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合同协议书效力待定制度

论合同协议书效力待定制度

论合同协议书效力待定

制度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论合同效力待定制度

摘要

合同的效力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将对合同当事人乃至第三人产生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是法律拘束力。在合同的效力分类中合同的效力包括: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可变更。其中较为特殊的就属效力待定的情形。效力待定的合同又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这三种情形。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可撤销可变更得合同区别其实很显着很好区分。与无效合同的区别在于,无效合同由于欠缺合同成立的实质性要件(即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所以是自始无效的,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具备合同生效的要件的。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由于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其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存在瑕疵,所以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此类合同归类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但是在效力待定的合同中,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在表达意思表示时是不存在瑕疵的,只可能是由于行为人资格权利的欠缺而导致合同的效力待定。正是由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所欠缺的条件是可实现的,合同的成立取决于权利人的意愿。所以合同的生效与否,取决于权力相对人是否承认合同的效力。

关键词:合同效力效力待定无效

目录

摘要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特征

1.合同已成立,但其效力待定

2.合同所欠缺的生效要件具有可实现性

3.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最终取决于权利人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

(三)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三、效力待定合同与其他合同的区别

(一)效力待定合同与生效合同区别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

(三)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四、有关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一)有关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的不足

1.对第三人追认期限未作规定

2.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没有

3.赋予相对人撤销权的非科学性

4.没有区分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

(二)关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构想

1. 完善《合同法》第47 条

2. 完善《合同法》第48 条

3. 完善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规定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一)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虽然成立,但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的生效要件,所以能否发生法律效力尚未确定,须经当事人表示承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1]效力待定合同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权利能力不足的当事人与他人订立了合同,即与合同相对人订约的行为人的权利能力存在瑕疵,所以导致合同的效力无法真正的生效,出于悬而未决的状态。那么此时的合同,就需要有权利能力的当事人作出如何处理合同的决定,要么追认合同的效力,要么否认合同的效力。这样效力待定的合同最终就有了结果,是有效合同还是自是无效的合同。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特征

1.合同已成立,但其效力待定

这时的合同有效,无效还是未知数。因为这种合同欠缺合同生效的积极要件,所以不能够认定为合同有效而又因为这时的合同同样欠缺合同不生效的消极要件,因此不能武断的将合同归类为无效合同。[2]如果说合同的有效性与合同的无效性事一条线段上的两个端点,那么此时效力待定的合同就是处于在这条线段的两端中间的游离状态。这时就需要有权利能力的当事人行使自己的追认权,给效力待定的合同一个“外力”,使它不再处于游离状态。

2.合同所欠缺的生效要件具有可实现性

在效力待定的合同中,是因为合同本身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3]但是,这种生效要件的欠缺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它也不像无效合同因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确定无效。效力待定的合同的生效要件基本上各方面都已具备,而欠缺的可能只是权利人一个意思表示就能够促成的。

3.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最终取决于权利人

效力待定合同的生成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欠缺权利能力的行为人与合同相对人订立了合同而因为合同的签订缺少了权利人的确认,不具有效力。那么可以知道其实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的最终决定权听从于权利人。如果权利人承认了合同的效力,那么效力待定的合同就是有效。反之,效力待定的合同则是自始无效的。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合同法》将效力待定合同规定为三类:一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定立的合同;二是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三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订立的合同。此三类合同分别是由于有关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缺乏定立合同的资格或缺乏处分能力造成的,如果给有关权利人赋予承认权,使之能够以其利益判断做出承认而使合同有效或者拒绝而使合同无效,往往是有利于权利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因此,将这类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是符合权利人的意志和利益的。[4]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

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是10周岁以上,16周岁一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这些人除了能够进行与自己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当的合同及纯获利的合同外,其他的合同均须得到其监护人的确认方能生效。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也必须要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从主体资格上讲,是有瑕疵的,因为当事人缺乏完全的缔约能力、代签合同的资格和处分能力。[5]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合同受有关法律效果上的利益时,无论是丧失权利或负担义务,即使其在经济上获得巨大利益,也不属于能获得法律上的利益。此类合同应当认定为效力待定合同。这是因为:第一,此类合同与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不同,它并非因为当事人故意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及社会公共利益,也不是因为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导致合同可撤销。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缺乏缔约能力和处分能力所造成的,这类合同并非不可补救的。第二,这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是符合权利人利益的。第三,有利于促成更多的交易,也有利于维护相对人的利益。例如,小明15周岁,因其酷爱音乐,所以私自动用家里的3万元钱买了钢琴。在这一案件中,小明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没有征求其监护人的,就私自与他人订立买卖合同。[6]虽然买卖合同成立,但是尚未发生效力,其效力的发生需等待其监护人的追认,认定买卖合同有效才能发生法律的效力。倘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监护人不同意订立合同,那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卖方的买卖合同无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这种合同一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就具有法定效力。在没有经过追认前,该合同虽然成立,但是并没有实际生效。所谓追认是指法定代理人明确无误的表示,同意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这种同意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合同的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应当以明示的方式作出,并且应当为合同的相对人所了解才能产生效力。[7]根据《合同法》第47条第2款的规定,合同的相对人可以催告限制民事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所谓“催告”就是指的相对人要求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时间内明确答复是否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法定代理人逾期不作表示的,则视为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8]设立相对人的催告权,可以避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从而也可以维护相对人的利益,但是相对人的催告应当有明示的方式作出。同时,对于相对人催告中一般要定一个期

限,合同法规定以一个月为限,超过这个期限,法定代理人不作答复的,视为拒绝追认。

相对人除了有催告权外,还有撤销合同的权利。这里的撤销权是指合同的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签订的合同之前,撤销自己对限制民事行为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在此类合同中,如果仅有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而没有相对人的撤销权,那么,法定代理人作出追认前,相对人就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只能被动的依赖法定代理人追认或者否认,这对相对人是很不公平的。设定相对人的撤消权正是为了使相对人与法定代理人能有同等的机会来处理这类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但是相对人撤销这类合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撤销的意思表示必须法定代理人追认之前作出的,对于法定代理人已经追认的合同相对人不得撤销。第二,只有善意的相对人才可以作出撤销合同的行为。第三,相对人作出撤销的意思表示时,应当用通知的方式作出,任何默示的方式都不构成对此类合同的撤销。[9]

(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

无权代理是指无代理权的人代理他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但是,该行为可以因本人的追认而使无权代理行为成为有效。无权代理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第一种没有代理权的情况很简单,就是代理人自始是无权的。却以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情形,如果被代理人追认承认合同的成立,那么此时合同生效。

[10]如果被代理人不承认合同的成立则合同无效。但是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被代理人形式催告权,要求被代理一个月内追认,若逾期则视为合同成立。对于没有代理权的人以他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形可以用一个例子表现。例,老王是老张的邻居,一日老王来到某牛奶公司与该牛奶公司签订一份订奶合同,并声称是老张让其代为签订的订奶合同。那么,当老张行使追人权时老王与牛奶公司签订的订奶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只有老张追认了或者事后了老王代理权,则此时的合同自是有效。第二种情况是超越代理权情况,也就是被代理人确定赋予代理人一定的权限,帮其代理一定的事务。[11]但是,代理人不仅帮助代理了被代理人交代的事情,还自作主张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代理了其他事情,即超出了被代理人划定的范围。例如,甲委托乙前往丙厂采购男装,乙觉得丙厂生产的女装市场看好,便自作主张以甲的名义与丙厂签订了订购女装的合同。这种行为就是越权行为,没有被代理人赋予的权限而从事的代理行为。除非经甲的追认或者事后赋予乙的代理权,合同有效。在越权代理有一类因主体特殊而特别规定的,《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理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本条规定了除非合同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理人负责人市超越代理权限而与之订立的合同,以保护合同相对人的角度来说,合同是有效的。第三种情况是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例如,甲托乙曲丙村买种子,乙将种子买回交给甲后。第二天,乙又去丙村以甲的名义购买了一批化肥,丙村经营商并未过问乙的代理权限,则乙的行为就是代理权终止后又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除经被代理人追认或再次赋予代理人代理权合同无效。其实这种情况与表见代理很相似,表见代理与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的狭义的无权代理共同组成无权代理。由于表现代理有: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无权代理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具备与他热有代理关系表面特征,相对人在客观上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相对人主观为善意因无重大过失等特点。《合同法》第48条规定:“无权代理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由上述情况可知,表见代理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是有代理权

的。而这一点与被代理人及相关事物,使合同相对人产生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的错误认识。因此,法律规定了基于表见代理所订立的合同是有效的,而被代理人因订立合同受到损失的,可以向代理人追偿。

(三)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所谓无处分权人,就是对归属于他人的财产没有权利进行处置的权利或者虽对财产拥有所有权,但由于该财产上负有义务而对此不能进行自由处分的人。无权处分的合同就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而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订立合同的情形,多半发生在动产的所有权人,将动产交给他人代为保管而保管或占有人私自将此动产的所有权转移他人的情况。例如,甲因出国留学,将自家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以为那幅字画字画是乙的,后来乙因做生意急需钱,便将该字画以3万元的价格买给丙。甲回国后,发现自己的字画在丙家中,要求丙返还。在本案例中,乙身为无处分权人私自将甲的动产转让给第三人,除经权利人的追认,合同是无效的。但是基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定,由于丙有理由相信乙有该动产的所有权,且购买该动产时又支付了合理的价款,所以丙可以基于善意取得而获得该动产的所有权,而甲的损失可以向乙即无处分权人追偿。可见,善意取得制度是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效的一种例外。在这方面的规定无疑也是对合同相对人的一种保护。因无权处分他人财产而签订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无处分权人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例如财产的转让、财产的赠与、在财产上设定抵押权等行为。财产只能有处分权的人进行处分,无处分权人对其他财产进行处分是对他人的财产的侵害。既使是对共有财产享有共有权的共有人,[12]也只能依法处分其应有的部分,不能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因为共有财产属于全体共有人所有。

第二、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人而签订的合同必须经过权利人的事后追认或者在合同订立后取得对财产的处分权。这里的权利人是指对财产享有处分权的人。所谓追认是指权利人事后同意处分该财产行为的意思表示。这种追认可以直接向买受人作出,也可以向处分人作出,可以用口头形式作出,也可以用书面形式作出,不管用何种形式,追认都必须用明示的方式作出,沉默和不作为都不视为追认。追认是一种单方的意思表示,其目的就是使无权处分而订立的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在得到追认以前,买卖人可以撤销该合同。在追认以后,则合同将从订立合同时就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请示对方履行合同义务。无权处分的本质就是处分人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处分他人财产,从而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如果处分人在合同订立后取得财产权利或者取得了对财产的处分权,就可以消除无权处分的状态,从而使合同产生效力。合同相对人还有一种自我保护,挽回损失的救济方式。就是行使撤销权,而法律规定撤销权是一种除斥期间,应当注意的是,当事人一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示为放弃行使撤销权。

三、效力待定合同与其他合同的区别

(一)效力待定合同与生效合同区别

生效合同是依法成立的合同,并且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约束力。而效力待定合同虽已订立,但因其欠缺合同生效的积极要件,所以并没有实际生效,在权利人追认之前,合同效力处于待定状态。因此两者之间的区别是:

1.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只有经权利人的追认才能产生效力,因而与生效合同的不同在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比生效合同欠缺合同生效的要件,即权利人的追认。生效的合同具备一切合同生效的积极要件。

2.效力待定合同与生效合同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合同生效的时间不同。除经当事人特别约定,生效合同自当事人协商一致起生效,效力待定的合同自权利人追认承认合同效力起生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

无效合同是指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或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自始、确定、当然的绝对无效合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1.欠缺有效要件的性质不同。无效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根本有效要件(即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它往往涉及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并且违反了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的非根本有效要件,即合同当事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方面的欠缺,一般不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13]而且,合同的当事人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上的瑕疵也是可以经过权利人的追认解决的。

2.效力状态不同。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的相对无效状态,有效与无效取决于第三人的追认或善意相对人的撤销,而无效合同处于自始、确定、当然的绝对无效状态,所谓确定无效是指无效状态不可改变,无法补救,所谓自始无效是指合同一经成立就无效,所谓当然无效是指无须任何人主张,也无须法院和仲裁机关宣告就无效。

3.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应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认或拒绝追认及善意相对人的撤销,使得合同有效或无效;而无效合同当然无效,无须当事人主张就本来无效,且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都可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事实,法院和仲裁机关还可主动确认合同无效的事实。

4.受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法定第三人的追认或拒绝追认应在法定的催告期间(1个月)内行使;而无效合同的确认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合同存在无效的情形。

(三)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可撤销合同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因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允许合同当事人撤销该合同,使已成立生效的合同溯及既往地归于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都属于相对无效合同,它们在合同效力方面的欠缺要件往往只涉及合同当事人及合同有关人员的利益,一般不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合同有效要件欠缺的性质不同。可撤销的合同一般只是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

合同生效要件或严重违反公平原则如欺诈、胁迫、乘人之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而效力待定合同欠缺的是合同当事人主体能力方面的合同有效要件,如无行为能力,无代理权、无处分权等。

2.效力状态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状态,既非无效,也非有效。其有效

还是无效取决于第三人或善意合同相对人的是否追认或撤销。而可撤销合同在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并经法定机关确认无效之前,仍是有效合同;但当合同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并经法定机关确认无效后,为自始无效合同。

3.有权主张并影响效力变化的当事人不同。效力待定合同可由法定的第三人追认或

拒绝追认,或由合同的善意相对人撤销,此追认或撤销直接向合同当事人进行,无须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而可撤销合同只能由受损害的合同方向法院或仲裁机关请求撤销,不能直接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要求。

4.受时间限制不同。效力待定合同,第三人应在法律规定的催告追认期间内(我国《合同法》规定为1个月)作出追认或拒绝追认的意思表示;而可撤销合同,当事人须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该权利消灭。[14]

四、有关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一)有关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的不足

目前我国有关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规范仍有不足, 主要表现在:

1.对第三人追认期限未作规定

合同法规定了第三人享有追认权但没有时间限制合同法规定了第三人享有追认,使

该合同效力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这与为维护交易秩序稳定的立法目的相悖, 也不利于保护相对人的利益, 笔者认为法律应明确权利追认期的期限, 一般不应超过一个月。

2.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没有

时间限制合同法只规定取得处分权合同即生效, 没有规定超过确定时间合同就无效, 一方面使相对人权利和合同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另一方面也怂恿行人怠于争取处分权, 不利于提高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

3.赋予相对人撤销权的非科学性

合同法规定行为人缺乏缔约能力或没有代理权的合同, 善意相对人撤销权, 笔者认为此规定缺乏科学性,效力待定合同中无论当事人是否有缔约能力和代理权, 合同内容

都是相对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相对人无权撤销,且当事人能力欠缺不会影响无论善意或

恶意相对人的利益, 合同效力决定权应全部赋予第三人即有权人。

4.没有区分合同有效和合同生效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权利人或行为人是否采取修正措施, 它强调合同本能否生效。而合同法规定, 行为人缺乏缔约能力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和无处分权人取得处分权合同有效; 无权代理合同在未经追认,则合同不生效。笔者认为合同有效与

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合同有效以合同成立符合民事行为构成要件为标准, 而合同生效以法定或约定的合同生效要件为必要, 即合同有效不一定生效, 如附期限、附条件合同从其效力看属于有效合同, 但在期限未到或条件未达到就是不生效。合同法应统一说法, 以更好地与该制度的立法宗旨相符合。

(二)关于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构想

1. 完善《合同法》第47 条

《合同法》第47 条至少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明确规定此类合同为无效

合同; 二是以要约和承诺的理论对其性质作一解释; 三是对相对未催告情形下的承诺权的期限做一法定限制; 四是区分相对人的撤回行为与撤销行为, 并对相对人的撤销权加以一定限制。笔者认为《合同法》第47 条可拟修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

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不相适应的非纯获利益合同为无效合同。[15]但相对人意思表达真实的, 法律推定为是一项继续有效的要约。经法定代理人承诺的, 为新的合同。法定代理人在知悉这一事实后应当在合理期内做出承诺或拒绝承诺的意思表示在此期间相对人发出催告期限的, 以催告期限为准。过期不作表示的, 推定为拒绝承诺。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不知悉时可以撤回该要约; 在法定代理人已知悉但尚未承诺之前可以撤销该要约, 但法定代理人有理由相信要约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 非经其同意, 相对人不得撤销。撤回与撤销表示应当向法定代理人做出。”这样的规定, 才真正能从理论上给予这种合同以必要的支撑, 并且也真正平衡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也促成了交易安全、交易效率等合同价值的实现。

2. 完善《合同法》第48 条

《合同法》第48 条应作以下修改:一是区分代理人对代理权瑕疵的两种不同认知状态, 并对其相应责任作出规定; 二是对前面已论及的合同效力问题、承诺权和撤销权的限制问题等作一更正。笔者认为《合同法》第48 条可拟修改为:“行为人没有代理

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 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但相对人意思表达真实的, 法律推定为是一项继续有效的要约。经法定代理人承诺的, 为新的合同。被代理人在知悉这一事实后应当在两星期内作出承诺或拒绝承诺的意思表示, 在此期间相对人发出催告期限的, 以催告期限为准。过期不作表示的, 推定为拒绝承诺。相对人在被代理人不知悉时可以撤回该要约; 在法定代理人已知悉但尚未承诺之前可以撤销该要约, 但法定代理人有理由相信要约不可撤销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的,

非经其同意, 相对人不得撤销。撤回与撤销表示应当向法定代理人作出。要约未被代理人承诺的, 明知权利瑕疵的代理人应承担使相对人恢复到代理人有代理权或未超越代理权行为时相对人本应处于的位置的赔偿责任; 不知权利瑕疵的代理人应承担相对人基于信赖其权利而造成利益损失的赔偿责任。”

3. 完善无权处分人订立合同规定

无权处分人一方面由于本身是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从而得以能够独立地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的责任; 一方面又由于其行为本身是给自己锁定权利和义务, 从而不会给合同外的人造成任何损害。也就是说, 在这样一类合同中, 其实其合同本身并无侵犯合同外第三人利益的可能。因而, 对于这一合同,法律上并没有必要出于特别考虑保护不存在“第三人可能被损害的利益”而认定这一合同无效。[16]法律没有必要将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处分合同归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应当认为, 这类合同是自始有效的。并通过对有效合同的法律保障来平衡当事人之间, 以及当事人与“真正权利人”之间的利益。效力待定合同, 特别是无权处分行为蕴含了民法上的诸项制度, 甚为复杂,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一个有待思考、完善的课题, 亟待各位专家学者研究解决。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对于效力待定合同制度的理解,合同效力待定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效力待定制度具有很多优点为保护合同相对人的利益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此制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各专家学者改进,相信在各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合同的效力待定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合同法》,金丽婷,陈学林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

[2].《合同法原理》,谢怀拭等着,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三编

[4].《完善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范的构想》,王新明

[5].曾玉珊《》当代法学;1999年04期

[6]. 杨立新《合同法总则》(上)第176页,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第23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合同法疑难案例与法理研究》作者:孔祥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160页

[9].孙鹏; [J];现代法学;2000年04期

[10].李永军着:《合同法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11].王军着:《美国合同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72、86页。

[12].白维轩; [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3].李祝认; [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4].王海斌; [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5].付建平; [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6].董安生着:《民事法律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7页。

上海劳务合同范本

上海劳务合同范本 甲方:乙方: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 地址:住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使用说明 一、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认真阅读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二、劳动合同必须由用人单位(甲方)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和职工(乙方)亲自签章,并加盖用人单位公章(或者劳动合同专用章)方为有效。 三、合同参考文本中的空栏,由双方协商确定后填写清楚;不需填写的空栏,请打上“/”。 四、乙方的工作内容及其类别(管理或专业技术类/工人类)

应参照国家规定的职业分类和技能标准明确约定。变更的范围及条件可在合同参考文本第十二条中约定。 五、工时制度分为标准、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三种。如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应在本参考文本第十二条中注明并约定其具体内容。 六、约定职工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要具体明确,并不得低于本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实行计件工资的,可以在本参考文本第十二条中列明,或另签订补充协议。 七、本单位工会或职工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可依法就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职工个人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 八、双方经协商一致后,对劳动合同参考文本条款的修改或未尽事宜的约定,可在参考文本第十二条中明确,或经协商一致另行签订补充协议;另行签订的补充协议,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一并履行。 九、签订劳动合同时请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必须清楚,并不得单方涂改。 十、本文本不适用非全日制用工使用。

论合同效力、意义及状态

论合同效力、意义及状态

论合同效力、意义及状态

论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及合同效力概述 《民法通则》第85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都具体规定了对依法成立的合同进行法律保护。因此对合同效力的认定就成了国家对合同的认可、保护与干涉的具体内容之一。根据合同法理论、《合同法》的现行规定及司法实践,我们可以把合同的效力主要分为合同有效、合同无效、效力待定和可撤销的四种效力类型,与此对应产生四种效力类型的合同,本文根据不同的效力状况进行相应的具体研究。 二、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首先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进行分析讨论,是因为其对四种效力类型合同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认为,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应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法律概念,尽管其二者具有较强的联系,但是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论是在合同法理论上还是司法实践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实中,很多合同都分为合同签订或成立的时间,而另定一个具体时间才让合同生效,也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和认可。因此我认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应当是性质不同但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而且《合同法》第45条、第46条等也规定了附条件和附期限合同才生效的情形,也证实了合同成立与生效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三、有效合同

所谓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成立并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从目前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都没有对合同有效规定统一的条件。但是我们从现有法律的一些规定还是可以归纳出作为一个有效合同所应具有共同特征。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看,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为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行为能够合法的一般准则,当然也应适用于当事人签订合同这种民事行为。所以,合同有效的条件也应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只不过是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不违反法律”具体表现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同时结合到《合同法》第10条等规定来看,有些合同的生效或有效还要求合同必须具备某一特定的形式。因此我认为,以上四个条件也就是合同有效的要件。从《合同法》第44条来看,就是要“合法”。当然以上四个条件也都是《民法通则》、《合同法》的相关具体规定,只有符合这些条件,合同才能“合法”,也才会有“有效”的可能。 四、无效合同 (一) 无效合同概述。 所谓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并不一定“依法”),但由于其不符合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特定条件或要求并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被确认为无效的合同。其特征为:1、合同已经成立。没有成立的合同当然无法进行讨论是否生效的问题;2、合同无效的效力表现在合同自始无效,也就是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3、合同无效的原因在于其违法性,而且是违反了法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的范本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于xxxx年xx月x日签订了【为期年】【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现乙方向甲方自愿申请,要求解除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经双方平等协商,甲方同意与乙方解除劳动合同,并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双方一致同意于xxxx年xx月x日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终止。 二、因乙方主动提出与甲方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之规定,甲方无需向乙方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乙方已知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要求甲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等费用。 三、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至xxxx年xx月x日止。 四、甲、乙双方在此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依法签订了书面的劳动合同,甲方依法履行了相应义务。双方无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解除劳动合同之日前的劳动报酬(含加班工资、奖金、补贴等)双方已全部结清。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或赔偿。 五、乙方应在本协议签字后七日内与甲方有关部门(原所在部门、劳资、财务、后勤等)办理完工作交接手续。如有乙方负责办理的对外业务没有清算完毕,乙方应负责将往来账目核对清楚,并将由对方盖章、签字确认的对账单(或欠款证明)交甲方财务部门。否则,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负责赔偿。 六、劳动合同解除后,乙方仍负有保守所知悉的甲方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的义务,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否则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元。乙方在解除劳动合同之前与甲方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的,仍应遵守原协议的约定。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retype/zoom/43a33ca504a1b0717fd5ddae?pn=2&x=0&y=1275&raww=168&rawh=44&o=png_6_0 _0_135_1148_126_3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44&md5sum=b47a787060b100b49c3c be9b4463c39d&sign=8dd48de96c&zoom=&png=10944-&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七、乙方办理完各项交接之后5日内,甲方向乙方提供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乙方应于劳动合同解除后15日内到甲方办理档案、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逾期不办责任自负。 八、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对甲方进行诋毁、诽谤、恶意中伤、及任何有损甲方形象或利益的行为,否则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九、本协议经甲方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处各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xxx同志,性别,身份证号xxxxxxx ,系我单位聘用职工,该同志与我单位协商一致,已正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37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上海市劳务合同范本(标准版)2020

编号:HL202050513 上海市劳务合同范本(标准版)2020 The content of this contract is only a reference for both parties. You must read the listed terms carefully when using it. The content of the contract will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both parties and should not be directly applied.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_日

上海市劳务合同 甲方: 法定代表人: 联系方式: 乙方: 法定代表人: 联系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合同的类型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的类型为:_________;期限为:_________。 (一)有固定期限合同。期限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无固定期限合同。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合同。具体为:____。 二、试用期 第二条本合同的试用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三条录用条件为:________。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三、工作内容 第四条乙方的工作内容为:_____________。 第五条甲方因工作需要,按照诚信合理的原则,向乙方说明情况后,可以 调动乙方的工作岗位。 四、工作时间和劳动条件 第六条乙方所在岗位执行____工时制,具体为:__________。 第七条甲方建立健全生产工艺流程,制定操作规程、工作规范和劳动安全 卫生制度及其标准。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告知 义务,并做好劳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 第八条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以及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依照 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有关规定向乙方发放劳务防用品和防暑降温用品。 第九条甲方应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 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乙方思想觉悟、职 业道德水准和职业技能。 乙方应认真参加甲方组织的各项必要的教育培训。 五、劳动报酬 第十条本合同的工资计发形式为:____________。 (一)计时形式。乙方的月工资为____元(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____元)。 (二)计件形式。乙方的劳动定额为____,计件单价为____。

(管理制度)论合同效力待定制度

(管理制度)论合同效力 待定制度

论合同效力待定制度 摘要 合同的效力是指已成立的合同将对合同当事人乃至第三人产生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是法律拘束力。于合同的效力分类中合同的效力包括: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可变更。其中较为特殊的就属效力待定的情形。效力待定的合同又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这三种情形。效力待定合同和无效合同、可撤销可变更得合同区别其实很显著很好区分。和无效合同的区别于于,无效合同由于欠缺合同成立的实质性要件(即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所以是自始无效的,效力待定的合同是具备合同生效的要件的。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由于当事人于订立合同时,其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而存于瑕疵,所以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此类合同归类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可是于效力待定的合同中,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于表达意思表示时是不存于瑕疵的,只可能是由于行为人资格权利的欠缺而导致合同的效力待定。正是由于效力待定的合同所欠缺的条件是可实现的,合同的成立取决于权利人的意愿。所以合同的生效和否,取决于权力相对人是否承认合同的效力。 关键词:合同效力效力待定无效

目录 摘要 壹、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壹)效力待定合同的概念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特征 1.合同已成立,但其效力待定 2.合同所欠缺的生效要件具有可实现性3.效力待定合同的效力最终取决于权利人二、效力待定合同的种类 (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二)无权代理而签订的合同 (三)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 三、效力待定合同和其他合同的区别(壹)效力待定合同和生效合同区别(二)效力待定合同和无效合同的区别(三)效力待定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四、有关效力待定合同法律规定的不足及完善

公司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现乙方因个人原因于2020年5月25号书面向甲方提出辞职报告申请,依照劳动法规定之准予的正式离职日期为2020年6月25号 .因甲乙双方因故已无继续合作之意向,故甲方特许乙方提前30天离职,离职日期准许为2020年5月25号. 甲乙双方于2020年1月1日签订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现经甲乙双方协议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协议内容如下: 1、自2020年5月25日起,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随之终止; 2、乙方工资结算至2020年5月31日,共计金额为:人民币元,支付时间为甲方正常发放工 资时间每月15号,即于2020年6月15日。 3、甲方为乙方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至2020年5 月25日止。 4、乙方应当于本协议签订后当日内妥善办理所有工作移交手续,若乙方因故不于当日妥善处里所有 工作移交手续,因而影响甲方之权益,甲方有权不发放上述结算至2020年5月31日工资。乙方 离职后不得作出有损公司名誉或利益之行为,否则甲方保留有法律追究之权力。 5、乙方保证在离职前未针对甲方所属的软件资产(包含甲方所属客户)进行恶意的加密、破坏等行为,

如甲方能提出上述之行为实属乙方所为之事证,甲方保留有法律追究之权力,同时请求乙方赔偿 一切之损失,损失包含甲方为处里遭受破坏行为所付出的人工成本,营业成本,以及甲方所属客 户,数据毁损无法正常营业等等损坏性赔偿。 6、乙方应为所掌握的甲方之任何商业秘密(包括本协议内容)进行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否则应对甲方所受之损害负担全部的经济培偿,甲方并保留有法律追究之权力. 7、乙方同意其為甲方提供服務所創造之著作,乃其被甲方僱佣而為者,故此依本契約開發之軟 體應 屬甲方和其受讓人之財產。甲方和其受讓人應是本契約軟體專利、著作權、商標、營業秘密 和與 其有關保護和其他權利之惟一所有人。乙方於此轉讓甲方任何和所有其現在已有或其後就本 契約 軟體可有之權利予甲方,使甲方可用適當之方法取得和行使本契約軟體之專利,著作權、商 標、 營業秘密和其他相關之保護和權利。 8、《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同意,任何一方均无须承担《劳动合同》项下约定的须由该方承担的 任何义务与责任。除甲方同意给予乙方总计人民币元的款项之外,任何一方无须向另一方支

合同解除制度概述

合同解除制度概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目前中国合同解除制度问题研究 【引言第一章】合同解除制度概述 【第二章】合同解除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合同解除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现状、不足与完善 【结论/参考文献】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引言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合同的内核,客观表现在双方当事人的羁绊性,合同法亦是立足于意思自治原则而展开,法律制度不仅要保障缔约的自由,更要保障解约的自由。合同解除制度的价值就体现在综合多重价值取向确定合同解除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引和调整。合同解除制度的周延,能够有效降低当事人的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有利于在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层面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同时,对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进行指引,进而形成相应稳定的交易秩序。 2 研究现状 关于合同解除制度研究的学术成果蔚为大观,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崔建远教授的《合同解除的疑问与释答》一文中以风险负担规则

为背景,厘定不可抗力解除、协议解除、违约解除,并提出合同撤销权在特定条件下与合同解除竞合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亦阐明了可撤销合同在行使撤销权之前系有效合同方可解除的立场,同时又提出成立而未生效的合同可以作为解除对象,亦说明了成立且“有效但并未生效”的合同状态存在的必要性。对违反从给付义务、附随义务时,唯有符合致使合同目的不能的情形下方可解除。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贺剑在《合同解除异议制度研究》一文中,指出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4 条将异议权作为实体权利,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旨在限制异议权、稳定合同关系的合同解除异议制度,无论是逻辑层面还是价值层面均存在不足,更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影响,适用《解释二》第24 条时,应对解除权的有无进行实质审查,并据此判定解除行为的效力,从而致使该条规定形同虚设,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合同解除异议制度的相关建设性意见。华东政法大学杨静在《论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一文中,站在违约救济的立场上,结合实务操作,论述了附条件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结合外国理论研究与立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英国违背“要件条款”的规定,还是德国“债权人无被苛求遵守的可能性” 的规定,均以合同目的实现的可能性为根本。我国合同制度较多地吸收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的相关规范,尤其体现在我国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中,融合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此外,日本民法典规定了单独针对合同履行的强

上海市劳务合同(正式版)范本

YOUR LOGO 如有logo可在此插入合同书—CONTRACT TEMPLATE— 精诚合作携手共赢 Sincer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ooperation

上海市劳务合同(正式版)范本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 o Clarify The Civi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Or Both Parties. After Reaching An Agreement Through Mutual Consultation, This Document Is Hereby Prepared 注意事项:此合同书文件主要为明确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的民事关系,同时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特此编制,文件下载即可修改,可根据实际情况套用。 甲方(用人单位): 名称: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乙方(职工): 姓名: 身份证号码: 户籍地址: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订立本合同。 一、合同的类型和期限 第一条本合同的类型为:无固定期限合同。自__

年__月__日起。 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二条乙方所在岗位执行__工时制。 第三条甲方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休息休假的规定,甲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加班的规定,确实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应当与乙方协商确定加班事宜。 三、劳动报酬 第四条乙方的月工资为:____元(其中试用期间工资为:__元)。甲方每月___日以货币形式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 第五条甲方安排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依法安排乙方补休或支付相应工资报酬。 四、社会保险 第六条甲方应按国家和本市社会保险的有关规定为乙方参加社会保险。 第七条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其病假工资、疾

论合同法对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完善

论合同法对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完善 彭学龙、卢玉 关键词: 法律行为/效力制度/合同法/完善 内容提要: 法律行为效力制度是民法法律行为制度的中心内容。产生于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时代的民法通则对法律行为效力制度作 了简单化的处理,1999年出台的合同法在合同效力制度上对民法通则有继承、有突破、也有创新,鉴于法律行为制度的主体即合同制度,我国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可以说是对法律行为效力制度的完善。 一、合同与法律行为 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在传统民 法中被称为“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合同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法律行为制度主要是从合同制度和遗嘱制度中抽象出来的。” [1](P1)另外一些学者的结论则更加直截了当,他们认为,“从法律学的发展上看,法律行为制度是从契约制度中抽象出来的。” [2](P208)上述观点都表明了法律行为制度和合同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密切联系。

有关合同、遗嘱和婚姻等具体法律行为的制度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苏美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等都有关于买卖、租赁、收养和婚姻方面的规定,中国西周以前就产生了“药剂”、“券书”等契约形式。到罗马国家形成后,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契约法和遗嘱法等都得到了相当的完备,人们开始思考关于上述各种行为制度的共同规则,并产生了“适法行为”概念一类的理论萌芽。 [1](P1-18) 1804年《法国民法典》用了一半的篇幅规定合同,以意思自治为特征的合同制度得到空前的完善,为法律行为制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佟柔教授甚至认为,“考虑到‘契约’一词在法典制定的当时所具有的广泛涵义,其中关于契约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关于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尽管《法国民法典》中没有‘法律行为’的章节,但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行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 [2](P212)但现代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和系统的法律行为理论均始自德 国法和德国法学家。1805年德国学者贺古首先提出了“法律行为‘一词’”,海瑟,萨维尼等诸多一流法学家的深入研究使之更加精致完善并发展成完备的理论体系。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用了法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正式确立了法律行为制度。 由此可见,法律行为是从合同等具体行为中抽象而来,法律行为与合同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但不可否认,合同行为在法律行为中占有比其他行为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梁慧星教授指出,“法律行为概

论合同的法定解除原因

论合同的法定解除原因

论合同的法定解除原因 【摘要】合同解除作为一项合同法律制度,是提前终止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原因或情形。根据合同解除的不同原因,合同解除可分为约定解除、法定解除和合意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合同解除的条件作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仍有合同当事人滥用合同解除权,影响合同目的的实现。笔者认为对“合同的法定解除”这一论题加以研究和探讨,有利于增强合同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严格限制解除权的行使、禁止解除权的滥用,使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在实践中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从而实现合同的目的,保障交易安全。本文主要从探讨合同法定解除的现实意义、法定解除、法定解除的条件及法定解除权的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消灭、适用法定解除条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法定解除法定解除的条件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权的消灭 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当事人双方就必须严格遵守,全面、适当地履行,不得擅自

解除。过去,在我国由于在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上存在规范简单、体系不严、分类不明、用语混乱等弊端,曾一方面存在当事人滥用解除权,另一方面又存在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审理案件中对合同解除适用标准不同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合同法律法规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则也在不断发展。如何完善合同解除制度,使其在立法上规定得更科学、更完善,在实践中得到更正确有效地执行,成了我国合同立法的当务之急。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合同解除及其条件、效力、行使、后果作了较为系统、更为完善的规定,肯定了合同解除制度的价值,强调了合同法定解除制度的严肃性,有利保障市场交易的安全。但在实践中仍有合同当事人滥用合同解除权,影响合同目的实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合同的法定解除条件及其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这有利于增强合同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提高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法定解除的理解,从而使合同法定解除的条件在实践中得到正确有效地执行,鼓励市场交易、保障交易安全,实现合同目的,增加社会财富。 一.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上海市劳务合同样本(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3595-40 上海市劳务合同样本(完 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上海市劳务合同样本(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甲方: 乙方(单位): 甲、乙双方根据《中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照执行。 本协议期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在协议期内,甲方与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合同期限以乙方的使用期限为准。(乙方与劳务派遣人员终止、解除劳务关系的,派遣人员与甲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行终止、解除。) 第一条根据乙方要求,乙方所需劳务派遣人员实行自行招聘和委托甲方代招聘两种招聘方式,委托甲方定岗招聘的劳务派遣人员,须严格按乙方招聘的要求给予推荐。 第二条甲、乙双方间的权利、义务须严格按劳动

法规及商定协议执行。甲方劳务派遣人员应严格遵守乙方的劳动纪律,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非定岗招聘的人员应服从乙方的工作岗位安排。 第三条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根据乙方的要求,及时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人员。 2、按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及时为劳务派遣人员办理录用备案、合同签订和鉴证等各项用工手续。 3、为劳务派遣人员代缴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金及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并负责办理劳务派遣人员在乙方工作期间社会保险的缴纳、申报、申领或关系转移等相关手续,乙方予以配合。 4、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协助乙方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厂纪、厂规培训,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5、对乙方依法解除、终止派遣人员劳务关系的,

法律规定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 我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具体而言: 一、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之规定,所谓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诈人因欺诈行为发生错误认识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是行为人在他方有意的欺诈下陷于某种错误认识而为的民事行为。 第69条的规定,所谓胁迫,是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相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也是影响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损国家利益时,该合同才为无效。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谓恶意串通,是指当事人为实现某种目的,串通一气,共同实施订立合同的民事行为,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损害的违法行为。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司法实践中并不少见,诸如,债务人为规避强制执行,而与相对方订立虚伪的买

卖合同、虚伪抵押合同或虚伪赠与合同等;代理人与第三人勾结而订立合同,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行为,亦为典型的恶意串通行为。该类合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因而也具有违法性,对社会危害也大,所以《合同法》将《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4)项所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纳入到无效合同之中,以维护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维护正常的合同交易。 恶意串通而订立的合同,其构成要件是:一是当事人在主观上具有恶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为会造成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损害,而故意为之。 二是当事人之间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连、勾通,使当事人之间在行为的动机、目的、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上达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实现。在实现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后,当事人约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实施该种合同行为。 三是双方当事人串通实施的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恶意串通的结果,应当是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法律并不禁止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获得利益。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谋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时候,法律就要进行干预。 恶意串通所订立的合同,是绝对无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条规定的一般的绝对无效合同的原则处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条的规定,将双方当事人因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收归国有或者返还集体或者个人。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也称为隐匿行为,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的行为来掩盖其真实的非法目的,或者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内容上是非法的行为。

个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个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用人单位): 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 甲、乙双方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签订【为期________年】、【农民合同制】劳动合同关系,现乙方对甲方提出申请,要求提前并永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甲方同意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要求。经双方协商,就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达成如下协议: 1、双方一致同意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终止。 2、因是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按照相关规定,甲方不需要向乙方支付解除劳动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 3、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至签订本协议之日起终止。 4、甲、乙双方在次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甲方依法履行了义务。乙方不再因为原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补偿和赔偿以及其他要求。 5、乙方在签字之日起7日内与甲方有关部门办理完工作交接、物品归还、宿舍腾清、线路人员账务交接、偿还电费以及财务借款等事项。否则,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全部承担。 6、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对甲方进行诋毁、诽谤、恶意中伤、及任何有损甲方形象和利益的行为,否则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相关法律责任。 7、本协议经甲方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留存两份、乙方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签字):

合同法—论法定解除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课程作业 题目:法定解除 姓名:吴晓玲 学号:111029019 专业:经济法 科目:合同法 任课老师:周昀

一、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 所谓合同法定解除,一般而言,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当法定的解除条件具备时,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消灭的行为。 关于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存在的主要争议在于合同法定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经总结后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合同法定解除一般无溯及力。第二种观点则把合同区分继续性合同和非继续性合同并认为,合同法定解除的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即:继续性合同原则上无溯及力,非继续性合同原则上有溯及力。第三种观点认为,合同法定解除应有一体溯及力。 对于以上三种观点而言,第一种观点明显是不可取得,在此不多加论述。而第二种观点在实践中不易操作,毕竟如何划分继续性合同和非继续性合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观点是以牺牲法律的确定性来对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做出的复杂构造。而第三种观点的立论基础则在于对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区分,如德国。对比分析区分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国家的立法及学说,合同解除和合同终止的区别在于:第一,法律效果不同:前者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后者则仅使合同向未来消灭;前者引生回复原状及损害赔偿的后果,而后者则只生损害赔偿之后果。第二,适用范围不同:虽非仅能,但法定解除主要适用于非继续性合同,而终止则主要适用于继续性合同,第三,适用的条件不同:后者既适用于一方违反合同时的情形,也适用于没有违反合同的情形,而前者原则上只适用于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情形。 二、合同法定解除的条件 法定解除条件是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我国《合同法》第94条规定了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 1、合同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不可抗力是一种不受当事人意志所支配的,为人力所不能抗拒的力量。我国《民法通则》第153条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合同法》第117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或法律政令的变化等客观情形。对此,我国《合同法》第94条第1项将其作为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之一加以规定。不可抗力是阻却违约责任的法定事由,在发生不可抗力的时候,并不一定就发生法定解除权,这要视不可抗力对合同履行

劳务派遣合作协议通用版(与劳务公司签订)

编号: 劳务派遣服务合同 甲方: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协议签署地:

劳务派遣协议 甲方:山东华建仓储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 地址:聊城市高新区黄河路32号华建大厦 乙方: 法人代表或代理人: 地址: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国家、上海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劳务派遣事宜签订如下协议: 一、派遣协议期限: 协议有效期为年: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协议期限届满,因乙方派遣员工在甲方工作存续的,本协议随之顺延至乙方派遣员工在甲方工作的情形全部消失而终止。 二、劳务派遣岗位及人数 甲方使用乙方派遣劳务人员的岗位及人数以双方签字盖章的附件为准。 三、劳务人员招聘 1.甲方应提前三天向乙方提供招工信息和要求,招用劳务人员的条件、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工资待遇、工作期限及其他条件。 2.在乙方不能满足甲方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甲方可根据业务需要,代乙方招用劳务人员,并在七天内告知乙方,由乙方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到劳动部门办理招工手续。 3.甲方应与劳务人员签订岗位协议并明确岗位职责。 四、劳动保护 1.乙方在派遣前对劳务人员进行岗前的职业道德、交通安全法规等教育。 2.甲方负责入职后的劳动纪律和安全教育,并将甲方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行为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务人员。 3.甲方应向劳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场所和劳防用品。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1.乙方负责对派遣到甲方工作的劳务人员到区社保中心申报缴费手续,如因乙方漏缴、错

简述合同效力制度

合同效力制度 合同效力,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规定统称为合同效力制度。 一、合同的有效要件 合同依法成立后,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合同是当事人各方的契约,法律为了保证合同的公正合理,减少其日后有可能产生的纠纷,特此明文规定了合同的生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一)当事人缔约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是指缔约时,即合同成立之时而非合同履行时,行为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里行为人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人。要求自然人在订立合同时具备相关的民事行为能力,一方面是为了 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因为这类人往往不具有清晰地判断能力,不能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其实施的超越其行为能力的行为往往会令自己受到损害。另一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对于保障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也是十分必要的。 2、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 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任务的组织。法人的缔约能力与其经营范围一致,受法人目的范围限制。法人超越其经营范围而未超越其目的范围仍具有相对的缔约能力,不算越权。非法人组织指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非法人组织不具有独立人格,但仍享有缔约能力,具有以自己的名义独立签订合同的资格。 (二)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及要求表示行为应当与效果意思相一致。其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1、意思主义。其判断标准应以当事人的内心效果意思为准。 2、表示主义。其判断标准应以当事人外在的表示行为为准。 3、折衷主义。其认为判断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应根据具体情况,既要考虑行为人 的内心意思,也要考虑其外部表示,兼顾表意人和相对人的利益。

《论合同解除制度》word版

论合同解除制度 肖少启 (韶关学院法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我国现行合同法把协议解除与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并立为合同终止的基本类型,造成了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在立法上的包涵,使得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在逻辑上出现了矛盾。进而言之,合同解除制度给理论界与实务部门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国外对合同解除制度内涵作了不同规定,大陆法系狭义的合同解除制度不包括协议解除,而英美法系对合同解除制度存在两种解释,即与合同终止相对待或与大陆法系的合同解除相同。我国应将协议解除合同与合同解除制度区别开,构建以稳定合同关系、保障合同权威性为基础,符合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基本原则的合同解除制度。 关键词:合同解除;协议解除;法定解除;溯及力 合同依法成立后,即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解除。然而在经济生活中,由于主客观情况总是经常变化且难以预测的,合同解除也就成为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合同解除制度是合同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合同其他制度,如合同无效、合同变更、合同担保等互相配合,共同构成合同法的完整体系。合同解除制度是用以协调“契约必须信守原则”与维护公平正义所需的特殊例外的一种手段,其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补救措施,且事关合同纽带作用的发挥以及人们对合同的信赖程度,起着规范合同解除行为、保护合同权益、稳定经济秩序的作用,各国合同立法均对合同解除予以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解除制度的相关规定不近人意,特别是合同解除制度与相关配套制度的规定极不协调,造成了合同终止与合同解除在立法上的包涵,并使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在逻辑上出现矛盾。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上对该制度予以廓清。本文将就合同解除制度的相关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我国现行合同解除制度的概念及其结构 合同解除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具备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的一种行为[1]。毋庸质疑,合同解除制度的适用前提是合同解除标的为合法有效的合同,其结果是导致合同关系的终止。合同解除制度作为合同制度的一部分,要符合“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合同立法目的,内容上应包括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解除的程序、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从而保证与合同制度的整体协调统一。 我国将合同解除规定在《合同法》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中,由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第九十六条及第九十七条规定,可见其在体系上,导致合同解除这一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包括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当事人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合同、违约解除此四大类型,即将我国的合同解除制度分为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然我们应该在着眼于法的系统化的同时,更注重法的内在意旨和外在法律后果上的逻辑、结构的协调、统一。[2]在此,要正确把握合同解除制度,必须了解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之间的差异。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书 甲方(用人单位):XXXXX有限公司 乙方(员工本人):身份证号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条款: 1、经双方协商一致,自2018 年月日起甲乙双方正式解除劳动合同。在乙方办理完离职交接所有手续后,在双方约 定的时间,甲方履行如下事项: 1)乙方工资发至2018 年月日(乙方确认离职前已休完全部可休法定年假及调休;乙方确认甲方已全部、足额支付其在职期间应得的所有薪资报酬,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加班费、各类奖金津贴补助等)。 2)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甲方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金共计人民币税前元。乙方理解并同意,该补偿金的支付是甲方和乙方解除劳动关系时乙方根据相关法律和与甲方签署的有关劳动合同所应该得到全部经济补偿。该补偿金支付后,甲方即履行了所有根据法律以及和乙方签署的有关协议所应该向乙方履行的全部义务,亦无须再向乙方支付任何费用或补偿,双方之间的全部权利义务或债权债务关系均已结清。乙方同意在得到上述补偿金后,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向甲方以及甲方的所有关联公司提出任何形式的补偿和赔偿要求或其它权利主张,并且进一步同意不再向甲方就本协议、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劳动关系的解除提出任何性质的主张或请求。 3)乙方同意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至2018年月。 4)乙方同意乙方离职当月薪资报酬、经济补偿金发放日期为次月10日。 2、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规定办理离职手续及按规定做好工作交接,并向甲方如数交还以下物品: 1)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所持有或控制的所有客户名单、来往书信、文件及其他属于甲方的所有的财产; 2)所有工作成果的使用说明、技术文献等一切工作资料; 3)书籍、文件(包括电子版)及其他相关资料; 4)其他与乙方工作有关的非消耗品。 3、乙方保证在本协议签署时,不再拥有并且已归还甲方所有的器具、记录、数据、笔记、报告、建议、表单、通讯工具、技术说明书、图表、蓝图、草图、材料、设备、其他文件或者财产,或者任何属于甲方以及甲方的所有关联公司的前述各项物品及复制品。如果甲方发现乙方没有履行本条义务,甲方有权按照甲方实际损失从乙方经济补偿金中扣除相应款项作为补偿。在补偿金不足以弥补甲方损失的情况下,甲方有权向乙方进一步索赔。 4、劳动合同解除后,乙方仍应当为其知悉的甲方的商业秘密(包括本合同的内容)承担保密义务,否则给甲方造成损失的,此 损失全部由乙方承担。 5、乙方需执行竞业限制义务情形:甲方与乙方签署了《员工保密及竞业限制合同》且甲方在乙方离职前向乙方发出《员工保密 及竞业限制合同》,书面通知乙方甲方将对乙方实施竞业限制,乙方需要按约定执行竞业限制义务。 6、除上述情形,乙方在劳动合同解除后无需履行任何竞业限制义务,无论乙方在职期间甲方有无与乙方签署《员工保密及竞业 限制合同》,乙方均无权向甲方索要竞业限制补偿金。 7、本协议生效后,除本协议另有约定外,甲乙双方由于雇佣关系而产生以及由于结束雇佣关系而出现的已知和未知的所有权利 和义务自然终止。 8、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乙方应当对本协议以及本协议的内容严格保密,不能向任何第 三方披露本协议或本协议项下的任何内容。本协议签订及履行完毕后,双方应继续保持友好关系,任何一方不得对任何第三方或者媒体做出任何有损于对方形象或利益的言论或者行为。因履行本协议而产生的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协商不成,任意一方有权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9、本协议自甲方盖章、乙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生效后,双方放弃其他权益。 甲方(公章):乙方签名: 日期:2018 年月日签署日期: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