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第1O期(总第365期) 吉 林水利 2012年10月 

【文章编号]1009-2846(2012)10-0032-03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常磊,孙晓梅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白城分局,吉林 白城137000) 

[摘要】本文研究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即为发掘水库潜能,促使洪水资源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汛限水住动态控制是在我国特殊国情国策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先确定某水 库的汛限水住动态控制范围。然后用“实时预蓄预泄法”对水库汛限水位进行动态控制实例研究。 【关键词]洪水资源化;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水库调度 [中图分类号]Tv 697.2 [文献标识码]C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水 

的供求矛盾加剧。客观对水库的防洪安全与供水 

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的 

问题往往都是同时并存的,水库防洪与兴利之间 

的矛盾也正在加剧。而静态的汛限水位控制方法 

不考虑预报.由水位确定泄流量以控制水库水位 

不超过汛限水位.或在超过后尽快回落至汛限水 

位以下。这种传统理念把暴雨洪水的发生看作随 

机现象.年际间各场洪水独立不相关,每年发生设 

计洪水的概率相等。这种理念把人们的注意点集 

中在小概率事件上,时刻防御校核洪水的发生。这 

种指导思想导致许多水库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 

“调洪过程受汛限水位约束被迫弃水。洪水过后又 

无水可蓄”的直接后果,造成洪水资源的浪费。这 

种局面的出现是令人痛心的。因此,在当前我国的 

大环境下。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方法理论研 

究,藉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有必要的。Ill 

1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与水库调度 

随着气象科学和水文科学的进展.水库调度 

已进入实时预报调度阶段。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 

气象台站的中短期降雨预报精度有了很大提高, 

特别是短期降雨预报的可信度已大大提高。综合 

使用天气学、统计学、动力学、人工智能等方法,结 

合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研究和开展各种时空尺度 

的天气预报.可使暴雨短期预报趋于客观化和定 

[收稿日期]2012-07—03 【作者简介]常磊(1983一).男,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水环境监测工作。 

一32一 量化。水库是防洪和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项 

重要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航运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人口、发展和生态等转嫁在 

水资源需求方面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转向水库 

寻求帮助,因此水库的调度运行管理就必然会引 

起人们的更多关注。考虑水库本身的防洪和兴利 

功能,我们很容易想到水库汛限水位的问题,汛限 

水位是水库防洪和兴利的结合点。如何优化控制 

汛限水位是水库如何优化调度的一个关键问题。 

过去,人们采用的是静态汛限水位。水库在汛期控 

制在固定水位。这种方法最大弊端是造成了水资 

源人量浪费。这与我们当前水资源紧缺的现实很 

不和谐。如何在可控范围内抬高汛限水位,提高水 

资源化利用率,是人们所关心的。 

2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控制方 

法 

在实时调度阶段,要对汛限水位实行动态控 

制.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汛限水位控制的上下限,作 

为调控的阈值。 

2.1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上限的确定 

考虑年内洪水统计特性变化规律,假定是“洪 

水为随机现象”,据统计,许多水库年际间有连续 

丰枯变化的大致周期,年内较大洪水发生时间及 

特大洪水与次大洪水之间间隔时间也有一定规 

律。在已经发生了一场较大洪水之后如何回答“将 吉林水利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常磊等2012年10月 

来会不会再发生比这更大的洪水”这个问题,对于 

实际生产作业和供决策者参考都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通过研究年内洪水统计特性变化规律性,以 

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阈上限,也是一种可行的 

方法。如统计已有的水库自1985—2001年间的实 

测洪峰流量记录资料,在超过800m3 ̄的33场洪 

水中,发生在6月中、下旬的有6场,占18%;7月 

下旬8月上旬发生了l1场,占33%;9月上、中旬 

发生了5场。占16%;三个时期发生的总概率占了 

67%.可见这三个时期是水库遭遇洪水概率最大的 

时期。所以需重点研究6月下旬以后的“未来时 

期”、8月上旬以后的“未来时期”、9月中旬以后的 

“未来时期”洪水发生概率的分布规律。该法的最 

大特点是给出不同”未来时期”的确定汛限水位动 

态控制约束域值。所谓”未来时期”是指面临一场 

洪水以后至汛末的时期,是一个变动的时间数,在 

全汛期内随着洪水发生时间推移.则“未来时期” 

逐渐缩短,至汛末则为零,当然“未来时期”最短应 

等于一场洪水的汇流历时即设计洪水过程线的历 

时。不同“未来时期”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上限值 

确定步骤如图1所示: 

调节各种频率设计洪水过程I f 原设计调度规则、约束 

『是否满足条件 I。。 ’。’’’。’。。’。。。—。。。。。‘‘。。‘‘。。。一 二二==i苎 洪水起调水位可行 

图1 根据不同“未来时期”确定动态控制上限流程 

它与分期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是有差异的,主 

要表现在:(1)分期设计洪水推求的目的是要回答 

固定划分的分时期内产生不同量级洪水的规律: 

本法要回答的是一次大洪水后当库水位在控制域 

内时,未来时期再发生不同量级洪水的概率。(2)分 

期设计洪水采用定期取样方法,假定前期洪水在 

后期也可能发生:本法是定期内发生一次洪水以 

后至汛末期内取样,假定前期的洪水不会在未来 

时期出现。(3)分期设计洪水不要求各分期样本容 最相同。本法要求形成的连续系列的样本容量相 

同。 

2.2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实时预蓄预泄 

所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实时预蓄预泄即当 

洪水处于退水期且水库水位处于汛限水位动态控 

制域内时.也就是进入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关键 

时期。此时根据各种实时信息和约束等实时条件, 

通过预蓄或预泄措施动态控制汛限水位。若收到 

24小时无雨或小雨预报信息时,可控制库水位于 

动态控制域上限之内;若收到24小时中雨及中雨 

以上量级降雨预报信息时,必须在有效预见期内 

泄流至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下限值。[2]如果已知汛 

限水位动态控制域为l ,Z l,依据水量平衡原理, 

其基本公式见式1: 

= f fq。 (t)一 (t)】At} (1) t= 式中lW 为面临时刻to运行预蓄的水量;Q 

(t)为有效预见期 内、考虑预报误差后预报的入 

库流量过程;g (t)为有效预见期 内预报的可能 

下泄流量过程,即q。 ( )=[q (t)一P (t)】≤g ;g 

为防护点安全流量; ( )为考虑预报误差推求的 

下游区问流域内预报洪水过程: 为预报洪水过 

程的时段长; 为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起始时 

刻,tc=t0+ ,且假定 期问水位持平。 

求得 后,再由式2推求面临时刻允许预蓄 

的水位 (幻): 

(zo) l ( 十 )l≤ (2) 

其中 ]为库容水位关系函数。 。 

在洪水起涨阶段。按照洪水总量控制原则.依 

据批复的防洪调度规则进行模拟预报,若最高水 

位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内或高于汛限水位动态 

控制上限值,则等到最高水位出现且开始下降时, 

就可根据未来预报信息确定蓄水水位控制值。实 

时预蓄预泄法是在水库水位进入汛限水位控制域 

内且满足水库本身对上下游的原设计防洪要求的 

前提下实施的,其与规划阶段的预蓄预泄能力约 

束法方法原理大致相同:前者的入库流量预报信 

息、水库泄流能力、下游允许安全预泄流量均为而 

I临时刻的实时信息:而后者采用经过概化的安全 

值,结果偏保守。 

33— 吉林水利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 常 磊等 2012年1O月 

3水库水情数据分析与选取 

3.1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水库水情自动测报和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是由 

内网和外网构成。其中内网由2台电脑组成.专门 

接收中转台系统采集的水情.其中1台作为备用 

机,装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另1台作为工作机, 

装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报系统、水调自动 

化系统,主要负责日常工作。外网的组成电脑负责 

收集内网的水情资料,定时对外发布水情。测报系 

统采用的通信方式主要为超短波,测报系统的运 

行状况是良好.数据传输的月畅通率和可靠度均 

达85%,电源状态正常运行合格率为9O%。 

3.2雨洪数据的分析与选取 

分析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1985—2005年问 

的调度运行数据资料,统计各月坝上最高水位,得 

到超汛限水位运行的年份如表1: 

表1 超汛限水位运行年份 

年份 1986年1987年1990年1991年1993年l994年 年最高水位77.88m 75.48m 77-37m 77.26m 75.19m 78.71m 出现时间7月l3日8月4日9月l3日9月lO日l0月6日8月7日 年份 1995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o01年20o5年 年最高水位76.52m 78.75m 75.19m 75.1 8m 77.64m 76.74m m现时间9月4日9月8日1月1日9月22日7月19日9月3日 注:因为上表历史数据的背景是旧的汛限水位。故上表统计的是超 75m运行的年份 

表1中几个超汛限水位运行的年份中.最高 

的水位出现在78.75m(1997年1都远没有达到防洪 

高水位81.9 m、设计洪水位84m,甚至离迁赔高程 

79.7m都还有相当距离(但年累计弃水量却达3.18 

亿m3。见表21,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该水库在汛 

期调度中是偏保守的,仍有很大开发潜力。 

根据水库调度年报统计分析。发生弃水的年 

份如表2。 

表2 发生弃水年份 

年份 1985 1986 1990 1994 1997 20o1 年累计弃水量,亿m’5.6 3.76 0.48 1.7 3.18 1.65 

——34—. 综合表1、表2。既超汛限水位运行又发生了 

弃水的年份有:1986年、1990年、1994年、1997 

年、2001年共5年,而这里我们发现,既超汛限水 

位运行又弃水的年份几乎大致是每隔4年出现一 

次.这个周期与流域的丰枯水年周期存在一定的 

关系。 

运用实时预蓄预泄法动态控制汛限水位后, 

调度末库容为661 800万m3,s。较水库原调度末库 

容增加蓄水量42 500万m3/s。增蓄的水量可用来 

发电或供下游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供水等。若按 

水库管理局的2001年水库调度年报表的统计数 

据,当年平均耗水率为11.2 m3/kW・h,则增蓄水量 

可增加发电量为379万kw・h。假如按每度电上网 

电价0.46元/kW・h粗略计算。可增加经济效益约 

170万元。 

4 结语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一种风险调度。涉及风 

险管理方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汛限水位的动 

态控制对充分发挥水库的安全和兴利效益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水库汛限水位的动态控 

制.必须实施防洪预报调度,以增加水库调洪的主 

动性。增大水库预蓄或预泄的可能性。尽管目前水 

库的实时水文预报系统不断改善和发展,短期洪 

水的预见能力已大大提高,但水文预报误差及其 

对防洪预报调度的影响总是难免的,因为人库洪 

量和峰现时刻等洪水过程预测的随机性和不确定 

性.必然会影响调度决策,从而导致水库水位过程 

和下泄流量过程的不确定性,给水库自身的防洪 

安全和下游的防洪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其实质 

上是一种风险调度。口 

参考文献: [1]苏征耀.我国水资源形势极其应对策略[J].水资源研究。 2007,28(1):l1. [2]范子武,姜树海.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风险评估[J].水利水 运工程学报.2009(3):21. [3]程爱民,王本德,张春波.碧流河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研 究与应用[J].中国防汛抗旱,2oo9( ̄:62. (英文摘要下转第42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