1:300稀释或消杀威1:300稀释 每天添加,7天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1~2月互换一次。

车辆 所有进入养殖场非生产区或生产区的车辆须严格消毒,车辆的挡泥板和底盘等须喷透,驾驶室等必须严格消毒。

消毒威1:800稀释、消杀威1:250或全安1:1500稀释稀释

办公及生活区环境消毒 猪场办公室、宿舍、厨房、冰箱等平时消毒每周一次,卫生间、食堂餐厅等必须消毒每周两次。疫情爆发期间每天2次。 编辑版word

消毒威1:1000稀释或绿养宁1:1200稀释 两种消毒剂两月互换一次。

生产区消毒 人员要更衣消毒沐浴,或换一次性的工作服 1、更衣沐浴: 喷雾消毒室

消毒威1:1800稀释绿养宁1: 20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 每周更换一次。两种消毒剂两月互换一次。

2、脚踏消毒池: 人员应穿上生产区的胶鞋或其它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消毒桶)进入生产区。 消毒威1:800稀释或菌毒灭1:300稀释,每天适量添加,每周更换一次。 两种消毒剂两月互换一次。

3、生产区入口消毒池 消毒威1:800稀释 或菌毒灭1:300稀释

每天添加,更换每周一次。 两种消毒剂两月互换一次。

4、场内道路、空地、运动场等: 应做好厂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周用消毒威1:1200对厂区环境进行1~2次消毒。

5、排污沟消毒: 定期将排污沟中污物、杂物等清除通顺干净,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每周至少用消杀威1:300消毒一次,并对蚊蝇繁殖有抑制作用。 编辑版word

6、赶猪通道、装猪台消毒: 每次使用前后都必须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威1:800稀释或绿养宁1:1000稀释, 消毒剂每月互换一次。

7、产房消毒 母猪产前处理:

全安1:1500、碘酸混合溶液1:500、卫安1:200、聚维酮碘1:300、绿养宁1:1500稀释作为洗涤消毒剂,全身抹洗后擦干。

母猪产后必须清洁消毒,特别是人工助产,必须严格进行保护性处理,以保证母猪生殖系统健康

用全安1:1500、碘酸混合溶液1:500、卫安1:200、聚维酮碘1:300、绿养宁1:1500稀释作为洗涤消毒剂,全身抹洗后擦干。

8、仔猪断脐及保温处理 先保温、再消毒 仔猪一出生断脐后,迅速用毛巾等将胎衣简单擦拭,尤其是脐带部位。使仔猪迅速干燥,保持体温,减少体能损失;能更快、更多地吃到初乳。可将仔猪脐带在碘酸1:150中浸泡一下

断尾、剪牙、去势等手术创口用碘酸1:150反复涂抹几下即可。

9、产房环境消毒: 碘酸1:500或全安1:1500、卫安1:200或1:400全欣洁用专用喷雾机充分喷洒在产房地面、产床上,尤其保温箱内,可起到杀菌消毒、驱赶蚊蝇等作用

10、 仔猪出生后消毒 每天在保温箱内换干燥消毒的麻袋。 仔猪出生10天后,向上喷雾消毒,雾要细,慢慢下降,使仔猪无冷刺激。 用碘酸1:500或全安1:1500或卫安1:200稀释, 一天一次,用量30-50ml/平方米。 编辑版word

11、保育室消毒:

保育舍进猪前一天,对高床、地面,保温垫板充分喷洒,可杀菌消毒、驱赶蚊蝇、防止擦伤等,同时让仔猪保育室跟产房的气味一致,降低断奶仔猪对变更环境的应激。干燥后再进猪。

碘酸1:500或全安1:1500或消毒威1:1000或卫安1:200稀释,用量100ml/平方米表面。 定期喷雾消毒 仔猪转入保育室起,两天一次喷雾消毒,夏天可直接对仔猪喷雾消毒,冬天气温较低时,向上喷雾,水雾要细。可用消毒威1:1000稀释

12、后备及怀孕母猪室及公猪室的消毒 后备、怀孕母猪以及公猪的生活环境必须保持卫生、干燥,并严格消毒,减少感染导致不孕、流产、死胎、少精、死精等疾病的发生。

定期消毒 将定位栏等打扫干净,喷雾消毒, 消毒威1:1000稀释,3天一次。 爆发疾病时,消毒威1:800消毒一天一次。

13、中大猪栏舍消毒 用专用汽化喷雾消毒机喷雾消毒,使消毒剂水滴慢慢下降时与空气粉尘充分接触,杀灭粉尘中的病原微生物。 消毒威1:1200或绿养宁1:1500稀释,一周二次

爆发疾病时,消毒威1:800每天消毒一次,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14、病猪隔离区消毒 每个生产区应有单独的病猪隔离室,发现猪只出现异常,应隔离观察治疗,以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猪只。 每天用消毒威1:600或碘酸1:300稀释喷雾两次。

如发生呼吸道疾病用碘酸1:300或绿养宁1:600汽化喷雾消毒后,十分钟后再开窗通风。 编辑版word

如发生肠道疾病,如细菌性或病毒性腹泻,在饮用水中按0.8公斤/吨水添加碘酸,疗效确切。

15、饮用水消毒 猪饮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生产中要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深井水。 饮水与冲洗用水要分开,饮用水须消毒,冲洗水一般无需消毒 可用消毒威2-15克/吨水或绿养宁4-15克/吨水消毒 爆发急病时加大用量(日常用量加倍), 特别发生肠道疾病,如病毒性腹泻等,饮水中以0.8公斤/吨水添加碘酸连续三天,可有效控制病情。

16、饲喂、运载、及其他器具的消毒 做好定期消毒 各种工具用水枪冲洗干净。用1:800消毒威、1:500菌敌或1:300菌毒消洗刷浸泡消毒,直接接触猪只的器具如小猪周转箱(车)每次使用后必须刷洗消毒。

17、药物、饲料等物料外表面(包装) 对于不能喷雾消毒的药物饲料等物料的表面采用密闭熏蒸消毒: 物料使用前除去外包装,以防带入病原微生物。

18、皮炎湿疹消毒 猪只无论大小,体表出现细菌、霉菌性的皮炎、湿疹等,可用全安1:500、碘酸1:300或消杀威1:100稀释每天喷猪体表两次,连续三天以上;或直接用棉签蘸原液涂抹患处,直至治愈。

19、手术(伤口)消毒 在进行手术前,手术创面可用碘酸1:200直接涂抹两次以上进行灭菌,; 兽医工作人员用碘酸1:200倍的稀释液反复搓抹1分钟以上,进行灭菌; 伤口或溃疡可先用碘酸1:200的稀释液冲洗干净,再直接涂抹即可。 编辑版word

20、医疗器械消毒 术后使用过的各种医疗器械,用全安1:500的稀释液浸泡刷洗后,再放入碘酸1:300溶液浸泡半天以上,取出用洁净水冲洗晾干备用。

同一器械要连续用于不同猪只时,如专用栓剂推进器,紧急消毒方法是:先用洁净水冲洗一下,再浸泡在碘酸1:300稀释液10分钟,即可使用。

21、病死猪、活疫苗空瓶消毒 病死猪在专用焚化炉中焚烧处理,也可深埋,用生石灰和烧碱拌撒深埋。 用后的活疫苗空瓶应集中放入装有盖塑料桶中灭菌处理,防止病毒扩散,可用消毒威/菌毒灭/绿养宁1:100稀释溶液侵泡。

22、猪场空栏舍 终端消毒 第一步:清扫

清空所有猪只 拆移围栏、料槽、垫板等设备 移走畜舍内所有物品 清除排泄物、垫料和剩余饲料, 确保清扫干净

第二步:清洗 关键控制点 低压喷雾器对高床、垫板、网架、栏杆、地面墙壁和其他设备充分喷雾湿润。 30~60分钟后用高压水枪冲净粪便,有效除去粘附在栏杆垫板地面上病原体(寄生虫卵等)。

消毒威\绿养宁1::500自上而下喷洒至湿润,保证墙壁、地面及设备均得到消毒,每平方表面约用300毫升。

清洗浸泡1-2小时后,用高压喷枪冲净。

第三步:栏舍干燥 干燥是很好的消毒方法,同时保证消毒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