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LEACH协议的分簇算法设计

基于LEACH协议的分簇算法设计

基于LEACH协议的分簇算法设计

摘要:基于对LEACH算法的研究,提出助理簇头ASCH算法。该算法能够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根据簇头节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剩余能量及簇内成员节点数目,动态决定是否需要在簇内产生助理簇头,并在需要产生助理簇头的簇内选择合适的节点来减少簇头通信能耗,同时解决某些簇头与基站通信可能存在困难的问题,从仿真结果可见此算法能有效均衡及降低网络能耗,达到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的目的。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算法;分簇算法;助理簇头;通信能耗

0 引言

在层次路由协议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划分成多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节点(Cluster Head)及多个簇内成员节点(Cluster Member)构成,多个簇头形成高一级网络。在高一级网络中,又可以再分簇,再次形成更高一级网络,一直到最高级的汇聚节点为止。

层次结构中,每个簇的形成常常是基于节点能量及与簇头的接近程度。簇头不仅要负责簇内信息的采集及融合处理,还要负责簇间的数据转发,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整个网络性能影响较大,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也将消耗簇头的大部分能量。

网络安全协议课程设计-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

《网络安全协议》 课程设计 题目IPsec隧道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 7 月 4 日

目录 一、概述 (2)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3) 二、问题分析 (3) 2.1系统需求 (3) 2.2 GRE协议分析 (3) 2.3 IPsec协议分析 (4) 三、协议漏洞 (5) 3.1协议漏洞解决措施 (5) 3.2协议漏洞解决详解 (5) 四、协议完善具体实现 (6) 4.1实现分析 (6) 4.2 GRE实现流程分析 (8) 4.3简单设备设置 (10) 五、案安全性分析 (11) 六、程设计心得、总结 (11) 七、参考文献 (12)

一、概述 网络如若想实现交流传输,必须以网络协议为载体进行。而网络协议(Network Protcol)是控制计算机在网络介质上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通常会被按OSI参考模型的层次进行划分。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提供各种网络互联的标准,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往往被合并称为高层。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以TCP/IP协议为主的Internet结构。伴随着网络的诞生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安全事故引起了各国计算机安全界的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因此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安全核心系统、VPN安全隧道、身份认证、网络底层数据加密和网络入侵主动监测等越来越高深复杂的安全技术极大地从不同层次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的整体安全性。网络安全的实现首先需要网络协议的安全,但是网络协议都是人为写的,存在先天的不足与缺陷,以至于只能慢慢实践发现并给与补充。这里先谈一下VPN中的GRE协议。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协议是由Cisco和Net-smiths等公司于1994年提交给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网络工程工作小组)的,标号为RFC1701和RFC1702。GRE协议规定了如何用一种网络协议去封装另一种网络协议的方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隧道封装技术,它提供了将一种协议的报文在另一种协议组成的网络中传输的能力。GRE协议就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第三层VPN隧道协议。GRE隧道使用GRE协议封装原始数据报文,基于公共IP网络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GRE隧道不能配置二层信息,但可以配置IP地址。本文从GRE协议的工作原理入手,从安全性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GRE隧道协议的不足与缺陷,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安全防护方案。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详细分析IPsec隧道协议不支持对多播和广播的加密的不足,并针对其漏洞设计实施完善可行的策略。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将GRE与IPsec结合使用,弥补IPsec不能保护组播数据的缺陷。因为GRE可以封装组播数据并在GRE隧道中传输,所以对于诸如路由协议、语音、视频等组播

安全协议模板

通信工程劳务协作安全协议 工程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市分行营运用房项目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 甲方: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 乙方:德州市德城区泰华建筑智能化有限公司

为了保证合同期间的人身安全、通信安全畅通,认真落实工程施工安全防卫工作要求,确保万无一失,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称甲方)与劳务协作单位德州市德城区泰华建筑智能化有限公司(称乙方)签订本安全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甲方将以下施工项目的部分劳务工作内容委托给乙方。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安全协议,甲乙双方要严格遵守。 一、工程名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市分行营运用房项目弱电 智能化系统施工 二、劳务工作内容:邮储银行整栋楼宇的综合布线以及智能化设备安装 三、双方职责: (一)甲方: 1.甲方对乙方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2.乙方劳务人员有下列行为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更换: (1) 乙方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造成所负责的工作不能正常运 行,或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给甲方造成损失的。 (2) 乙方人员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劳动纪律的。 (3) 乙方人员不能提供真实有效身份证明的。 (4) 其它有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 3.对乙方提供劳务人员的相关证件进行检验把关,包括且不限于特种作 业证、身份证、社会保险(含意外伤害险)缴纳证明等。 (二)乙方: 1.乙方所所提供的劳务人员必须是劳动法及国家有关法规所规定的合法 劳动人员,所用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2.乙方在进场前,可参照甲方的《通信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对所有劳务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在工作 前,对所有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在工作过程中持续进行安全培训、 检查、总结,以便消除安全隐患。 3.乙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相关证件:身份证、特种作业许可证、 乙方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含意外伤害险)的证明。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1

《算法与程序设计》考前模拟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字符串常量的是 ( D ) A、”ab” B、”你好” C、”2006” D、1235 2、以下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的是( D)。 A、可执行性 B、确定性 C、有穷性 D、无限性 3、流程图是描述(B)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4、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D ) A、+ B、- C、>= D、* 5、结构化程序设计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中某程序中 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A)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其他三种都不是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 )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C)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B、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8、一位爱好程序设计的同学,想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更恰当的是(A)。 A、提出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得到答案 B、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得到答案 D、设计程序、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运行程序 9、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C)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有确切的含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10.下面关于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就是程序 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 11、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C)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12、下列可以作为合法变量名的是(A) A、a7 B、7a C、a-3 D、8 13、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B)。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14、由“上车—掏钱—投币”所描述的问题是(A)。 A、无人售票车投币过程B、乘公交车过程C、上车过程D、下车过程 15、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C)。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 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 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 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 探讨,通过 Flash 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 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 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课时) (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 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

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 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 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 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 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 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 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 的危险。你能不能找出一种安全的渡河方法呢?请写一写你的渡河方案。学 生:学生讨论回答。 〖展示步骤〗 ①两个妖怪先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②再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③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和一个和尚回来; ④两个和尚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⑤两个妖怪过河,一个妖怪回来; ⑥两个妖怪过河。 【F lash 动画展示】通过讨论和动画展示,我们可以知道,计算机解决问题和 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程序或步骤。(二)【课件展示】算法的概念:

LEACH算法仿真结果

仿真一:在100*100的区域内随机生成100个节点 (matlab仿真代码: clear; xm=100;%x轴范围 ym=100;%y轴范围 sink.x=0.5*xm;%基站x轴 50 sink.y=0.5*ym;%基站y轴 50 n=100; E0=0.02; for i=1:1:n S(i).xd=rand(1,1)*xm; S(i).yd=rand(1,1)*ym; S(i).G=0;%每一周期结束此变量为0 S(i).E=E0;%设置初始能量为E0 S(i).type='N';%节点类型为普通 plot(S(i).xd,S(i).yd,'o'); hold on; end %设置SINK节点的坐标 S(n+1).xd=sink.x; S(n+1).yd=sink.y; plot(S(n+1).xd,S(n+1).yd,'*');%绘制基站节点仿真结果图片:(‘O’代表随机散布的节点,‘*’代表SINK节点)

仿真二:LEACH 分簇效果图(matlab 代码见附件) 仿真结果:(p=0.1) 1、簇头个数14. 0102030405060708090100

2、簇头个数:11 3、簇头个数:12 0102030405060708090100 4、簇头个数: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0.05) 1、簇头=6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簇头=7

3、簇头=12 4、簇头=8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5 、 010203040 5060708090 100 102030405060708090100x y LEACH 分簇算法成簇效果图

Ns2.34上leach协议的完美移植

Ns2.34上leach协议的完美移植 经过几天的不断实验,以及网上各位前辈的帮助,终于成功将leach协议完美移植到ns2.34上,下面是我的安装笔记。 Step1 在ns-2.34的目录下新建一个leach文件夹,将leach.tar.gz放入这个文件夹 Step2 在终端中进入这个目录下,键入tar zxf leach.tar.gz Step3 ①将leach/mit整个目录复制到ns-allinone-2.34/ns-2.34中 ②将leach/mac目录下的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 mac-sensor.h, 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 mac-sensor-timers.h四个文件复制到ns-allinone-2.34/ns-2.34/mac中 ③将leach/tcl/mobility目录下的四个文件复制到ns-allinone-2.34/ns-2.34/tcl/mobility中 ④将ns-allinone-2.34/ns-2.34/tcl/ex目录下的wireless.tcl重命名为wireless_1.tcl,再将leach/tcl/ex目录下的wireless.tcl复制到ns-allinone-2.34/ns-2.34/tcl/ex中⑤将leach目录下的test,leach_test,package_up三个文件复制到ns-allinone-2.34/ ns-2.34中 Step3 修改文件 ①需要修改的文件有: ns-allinone-2.34/ns-2.34/apps/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app.h ns-allinone-2.34/ns-2.34/trace/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cmu-trace.h ns-allinone-2.34/ns-2.34/common/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packet.h ns-allinone-2.34/ns-2.34/mac/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ll.h,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http://biz.doczj.com/doc/fe14595732.html,,phy.h,wireless-phy.c c,wireless-phy.h ②修改方法: 对于leach目录下相应的文件(即刚才未复制的文件),将代码中以“#ifdef MIT_uAMPS”开始,并以“#endif”结束的部分复制到以上文件对应的位置 这个过此要小心核对修改,否则前功尽弃 ③特殊情况 <1> ns-allinone-2.34/ns-2.34/common/packet.h中大约185行,根据其他变量的格式将代码更改为 #ifdef MIT_uAMPS static const packet_t PT_RCA = 61; #endif 并将最后一个枚举值改为62 这个过程可以随情况改变,还要注意的是packet.h文件并不是只改这一部分,前面的修改依然要。 <2> ns-allinone-2.34/ns-2.34/mac/wireless-phy.h,给类WirelessPhy添加public变量,大约105行 #ifdef MIT_uAMPS MobileNode * node_;

历年算法与程序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流程图是描述()的常用方式。 A、程序 B、算法 C、数据结构 D、计算规则 2、下面不属于算法描述方式的是()。 A、自然语言 B、伪代码 C、流程图 D、机器语言 3、以下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最高的是()。 A、+ B、^ C、>= D、* 4、某程序中三个连续语句如下: a=1 b=2 c=b+a 它属于()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循环结构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穷举法的适用范围是() A、一切问题 B、解的个数极多的问题 C、解的个数有限且可一一列举 D、不适合设计算法 6、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 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 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 7、下列关于算法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有限步之内结束 B、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必须确切的定义 C、输入: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入 D、输出:算法必须至少有一个输出 8、下列哪一个不是用于程序设计的软件() A、BASIC B、C语言 C、Word D、Pascal 9、下列可以作为合作变量名的是() A、a7 B、7a C、a-3 D、8 10、编程求1+2+3+........+1000的和,该题设计最适合使用的控制结构为()。 A、顺序结构 B、分支结构 C、循环结构 D、选择结构 11、下列步骤不属于软件开发过程的是() A、任务分析与系统设计 B、软件的销售 C、代码编写与测试 D、软件测试与维护12.以下程序段运行时,语句k=k+1 执行的次数为()次。 k=-10 do k=k+1 loop while(until)k=0 A. 9 B. 10 C. 11 D. 12 13.已知x=6, y=5, 则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 的是() A.Not(x>y) B. (x<5)or(y>6) C. (x>=6)And(y>=5) D. Not(x>4) 14.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反映了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A、自顶向下,逐步求精 B、面向对象 C、自定义函数、过程 D、可视化编程 15、一位同学想编程解决“韩信点兵”的问题,他制定的如下工作过程中,最恰当的是() 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LEACH算法的学习摘要

LEACH算法的学习摘要 一、LEACH的定义 LEACH:低功耗自适应路由算法 二、LEACH算法的工作流程 1.总述 LEACH路由协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簇建立阶段(setup phase)和稳定运行阶段(ready phase)。簇建立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总和为一轮(round)。为减少协议开销,稳定运行阶段的持续时间要长于簇建立阶段。 2.簇建立阶段

在簇建立阶段,传感器节点随机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并且与阈值T(n)做比较,如果小于该阈值,则该节点就会当选为簇头。T(n)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P为节点成为簇头节点的百分数,r为当前轮数,G为在最近的1/p 轮中未当选簇头的节点集合。簇头节点选定后,广播自己成为簇头的消息,节点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的强度决定加入哪个簇,并告知相应的簇头,完成簇的建立过程。然后,簇头节点采用TDMA的方式,为簇内成员分配传送数据的时隙。 3.稳定阶段 在稳定阶段,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簇头节点。簇头节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后再将信息传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将数据传送给监控中心来进行数据的处理。稳定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后,网络重新进入簇的建立阶段,进行下一轮的簇重建,不断循环。 三、LEACH算法的优点 1.LEACH算法属于分层路由协议,节点之间反应速度快,簇头进行轮转性选举,能够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个节点能量均衡的消耗,从而有效地延长无线传感网络的生命周期,低功耗的目的。 2.各个节点之间不再是无序的建立通信路由,数据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的规则,普通节点只能向上一级簇头传送数据信息,一级粗托只能向二级簇头传送数据信息。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量,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3.相近的节点之间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有可能相同或相近,这就需要簇头进行必要的数据融合。更好的提升了能量的利用率。 4.每个簇头都要进行数据融合,因为每个簇头接收到的都是局部数据信息,所以数据信息都是比较相关,给数据的融合带来了较快的速度。 5.LEACH路由算法采用TDMA和CDMA的MAC层机制进行各个节点间的数据信息的传递,保证了簇内各个节点有序的跟簇头节点的传递数据,也保证了簇头Sink节点进行有序的信息传递,从而避免了簇内和簇间的相互通信冲突。 6.LEACH路由协议感应外界的环境信息,是周期性的进行检测,各个周期之间不间断地进行。LEACH协议非常适合长期、连续性的进行环境的检测。为野外长时间、不间断地检测提供了保证。 7.有些检测不需要随时获取检测的数据信息,只是当环境中有意外、异常情况发生时,才进行必要的检测盒数据信息的传递。这种不需要周期性的信息传递,减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8.每进行完一轮数据信息的传送,网络进行重新的簇头选举,保证了各个节点之间能量的均衡消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四、LEACH算法的缺点 1.LEACH路由协议算法中没有说明簇头节点如何进行选举分配,才能保证网络数

LEACH协议的算法结构及最新研究进展

LEACH协议的算法结构及最新研究进展 1 LEACH协议算法结构 LEACH这个协议的解释是: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协议。通过名字,我们就能想到这个协议的大概作用了。那么在这之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它的算法。 该算法基本思想是:以循环的方式随机选择蔟首节点,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载平均分配到每个传感器节点中,从而达到降低网络能源消耗、提高网络整体生存时间的目的。仿真表明,与一般的平面多跳路由协议和静态分层算法相比,LEACH协议可以将网络生命周期延长15%。LEACH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循环执行蔟的重构过程,每个蔟重构过程可以用回合的概念来描述。每个回合可以分成两个阶段:蔟的建立阶段和传输数据的稳定阶段。为了节省资源开销,稳定阶段的持续时间要大于建立阶段的持续时间。蔟的建立过程可分成4个阶段:蔟首节点的选择、蔟首节点的广播、蔟首节点的建立和调度机制的生成。 蔟首节点的选择依据网络中所需要的蔟首节点总数和迄今为止每个节点已成为蔟首节点的次数来决定。具体的选择办法是:每个传感器节点随机选择0-1之间的一个值。如果选定的值小于某一个阀值,那么这个节点成为蔟首节点。 选定蔟首节点后,通过广播告知整个网络。网络中的其他节点根据接收信息的信号强度决定从属的蔟,并通知相应的蔟首节点,完成蔟的建立。最后,蔟首节点采用TDMA方式为蔟中每个节点分配向其传递数据的时间点。 稳定阶段中,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蔟首节点。蔟首节点对蔟中所有节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信息融合后再传送给汇聚节点,这是一种叫少通信业务量的合理工作模型。稳定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后,网络重新进入蔟的建立阶段,进行下一回合的蔟重构,不断循环,每个蔟采用不同的CDMA代码进行通信来减少其他蔟内节点的干扰。 LEACH协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簇建立阶段(setup phase)和稳定运行阶段(ready phase)。簇建立阶段和稳定运行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总和为一轮(round)。为减少协议开销,稳定运行阶段的持续时间要长于簇建立阶段。 在簇建立阶段,传感器节点随机生成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并且与阈值T(n)做比较,如果小于该阈值,则该节点就会当选为簇头。在稳定阶段,传感器节点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簇首节点。簇首节点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后再将信息传送给汇聚中心,汇聚中心将数据传送给监控中心来进行数据的处理。稳定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后,网络重新进行簇的建立阶段,进行下一轮的簇重建,不断循环。 2 LEACH协议的特点 1 为了减少传送到汇聚节点的信息数量,蔟首节点负责融合来自蔟内不同源节点所产生的数据,并将融合后的数据发送到汇聚点。 2 LEACH采用基于TDMA/CDMA的MAC层机制来减少蔟内和蔟间的冲突。 3 由于数据采集是集中的和周期性的,因此该协议非常适合于要求连续监控的应用系统。 4 对于终端使用者来说,由于它并不需要立即得到所有的数据,因此协议不需要周期性的传输数据,这样可以达到限制传感器节点能量消耗的目的。 5 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后,协议重新选举蔟首节点,以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同意的能量分布。

安全协议书范本

昆钢公司功能承包(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发包单位:XX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单位: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1 目的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明确甲乙双方在项目承包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生产经营中人身、财产安全,根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 2 本协议书主要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5《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2.6 昆钢控安[2006]92号《外委工作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3 承包内容(范围)及合同金额: 合同金额:元(大写:) 4 承包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5 甲方责任和权利 5.1 要求乙方提交承揽该项目应具备的相关资质复印件备查。 5.2 要求乙方提供承包工作安全措施方案、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相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事故应急预案、安全规程、安全管理负责人名单及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操作资格证、特种设备检验报告及安全使用许可证、作业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合格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资料的复印件备查。

5.3 向乙方提供昆钢公司及甲方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管理考核办法,按照昆钢公司劳务用工安全教育培训要求,负责组织对功能承包单位用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取得昆钢安全教育培训合格证。根据各个具体的施工项目,组织对乙方人员进行入场前的安全交底教育,告知乙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各项安全措施,提供作业范围地下、上方和相邻关系可能影响施工安全的资料,向乙方提出安全管理要求。 5.4 甲方有权对乙方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甲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乙方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5.5 对乙方所制定的安全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备案,便于协助支持乙方执行。对无方案、无措施和措施未落实的有权停止生产作业,限期整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5.6 对乙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并对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向乙方提出指令性整改意见。对不按期完成隐患整改的,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对违章行为有权制止,并根据具体情况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5.7 甲方发现乙方在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场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权要求乙方立即停止生产作业,撤离现场作业人员,待隐患整改完毕,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才能恢复生产。 5.8 甲方按其监管职责配合地方政府、上级部门对乙方在合同约定作业区域内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督促乙方按调查组要求落实整改工作,未经调查组批准,不得同意乙方恢复生产。 5.9 甲方负责协调乙方与其他承包单位之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互助协作关系。 5.10 甲方不得对乙方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要求乙方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强行生产作业。 5.11 甲方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乙方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消防设施和器材。 5.12 甲方负责为乙方提供在甲方区域内施工工作中需用的风、水、电、汽等动力能源,并负责指定接点。 5.13 乙方人员在该项目承包工作时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甲方负有责任的,按照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中划分的责任范围,由甲方承担相应责任。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合同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合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安全设施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项目 工程地点: 合同编号: 甲方: 乙方:宁夏中智信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日期:2017年3月15日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合同 委托方(甲方): 受委方(乙方): 宁夏中智信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设计项目和任务 一、工程名称:硫酸罐区项目 二、工程地址: 三、委托任务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赤峰市元宝山区龙天乙炔气厂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编制。 第二条设计资料、设计进度及文件提交 一、甲方应向乙方提供以下设计所需的主要基础资料: 1、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工艺流程方案和工艺流程叙述、操作规程;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和公用工程设备一览表(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操作参数、材质、设备内的介质)。 2、建设单位简介、建设单位周边生活生产经营场所情况、营业执照、备案证、土地使用证或租赁协议、选址意见书、环评批复文件、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版)及安全许可意见书。 3、原料、辅料、中间产品、产品的物性数据,建设单位的劳动定员;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在储存场所的储存量和使用场所的用量,储存区原料的装卸设施和方式;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的能力(或者负荷)及介质的来源,其它的生产工艺介绍和其它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工艺情况说明。 4、其他基础资料详见乙方提供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写提资单。 二、设计进度: 乙方在甲方向乙方提供“本条款一”中的全部资料后, 30 个工作日完成安全设施设计装订文本(送审版)提交甲方。安全设施设计评审会议结束后 7 个工作日完成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经专家组同意后装订文本(备案版)并提交甲方。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88.12345 D、1.2345E6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 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 【基本信息】 【课标要求】 (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each算法分析

leach_mit结构图 从wireless.tcl文件中分析leach的具体流程 在wireless.tcl文件中首先初始化了很多无限仿真的配置。引用了一些外部脚本——source tcl/lib/ns-mobilenode.tcl(主要是包含移动节点类Node/MobileNode的一些otcl类函数的定义)、source tcl/lib/ns-cmutrace.tcl(trace文件的tcl脚本)、 source tcl/mobility/$opt(rp).tcl(将几种不同的协议的具体应用的外部脚本引用,$opt(rp)是协议名称)。当一些变量初始化过后,通过 elseif { [string compare $opt(rp) "leach"] == 0} { for {set i 0} {$i < $opt(nn) } {incr i} { leach-create-mobile-node $i 建立我们仿真的节点,最主要的函数是leach-create-mobile-node(这个函数的定义在uamps.tcl中) 分析uamps.tcl中是如何定义节点的??? 在uamps.tcl中初始化了bsnode的应用类型(Application/BSApp)、定义了二个能量传输模型(自由信道和多径衰落、Efriss_amp和Etwo_ray_amp)和很多参数。而真正创建节点是在函数leach-create-mobile-node中。而这个函数中调用了uamps.tcl中的sens_init,这个函数的功能是清除上一次模拟时留下的trace文件。在创建节点时候,sens_init函数调用一次。leach-create-mobile-node函数解释如下: 1、节点定义: if {$id != $opt(nn_)} { puts -nonewline "$id " set node_($id) [new MobileNode/ResourceAwareNode] #将前opt(nn_)-1个点定义为一般节点 } else { puts "($opt(nn_) == BS)" set node_($id) [new MobileNode/ResourceAwareNode $BS_NODE] #将第 opt(nn_)个节点定义为最终的sink节点

WSN中LEACH协议源码分析报告

WSN中LEACH协议源码分析 分析(一) 首先对wireless.tcl进行分析,先对默认的脚本选项进行初始化: set opt(chan)Channel/\VirelessChannel set opt(prop) Propagatioii/TwoRayGround set opt(netif)PhyAVirelessPhy set opt(mac) Mac/802_l 1 set opt(ifq) Qucuc/DropTail/PriQueue set opt(ll) LL set opt(ant) Antenna/OmniAntenna set opt(x) 0 。# X dimension of the topography set opt(y) 0。# Y dimension of the topography set opt(cp),H, set opt(sc) N../mobility/scene/scen-670x670-50-600-20-2u。# scenario file set opt(ifqlen)50o # max packet in if set opt(nn) 51。# number of nodes set opt(secd) 0.0 set opt(stop) 10.0 o # simulation time set opt(tr) out.tr。# trace file set opt(rp) dsdv 。 # routing protocol script set opt(lm) M on H。# log movement 在这个wireless.tcl中设置了一些全局变呈:: # #Initialize Global Variables # set ns_ [new Simulator] set chan [new $opt(chan)] set prop [new $opt(prop)] set topo [newTopography] set tracefd [open Sopt(tr) w] Stopo Ioad_flatgrid $opt(x) $opt(y) Sprop topography Stopo 这些初始化将在后而的使用中用到,该文件最重要的是创建leach 17点:创建方法如下: } elseif { [string compare Sopt(rp) M leach,,]==0} { for {set i 0} {$i < $opt(nn) } {incr i} { leach-create-mobile-node $i } 如果路由协议是leach协议,则在Uamps.tcl中调用leach-create-mobile-node方法创建leach节点。将在第二小节讲如何创建leach节点。 for {set i 0} {$i < $opt(nn) } {incr i} { $ns_ at $opt(stop).000000001 M Snode_($i) reset”。〃完成后,重宜右点的应用

驻场服务安全协议书

驻场服务安全协议书 导语:为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谐高效”运营目标的实现,加强与现场管理及经营单位的工作联系,建立并完善各方的工作沟通机制,以下是为大家的驻场服务安全协议书,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甲方:中铁三局五公司XXX项目经理部 乙方: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深化安全质量标准工地创建活动,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规范施工中的各项操作,达到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有序可控,消灭安全质量隐患,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和甲乙双方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双方签订本安全质量协议。 一、乙方施工的具体项目和时间 1、施工项目:按劳动合同内容执行。 2、施工时间:按劳动合同规定办理。 二、甲方责任和权利 1、监督检查乙方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施工安全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以及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 2、编制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并分解到乙方分包项目。组织、指导和审查乙方编制分包工程内容的安全施工方案和质量管理措施,并督促和检查乙方认真落实。

3、组织有关人员对乙方施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责成乙方整改到位。 4、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发现违法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的行为,除向当事人帮助、教育及提出纠正意见外,并对乙方进行必要的罚款。如遇有险情危及人身安全或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甲方有权责令乙方停止作业,乙方接到甲方通知,必须认真对待,及时改进。 三、乙方责任及权利 1、乙方必须严格按甲方提交的设计文件、资料、技术标准及相关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必须接受甲派驻施工现场人员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合同内容规定的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满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甲方的要求。 2、乙方按有关规定,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承担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责任和造成的损失所发生的所有费用。 3、乙方负责保证所租赁的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如发生机械责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 4、乙方施工的工程如发生质量事故及返工工程,所发生的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 5、对本单位的施工人员应登记造册,如实向甲方报告,接受甲方入场前的安全教育。有人员调整时,要立即报告甲方,并进行安全教育,未经安全教育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不得录用无 * 的人员、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和年龄超过55岁的人员。

算法与程序设计试题带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算法与程序设计》学分认定试题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 1、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程序“做什么”,然后再确定程序“如何做”请问“如何做”是属于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哪一个步骤() A、分析问题 B、设计算法 C、编写程序 D、调试程序 2、在调试程序过程中,下列哪一种错误是计算机检查不出来的() A、编译错误 B、执行错误 C、逻辑错误 D、任何错误计算机都能检查出来 3、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B、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确切地定义 C、一个算法在执行有穷步之后必须结束 D、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4、流程图中表示判断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 5、任何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用三种基本结构组成,下列不属于基本结构的是() A、顺序结构 B、选择结构 C、层次结构 D、循环结构 6、能够被计算机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A、伪代码 B、高级语言 C、机器语言 D、汇编语言 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合法的长整型常量是() A、08A B、2380836E C、 D、 8、求Mid(“ABCDEFG”,3,2)的结果是() A、“ABC” B、“CD” C、“ABCDEF” D、“BCD” 9、表达式A+B+C=3 OR NOT C<0 OR D>0 当A=3,B=4,C=-5,D=6时的运算结果是() A、0 B、1 C、TRUE D、FALSE 10、在循环语句For x=1 to 100 step 2 …… Next x 中,x能达到的最大值是() A、100 B、99 C、98 D、97 11、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VB的对象的是() A、窗体的背景颜色 B、命令按钮 C、文本框 D、标签 12、在调试程序的时候,经常要设置断点,设置断点的快捷键是()A、F1 B、F8 C、F9 D、F12 13、算法描述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下面哪些方法不可以描述“闰年问题”的算法() A、自然语言 B、流程图 C、伪代码 D、机器语言 14、以下不属于非法用户自定义标识符(常量和变量命名)的是() A、8ad B、ad8 C、_a8d D、const 15、已知A,B,C,D是整型变量,且都已有互不相同的值,执行语句B=0;A=C;D=A;D=B;后,其值相等的变量是() A、A,D B、A,C C、C,B D、B,A 16、要交换变量A和B的值,应使用的语句组是( ) A、A=B;B=C;C=A B、C=A;A=B;B=C C、A=B;B=A D、C=A;B=A;B=C 17、VisualBasic中以单引号开头一行文字称为注释,它对程序的运行() A、起一定作用 B、有时候起作用 C、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必须的 D、不起任何作用,但能增加程序的可阅读性 18、要使一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确定”,正确的设置是把该命令按钮的()。 A、属性Font设置为“确定” B、属性.ForeColor设置为“确定” C、属性Caption设置为“确定” D、属性BorderStyle设置为“确定” 19、要从文本框TXTShowOut中输出"中国您好!",代码为( ) A ="中国您好!" B ="中国您好!" C ="中国您好!" D Val=“中国您好!” 20、下列Visual Basic程序段运行后,变量max的值为()。 a=11; b=15; max=a IF b>max Then max =b A、15 B、11 C、15或11都有可能 D、以上都不是 二、阅读程序写结果(第1~2小题每题5分,第3小题10分,共20分) 1、Private Sub Form_Load() N=InputBox(“请输入N的值:”,“输入”) S=1 For i=1 to N S=S*i Next i MsgBox “S=”+Str(s),0,”计算结果” End Sub 当N=5时,运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