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布考(畅躺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
及体内胆固醇逆转运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倪占玲赵水平
胞内胆固醇流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的关
键环节。胆固醇逆转运(RCT)是指过多的胆固醇从外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转运至肝脏,进而以胆酸的形式被分泌到体外的过程。RCT是机体排出多余胆固醇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机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普罗布考是目前所知唯一能消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黄色瘤的调脂药。动物实验发现,普罗布考可以抑制甚至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推测其中重要机制是普罗布考促进体内的RCT,但具体作用机制未明。以往的研究报道,普罗布考通过调节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载脂蛋白E和B族I型清道夫受体(sa—BI)等的表达与功能,增加胆固醇从外周细胞的流出及转运。但是也有相反的报道,观察到普罗布考可抑制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I介导的细胞胆固醇流出,而不利于胆固醇的逆转运。然而,这些结果大多来自体外研究,只能从单独的环节解释普罗布考影响RCT。最近的研究发现,转运子ABCGl、ABCG5,ABCG8对RCT具有重要作用,但普罗布考影响RCT的机制是否与之有关尚未有报道。巨噬细胞过度荷脂产生的泡沫细胞沉积于动脉壁形成了早期的粥样斑块,因此巨噬细胞的RCT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普罗布考对体内巨噬细胞RCT效果如何?由于缺乏测定体内RCT的方法,至今没有直接证据。本课题参考Rader实验室的方法建立一种测定体内巨噬细胞RCT的方法。观察普罗布考对巨噬细胞RCT的体内、体外影响,并探讨其中可能机制。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直接测定动物活体内巨噬细胞RCT的方法;研究普罗布考干预对小鼠体内巨噬细胞RCT的影响,再观察普罗布考干预对体外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分别探讨其中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C57B圳小鼠为动物模型,给予腹腔注射经
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OL)荷脂与氚(3H)标一胆
固醇标记的RAW264.7细胞悬液,用液闪计数仪测定
血清、肝组织、粪便中3H一胆固醇的含量;以不同剂
量普罗布考(o,0.1%,0.5%,l%w册干预4周的
C57BL.,6J小鼠为动物模型,分别腹腔注射上述标记
细胞悬液,测定血清、肝组织、粪便中3H一胆固醇的
含量;收集0.5%普罗布考组血清孵育不同剂量普罗
布考干预的RAW264.7巨噬细胞,测定细胞胆固醇
流出;分别以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
SR—BI,胆固醇7a羟化酶,肝脏和小肠ABCG5,巨噬
细胞ABCAl,ABCGl/:sR—BI的基因及蛋白表达。
结果
1.
腹腔注射经Ae—LDL荷脂及3H一胆固醇标
记的RAW264.7细胞悬液后小鼠血清、肝脏和粪便
中均可检测到3H的放射活性,分别占注射总量的百
分比为(2.81±0.06,0.68±0.03,0.69-t-O.03)。
2.
普罗布考(0.1%,0.5%,l%)呈剂量依赖性地
降低血清总胆固醇(rc,1.78±0.22,1.43±0.20,
1.42±0.15
VS
2.71-t-O.4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0.94-t-0.16,0.71±0.14,0.70
4-0.10
VS
1.60-t-O。lo)口<0.01),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0.37±0,08,0.32±0.08,0.31±0.07
VS
0.47土0.06)及甘油三酯frG,0.91-t-O.12.0.82±0.07。
0.84-t-O.12VS
1.16±0.Z1)(P<O.05),但0.5%与l%酱
罗布考组问无明显差异。
3.
各普罗布考干预组(0.1%,0.5%,1%yh鼠血
清3H一胆固醇的含量较对照组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增
多,占注射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6h:1.27-t-O.0l,
1.42-t-O.01,1.43土0.02
VS
1.08±0.02),(24h:1.86-t-
・84・
0.03,2.52
4-0.02,2.544-0.02VS1.414-0.02)和(48h:1.054-0.01.1.194-0.01。1.174-0.01VS0.944-0.03),(P<0.05),但0.5%与1%普罗布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各普罗布考干预组(0.1%,O.5%,1%)小鼠肝脏中3H的含量较对照组减少(1.654-0.05,1.574-0.03。1.564-0.02VS1.86±0.01。P<O.05);粪便中3H的总含量显著增多(2.814-0.04,3.754-0.03,3.794-0.07VS1.374-0.04,P<0.01);O.5%与1%普罗布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不同剂量普罗布考(o.1%,0.5%,l%)干预后肝脏胆固醇7Or.羟化酶mRNA(0.684-0.01,0.964-0.02,0.984-0.04)的表达与对照组(0.514-0.02)比较,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多(P<0.05);ABCG5mRNA(0.64.4-0.02,0.864-0.04,0.854-0.03)及其蛋白(0.614-0.02,O.954-0.03,0.964-0.04)的表达与对照组(o.45±0.02)比较,亦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O)<0.05);普罗布考干预后小肠ABCG5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剂量依赖性增多(P<o.05);0.5%与l%普罗布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普罗布考干预后肝脏SR—BI的mRNA与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O.05)。7.普罗布考干预4周后小鼠血清(38±0.03%)较对照组(204-0.03%)明显促进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的胆固醇流出(P<0.01)。8.不同浓度普罗布考(10,20,50,100斗mol/LvsOtLtool/L)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巨噬细胞ABCGI基因(0.754-0.03,0.944-0.03,1.184-0.02,1.224-O.04v80.524-0.04)及蛋白(0.684-0.03,0.854-0.05,1.17.4-0.03,1.19
4-0.04
vs
0.49±0.04)的表达量,并加速血清
诱导的胆固醇流出率(254-0.06%,29.1±0.04%,
34.1±0.04%,34.9
4-0.08%vs
20
4-O.03%)(P<O.05),50
与100肛mol/L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9.
不同浓度普罗布考对巨噬细胞sR—BI,AB—
CAl基因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
结论:
1.
经腹腔注射Ae—LDL及3H一胆固醇处理过
的巨噬细胞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清、肝组织、粪便中
,H一胆固醇的含量,是一种直接检测小鼠体内巨噬细
胞RCT的可行方法。
2.
普罗布考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血清总胆
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
甘油三酯,0.5%普罗布考组达最大效应。
3.
普罗布考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小鼠体内巨噬
细胞的胆固醇逆转运。
4.
普罗布考促进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可能
是通过上调肝脏胆固醇7a羟化酶、肝脏和小肠
ABCG5的表达而实现的。
5.
普罗布考促进小鼠体内胆固醇逆转运可能
与肝脏SR—BI的表达量无关。
6.
普罗布考干预后的小鼠血清显著促进巨噬
细胞胆固醇流出。
7.
普罗布考可能是通过增加ABCGl的表达
而促进巨噬细胞胆同醇流出的。
8。
普罗布考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机制
可能与细胞膜SR—BI、ABCAl的表达量无关。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