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只能依靠协调有关方面的合作来解决。因此,从机制上着手,建立海洋溢油污染应急预案,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相继建立了海上溢油清除组织和溢油应急计划。除了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溢油应急计划外,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挪威、丹麦和加拿大,甚至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最近几年也建立了各自的溢油应急计划,如尼日利亚、科威特、泰国、巴拿马等国。虽然我国已经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但在执法管理和实施防控措施上进展较慢,海上溢油防控系统基础较差,区域性溢油应急计划尚未建立。一套具备可操作性的应对海洋污染风险的机制能够尽快整合资源,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海洋污染事故发生后的损失,本次漏油事故的有效应对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国家海洋局及时启动了应对海洋污染紧急预案。然而应该看到,当前中国应对海洋风险的机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甚至空白,尽管国家海洋局的应对海洋污染紧急预案能够在各地发生海洋污染事故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仍缺乏陆海统筹,应该尽快予以完善。同时,各省各地区在地理环境、储油条件、人力物力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所以仅凭现行的紧急预案肯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建议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特别是重点地区应未雨绸缪,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出一份具备可操作性的应对海洋污染预案;大型涉油企业也应总结大连新港海域原油污染处置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或修改应急预案。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以墨西哥湾石油事故和大连新港溢油等事故为案例,进行大课题立项,对事故发生原因、责任方的应急方案、浮油清理措施等整个过程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鉴,总结教训、汲取经验、引进技术,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提高中国海洋石油污染危机的应急管理水平。
要增加投入提高海洋溢油专业清污能力
我国目前溢油处理设备严重不足,处置技术原始落后,海洋应急监测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国家和沿海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建造更多专业清理船只,配置充足的拦油等设备,引进各种先进装备,进一步增强海洋应急处置和监测能力,适应应急处置的需要。大型涉油企业也同样应在这方面增加投入,配足应急设施,以便在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
要建立海上石油泄漏赔偿机制和保险机制
从理论和国外实践看,一旦发生海洋石油泄漏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肇事者不仅需要对利益相关方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更需要对海洋环境的长期生态损失进行赔偿,所以赔偿金额巨大。为了提高污染成本,提高业主对污染预防的高度重视和防范污染的投入,同时也为了分散业主的赔偿风险,建议实行海洋溢油事故的保险制度。
大连新港溢油事故对海洋经济的影响分析
宋维玲
王晓惠
王
占坤
此次溢油事件对大连近海海域和滨海地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港口污染、海域污染、海滩污染三条途径。同时,事件还对周边地区和其他行业产生了溢出效应。
38
8 期海洋开发与管理大连新港码头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大孤山东北麓,黄海岸边的大窑湾西南侧,是一个现代化深水油港。新港水域面积180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57平方千米,每年输油能力为1500万吨,有多条航线通往环渤海、华东沿海港口,是中国原油对外出口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原油储备和原油、成品油转运的重要基地。大连盛产海鲜,新港周边分布有广鹿岛、大小长山岛、獐子岛、海洋岛、乌蟒岛等多个养殖基地。同时大连市临山面海,风景绮丽,是全国久负盛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常年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输油管道起火爆炸,导致约1500吨原油进入海洋,约430平方千米海域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海域约为12平方千米。事故发生后,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开展污染清理工作,油污面积得以控制,而事件对海洋经济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已经波及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后期影响仍将持续。
影响行业分析
近期影响
北油南下受阻,部分危运受限产品出现退货。事故发生后,为清理油污、确保通航安全,海事部门对部分港区采取了封航措施,对周边地区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交通管制。7月20日17时,受影响水域通航条件改善,大连港已恢复通航。码头与泊位关闭期间,与港口运输有关的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的进口业务直接受到影响。中石油7月份北油南下计划总量为173.5万吨,事故发生后,中石油炼厂的部分成品油已转到其他的港口下海。大连逸盛大化PTA产能为120万吨/年,其产品主要经由大连新港运至华东地区,受封航影响,工厂已临时改投天津港运输。部分化工和液化气、汽油的产品由于运输受限,已出现退货情况。市场供大于求,对石油加工业影响甚微。由于港区石油加工企业通常有一定库存,无论是上游原料的输入还是产品的输出,短期封航对工厂几乎没有影响。封航期间,大连石化和大连福佳大化均正常开工,对“三苯”的供应均无影响。而且芳烃市场目前供过于求,即便工厂开工率不足,仍能满足市场需求。
游客明显减少,餐饮生意下滑。国家海洋局通报显示:金石滩附近海域有条状漂油带,1/3的海滩被石油污染;棒棰岛海水浴场海面和沙滩上都发现大量油污。自7月17日起,到大连旅游的游客明显减少,近期全国各大城市飞往大连的机票折扣较低。大连开发区内海鲜餐馆的生意也因此大幅下滑,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开发区内某大型海鲜批发市场中,一些海鲜产品已有滞销的现象。大批量鲜货未上岸,海洋渔业暂未受损。溢油事件造成大连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水产品市场对大连海鲜“闻之色变”。但由于目前正是休渔期,没有大批量的鲜货上岸,事故对大连渔业造成的影响暂未显现。通常来自大连的海鲜产品主要是蛤蜊和海参,其中贝类海鲜每年10月份至次年7月份前供货。而一进入7月份,因为天气炎热,蛤蜊在运输途中容易缺氧死亡,所以近期没有大连海鲜进入外地批发市场。目前市场上的辽参大都是春季捕捞加工制成的干参,没有受到污染,其价格、供给、需求都很平稳。
后续影响
海产品产量下降,海鲜价格波动。事发地点100千米以内分布有多处海水养殖基地,面积约170余万亩,风向、潮汐、水流、船只拖曳都会影响油污的扩散,上述区域均有可能受到污染。10月份休渔期过后,石油污染造成的海产品产量下降将不可避免。现在购买海鲜先问产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对未来海鲜市场供需状况预期的变化,广州、长春、天津等地海鲜已经出现涨价迹象。休渔期结束后,海鲜市场价格的波动在所难免。而事件造成的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将长期持续,大连海鲜的品牌效应势必受到影响。游客取消预定、景区维护致使旅游收入减少。受溢油事件影响,大部分赴大连旅游团已经调整路线,避开受影响景区,甚至转而选择其他城市。据悉,目前已经有80%的旅游团取消了金石滩的旅游预订。而政府已基本决定对金石滩进行换沙,对被污染的老虎滩、泊石湾等进行维护。七、八月份是大连的旅游旺季,客流量持续低迷必然导致滨海旅游收入的大幅减少。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次生环境灾害处置难度大。此次输油管爆炸事故以及所引发的石油泄漏,对于大连湾的海水质量、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产生了严重威胁。国
39
2010年08月专题策划际经验表明,完全清理石油泄漏的污染是不可能的,石油泄漏的危害是不可挽回的、长期的,这些影响将缓慢被释放和发现,事故引发的次生环境灾害,处置难度较大。
影响路径分析此次溢油事件对大连近海海域和滨海地区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港口污染、海域污染、海滩污染三条途径。同时,事件还对周边地区和其他行业产生了溢出效应。 影响途径港口污染影响途径。输油管爆炸导致港区污染,政府采取封航措施清理油污。为此,一方面部分厂商运输临时改投其他港口,大连港货运输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运输受阻,部分产品出现退货情况,潜在货运量减少;最终导致港口营运收入减少。海域污染影响途径。石油流入近海导致海水水质变差,致使大量海洋生物逃离,海水养殖生物因无法游离、受溢油污染后亦不能食用。因此海洋捕捞产量和海水养殖产量都将大幅下降,海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大连市海洋渔业产值下降,渔民收入减少。海滩污染影响途径。在暴雨、风向及潮汐作用下,海滩亦受到原油污染。旅游景观严重受损,导致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加之人们对海产品质量的担忧,滨海餐饮人数锐减;滨海旅游服务业收入因此减少;为了节省开支,维持利润,餐饮服务业失业将因此增加。 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一方面大连港全面恢复通航之前,原本从大连港运输货物的厂商不得不改投其他港口,致使邻近港口货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七、八月间天气闷热,打算前往大连避暑的游客转而选择蓬莱、威海、青岛等地,使得周边地区的游客增加;此外,由于大连海鲜销售不畅,周边地区本地海鲜的销售将有所增加。对其他行业的负向溢出效应。一方面,由于前往大连的游客减少,近期全国各大城市飞往大连的机票打折,导致民航公司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为了赔付事故对港口企业、养殖户等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将支付大量赔偿金,当期利润减少;同时,为尽快清理污染,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开展清污工作,公共支出大量增加。损失要素分析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分析,溢油事件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本的增加,即清理污染、治理环境等各项费用的支出;二是效益的减少,即受影响行业各项收益的损失。
成本分析
污染清理费用。目前海上清污仍依靠“土办法”,除专业清污船使用消油剂和吸油毡清理油污外,当地还组织千余条渔船使用草帘子吸附,甚至雇佣民工用瓢舀等手工方式进行清污工作。因此,清污费用主要包括:将清理出来的油污装船的费用,将油污送到岸上装入货车的费用,运输油污的人工费、汽油费,吸油毡、消油剂、清油机等清油设备的费用,防止污染扩散的隔离带、围油栏等材料费等,此外还包括礁石、滩壁油污的后续处理费用等。环境治理费用。溢油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几年甚至十几年内都将继续存在,环境的治理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的油污治理方式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前期治理主要以物理法为主,后期治理将以化学法和生物法为主。因此,环境治理的费用主要包括:海水水质和大气质量检测费、设备仪器费、药剂费、人工费以及科研经费等。
效益分析
海洋渔业损失。成鱼有非常敏感的器官,一旦嗅到油味,会迅速游离溢油水域,因此石油污染会让各种海洋生物集体逃离;而近岸养殖的鱼类、贝类、海带等,因无法离开网箱,受溢油污染后亦不能食用。溢油造成的海洋渔业的损失主要指各项无法回收的投入费用,以及与往年同期相比利润的减少额,包括:鱼苗投入,捕捞笼、养殖网箱的材料费、人工费,工人的日常开支,渔船维护费和海域承包费等;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与往年同期相比利润的减少额。滨海旅游业损失。溢油对岸线沙滩的污染威胁,直接影响到依赖海滨浴场、沙滩发展的滨海旅游业。因此,溢油灾害造成的滨海旅游业的损失主要指因客流量减少而造成的滨海旅游收入的减少,包括:因游客减少而造成的交通运输收入的减少、帐篷等游乐设施出租收入的减少、住宿餐饮服务收入的减少以及批发零售收入的减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