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6・ No.07 2011 医学信息
MEDICALⅡ FoRM_AⅡoN 临床荟萃
情复杂,致伤物、致伤力、致伤部位均须详细了解。多数致伤暴力大,伤情
重,常合并有腹部以外的损伤或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危象。
接诊病人时即刻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脉博、血压等。同时快速仔细
检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依据生命体征、精神、神志状况
和检查结果,迅速判断有无威胁患者生命的因素存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
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多数为有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并发大出血,或者以
腹腔脏器损伤为主伴有其它多发伤,或者如颅脑创伤为主合并腹部创伤。
首先要?肖除威胁患者生命的第一致伤因素,做到边抢救边诊断或先抢救后
诊断。抢救时根据病情对症处理,如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通输液通道,
配血,补充血容量,留置胃管、尿管和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等措施,并进行必
要的辅助检查,病情稳定后及时完善病历。作者体会,在诊断过程中,诊断
性腹腔穿刺最简便,快捷,易行,可立即获得第一手诊断资料,不必往返抬运
患者而延误抢救时间,适应症宽,并发症极少,阳性率和正确率高。穿刺时
上身抬高,向一边倾侧(一般向右侧),选择合适部位进行穿刺,但伴有脊柱
损伤、颅脑创伤、休克患者尽量不抬高上身。穿刺时,第一次未抽出液体可
以变换角度和深浅度,根据病情还可以变换体位和穿刺部位。但要注意:穿
刺时须注意膀胱是否空虚,还须避开腹部手术疤痕部位,怀孕者要避开膨大
的子宫。对抽出的内容物要立即进行鉴别,先肉眼观察外观,初步判断是血
液还是消化液或是混合液,是否为创伤导致漏出的液体,并立即送检。本组
66例中48例进行了腹腔穿刺,阳性率达89.6%,对腹腔穿刺阳性者必须结
合B超和其它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腹腔穿刺阴性也不能简单排除腹腔脏器
的损伤。B超对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的检查有十分重要意义,简便易行,对
患者无损伤,有检查结果阳性率高、能准确判断损伤部位等优点,如病情允
许,可充分利用。本组66例中43例经B超检查,4l例检查结果阳性,阳性
率达95.6%。但要注意:一次检查结果阴性决不能否定腹腔脏器的损伤,必 须严密观察。本组66例中同时进行腹腔穿刺和B超检查的43例,检查报告
均为阴性的患者2例,手术证实均有腹腔脏器损伤。
对已确诊和拟诊的腹部闭合性创伤患者,在短期积极抗休克后血压仍
不能回升者,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立即行剖腹探查术,以免失去手术时
机。术中仔细探查以防漏诊,手术探查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如出血为主,先
探查实质脏器,后探查空腔脏器,如胃肠液为主,则先探查空腔脏器,后探查
实质脏器。探查空腔脏器时须从胃顺行向下或回盲部逆行向上探查,逐个
脏器进行仔细检查,防止粗暴翻动脏器,以免加重创伤,加重或/和引起
休克。
肝创伤的诊断并不困难但伤情复杂,病情凶险,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是
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根据病史结合腹腔穿刺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B超、CT等无创伤检查可作为可疑病例的次选检查方法,B超可判断部位,
程度,对手术有指导意义。脾创伤性损伤的诊断、病情和肝创伤一样,多数
患者病情凶险,探查或手术指征明确,本组66例中单纯脾破裂l6例,伴有其
它脏器损伤的脾破裂14例,脾破裂共3O例,占腹部外伤总数的45.4%,比
例较高,在治疗上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
参考文献 [1] 钟元康,李文明,郑卫东,等.腹部闭合性损伤78例的诊治体会[J].腹
部外科,20O2,15:99—1o0.
[2] 姜军,范林军.腹部空腔脏器伤的诊断与剖腹探查[J].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2oo3。7:389—391.
[3] 姜洪池,侯利民.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与剖腹探查[J].中国实
用外科杂志,2oo3,7:391—394.
[4] 张振湘,刘福龄.急诊外科学[M].第3版.1986:4.
77例胃石症患者内镜特点分析
冯 阳 任桓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腔镜室。吉林通化134000
【摘要】胃石症发病率低,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其临床表现与一般胃炎几乎一致,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钝痛、反酸、烧心等;部分病人可合并
胃溃疡,因而患者绝大多数错将其当成胃炎治疗。进而引起很多并发症,其并发症有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等。胃石症往往是在其已经出现临床症状。行内
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漏诊率较高。为提高对该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本文就有关内镜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胃石;并发症;内镜特点;预防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7.697 文章编号:1006—1959(20l1)一07—3456—02
胃石症是指胃内具有胃石。胃石是指进食的某种食物、物品或异物,既
不能被消化,又不能及时通过幽门,在胃内滞留并聚结成的团块,或和胃粘
液凝结成的硬块。中医以胃脘痛,脘痞堵闷等为主要表现的积聚类疾病。
胃结石易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胃轻瘫综合征患者,似
与这部分病人胃运动功能紊乱有关。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病程在6个
月以内为急性,超过6个月为慢性,急性者多见。急性型在大量吃柿子、山
楂等1~2h即出现症状,半数以上病人有上腹部疼痛胀满、恶心、呕吐,一般
呕吐量不多,可有呕咖啡色或血性物,而大量呕血少见。体格检查有30%病
例触及上腹部滑行性包块。
胃石症发病率低,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其临床表现与一般胃炎几乎一
致,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胀、钝痛、反酸、烧心等;部分病人可合并
胃溃疡,因而患者绝大多数错将其当成胃炎治疗。进而引起很多并发症,临
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为浅表性胃炎和胃溃疡,其发病率均在60~70%。患者
若合并胃炎、胃溃疡、胃出血或幽门梗阻,则可有反复腹痛或呕血、呕吐等相
应的临床表现。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或胃石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者,其I临
床症状体征更为明显而严重。胃石症往往是在其已经出现临床症状,行内
镜检查中偶然发现的,漏诊率较高。易与慢性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等临
床疾病混淆,I临床上患者若合并胃炎、胃溃疡、胃出血或幽门梗阻,则可有反
复腹痛或呕血、呕吐等症状。偶可发生大出血、穿孔或胃石进入肠道引起肠
梗阻者,其I临床症状体征更为明显进而加重病情。
我科室lO年来胃镜检查发现胃石症77例,为提高对该病及其并发症的
认识,本文就胃石症患者有关内镜特点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收集1999年4月一2009年1O月我科胃镜检查发现的胃石症患者77
例,其中男49例,女28例。年龄l4—8O,平均(51.6±5.2岁),均经胃镜证
实。77例患者既往无胃石症病史。其中5例有慢性胃炎病史。3例有十二
指肠溃疡病史,其余无胃病史,但2O 0均有实用柿子、黑枣或山楂史,26
例患者爱好食柿子或柿饼。患者就诊时病程短,多例发生在秋冬之交,5例
发生在春季,均有食欲下降、持续上腹部胀痛表现,进食后腹痛加重,22例有 恶心、呕吐、烧心,8例有黑便,5例呕吐咖啡样液体。胃镜检查检查发现胃
石最大径为3cur—llcm不等,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黄的、棕褐色或者黑
色,其中9例有3块胃石,2例有8块直径约2em近椭圆形胃石,65例均有上
消化道粘膜损害,36例伴发胃溃疡,分别位于胃体、胃角、胃窦和幽门管,其
中6例为多发溃疡,32例并发糜烂性胃炎,23例有幽门不全梗阻,其中5例
并发反流性食管炎。
对以上77例患者病例的胃石症及其并发症的内镜表现进行统计学温
习,根据胃石数目的多少。分为1.2.≥3三组。根据胃石的大小,分为<
5CM。>5CM。两组。分别统计各组并发症的例数。并采用X 检验分析各
组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发现的77例患者中,胃石
症患者。胃石位于胃腔内,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水平部。毕II式术后输
入袢内,毕II式术后残胃腔内分别为72例,2例,1例,1例,1例。胃石大小
平均为4.2)(3.6)(2.8CM 胃溃疡并发症49例,占胃石症患者的63.637%,
其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2l例。男:女=1.33:l,糜烂出血胃炎患者占32.
365%。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占2.565%其它患者占1.433%,(见表1)。
两组以1个胃石者居多。说明溃疡发生与胃石数目无关。X2=I.62,P
>0.05。两组均已<5em胃石者居多,说明溃疡的发生与胃石大小无关x
=1.85,P>0.05,(见表2)。
表1 溃疡并发症与胃石大小的关系 临床荟萃 医学信息
MEDICAL INFOliMAT【oN No.07 2011 ・3457・
2.讨论 胃石头分为植物性,动物性,药物性,混合性胃石等。其中以植物性胃
石最常见,通常情况是患者在检查前食用枣。冻柿子。酸菜等易形成胃石
的食物。77例患者中没有发现有混合,毛发性胃石的患者。
我科近lO年来发现胃石症77例,其中伴发溃疡的患者约63.637%,糜
烂出血胃炎患者占32.365%。反流性食道炎患者占2.565%。其它患者占
1.433%。患者多以腹痛。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就诊。
在胃石症的并发症中,溃疡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患者 反复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4 分析其特点发现。溃疡多位于胃角、胃窦。
同时胃角又是溃疡发生最大和最多的部位,同时伴发出血的溃疡也最多。
因此胃镜检查发现有胃石症的患者应多留意胃角,胃窦有无溃疡及其它并
发症。应仔细检查。以免漏诊。同时注意胃液颜色。怀疑有出血的患者,
尤其是伴发发现已经存在胃石的患者。必须认真仔细观察。胃角,胃窦。
胃石的数目。大小。其溃疡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
差异。(X =P>0.05)说明胃石症并发症的发生与溃疡的发生无明显的
关系。 胃石症的患者溃疡的发生可能与胃壁粘膜不断摩擦使粘膜破损。已经
胃石压迫胃壁粘膜导致其糜烂。出血。最终形成溃疡等 J。也可能胃石在
胃腔潴留的时间长短。和胃酸反复刺激。最后形成溃疡改变。胃石症的并 发症的发生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同时更应该考虑其并
发症的发生有可能与HP感染有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1
3.预防
胃石症的关键是预防在先。不宜一次大量进食过多的水果,要忌空腹
饱餐;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更应该注意饮食。避免空腹进食大量柿子、山楂
和柿饼,黑枣等都可能在胃内形成胃石。由于柿子和山楂中都含有较多的
鞣酸及果胶,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
果这些硬块不能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石。克服嚼食
毛发的怪癖、积极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防胃石再形成。
参考文献
[1] 樊艳华,张红光,韩春丽,等.胃石的病因及诊疗(附28例分析)[J].中
华消化内镜杂志,1985,15:181—182.
[2]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00
—801.
[3] 白云飞,陈永伟,等.2l例胃石症f}占床及内镜特点分析[J].现代消化
及介入诊疗,2008,13:221—222.
[4] 彭德根,杨林英,刘树清,等.胃结石的成因-9内镜治疗[J].中国现代
医药杂志,2oo8,10:76—77.
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贾红霞
河南焦作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2
【关键词】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7.698 文章编号:1006—1959(2011)一07—3457—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
高,产妇对产科的质量和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助产士是产科的重要组成人
员,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产妇及胎儿
的安全。为了给产妇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服务,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
全。我院采用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09年8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产妇
共80例,均经骨盆测量和胎儿B超检查可拟诊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头位、初
产妇,无妊娠并发症、胎儿头盆不对称等。随机分为2组,责任制组和常规
组各4O例。责任制组年龄2O~37岁,平均28.4±5.3岁;孕周37~40周,
平均38..2±0.9周;合并高血压5例,颈椎病3例,慢性咽炎4例。常规组年
龄23~34岁,平均29.5±3.9岁;孕周38~42周,平均39.7±0.7周;合并
高血压5例,颈椎病3例,慢性咽炎4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胎儿情况
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责任制组护理内容包括产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产程观
察、生活护理及处理接产、早接触、早吸吮、产后2h观察。①产妇进入产房
后由助产士向产妇进行自我介绍,并告知自己的职责,向其进行临产前健康
教育,使其对分娩、镇痛、哺乳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态度要和蔼、语声要轻
柔、动作要礼貌,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树立分娩的信心,顺利的配合
分娩。②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观察子宫收缩持续时间、强度、规律性以及间
歇时间。③宫缩时指导产妇张口深呼吸、抚摸腹部以分散注意力缓解疼痛。
④宫缩间隙鼓励产妇进食或亲自喂食,及时补充能量和充分休息、减少体力
消耗,使产妇精力充沛。⑤鼓励产妇按时排尿,每2~3h排尿1次,防止膀胧
过胀影响胎头下降,延长产程。⑥宫口开全,鼓励产妇集中精神,正确屏气
用力,使产妇尽快在1h内结束分娩。⑦按护理常规处理产程,接生、新生儿
处理和产后2h观察_1 ;⑧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方法,及早促进母婴接触,鼓
励早吸吮,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助产。
1.3观察指标:产妇心理状态、疼痛、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软产
道裂伤情况,新生儿窒息情况。疼痛参考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
腰酸痛或稍感不适;I级(轻度):腰酸痛可忍受、微汗或不出汗、睡眠不受影
响;Ⅱ级(中度):明显腰酸痛伴出汗、呼吸急促但仍可忍受、睡眠稍受影响;
Ⅲ级(重度):强烈腰酸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辗转翻侧,不能入睡 j。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
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0.05。
2.结果 2.1参与者数量分析:所有纳入观察的患者均完成观察,无死亡和失
访病例,其数据均纳入结果分析。 2.2 2组产程时间和产后2h出血量情况比较,(见表1)。责任制组产
程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
制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1责任制组和常规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 ±s)
2.3新生儿窒息情况和软产道裂伤情况,(见表2)。责任制组新生儿
窒息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制组宫颈裂伤率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责任制组阴道壁血肿发生率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表2责任制组和常规组新生儿窒息和软产道裂伤情况(n.%)
2.4产妇心理状态,(见表3)。由(表3可见),责任制组产妇的心理
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责任制组和常规组产妇心理状态
2.5产妇疼痛情况,(见表4)。责任制组0级、II疼痛与常规组比较无
统计学差异(P>0.05);责任制组I级、III疼痛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表4责任制组和常规组产妇疼痛情况(n。%)
3.讨论
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产时保健服务新模式,是
由一名专职助产士对进入产房到产后2h的产妇提供全程系统服务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