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站管道技术协议

电站管道技术协议

电站工程 管道 技术协议

甲方:--------- 乙方:---------------

2011年01月 目录 1、 总则 2、 环境条件 3、 规范与标准 4、 供货范围 5、 技术要求 6、 管材的基本技术要求 7、 管件技术要求和规范 8、 专用工具与备品备件 9、 设计配合 10、 保护 11、 质量保证、技术服务和售后服务 12、 检查,监造与验收 13、 资料提供和验证 14、 包装与运输 15、 主要外购件及生产厂家 16、 其他

--------部(下称甲方)与-----(下称乙方),就---------电站工程管道及管件事宜与2011年01月06日双方进行了友好协商后,达成如下技术协议。此协议为合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总则

1.1本技术协议书包括了用于--------电站工程配套的所有管道的制造、供货、质量性能保证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本技术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乙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主蒸汽管和管件及少量非标件完全符合本技术协议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本技术规范书未涉及的参数、技术要求和试验标准均按现行标准的最高要求执行。 1.5本技术协议书经甲、乙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1.6 合同签订后,如因规程发生变化,甲方有权提出一些补充要求,对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2. 环境条件 该项目所在地为--------- 3. 规范与标准

委托代购管材及管件的设计、制造及检验应遵循以下标准(但不限于此): GB222-84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713-86 锅炉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钢板 GB/T5777-1996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3323-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10561-8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 GB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 GB5310-2008高压锅炉无缝钢管 GB/T13298-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3793-92直缝电焊钢管 GB/T13401-92 钢板制对焊管件 GB/T14383-93 锻钢制承插焊管件 GB/T229-1994 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GB/T15822-1995 磁粉探伤方法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系列标准) GB9222-8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12459-90 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GD 87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零部件典型设计手册 GD 200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零部件典型设计手册 JB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探伤 DL 441-9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 DL438-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5028-93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DL/T5026-93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 DL/T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5069-199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 头射线检验篇) DL/T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查规程 DL/T5072-1997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 DL/T695-1999 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SDGJ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JB4726-94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管道篇 (2000 年版) 火电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建质[1996]111 号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DL/T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T695-1999 电站钢制对焊管件 以上列出的仅为通用标准,卖方如有相关的部门或工厂标准,可相应执行,但不应低于上述的通用标准。如高于上述标准,则按卖方相关的部门或工厂标准执行。如在制作前有新版本的更高的标准规范发行,按最新版本的、更高的标准规范执行。

4 供货范围 4.1 供货及工厂加工范围 见附表 4.1.1 包括: a.管道和管件 4.2 所有管子管件及其他杂项的材质、规格,数量及技术要求见设计院的最终版施工蓝图。 4.3 供货清单见下附表

备注:以上法兰按照GB/T9119-2000标准配螺栓、螺母及垫圈。并且给与10%的配件余量。 5.技术要求 5.1 总的技术要求 5.1.1 满足买方对本技术协议书内要求的管道系统、布置、运行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5.1.2 满足有关本技术协议书内要求的管道验收标准和规范(规程)的要求。 5.1.3 满足施工单位对运输、装卸、安装、投用等的一些特殊要求。 5.1.4 满足买方资料存档的要求,卖方将提供相关资料及全套的质检报告。

6 管材的基本技术要求 6.1 一般要求 6.1.1 高压蒸汽管道、中压蒸汽管道、工业抽汽管道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供应及实验,材质的成分要符合,试验要求要满足,甲方将参与此部分的检验与实验。管道的规格、长度、材质、椭圆度、内外径公差、壁厚公差、公称重量等数据要严格遵守标准。 6.1.2 管道上不允许有焊点。 6.1.3 直度:按相应标准执行 6.1.4 端头外形:钢管两端应切成直角,并清除毛刺。 6.1.5 卖方推荐的四大管道焊材品牌,并提供焊接工艺,说明焊后热处理要求。 6.2 性能要求 6.2.1钢的冶炼按相应标准执行。 6.2.2 15GrMoG,12Cr1MoG的管道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其他材质也应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提供材质证明。 6.2.3 热处理方式: 为保证钢管具有推荐的高温性能,蒸汽成品钢管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热处理制度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制度应填在质量证明书中,其它材质的热处理按相应的标准进行。 6.2.4 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应分别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钢管应做横向机械性能试验(包括横向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检验次数同拉伸试验。 6.2.5 工艺性能 6.2.5.1 钢管逐根做100%超声波无损探伤,并提供超声波探伤的标准试样,标准试样缺陷深度为壁厚的5%,且最大不超过1.5 mm。 6.2.5.2 钢管应进行压扁试验。 6.2.5.3 钢管应逐根100%进行1.5倍水压试验。 6.2.6 实际晶粒度钢成品管的实际晶粒度不应粗于4 级,同一炉号钢管的级差不超过3 级, 晶粒度检验按照ASTM白标准,检验次数为每炉号+每热处理批次一次。其它钢管按相应标准执行。 6.2.7 高温性能卖方应提供各种材料的高温性能数据。卖方供货材料的性能应满足相应标准 的要求。 6.2.8 表面质量:钢管内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折叠,轧折,结疤,离层,发纹和其他对钢管有害 的缺陷。如有缺陷应完全清除掉,清除深度不得超过公称壁厚的负偏差,其清理处的实际壁厚不得小于壁厚所允许的最小值。在钢管的内外表面上,允许存在的缺陷尺寸不应超过相应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否则予以拒收。钢管的内外表面的氧化皮应清除掉,并进行防腐处理,防腐处理不应影响肉眼外观检验,并可清除。 6.3 检验方法:按相应标准执行。 6.4 检验规则 检验和验收、组批规则、取样数量、复验及判定规则按相应标准执行。 6.5 管道的保证使用寿命为30 年。

7 管件技术要求和规范 7.1 技术要求: 7.1.1所有的管件均应按照甲方提供的设计参数和设计尺寸加工制造,材料的选择均符合国内有关标准。 7.1.2 热压弯头带直管段,其长度应满足设计院施工图要求。 7.1.3 加工管件的原材料进厂后必须进行复检,包括长度、璧厚、无损伤探伤、光谱检验。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能用于加工管件。 所有管件必须满足接管材质、口径、规格等方面的要求。管道的订货要求见附表1及图纸, 7.1.4 热压弯头的通流面积不得小于所接直管通流面积的95%。 三通的通流面积不得小于所接管段的90%。 7.1.5管件压制时的加热温度与终压温度必须符合压制工业的规定,并保留操作记录。 7.1.6 所有管件(三通、大小头、弯头等)任何一点最小壁厚不得小于所连接直管的最小壁厚。 7.1.7 管件的坡口必须满足《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或相应的国际标准)有关条文要求,并须经设计院及买方确认。保证与相连接的管道具有相同尺寸的坡口。 7.1.8 焊接管件焊接前必须依照DL/T868(或相应的国际标准)的规定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作应在工艺评定合格后进行。所有从事这些焊接工作的焊工必须持有合格的资格证书。所有的管件焊接接头必须采用全焊透结构。 7.1.9 进行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检验的方法及质量标准应按GB4730(或相应的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人员必须持有合格的资格证书。 7.1.10 管件应具有钢材生产单位和钢材质量证书,管件制造单位应按质量证书对钢材进行验收,并进行复验。制造厂交货时应提供材质报告和复检报告。 7.1.11 不允许以焊接短管的方式来达到买方的要求。 7.1.12 管件的不圆度、垂直度角度偏差等主要指标均应满足相应的国际或国内标准和规范。 7.1.13 所有管件在运输过程中应加堵密封。以防碰伤端部坡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