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目录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盈余质量相关理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盈余质量及相关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盈余质量的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盈余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盈余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的应用——以仪器仪表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样本行业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盈余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盈余数量与盈余质量二维分析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本文结论及局限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的证券市场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可以筹集所需的资金,可以预防和改善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乏的局面,能更好的增加竞争力,不断改进公司的营运机制,从大方面看,也促进行产业,行业的发展,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逐年增加,又加上资本市场在立法,监管等方面的不完善,使得存在较为严重的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现象。公司的高管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修饰报表,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让债权人及其他利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益相关人误解,从而使得因信任报表而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人损失巨大。进行报表修饰,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不利,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而在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典型的有“紫光古汉”四年业绩造假,“万福生科”欺诈上市,还有“绿大地”等,它们使得投资者迫切的需要知道每一家上市公司的盈余的质量的高低。所以对盈余的研究,不应该只是关注其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如何合理评价公司的盈余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本文对评价盈余质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意在通过研究分析后提供一个可以对盈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综合指标,从而运用其来评价盈余质量的高低,以在广大的投资者做决策时帮助他们更好的做出正常的选择。 如今在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上已经有了不少的前人研究的成果,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同时对盈余质量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也是较晚的。所以对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的评价,分析和研究是相当迫切的,而且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对盈余质量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在理论意义上,本文通过理论的分析构建综合的指标,以及通过对模型的应用分析,使得运用上市公司的盈余作为投资选择的基础的投资者对盈余质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本文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研究分析,不仅是对助于完善现在的理论成果,也更充实了研究的成果,对盈余质量的深入分析研究,也为今后的会计盈余质量评价的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一个新的思路。 在现实意义上,我国的证券市场上的盈余操纵案件也是时常的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所以这些都引起投资者对盈余质量的评价的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的质量的高低的评价,不仅仅是帮助投资者能够正确的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可以让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的真实状况与财务风险有深刻的,全面的了解,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的评价也能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和平稳的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分析盈余质量的方式方法上,国外学者们与国内的有着不同的着重点,在国外,对盈余质量的定量分析与评价是尤其重视的。而在国内,对盈余质量的研究中一方面在对盈余质量的定性分析上,另一方面在定量研究上。

而现在的国外学者对盈余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的研究中,有基于盈余具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有时间序列性质,盈余的反应系数(ERC),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这三个角度评价盈余质量。从盈余具有时间序列性质这一角度研究的学者有,Lipe(2009)提出“如果是未来的盈余持续性越强,公司盈余质量就越高”;Choi(2010)在他的文章中表示“盈余的持续性,即:在未来经营中,能够保持或在现有基础上增长的可能性”;Arthur Levitt(2011)通过研究表示“管理层对盈余的管理使得在时间上看来是平稳的,但却使得盈余质量下降”。从盈余的反应系数(ERC)这一角度上研究的学者有,Komendi和Lipe(1998)表示“若是盈余的持续性强,ERC越高,且盈余质量就越好”;Dhaliwal和Reynolds(2002)表示“当一个公司财务风险越高性,ERC越低,盈余质量越低”;Easton和Zmijewki(2010)表示“公司规模大小,不会明显的影响ERC”。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这一角度研究的学者有,Klein与Todd(2008)通过研究得出“现金流量与盈余的变动越是相关,则盈余质量越高”。

国内学者对盈余质量有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但大多数的学者是通过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分为从单个指标或多个指标评价盈余质量。以单个指标评价盈余的质量的学者有,陆宇峰(2009)与 蒋义宏和魏刚(2011)均以营业利润与利润总额比来评价盈余质量;王志台(2010)则以主营业务利润来评价盈余质量;宋剑峰(2010)以ERC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以多个指标评价盈余的质量的学者有,徐晓伟和李林杰(2009)以两个指标评价盈余质量高低;卜华(2011)以13个指标作为评价体系;刘晓敏(2012)与迟艳萍(2013)均以十几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赋权;而陈钰珺(2012)以13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运用熵理论建立综合指标模型,来评价盈余质量高低。

由此来看,大部分的学者倾向于对盈余质量的定量分析,多指标体系的分析,这对本文构建盈余质量评价体系有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本文在构建盈余质量评价体系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全面的选择评价盈余质量的多个指标,运用赋权方法,构建一个盈余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使投资者能够易于理解和运用,并帮助投资者选择正确的投资对象。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本文采用统计归纳法,比较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