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化国库内部管理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r\n
关键词:国库内部
\xa0\xa0资金安全\xa0\xa0国库资金风险\xa0\xa0防线\xa0\xa0国库管理
\xa0\xa0业务核算\xa0\xa0运转模式\xa0\xa0资金流转
近年来\xa0,随着国库业务核算体系的不断变革完善\xa0,国库资金运转模式发生了质
的变化。在资金流转更 科学 \xa0、更快捷的同时\xa0,资金风险也随之而转变,并更加隐
蔽\xa0,国库案件频频发生,国库部门已经成为案发的“高风险区”。如何有效规避国库资金
风险\xa0,确保资金安全\xa0,已是当前基层\xa0国库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xa0
一、\xa0当前基层国库风险点分析\xa0
(一)人员因素形成的风险。\xa0
由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原因,基层国库不但人员配备不足,而且素质普遍不高。一
是国库管理人员因内部管理的手段不到位\xa0、管理力度不够而使国库业务出现风险的可能
性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业务不熟悉而难于管理,以及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
足而疏于管理。二是部分经办人员业务素质不高\xa0,经办人员对业务处理只知\xa0己不知
彼\xa0,业务掌握不全面,难\xa0以发现业务处理中的非正常操作\xa0,造成风险隐患。三
是业务培训不够\xa0,在
体制改革频繁\xa0,新政策\xa0、新规定不断\xa0出台的情\xa0况下\xa0,基层\xa0国
库对经办人员相应\xa0的业务培训没有跟上\xa0,可能对政策、规定理解失误而造成风险的
产生。\xa0
(二\xa0)执行制度中形成的风险。\xa0
个别员工风险意识淡薄\xa0,凭
办事,执行制度不严,违规越权\xa0,兼\xa0岗代岗\xa0,业务互相代替\xa0,导致业
务运行中相互监督\xa0、相互制约不严\xa0,违背岗位牵制原则。业务操作有章不循,违规
操作\xa0。如\xa0:人离柜\xa0,印章未锁\xa0;重要\xa0空白凭证保管不善;操作密码和
\xa0口令授权缺乏严格管理\xa0,串用、互用口令密码\xa0;凭证审核不认真\xa0,使有问
题\xa0的凭证流出国库\xa0,造成国库资金的风险。\xa0
(三\xa0)资金清算中的风险。\xa0
国库资金核算实现了内部资金实时清算\xa0,市分库与县支库通过\xa0内部往来实现清
算\xa0,国库与征收机关\xa0、商业银行间横向联网,资金信息处理逐步开始实现无纸化,
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国库资金遭受损失的隐患。如核算系统对参数设
置\xa0、科\xa0目属性\xa0、级次\xa0、比例等要素不能实现系统\xa0自动审核功能,仍需
要人工操作,随意性很大。国库部门处于资金清算的前台,大量的拨款\xa0、退库等业务都
通过票据交换系统进行,一旦发生错发、误发等事件,就会导致国库资金风险。\xa0
(四)预算资金监管中的风险。\xa0
预算资金监管风险涵盖于预算资金收纳、拨付、退库、更正等诸多环节。如财政资金的
拨付,必须控制在人大批准的年度预算之内,而在实际工作中,财政常常倒逼国库拨付超预
算的拨款,国库难以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收人退库审批机关多\xa0,退库种类多\xa0,退
库政策政出多门,对退库的真实性,政策的适用性国库难以把握。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唯
一凭证的预算拨款凭证既没有作为重要空\xa0白凭证进行管理,也没有规定使用期限\xa0,
形成潜在的风险。\xa0
二、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措施建议\xa0
(一\xa0)构筑人员防线,堵住风险源头。\xa0
1、加强思想
。提高国库人员的
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案件
教育\xa0,加强法制和
道德教育,逐步构筑岗位风险防范的思想防线。\xa0
2、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国库人员对新的支付工具 电子 计算 机和 金融 \xa0、财政
\xa0、
等多方面新知识\xa0、新业务\xa0、新技能的学习,加强岗位轮换,
岗位业务培训充实\xa0、稳定国库队伍\xa0,提高国库人员的业务素质。\xa0
3、建立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岗位分工\xa0,优化人力资源配置\xa0,引入岗位竞争
机制。根据国库
业务变化多\xa0、业务新和要求高的特点,适时引入岗位竞争机制,在充分考虑让员
工\xa0自主选岗的同时\xa0,对重要或综合性强的岗位实行竞争上岗,使国库会计人员在参
与岗位竞聘过程中,亲身感受到巨大压力和推动力,进一步增强国库工作人员对国库工作的
认同感和责任感。\x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