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讲话稿:市委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的讲话

讲话稿:市委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在市委常委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我到XX工作的第十个工作日。这段时间,一是参加省里的一些重要活动;
二是作些调查研究,尽快熟悉XX的情况;三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思考XX当前和
长远发展的一些问题。今天是我到任后的第一次常委会,借这个机会提出几个问题,
跟大家交流一下。

省委对XX的领导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是继“一主两副”战略定位确立、XX办
公会议之后,又一个重大决策,充分表明中央、省委对XX的重视和厚望。三个重大
决策之后,XX以什么样的姿态做好起步工作,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贯彻省委的重大决策
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领导体制的重大调整,是湖北区域发展布局调整的重要里程
碑,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人民群众也寄予厚望。作为XX的核心领导层,我们要深刻
理解中央和省委的决策意图,并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形成共识。对中央和省委的决策,
侯长安部长在我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做了阐述。按照鸿忠书记的要求,湖北日报分两篇
专门编发了XX、宜昌两个新任市委书记的履新感言,并配发了评论,目的就是引导
全省上下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央、省委对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领导体制的调整。形成共
识需要一个过程,但能否形成共识,关键在我们“四大家”领导和核心领导层对这个
问题怎么看。

(一)怎么看待中央和省委对XX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我理解,所谓省域副
中心城市,它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定是省级城
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而不是地市级的。如果说我们仍然是一个地市级的规划
水平、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那就一定不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另一个方面是,省域副
中心城市一定是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作用。这就决定
了我们这个城市必须承担一些责任:一是对全省的支撑作用。最为突出和艰巨的任务
是全省六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规模。二是对区域的带动作用。
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定要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包括省内
的十堰、随州、荆门、神农架和省外的南阳等地方。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区域内起带动
作用,这个责任必须承担起来。这种带动作用发挥得怎么样,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城市
面积的大小,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强弱。1.97万平方公里面积,
近600万人口,可以说XX是个大市,但决定XX是不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是产业规
模和城市功能。三是对自身的提升作用。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确立后,我们对XX
的发展思路应该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提升。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在定位上更
加重视对“战略支点”的支撑作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讲的是整个湖北,而
湖北的支撑是三点,武汉、XX和宜昌。我们要起到“战略支点”的支撑作用,责任
重大,任务艰巨。第二,在功能上更加注重创新引领和质量提升。凸显我们城市特色,
凸显我们在中部城市群中的地位。第三,在视野上更加重视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找位次。
在全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我们处于什么位次,发挥什么作用,有多大差距,有多
大潜能,需要对比和分析。如何看待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这是我的初步认识,
还需要深化研究。

(二)怎么看待领导体制的调整。首先,不是市委主要领导的调整,而是领导方
式的调整;第二点,不是单个岗位的调整,而是领导集体的调整。这次换届,省委对
XX、宜昌就有别于其他市州。比如,常委职数,其他市州11个,我们13个;市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