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的设计报告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阿魏菇(pleurotus ferulae lanzi)又名阿魏蘑、阿魏侧耳、白灵菇等,是一种食药两用大型真菌,它因寄生或腐生在一种药用植物阿魏上而得名。
以前报道阿魏菇的栽培是固体菌种栽培,未见有液体菌种栽培的报道。
与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发育点多、接种后菌丝蔓延迅速、菌龄整齐等优点。
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菌种袋、栽培袋的接种及多糖的提取可以明显缩短生产周期,因此液体菌种的培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拟对阿魏菇液体菌种培养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方案如下:一、设计报告: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配方来观察菌丝体的生长情况、菌球出现的时间以及多糖的得率。
其中培养基的配方主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原料来做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的ph值。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并对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并且将液体菌种应用于栽培实验,观察出菇情况。
二、技术路线:获得菌种(单孢分离,组织分离)→扩大培养成斜面菌种→摇瓶培养(筛选培养基)→发酵罐深层培养(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一部分接种于菌袋进行出菇试验,另一部分菌丝体和发酵液分离多糖的提取分离。
三、实施方案:试验时间安排在2009.11——2010.12。
1.斜面菌种:pda培养基,用于保藏菌种。
2.一级种子培养:用摇瓶培养。
确定不同的碳源、氮源和ph等,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培养基3.二级种子培养:在一级种子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养,用发酵罐培养。
确定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发酵参数如温度、转速、ph值等及接种量、培养时间等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完成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确定放罐标准。
4.栽培出菇试验:用所得二级液体菌种接种到栽培袋上,与固体菌种相比较进行出菇试验,观察出菇时间、产量等因素。
5.一部分液体菌种用来分离提取多糖。
篇二:液体菌种制备流程及发展现状液体菌种发展现状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技术从60年代开始便有人开始探索,至8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实践,到目前为止,国内主要还是使用的在位灭菌气升式发酵罐,我们称之为第一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
几年前由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厂家从韩国引进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技术,这是一种将发酵罐整体放置于大型灭菌器中灭菌,然后再冷却并移出灭菌器在无菌程度很高的环境中接种、培养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第二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
第一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目前推广的很多,尝试的很多,但几乎没有能成功的应用于连续的工厂化生产中者。
究其原因,主要是可靠性差。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具有连续性,如果菌种出现污染就会使工厂停工,灭菌后的栽培料如果不能及时接种,也会增加污染的风险,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可靠的补救措施,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提高液体菌种发酵成功的可靠性从而把液体菌种污染率降低到2%以下,并且还得有万一出现菌种污染后的应急措施。
然而目前第一代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的管道、阀门、安全阀、压力表、过滤器、取样口都易存在灭菌死角,而且操作过程十分复杂,稍有不慎,会灭菌不彻底而前功尽弃,用其进行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其成功率远远达不到工厂化连续生产的要求,甚至很多根本就不能成功发酵出纯菌种来,只能用添加抑菌剂的办法来获得纯度并不高的食用菌液体菌种,而且这种方法也很不稳定。
第二代食用菌菌种液体发酵技术可靠性提高了,完全可以用于食用菌工厂化连续栽培中,但设备比较贵,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对无菌条件要求比较高,难以走进中小食用菌企业。
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设备及与之相配套的技术,具有可靠性高,操作简单,对环境的无菌条件要求不高,培养周期短,使用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栽培瓶/袋时接种方便,比较容易实现自动化,安全性高等特点。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可靠性高:我们的设备可使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产出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3、无菌条件要求不高:不需要万级无菌,更不需要百级无菌,只需保持场地无明显粉尘即可。
4、使用成本低。
每罐成本(含原料、能耗、工资)不超过100元,可接种10000瓶/袋。
5、培养周期短:多数菌种只需4-5天。
篇三: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五) 2010年4月10日(五)液体菌种的制作难点1.试管的选择:生产液体菌种时,试管的选择非常重要,有好多的人就是在试管的选择上出问题,总是做不出专用母种。
在生产上,我们要求试管一是自己新生产的,再一个就是存放时间短的。
长期存放的、上面长霉菌的,一定不能用。
2.三角瓶专用母种的制作:三角瓶专用母种其实很好做,就是有些人不求甚解,以为接上种就可以,其实这样是永远都不会生产出三角瓶的。
这里面的操作细节一定要掌握。
3.发酵罐的制作细节:发酵罐其实很好操作,只是做为一个最后的环节,它要求的是细节。
操作规程上说的那些是对的,只是要想做得好,最好是学习一下。
由老师亲自做一次,注意哪个地方应该特别小心,也就是细节要特别小心,可保成功率。
4.接种技术:接种技术对于固体来说应该没什么的,可以在液体菌种上,是有说法的。
特别是一些特别品种,在接种时应该特别注意。
5.栽培料的含水量和接种量的控制:这一项没做好,是好多人做液体菌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一些计算公式和方法。
液体菌种制作与士兵用枪射击是一个道理,其实一般的人也会射击,可是要想一枪毙命,正中眉心,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理论上说的是一回事,实际上做的又是一回事。
正常情况下,经过系统培训的人,在做液体菌种时,成功率应该在95%以上。
能熟练掌握试管的制作、搅拌器和摇瓶机的液体菌种制作技术,能自己一个人操作液体菌种发酵罐、懂得不同品种的接种技术。
经常做的人,应该在98%以上,甚至更高。
这里面除了技术外,还有设备的问题。
(未完待续)大连富森科技有限公司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四) 2010年4月10日三、液体菌种的制作过程及方法(一)试管种的生产:液体菌种对试管的纯度要求很高。
所以要自己会做试管种。
试管种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在我们要用种的前三个月,到市场上去看哪个菇符合要求,就买回来(也可以用自己保存的试管种均可)。
在接种箱内进行常规气雾(最好是高锰酸钾和甲醛)消毒,30分钟后,开始分离。
分离时先将用具消毒,然后用手把菇体分开,用镊子夹一小块菇肉(不同的菇取种位置不同),放到试管里。
塞上棉塞就行了。
这样的成功率一般在80%以上。
在菌丝生长阶段,要经常观察菌丝的生长情况。
对菌丝生长不整齐的,有污染的,全部淘汰。
只留下没什么问题的,长满试管后,再取特定部位进行转管(见实操)。
菌丝长到**cm时,从菌丝生长的尖端提取一小块,一般地认为,取****大小就可以了,不过从试验上看,提得**效果越好。
平菇一般提二次就可以了,提到五次,基本上与脱毒菌种效果差不多。
别的品种要多些,最多不超过五次,都可以达到提纯的目的。
(二)三角瓶专用母种生产:专用母种分固体和液体两种。
从生产技术上看,液体专用母种要难一些,是用电磁搅拌器或摇瓶机进行生产。
整个过程要4-7天时间,生产的液体种稍经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
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的配方就是用pda加富配方去掉琼脂。
用三角瓶盛装,在高压锅里121℃保持30分钟就行了。
待三角瓶的温度降到30℃以下时,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
马上就可以进行搅拌或摇瓶了。
固体种生产时间要长些,保存的时间也长,而且方便运输。
固体专用母种一般污染要严重一些,有的人污染率要达到20-30左右。
固体专用母种我们现在一般不用,污染率太高,而且不好发现,最糟糕的是容易堵枪。
配方是把木屑过20-40目的筛,用去掉琼脂的pda配方拌料,在121℃高压下灭菌2小时,待温度下降到30度以下时,在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内进行常规接种。
一般20多天可以长好。
具有运输和贮存方便等特点。
搅拌器是应用磁性材料n、s极的异性吸引,同性相斥的原理制成的。
工作时,机械的磁转子转动时,瓶内的磁转子在瓶内跟着转,带动液体旋转,为液体供氧。
液体菌种培养基本条件是有一定的氧气、菌丝、水份和营养,几个因素溶合才能使菌丝快速繁殖。
由于转子的高速旋转,产生的菌丝被剪切成菌丝片段。
摇瓶机就是通过摇动液体,使空气与水溶合,增加液体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摇动,液体在瓶内翻滚,使菌丝滚动成菌球。
我们用液体专用母种。
(三)发酵罐生产生产时要先进行培养料的配制。
配料时先将土豆去皮切片,与麸皮混合后用不锈钢锅煮熟并取汁,再将辅料kh2po4、mgso4等溶入,混匀后装入罐中,也可将免煮培养基或公司提供的专用培养基直接加入到罐内加热灭菌,125℃维持40分钟到一小时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用冷水冷却至30℃以下。
将并瓶后的三角瓶专用种在火焰的保护下接到罐内进行培养,培养时根据不同的菌种,设定适宜的温度。
培养期间应注意观察菌球出现的时间、颜色和排出气体的气味等,压力控制在**mpa。
如遇到停电,关闭排气阀来保持罐中处于正压状态。
来电后重新启动,并打开排气阀继续培养。
培养过程中,可随时采样分析,几天后待菌球密度符合要求时(从视镜或排料观察),即可接种。
(四)接种液体菌种生产结束后,在检测合格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接种。
接种前要先将接种枪、连接管道用棉花塞上,放到高压锅里进行灭菌。
121℃20分钟就行了。
与此同时,将接种机打开工作。
在接种时,前几枪不要接到栽培袋里,应该先喷到量筒里,以检查接种量的大小。
全部接种过程都要在接种机下进行。
液体菌种培训教材(节选三)2010年4月10日(三)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液体菌种的生产方式可分为电磁搅拌法、摇瓶机法、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发酵罐法。
1.电磁搅拌法比较简单,投资也比较少,200元钱的投资就可进行生产。
从接种到菌丝长好要7天时间。
但也存在生产量小的缺点,所以生产中常用几个搅拌器同时生产来加以解决。
也可以用扩张法来加以解决。
主要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三角瓶里,搅拌4-7天后得到大量的菌种。
2.摇瓶机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接种简单,管理方便,生产量根据机器的设定而不同。
投资要1000-3000元钱。
但也存在噪音大等缺点。
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瓶内,摇动。
一般7天左右会出现大大量的菌球。
3.简易深层发酵(吹氧)法相对来说比较麻烦一些,主要是器材的联接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不能保证成功率。
投资也要3000多元。
生产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将试管种接到容器内,通气培养7天,得到大量的菌球。
4.发酵罐法是目前要求最高的一种,涉及到好多方面的知识,很难自学成才,而且投资也高,一般要10000元以上。
如果你的生产量大或是菌种场,建议你还是用发酵罐比较好。
因为生产量大,很快就会把你的投资收回来,而且可以减轻你很多工作量。
发酵罐液体菌种的生产主要过程:专用母种的生产,时间在一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