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空气电池热效应计算
在铝空气电池闲置及工作期间的主要热量来源:
一、 闲置期间铝电极的腐蚀产热,主要热量来源之一,记为H1
二、 放电过程中铝电极无效或者低效率的阳极溶解,记为H2
三、 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记为H3
四、 闲置和放电期间非均一的质量转移
铝空气电池产热量的研究方法:
一、失重量与温度的测量
二、开路电位测量
三、阳极恒流极化与阴极恒流极化
四、电池放电的焦耳热
H1的测量
方法一:将测试样品自由悬挂浸泡在测试体系中,测试时间为60分钟,测量一定时间间隔内铝电极的溶解量和温度的升高量。
方法二:热力学方法计算
Al+3H2O+OH-=3/2H2+Al(OH)4-
计算标准状态下等压热效应
△rHmθ=3/2△fHmθ(H2) + △fHmθ(Al(OH)4-) -△fHmθ(Al)- 3△fHmθ(H2O) - △fHmθ(OH-)
=0 -1502.5-0+3X285.83+229.994
=-415.016 KJ/mol
根据基尔霍夫方程计算不同温度下析氢反应的反应焓变(T为反应实际温度)
△rHmθ(T)-△rHmθ(25℃)=(T-25)-(ΣνBCP,M)
△rHmθ(T)=[-413.6-0.06T] KJ/mol
通过测试合金的析氢速率得出单位时间析氢量
前期实验数据表明析氢速率为:0.06ml/cm-2min
设总铝板面积为A m2,在单位时间t(h)内产氢量:
n=(0.06x10000x60xAxt)/1000x22.4=1.6At (mol) 得出总发热量:Q=△rHmθ(T)X 2n/3
=[-413.6-0.06T] 1.6At (KJ)
H2的测量
阳极溶解的三个效应:质量转移,电荷转移,腐蚀(非法拉第过程)
方法:采用阳极极化测量实际极化过程中腐蚀电流密度,以及电解液温度的变化
产氢量与腐蚀电流密度的关系:
icorr=2PVF/tSRT
P:大气压强(Pa)
V:析氢量(ml)
F,R:常数
t:测试时间
S:电极表面积
T:测试温度
从文献数据来看,H2比H1要小很多
H3的测量
电池内阻
Rint=(Vtotal-Velectrolysis)/I (Vtotal:端电压,Velectrolysis:电解电压,I:放电电流)
W(焦耳热)=H3=I2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