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状态反馈和状态

状态反馈和状态

2014-9-25 5
(2)求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f ( ) de t[I ( A BK )] (3)根据给定(或求得)的期望闭环极点,写出期望特征多项式。
n1 f * ( ) ( 1( ) 2 ) ( n ) n an a a 1 1 0
2014-9-25 6
0 rank[Qc ] rank[ B AB A2 B ] rank 0 1
0 1 6
1 6 3 31
该系统是状态完全能控的,通过状态反馈,可任意进行极点配置。 (2)计算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设状态反馈增益矩阵为:K [k1 k2 k3 ]
0 0 1 ( n1 k n ) 0
第二能控标准型下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系统的不变量)
f ( ) I ( A B K ) n (a n1 k n )n1 (a1 k 2 ) (a0 k1 )
Qc 0 B 0 ( A, B, C )的能控性判别阵为:
k ( A BK , B, C )的能控性判别阵为:

AB An1 B

Qck B ( A BK )B ( A BK )n1 B
可见, Qck的第一列同 Qc 0的第一列。


标量
Qck的第二列 : ( A BK )B AB BKB为Qc 0一、二列的线性组合
K [ 0 0 a1 a1 n1 n 1 ]
1 (7)求未变换前原系统的状态反馈增益矩阵:K KPc 2
2014-9-25
11
重新求解前面例1:
[解 ] : (1)可知,系统已经是第二能控标准型了,故系统能控, Pc 2 I 此时变换阵 (2)计算第二能控标准型下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f ( ) | I ( A BK ) | 3 (6 k3 )2 (5 k2 ) 1 k1
0 A 0 1
1 0 5
0 0 0 1 , B 6 1
(3)计算期望的特征多项式
f * ( ) ( 2 4 j )( 2 4 j )( 10) 3 142 60 200
先求系统不变量 i , 然后再确定非奇异变换 阵Pc 2,B和C不用求。
2014-9-25 10
(3)求第二能控标准型下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
f ( ) I ( A B K ) n (a n1 k n )n1 (a1 k 2 ) (a0 k1 )
K维数是 rn
( A BK ) x Bv x 一般D=0,可化简为: y Cx
状态反馈闭环系统表示:k ( A BK , B, C ) 状态反馈闭环传递函数矩阵为:Gk ( s) C[sI ( A BK )]1 B 状态反馈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I ( A BK ) 0
第二能控标准型,受控系统传递函数:
n 1 s n 1 n 2 s n 2 1 s 0 G( s ) C ( sI A ) b s n n 1 s n 1 1 s 0
1
状态反馈后,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n1 s n1 n 2 s n 2 1 s 0 G( s) C sI ( A b K ) b n s ( n1 kn )s n1 (1 k2 )s ( 0 k1 )
0 1 B Pc 2 B 0 1
9
能控标准型 下状态反馈 后的系统矩 阵:
0 1 0 0 0 1 A BK 0 0 ( 0 k1 ) ( 1 k 2 ) ( 2 k 3 )
f ( ) | I A BK | 0 0 0 1 k1 0 0 0 0 0 1 0 1 1 0 5 0 0 0[k 1 1 6 1

0 1
k2
(4)由 f ( ) f * ( ) 确定反馈矩阵K: K [ k1 k2 kn ]
Ax Bu [例1] 考虑线性定常系统 x
其中:
0 A 0 1
1 0 5
0 0 0 1 , B 6 1
试设计状态反馈矩阵K,使闭环系统的极点为-2±j4和-10。 [解 ] : (1)先判断该系统的能控性
1
结论2:状态反馈可以保持原系统的能控性,但不一定能保 持原系统的能观测性。

* i
n 1 s n 1 n 2 s n 2 1 s 0 G( s ) 还可以由期望闭环传递函数得到: * n 1 * * sn n 1 s 0 1 s
(6)由 f ( ) f * ( ) 求出在第二能控标准型下的反馈增益矩阵:
求反馈增益矩阵K的步骤:
(1)判断系统能控性。如果状态完全能控,按下列步骤继续。
(2):将原系统 ( A, B, C ) 化为第二能控标准型 ( A, B , C ) 。 确定将原状态方程变换为第二能控标准型的变换阵 Pc 2 。若给
定的状态方程已是第二能控标准型,那么 Pc 2 I ,无需转换。
线性反馈规律:u v Kx 注意:有的教材用u v Kx
2014-9-25 3
状态反馈闭环系统:
k11 k 21 反馈增益矩阵: K kr 1
( A BK ) x Bv x y (C DK ) x Dv
k12 k 22 kr 2 k1 n k2n k rn
2014-9-25 7
(4)确定K阵
由 f * ( ) f ( ) 得:6 k3 14, 5 k2 60, 1 k1 200
求得:k1 199, k2 55, k3 8 所以状态反馈矩阵K为: K [199 55 8] 2)第二能控标准型法求反馈矩阵(维数较大时,n>3时) 求 f ( ) | I A BK | 将相等繁琐,所以引入第二能控标准型法。
第六章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
1. 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 2. 输出反馈及极点配置
3. 状态观测器 4. 降维状态观测器 5.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2014-9-25
1
第一节 状态反馈及极点配置
1. 状态反馈 2. 状态反馈极点配置条件和算法 3. 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4. 系统的镇定
2014-9-25 4
二、状态反馈极点配置条件和算法 极点配置:通过反馈增益矩阵K的设计,将加入状态反馈后 的闭环系统的极点配置在S平面期望的位置上。
定理:(极点配置定理) 对线性定常系统
0 ( A, B, C )
进行状态反馈,反馈后的系统其全部极点得到任意 配置的充要条件是:0 ( A, B, C ) 状态完全能控。 注意:矩阵 A BK 的特征值就是所期望的闭环极点。 1、极点配置算法 1)直接法求反馈矩阵K(维数较小时,n≤ 3时) (1)判断系统能控性。如果状态完全能控,按下列步骤继续。




式( 2 )
1 式(1)和式(2)比较,得: K KPc 2
第二能控 标准型:
2014-9-25
0 0 1 A Pc 2 APc 2 0 0
1 0 0 1
0 1 2
0 , 0 1 n 1 0
式( 1 )
( A BK ) x Bv 第二能控标准型:x
其中: x Pc 2 x,
1 A Pc 2 AP c2 ,
1 B Pc 2 B
1 1 1 1 Pc 2 ( A B K ) x B v Pc 2 ( Pc Pc 2 x x AP P B K ) P x P 2 c2 c2 c2 c 2 Bv 1 ( A B KPc 2 ) x Bv
(4)确定K阵 第二能控标准型下的反馈矩阵:
K [ 0 0 a1 a1 2 2 ] 199 55 8
1 所以状态反馈矩阵K为:K KPc 2 [199 55 8]
2014-9-25
12
2、闭环系统期望极点的选取
期望极点选取的原则: 1)n维控制系统有n个期望极点; 2)期望极点是物理上可实现的,为实数或共轭复数对; 3)期望极点的位置的选取,需考虑它们对系统品质的影
响(离虚轴的位置),及与零点分布状况的关系。
4)离虚轴距离较近的主导极Fra bibliotek收敛慢,对系统性能影响 最大,远极点收敛快,对系统只有极小的影响。
2014-9-25
13
三、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定理:如果SI线性定常系统 0 ( A, B, C )是能控的,则状态反馈 所构成的闭环系统 k ( A BK , B, C ) 也必是能控的。 证明: (过程很重要)
思路:
1、首先将原系统
( A, B, C ) 化为第二能控标准型 ( A, B, C )
2、求出在第二能控标准型的状态 x 下的状态反馈矩阵 K
1 3、求出在原系统的状态 x 下的状态反馈矩阵 K KPc 2
2014-9-25
8
1 证明 K KPc : 2
( A BK ) x Bv 原系统: x
(4)求出期望的闭环极点。( 有时直接给定;有时给定某些性能 指标:如超调量 M p % 和调整时间 t s 等) (5)根据给定(或求得)的期望闭环极点,写出期望的特征多项式。
n1 f * ( ) ( 1( ) 2 ) ( n ) n an a a 1 1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