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是建设新型工商、推进科学发展的一大课题,是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工商系统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
我们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造优质服务工商品牌,建设廉洁高效干部队伍,为经济社会和工商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推动工商工作创新创优。
一、以人为本抓教育升华思想提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廉政教育工作开展。
廉政教育要体现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触动和感化工商干部,提高大家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达到促转变、求提升的目的。
要努力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使大家自觉参与、主动融入、认真接受廉政教育,主动将思想、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保增长促内需、保民生护企业、保稳定促发展上来,统一到工商转型增效、创新创优上来。
要通过廉政教育,使全体工商干部在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的同时,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做到秉公执法、依法行政,便民快捷、廉洁高效,打造一流的干部队伍,树立崭新的社会形象。
在内容上,既要注重传统教育,又要赋予廉政教育新的时代内涵。
同时,要坚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的导向作用,以正面教育为主。
要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旗帜鲜明地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发挥典型引路和榜样示范作用。
要坚持用身边的人和事作正面教材,打破政治思想教育的“玻璃门”现象,使大家能真正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既耳濡目染又感同身受,在平凡中孕育出伟大,在朴实中闪耀着崇高。
要通过开展“弘扬新风正气,打造廉洁工商”、“我为反腐倡廉建设进一言”、“廉洁从政在心中”等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家在座谈讨论、谈心帮教与交流互动中明是非、知荣辱、思得失、守底线,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近年来,随着南海工商系统作风建设的不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顺利推进,先进群体和标兵个人不断涌现。
他们用勤劳和汗水书写着人生的辉煌,他们用智慧和双手书写着工商事业的崇高,也为我们提供了上好的学习素材。
我们工商部门还要在服务大局、服务发展中注意挖掘、宣传和推广新“典型,为科学发展和体制转型提供思想支撑,为廉政教育和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廉政教育中,我们要着眼当前,放眼未来,紧扣工商工作实际,立足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底线,及时拓展警示教育的内容。
要采取以会带训、“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工商干部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旁听法院庭审、邀请检察机关的领导或专家上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课,组织工商干部参观监狱、劳改农场或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聆听人生感悟,接受思想洗礼。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反面教育,有效增强大家的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做到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主动拒腐防变。
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工商系统的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廉政文化的激励引导作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工商廉政文化,使之占领工商干部的思想阵地。
要加强以“尽责、规范、创优”为内核的南海工商系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主流、带动一般、鞭策落后,在系统内大力宣传廉政文化,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
二、建章立制促完善强基固本重实用制度建设是惩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设法治工商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客观要求。
对于预防腐败而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我们要不断夯实基础,强基固本,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的规范化管理新格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即使是制度上的疏漏也将导致有空可钻、有机可乘,导致制度的约束力大大降低。
因此,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坚决、管理不到位必将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在制度建设上,要上下结合,内外联动,充分酝酿,民主讨论,做到拾遗补缺,切实可行。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狠抓贯彻执行,强化常态管理是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也是目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此,我们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工商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以拾遗补缺为重点,以健全完善为目标,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和实施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工商干部的行为。
在制度建设上做到全面协调、统筹兼顾。
制度建设还应注重实用性。
首先,应体现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增强受众的广泛性。
其次,要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制度贵在遵守和执行。
如果只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那么制度就形同虚设,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其实用性也大大降低,更谈不上约束力和执行力了。
我们要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以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廉政守则、双“六项禁令”、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为依托,狠抓廉政制度的规范和执行。
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正确决策,避免“一言堂”,尤其是在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上,应严格执行集体讨论制度,减少盲目性。
我们要根据改革发展的形势变化和工商体制机制的转型,通过上下结合、内外互动,及时调整、补充相关制度,建立健全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物品采购、工程招投标、人事任免、政务公开、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罚没物资处置、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制度,使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永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使行政权力公正运作、始终在阳光的轨道上运行。
在贯彻执行上,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单位、部门的“一把手”、分管领导要敢管敢抓,勇于负责。
在原则问题上,要能顶真碰硬,毫不手软。
同时,要体现人本管理思想,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同志,团结帮助同志。
三、风险防范扫盲点科学监控立机制要根据人员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实行岗位风险防范管理。
要在现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范围内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内部管理等工作环节的职责、要求、责任等进行细化、分解,做到职责清晰,界定科学,要求严格,责任到人。
要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的基础上,依职能理事项,依事项理流程,依流程定岗位职责。
并设置相应的不廉洁风险防范点,对可能产生腐败的环节点进行有效控制,特别要加强对腐败易发、高发环节的监控。
要以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围绕证、照、费、摊、案等环节,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杜绝吃、喝、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
要结合工作开展,认真研究、探索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内部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建立工商行政管理新体制、新机制。
在体制机制转型的同时,实现职能转变、工作创新。
并根据管理模式的转变,及时调整环节控制,实现不廉风险防范点的无缝覆盖。
另外,要借助科学手段,设置网上监控点。
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岗位风险防范的工作中,实现工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
总之,实行不廉风险防范管理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定人、定岗、定责,更好地规范具体行政行为,规范内部管理工作,有效追究工作责任,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风险,减少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全力保证行政权力和内部管理权力的依法民主、公开透明、公正公平、科学规范、廉洁高效运行,进一步推进具有时代特点和工商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进而达到促进工作,提高效能,提升形象的目的。
四、全面监督聚合力坚持不懈显成效开展权力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有效遏制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可靠保证。
加强权力监督必须从工商部门的工作实际出发,从腐败易发、高发的重点环节和要害部位入手,综合运用党内监督、职能监督和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强化监督的有效性。
要通过开展同级监督、上下监督、内外监督,在有效减少和彻底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和行为失范上下功夫、抓落实,做到有的放矢,旗帜鲜明,多措并举,形成合力,重点突出,成效凸显。
要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廉政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按照《党内监督条例》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对领导班子执行制度情况、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以及对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监督。
二是要加强对日常管理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
加大对资金运作、物资采购、工程建设以及罚没物资出入库、拍卖变价处理等业务办理中重点环节的监督力度,强化对权力配置的内部监管;认真开展效能监察和绩效考核工作,着力推进各项内控制度和廉洁自律规定的全面贯彻落实。
三是加强各种监督力量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
建立纪检监察、人事教育、财务审计、党团群工等部门的既相互协同又相互制约的监督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的有效监督作用。
要注重加强行政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实现由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流程固化转变,注重加强整合,使各种监督力量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监督在工商系统中的有效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大局,事关工商事业成败,必须狠抓不放,长抓不懈。
各级领导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抓服务谋发展、抓执法促规范、抓工作显成效、抓行风提形象,力促政风行风的根本转变。
每一位工商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始终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团结拼搏,务实创新。
以高度的自觉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到“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