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酰胺(PA)产业发展规划

聚酰胺(PA)产业发展规划

聚酰胺(PA)产业发展规划
20xx年—20xx年
聚酰胺(PA)又称尼龙(Nylon),是一种分子主链上的重复单元
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尼龙既可以制成各种塑料,又可拉
丝成纤维,还可以制成薄膜、涂料和胶黏剂等。由于尼龙具备良好的
力学、耐热性、耐磨损性等性能,制品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用丝、
汽车、机械、电子电气、交通运输、包装工业等诸多领域中。
全行业实施“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发展战略,在产业结构调
整、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快速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改规划方
案,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一、规划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产
业先行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
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发展原则
1、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制定合理技术路线,
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2、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结构放在更加
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3、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区域产业集中谋划,统筹产业
协同发展。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打破市场壁垒,推动要素自由流动,
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4、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
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5、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加快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
式创新探索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集成创新模式,促进区域科技成果
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推动龙头项目落地和关联产业集聚,培育特色
产业园区、集群,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6、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
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产业背景分析
聚酰胺(PA)又称尼龙(Nylon),是一种分子主链上的重复单元
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尼龙既可以制成各种塑料,又可拉
丝成纤维,还可以制成薄膜、涂料和胶黏剂等。由于尼龙具备良好的
力学、耐热性、耐磨损性等性能,制品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工业用丝、
汽车、机械、电子电气、交通运输、包装工业等诸多领域中。
尼龙历史悠久,家族不断壮大。1935年PA66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
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正式宣布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的诞生,并将其
命名为尼龙。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尼龙家族逐步发展壮大,PA6、
PA610、PA11等新品种不断出现。PA6和PA66具备成熟的生产工艺和
广泛的应用领域,依然是需求量最大的两类尼龙产品。
长碳链尼龙性能优良,尼龙12兼具性能及成本优势。尼龙分子主
链中2个酰胺基团之间的亚甲基长度在10以上的尼龙称为长碳链尼龙,
主要品种包括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1212、尼龙1012、尼
龙1313等。尼龙12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长碳链尼龙,它除了具备一般
尼龙的大多通用性能之外,吸水率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尺寸稳定性、
耐高温、耐腐蚀、韧性好、易于加工等优点。与另一长碳链尼龙材料
PA11相比,PA12的原材料丁二烯的价格仅为PA11原料蓖麻油的三分
之一,可代替PA11应用于大部分场景,在汽车燃油管、气制动软管、
海底电缆、3D打印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我国尼龙产能快速增长,然而高端产品仍需进口。从进出口数据
来看,我国尼龙行业一直保持净进口,2019年净进口量为50.8万吨,
特别是部分高端产品仍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
2018年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规模为26.4亿美元,占整体比例约
9.7%。汽车的轻量化、绿色节能的需求是特种尼龙市场需求增长最大
的驱动力,预计到未来全球特种尼龙市场还将以5.5%的速度持续增长,
增速要高于整体尼龙行业。在整个特种尼龙市场中,市场规模最大的
产品是尼龙12,它可应用于塑料合金、汽车制造、飞机制造、3D打印、
电子电器、机械用具、医疗技术、油气工业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不可
替代性。2018年全球尼龙12市场规模达到10.7亿美元,预计将以
5.2%的复合增速逐步增长至2024年的14.2亿美元。
尼龙12下游需求结构中,规模最大的应用市场是汽车制造业,尼
龙12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占整体市场收入规模的36.7%。汽车轻量
化是当今汽车行业的大趋势,既要减轻汽车重量,又不影响安全性和
舒适性,最主流的解决方案就是替换汽车中的金属部件。尼龙12可广
泛应用于汽车流体输送管线,包括燃油管线、离合器管线、真空刹车
增压器管路、空气刹车管路、电池冷却液管线以及上述管线的接头,
因其安全可靠,是优良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相较金属和橡胶材料,尼龙12具有显著优势。与金属材料相比,
尼龙12材料质量轻,可减轻整车质量,进而减小能耗;柔韧性好,容
易布置,可减少接头,受外部冲击不易变形;耐振动、耐腐蚀性好;
接头密封性好,且安装方便;挤出成型容易,工艺简单。与橡胶材料
相比,尼龙12材料制成的管路管壁薄、体积小、质量轻,不影响空间
布置;弹性好,可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保持弹性且耐老化性能十分优异;
不需硫化,不需加编织层,加工工艺简单。
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车普及拉动尼龙12需求。欧洲约7成的汽车
软管(刹车管、输油管、离合器软管等)使用尼龙12材料,美国也有
5成的汽车软管应用尼龙12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和混
动车型的燃油系统和电池系统均需要尼龙12。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退
却,我国汽车及新能源车的产销量有望重归增长,将继续带动尼龙12
的需求进一步扩张。
尼龙12材料在3D打印中表现出色。相比其他材料,PA12粉末具
有高流动性、低静电、低吸水性、熔点适中及制品的高尺寸精度等优
异的特性,耐疲劳性和韧性也可满足需要较高机械性能的工件,因此
尼龙12逐步成为工程塑料3D打印的理想材料。
3D打印全球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增材制造
(3D打印)由于能快速制造出各种形态的结构组织,对传统的产品设
计、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成为
了制造业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关注的颠覆性技术之一,被誉为“第三次
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材料的性能决定了3D
打印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全球3D
打印材料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已经突破10亿美元,预计有望在2024
年突破45亿美元。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由2012
年的2.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9.9亿元,预计2024年中国3D打印
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0亿元。
油气输送对材料的要求极高。PA12材料多年来已应用于陆上和海
上的柔性立管、燃气管、内衬、钢管涂层,可以防止海水冲刷侵蚀和
油料流体的腐蚀,用于制造输送海底油气产品和入并流体的柔性立管、
高达20bar压力下的天然气分送系统等,相比其他材料具有优异的使
用寿命和较好的防腐蚀性能,是油气输送行业大力发展的高性能材料。
作为燃气输送管道,PA12的应用已有超过十年的历史。与传统次高压
或高压燃气输送时使用的金属管通相比,PA12燃气管道能够延长管道
的使用寿命,并大幅降低管道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我国在“十
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建成原油管道约5000公里、
成品油管道1.2万公里并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为
PA12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PA12可用于海底电缆及漂浮电缆包覆材料、电缆防蚁护套、光纤
护套。尼龙12的脆化温度低,耐候性优,尤适用于全气候(-50~
70℃)使用要求的野外特种用途通信电缆的制造。用作海底电缆及漂
浮电缆包覆材料,就必须考虑在海洋使用中特殊环境和特殊工作条件,
因此,要求电线外径小、耐磨、要承受一定的水压、足够的抗拉强度,
以及在海水中具有足够的绝缘电阻。而尼龙12就是很好的电气绝缘体,
不会因潮湿影响绝缘性能,即使长期放入水中(或在海水中)其绝缘
电阻仍很高,至少高于其它尼龙材料一个数量级,应用PA12材料的包
覆线防蚀效果好,在海底浸渍三年无变化。电缆防蚁护套此前采用PE、
PVC添加杀虫剂或黄铜带包绕方法制造,存在成本高、维护不便、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有效期不稳定等不足,应用尼龙12护套是目前更为
可靠和环保的方法。此外,应用PA12材料制作的光纤护套信号损失是
合成材料中最低的,因此广泛用于光纤通讯电缆护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