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摘要 番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是一项系统运作技术,从品种选
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介绍
了设施番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设施番茄;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04+.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
(2013)03-0090-02
番茄育苗一般使用穴盘育苗技术,穴盘育苗能充分利用保护地
设施培育壮苗,秧苗定植后缓苗期短,能节省用种,降低生产成本,
提前成熟期,经济效益较好。以栽培季节分类,秋延迟和早春育苗
各有特点,秋延迟栽培以控制苗旺长为主,早春栽培以促进苗生长
为主,但壮苗标准一致,即:苗高适中,以20~25 cm为宜,节间
较短,茎杆粗壮且上下部粗细一致;具7~8片叶,叶片掌状,小
叶片大,叶柄短粗,叶色浓绿;普遍显现大花蕾但未开花;子叶不
过是脱落或变黄;幼苗大小整齐一致。笔者多年从事番茄栽培工作,
现将番茄穴盘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毒病、耐高温、抗病性强、耐潮湿、对不
良环境适应性强、适应当地市场需要和消费水平、耐运输和储运的
高品质种子。适时晒种,在播种前要充分晒种,选择晴朗无风天气,
晒1~2 d,以便保证种子的发芽势整齐,并减少番茄种子带菌,提
高种子活力,促使出苗整齐一致,增强幼苗抗性;晒种后进行消毒
处理,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种子30 min,将番茄种子用清水
冲洗干净,然后放入50~55 ℃的热水中,不断快速地搅动,15 min
后捞出;然后浸种,把番茄种子放在20~30 ℃的清水中,水要浸
没种子,不断搅动,把浮在水面上的瘪籽去掉,搓洗种子,浸泡4~
6 h。浸种容器可用干净的瓦盆、瓷盆或塑料盆,不要用金属或带
油污的容器。
2 适期播种
秋延迟栽培在7月上旬育苗,苗期为30 d;早春栽培要在11月
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育苗,苗期为55~65 d。采用育苗专用苗盘
育苗,一般选72孔穴盘,苗盘要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并用40%甲醛
100倍液浸泡消毒;育苗基质选用鲁青园艺的专用基质,在播种以
前要充分把基质用水调匀,然后装盘待播[1]。
种子处理后要及时播种,由于优质设施栽培的种子价格较高,
要采取精播的方式播种,每孔播种1粒,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为种
子的2~3倍,一般掌握在0.5~1.0 cm,过厚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和生长势,过薄种子会顶壳出土影响苗的整齐度。种子播种后要及
时喷水,防止种子“落干”,在水中加入30%恶霉灵水剂,以防止幼
苗出土前受病菌感染,喷后要及时铺地膜保湿。
3 苗期管理
3.1 播种至出苗期管理
这一时期是指播种至2片子叶充分展开期。主要是创造种子发
芽和出苗的良好环境条件,达到早出苗、出齐苗、育壮苗的目的,
夏季育苗正好是温度最高时,要严把温度关,白天控制在32 ℃左
右,不能高于35 ℃,晚上15~17 ℃,采用遮阳风机湿帘降温,
育苗棚上覆盖遮阳网,棚内安装风机和湿帘,这种降温方式一般在
中午温度高时使用,在下午温度比较合适时就关掉风机和湿帘,要
及时通风排湿。冬季育苗为促使种子迅速发芽、出苗,必须采取措
施来提高和维持苗床内较高的温度,使床温控制在昼温25~28 ℃,
夜温15 ℃以上,薄膜等透明覆盖物要经常保持干净,减少灰尘。
出苗前一般不揭膜、开窗放风,有70%出苗时揭掉地膜。幼芽开始
顶土出苗时,如果因覆土过薄,发现顶壳现象,应立即再覆盖1次
基质。
3.2 出苗至分苗前管理
这一时期是指子叶完全展开至出现2片真叶分苗移植前的时间。
3.2.1 调节温度、湿度。幼苗的2片子叶充分展开后,要适当
降低床温,白天可控制在20~25 ℃,夜间10~15 ℃,防止出现
“高脚苗”,即徒长苗。分苗前4~5 d,为适应分苗床较低的温度,
此时的床温可再降低2~3 ℃,应在白天逐渐加大通风口,延长通
风时间,逐渐早揭晚盖草苫,延长光照时间[2]。此期间如遇阴天
或雨雪不良天气,甚至遇大雨、大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但要盖
严薄膜,防止雨漏入苗床,在雨、雪停止的间歇,还要适当拉开小
缝放风,以降低苗床内的空气湿度。苗期发生立枯病和猝倒病往往
出现在恶劣天气里,主要是通风换气不当,长时间用草苫等覆盖物
捂盖,使苗床内空气湿度逐渐提高而造成的。
3.2.2 保护子叶。子叶在种子中形成,起营养体作用,发芽时
就成为地上部的最初营养器官进行生长。子叶承担着最初的光合功
能,为分化的茎叶、叶、根的生长发育制造必要的营养。因此,子
叶要宽大、肥厚,叶色浓绿,才能活跃地进行光合作用;反之,初
期生育就会全面停滞,花芽形成也会延迟。子叶对幼苗和花芽形成
的作用,主要是在子叶展开后大约14 d之内,在此期间,子叶如
果受到损伤或被摘除,则会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
3.2.3 改善光照条件。由于种子发芽期进入幼苗期后,生长所
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完全由幼苗本身制造。因此,保证苗期充足的
光照条件,是促进光合作用顺利进行、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光照不仅是苗床提高温度的能源,同时也是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不可
少的环境因素。如果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削弱,幼苗营养不足,即
表现为叶色淡黄而薄、叶柄长、茎细高、子叶提前发黄而脱落等。
这种幼苗抗逆性差,也不具备丰产潜力。冬季为延长苗床接受光照
的时间,可在保证幼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适宜床温前提下,适当早
揭晚盖草苫,及时擦拭透明覆盖物,以减少尘土的污染等。
3.2.4 强化水肥管理。一般在分苗移植前,苗床不再浇水和追
肥,但在分苗的前一天,为减少起苗而造成伤根,在苗床里喷1次
水。如果播种前的底水浇灌不足或播种时采用开小沟浇水的方法,
出苗后苗床的土壤比较干燥,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应适量
喷水。喷水的时间宜在中午气温偏高的晴天进行。苗期如果出现叶
片发黄、生长不良的缺肥症状,可适当喷施叶面肥。可用0.1%磷酸
二氢钾或0.2%尿素水溶液,直接喷洒到幼苗叶片上。
3.3 分苗后管理
此时期主要是抓好分苗,加速缓苗,加强幼苗锻炼,培育健壮
幼苗。适时进行分苗,分苗的前一天下午或当天上午对育苗床先浇
水,使基质湿度适合于挖苗。挖苗时尽量少伤根,苗挖起后按大小
分级,分别移栽。分苗时,操作要小心细致,不要损伤茎叶,根系
在土壤中要舒展开,勿使根系挤成一团或卷曲扭结。为防止日晒引
起幼苗萎蔫,可边分苗边覆盖遮荫[3]。为增加分苗床的土壤和空
气湿度以利于缓苗,幼苗移栽后应立即喷水,次日再浇水1次。分
苗后2~3 d,苗床管理以保温保湿为主,在此期间盖严塑料薄膜,
不要通风换气。缓苗后,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分苗床应开始通风
换气,通风口逐渐由小变大,通风时间由短变长。此时,苗床内白
天温度可控制在25~30 ℃,夜间15~18 ℃。通风可降低苗床内
空气湿度,减少苗期病害发生。如果苗床过于干旱,幼苗正常生长
受到影响,或出现营养缺乏症,可适当喷水和追肥,但要防止因浇
水或施肥不当,造成幼苗沤根或烧根。
3.4 移栽缓苗后至定植前管理
主要是充分利用阳光增加幼苗的光合作用,通过控制苗床湿度
及温度,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培育壮苗,增强幼苗的抗性[4]。
一般情况下,在定植前7~10 d,幼苗开始低温锻炼,控制湿度,
尽可能增大昼夜温差,加大通风量。冬季进行低温炼苗时,要防止
苗期冻害的发生,尤其在雪天或阴雨天、光照不足、气温骤降时,
更应引起注意。如果苗床的温、湿度管理不当,幼苗出现徒长时,
除了及时改进苗床管理措施外,还可往幼苗上喷洒200 mg/l矮壮
素,它有促进幼苗叶色由黄转绿、茎杆变粗、抵制徒长的良好作用。
4 病虫害防治
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要注意防治立枯病、猝倒病、蚜
虫等苗期病虫害。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72.2%普力克或者98%恶霉
灵1 500倍液喷雾防治;由于夏季高温育苗,病毒病的发生率也比
较高,白粉虱和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可用70%吡虫啉
1 500倍液防治。螨虫和斑潜蝇可用1.8%阿维菌素喷雾防治[5-7]。
5 参考文献
[1] 梁玉芹,刘云,宋炳彦.番茄夏季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2(6):25.
[2] 陈伟,吴德明.春提早大棚番茄穴盘基质育苗技术[j].吉林
蔬菜,2012(1):14.
[3] 赵怀清.加工番茄穴盘育苗技术[j].新疆农垦科技,2011
(1):48-49.
[4] 时红梅.加工番茄温室大棚育苗移栽技术[j].农村科技,
2010(4):37-38.
[5] 侯刚,窦玉.辽北番茄夏季穴盘基质育苗技术[j].中国农业
信息,2009(4):19.
[6] 赵丽.日光温室番茄夏季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要点[j].北方
园艺,2010(2):67.
[7] 丁红光,陈慧,梁朝晖,等.番茄有机基质穴盘嫁接育苗技
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