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研究评述

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研究评述

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研究评述¹廖葱葱 周景喜(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

=摘要>根据国内外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并评述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结构调整的实践做法。=关键词>产业结构;林业;实践做法

林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林业企业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林业产业之间互相促进,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使林业生产顺利发展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社会越来越认识到森林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林业再靠着木材等初级产品和原料性产品的自身效益来发展自己已经行不通了,要改变/挥着镐头刨山头,抡着斧头砍木头0单一经济的状况,就必须使资源延伸,加工增值,发展多元化产业。发展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进行的。林业是国民经济中众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也要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来制定林业的任务、经营思想和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林业产业结构,有必要先研究一下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1 国内外产业结构研究分析1.1 国外产业结构研究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增长的过程,其中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五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大体而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第一次是处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凭借自身雄厚的科学、技术实力,重点发展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医药、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把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的钢铁、

木杂交育种、基因工程、有效生物化学产品的生产、苗木的快速繁殖、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部分已用于生产。组织培养技术,是苗木生产良种化、工厂化、短周期的有效途径,为促使林业生产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化经营,提高林木生产率,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参考文献:[1]李凌明编译.5植物组织培养教程6[M].北京:中

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9.[2]刘孟军、王玫瑞等.果树胚培养研究进展[M].生物技术,2002,6.[3]银杏种质离体保存[J].经济林研究,17卷4期.[4]北京海淀区植物组培室.桃树组培及快繁[J].植物生理通信,2000,10.[5]云南楚雄农校.云桑一号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通信,2000,10.[6]白桦愈伤组织的高效诱导和不定芽分化[J].植物生理通信,2002,4.

#30# 林业建设 2003年收稿日期:2002-03-11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西德、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战后经济的恢复增长中快速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迅速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实力大为改观。第二次是处于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家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实力的增长,把产业结构的调整定位于电子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家电、汽车、航空飞行器等消耗能源及原材料少而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东亚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由此获得了借扩大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加工和出口的机遇,逐步实现了由进口替代型产业向出口加工型产业的过渡,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0的产业。第三次是处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结构伴随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这次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一是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二是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为标志的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金融、证券、保险等服务产业的影响也日益扩大。对林业的影响是:发达国家核心生产技术的变化,决定了不会再以牺牲林业的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相反,将会把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林业的发展,不断改善环境,向生态化社会过渡。1.2 国内产业结构研究评述众所周知,我国从/一五0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主要战略指导思想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左0的思想干扰和十年动乱,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建设走了很大弯路,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确定走经济建设的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有显著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从1978年的36%提高到1998年的49%,总投资占GDP比重30%~40%,但是,农业劳动者占全部从业人口的比例则比较高,约50%左右。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基础和产业结构表现出如下特点:在经济成长方面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不仅地区、城乡、部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之外,产业结构也很不合理,表现为在投资和工业化方面的指标已达到起飞完成并进入成熟阶段;在特区、海南、沿海城市中收入和消费水平甚至达到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但从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者占全国人口及全部从业人口的比例过高和第三产业比例过低情况看,远未结束起飞进入成熟阶段。我国/十五0期间正是在这种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工农、部门、地区之间差别过大,尤其是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很不合理,第一产业严重拖了第二、三产业后腿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承担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的。为此,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以及政策措施的选择,都必须从这一基本事实上出发。所以,目前首先要尽快缩减第一产业的比例,加大第三产业比例。其次,选准重点支柱产业,应以农业机械和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等代替原来的重工业和制造业综合体,具体的支柱产业由原来的钢铁、煤炭、电力、机械等向农业机械、建筑、汽车、科技、信息、教育、旅游等产业转变。根据现阶段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在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信息、旅游等,都应成为由起飞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支柱产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有五方面:一是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二是第二产业支援第一产业或工业支援农业;三是鼓励第三产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教育、信息等优质服务;四是国家财政金融要为农业基础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五是彻底解除城乡之间的户籍封锁,实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走进城市,充实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对林业的影响是: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将把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投向林业,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同时要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产业中解放出来。2 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研究分析2.1 国外林业产业

#31#第3期 廖葱葱等:国内外林业产业结构研究评述国外林业产业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即森林原始利用阶段、林业产业形成阶段、林业产业停滞和恢复阶段,林业产业大发展阶段和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全面发展阶段。森林原始利用阶段,林业产业尚未形成,人们为开辟农田、牧场和发展工业盲目破坏森林,以利用薪炭材为主。在工业化时期,林业形成独立产业,当先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出现了森林危机,于是开始着手恢复并经营管理森林,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森林永续经营0学说,即以木材生产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永续利用,创立了近代森林经营理论和实施方法,如收获表的编制等。这个时期,森林利用以工业用材(原木和初加工产品)为主。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林业发展停滞,森林资源遭到更大破坏。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国家对森林以多效益主导利用为主,实施分类经营,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林产品产量、品种和产值大幅度增长,森林资源处于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70年代后,发达国家开始向生态社会过渡。8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环境意识增强,产生了森林多效益综合经营理论,林业产业迈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主要特征是除了木材综合利用外,还有非木材产品的利用、森林旅游业、生物技术产品兴起。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遇到了环境日趋恶化的空前大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时,都以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实行永续经营为经营思想,贯彻分类经营的原则,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具体如下:2.1.1 营林业的产业结构营林业的产业结构向四个方面发展,即:¹工业(或商业)林业)))集约培育速生丰产林,满足工业原料的需求,依靠林工结合扩大再生产。º公益林业)))经营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靠国家投资和社会资助及营业收入发展自我。»社会林业)))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贫困,依赖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政策和技术上的有力支持,广泛吸收农民参与,解决薪炭材和饲料的不足,并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¼多功能林业)))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适当的政策和财政扶持,经营原有的大面积天然林和以前营造的人工林,以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2.1.2 林产加工业产业结构林产加工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一是优化产品结构包括¹发展能应用各种小径木(包括间伐材和人工速生材)和劣质材(如薪炭材、采伐和加工剩余物等)作原料的产品,如纸张、纸板和各种非单板型人造板等。º发展可取代天然大径材作原料的结构材和胶合板的各种产品,如层积材、拚接材、复合材、重组木、超厚和超薄的非单板型人造板及定向刨花板和华夫板等。»发展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从而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领域和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产品。如通过防腐、防虫、防火和防水等功能性处理可明显延长使用寿命的成材和人造板产品,通过贴面、涂饰、印刷、封边和穿孔等装饰性二次加工的产品等。¼发展木材及其它材料(如无机和有机合成材料)复合的产品。如水泥刨花板(含水泥木丝板)、石膏刨花板、矿渣刨花板、木材和化纤复合板,以及木塑材等。½发展以竹材、棉杆、麻杆、甘蔗渣、稻壳等为原料的胶合板、刨花板和纤维板等。¾发展非木材产品,包括家庭自用的产品,如森林食品、医疗保健产品、香水化妆品、野生动物蛋白质和木本食用油等,和进入市场的产品,如竹藤编制制品、食用菌产品、昆虫产品(蚕丝、蜂蜜、紫胶等)、森林天然香料、树脂、树胶、糖汁和其它提取物,当然二者均可兼用。二是改进工艺和加工设备,即¹工艺和设备适合于加工小径木和劣质材。º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实现生产连续化、自动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幅度。»大力发展无废料和少废料工艺和设备,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¼是适应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家具和人造板二次加工等)的各种柔性加工系统和加工中心。½高新技术将介入非木材产品产业,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非木材产品已成为全球一大产业,欧洲是非木材林产品交易的最大市场,占世界交易额的近一半,其中非木材林产品的进口额占世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