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RFS与US-GAAP 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

IRFS与US-GAAP 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

(2014年5月修订) FASB发布了《Topic 606——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Topic 606) IASB发布了《IFRS 15——源于客户合同的

收入》(IFRS 15)

源于客户合同的收

入概要 分享: 2014-6-5 11:27:08中国会计视野字体:大小

1942 【导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自2002年6月启动修订收入确认的联合项目。 2008年12月,双方理事会发布了《讨论稿:对源于客户合同收入的初步观点》。该讨论稿阐述了双方理事会对于收入的初步观点,包括提议作为未来准则基础的部分理论原则。在考虑对讨论稿的反馈意见后,双方理事会着手制定准则征求意见稿。 2010年6月,IASB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首次征求意见稿),相对应的,FASB也发布了一项“会计准则更新(Accounting Standards Update,ASU)”提议。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提议了很多复杂的应用问题及修订意见,因此,双方理事会于2011年11月发布二次征求意见稿。 2014年5月28日,FASB和IASB联合发布了修订完成的收入确认准则。其中,FASB发布了《Topic 606--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Topic 606);IASB发布了《IFRS 15--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IFRS 15)。 为何发布此项会计准则更新? 收入,是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一个主体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原先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 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中,收入确认规定互不一致,并且都需要进行改进。US GAAP中原收入确认指引包含了宽泛的收入确认概念,以及针对特定行业和交易的大量收入确认规定,这些规定有时会导致经济实质类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相反IFRS仅提供了有限的指引,即两项主要的收入确认准则:《IAS 18--收入》和《IAS 11--建造合同》,难以适用于复杂的交易。此外,IAS 18对某些重要的收入问题仅提供了有限指引,比如多重要素安排的会计处理。 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起了一项联合项目,以厘清收入确认原则,并制定一项统一的收入准则,该准则应当: 1.消除收入规定的不一致和缺陷;

2.提供一套更加坚实的框架,以阐述收入问题; 3.改进不同主体、行业、法律和资本市场中,收入确认实务的可比性; 4.通过改进披露规定,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5.通过减少主体必须遵循的规定,简化财务报表的编制。 为达到上述目标,FASB修订了《会计准则汇编》(ASC),并新发布了《Topic 606--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Topic 606),同时,IASB发布了《IFRS 15--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IFRS 15)。两项文件的发布,是FASB和IASB为达到上述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为US GAAP和IFRS制定统一的收入确认指引,改进了财务报告过程。 谁将受到新修订的影响? Topic 606影响的主体包括那些涉入与客户的交付商品或服务的合同,以及涉入交付非金融资产的合同,除非这些合同属于其他准则的范围(例如,保险和租赁合同)。 Topic 606删除了《Topic 605--收入确认》,以及大部分针对行业的指引。此外,Topic 606还删除了《Subtopic 605-35--收入确认--建造型和生产型合同》。 此外,现行规定中,对于未包括在与客户的合同中(例如,《Topic 360--不动产、厂场和设备》,以及《Topic 350--无形资产--商誉及其他》中的无形资产),交付非金融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的确认已被修订,它们与Topic 606中的确认和计量指引(包括收入的限制)一致。 主要条款包括哪些? Topic 606的核心原则是,主体确认收入时,应当反映向客户交付所承诺的商品或服务,其金额应当反映主体预期在交换商品或服务中有权收回的对价。 为达到该核心原则,主体应当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1:识别与客户的合同; 步骤2:识别合同中的应履行义务; 步骤3:确定交易价格; 步骤4:向合同中的应履行义务分摊交易价格;

步骤5:在主体履行了一项应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 步骤1:识别与客户的合同 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之间订立的、产生了强制性权利和义务的安排。主体应当对满足下列条件的合同采用Topic 606的规定: 1.批准和各方的承诺; 2.明确各方的权利; 3.明确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 5.主体很可能将收回对价,该对价是主体向客户交付商品或服务后有权收回的。 在某些情况下,主体应当合并多项合同,并作为单个合同进行会计处理。此外,Topic 606对合同变更也提供了相关指引。 步骤2:识别合同中的应履行义务 应履行义务,是指与客户的合同中,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服务的一项承诺。如果主体在合同中承诺,向客户交付多项商品或服务,则当且仅当(1)各项商品或服务是可区分的;或者(2)各项可区分的商品或服务实质上是相同的,且采用相同的交付模式时,主体应将各项商品或服务的承诺作为一项应履行义务进行会计处理。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一项商品或服务是可区分的: (1)能够被区分--客户可以单独的,或者与其他资源一并从该商品或服务受益。 (2)在合同范围内可区分--该交付商品或服务的承诺在合同中可与其他承诺单独识别。 不可区分的商品或服务应当与其他商品或服务承诺合并,直至主体识别出一揽子可区分的商品或服务。 步骤3:确定交易价格 交易价格,是指主体预期有权用于交换向客户承诺转让的商品或服务的对价金额(例如,应付款项),且扣除代表第三方收取的金额。在确定交易价格时,主体应当考虑以下影响:

1.可变对价--如果合同对价是可变的,则主体应当确定包含在交易价格中的金额,此时需要估计预期价值(即,概率权重金额)或最可能金额,这取决于主体采用的预期能更好反映主体将有权收回的对价的方法。 2.可变对价的限制估计--主体作为交易对价的部分或全部估计的可变对价,仅应以累计确认收入金额的重大逆转事项很可能不再发生,从而使可变对价相关的不确定性得以解决时的金额为限。 3.重大融资成份的存在--如果合同各方商定(明确或未明确的)的支付时间,使客户或主体在向客户交付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享受了重大融资利益,则主体应当对承诺对价金额中的资金时间价值进行调整。在评价是否存在融资成份且对于合同是重大的时,主体应当考虑各种因素。在实务应用中,如果主体预期合同开始后,客户支付和向客户交付承诺商品或服务之间的期限将在一年以内,则主体不需要考虑合同是否存在重大融资成份。 4.非货币性对价--如果客户承诺以货币以外的形式支付对价,主体应当以公允价值对非货币性对价(或非货币性对价承诺)进行计量。如果主体无法可靠估计非货币性对价的公允价值,则应当所涉及的用于交换对价的商品或服务的单独销售价格,间接对非货币性对价进行计量。如果非货币性对价是可变的,主体应当考虑可变对价限制估计的相关指引。 5.对客户的应付对价--如果主体以现金或其他形式(例如,信用积分、优惠券或代金券)向客户(或者从客户购买主体的商品或服务的其他方)支付或应付对价,客户可以其抵减所欠主体(或者从客户购买主体的商品或服务的其他方)款项,则主体应当将该支付(或预期支付)作为交易价格的抵减,或者对可区分商品或服务(或二者皆有)的支付进行处理。如果对客户的应付对价是可变金额且作为交易价格的抵减处理,则主体应当考虑可变对价限制估计的相关指引。 步骤4:向合同中的应履行义务分摊交易价格 对于具有多项应履行义务的合同,主体应当将交易价格向各项应履行义务进行分摊,其金额应当反映主体预期在履行了各项应履行义务后有权收回的对价金额。 为了向各应履行义务合理分摊对价金额,主体必须在合同开始时,确定可区分商品或服务相关各项义务的单独销售价格,并以相对单独销售价格为基础分摊交易价格。如果单独销售价格无法获得,主体应当对其进行估计。有时,交易价格包含一项折扣,或者完全与合同某项应履行义务相关的可变对价。Topic 606的规定,规范的是主体何时应当向一项(或多项)应履行义务分摊折扣和可变对价,而不是对合同整体的应履行义务进行分摊。 主体应当以合同开始时相同的基础,将合同后续变动后的交易价格向应履行义务进行分摊。向已履行义务分摊的金额,应当在交易价格变动当期确认为收入,或者作为收入的抵减。

步骤5:在主体履行了一项应履行义务时确认收入 主体应当在履行了一项应履行义务,向客户交付了一项承诺商品或服务时确认收入。当客户获得了对一项商品或服务的控制时,该商品或服务被转移。 对于各项应履行义务,主体应当确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通过转移了对商品或服务的控制,履行了应履行义务。如果主体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履行一项应履行义务的,则该应履行义务是在某个时间点被履行的。 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移了一项对商品或服务的控制,从而履行了一项应履行义务,并按时间的推移确认收入: 1.在主体履行了其义务时,客户获得并同时消耗了相关利益。 2.主体的义务是创造一项资产或使一项资产增值(例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