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专业毕业设计——《守望》

舞蹈专业毕业设计——《守望》

.

.. 《守望》——原创舞蹈作品设计

舞蹈学专业 刘慧茜子

指导教师 陈炯伶

(韶关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1 创作背景

1.1 基本结构

舞蹈作品《守望》为现当代男女双人舞。《守望》主要以抒情性的表现手法来叙述作品的故事情节。舞蹈以“A-B-C”的形式结构展开,逐步向观众阐述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男主人公的死亡以及道具丝巾的由来。

1.2 作品简介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看到了民国时期林淑华与徐惠民的凄美爱情故事,内心被他们真挚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于是产生了创作舞蹈作品《守望》的想法。舞蹈作品《守望》主要讲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接近尾声之际,国、共、日三方的角力日趋激烈。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影响,热血青年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民族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女主人公是公立大学的学生,男主人公是有为的知识青年,在府上为女主人公做家教,并以此掩护、为共产党搜集情报。时光流逝,俩人暗生情愫,男主人公在临别之际,终于鼓起勇气送给女主人公一条丝巾作为信物。但好景不长,男主人公却因身份暴露不幸牺牲,女主人公日日睹物思人,思念成疾。

1.3 作品编创

舞蹈作品《守望》主要分为“A、B、C”三段进行编排创作。

A段:为准确捕捉舞蹈人物形象,A段主要采用情绪渲染法进行舞蹈编创。男女主人公从相遇到相知的情感变化是十分微妙而又细腻的部分。要由情绪引导肢体动作才得以完美呈现舞蹈形象。

B段:为解决舞蹈词汇单一、内容不饱满的问题。B段主要采用元素编创法。男女主人公暗生情愫、惺惺相惜,单一的情绪性动作已经不能推动舞蹈剧情发展。在编创中,糅合现当代元素及古典舞元素使得作品舞蹈语汇刚柔并济、曲线鲜明。.

.. 加入双人舞托举技术技巧,让作品张弛有度、耳目一新。

C段:为解决作品艺术感染力不够的问题,C段主要采用音乐编舞法。枪声鸣响,战事爆发,男主人公为国牺牲,女主人公思念成疾。音乐《生命的河》能推动作品氛围至高潮,充分利用音乐来表达女主人公的悲痛与无奈,进而帮助作品点明中心思想。

作品主题

当今时代,负能量的堆砌让很多脆弱的人们选择放弃生活甚至放弃生命。舞蹈作品《守望》希望人们能重新审视生命的重量与意义,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和平且来之不易的生活。它歌颂了革命先辈的伟大,也歌颂了中国女性自立坚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的情怀。

2 作品元素构成

2.1 动作元素

舞蹈作品《守望》主要采用了中国古典舞元素和现当代舞的编创理念来进行舞蹈作品的创作。它提取了多种类别的元素、吸收了多种舞蹈流派的艺术风格从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在双人舞托举的技术技巧上,即展现了中国舞原有的流畅与轻柔之美,也吸收了西方舞蹈所追求动作瞬间的形式美与色彩美。运用各艺术之间的纵横交错,来重组新的艺术符号,让作品《守望》有创新、有亮点。

A段:动作主要以二度空间为主。使用现代舞元素进行动作编创从而刻画出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形象。

B段:动作主要以二、三度空间为主,一度空间为辅。使用当代舞元素进行动作编创使得动作语汇与作品时代背景更为贴切。加入双人舞托举技术技巧,让作品舞蹈语汇更加丰富、空间调度更为饱满。

C段:动作主要以二、三度空间为主,一度空间为辅。运用现代舞的编创理念,糅合了古典舞元素。加入古典舞中的身法与韵律使得作品神形兼备、内外统一。

2.2 音乐元素

舞蹈作品《守望》总时长为5分10秒,所选用的音乐来自电影《伊莎贝拉》及电影《1942》的原声大碟。

A、B段选自电影《伊莎贝拉》的俩首曲目(金培达 Road to Freedom

<归途>和Voice of the Past <音之回忆>)音乐时长为3分30秒。“伊莎贝拉”.

.. 在葡语中,意为对上帝的承诺。在作品的故事剧情中,男主人公不幸牺牲,女主人公睹物思人。“对上帝的承诺”符合女主人公当下的心境。风格性强烈的古典乐,符合作品的艺术背景,推进舞蹈剧情的发展,呼应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C段选用的音乐来自电影《1942》的主题曲《生命的河》。音乐时长为1分35秒。在作品的故事剧情中,男主人公为国捐躯,女主人公忠贞不渝。选用音乐《生命的河》能让观众重新审视生命的重量,进而帮助作品点明了中心思想:爱情的忠贞、生命的重量、国家的情怀。

3 舞美设计

3.1 服装

服装主要以民国时期的风格为主;女生服装如图示1;男生服装如图示2;

图示1 图示2

3.2 道具

道具白色丝巾、灰色围巾。 如图示(3.3-4);

图示3 图示4 .

..

3.3 灯光(如图示5-13)

作品的灯光颜色主要以冷色调为主,面光顶光进行明暗调节与场景过渡,追光进行角色切换与构图变化。全程暗灯,先造型,再音乐起。

A段:0~46秒追光至女演员位置,随后追光灭(如图示5)。48秒~1分06秒追光至男演员位置(如图示6),1分08秒俩追光同时起(如图示7)。随后切换面光、顶光,顶光以淡蓝色为主,场景渐亮(如图示8)。

B段:随着音乐节奏加快,舞蹈剧情推进。顶光色调以冷色调为主,灯位增加,颜色渐深。(如图示9)演员托举造型时,部分给定点光。(如图示10)B段接近尾声时,面光、顶光渐暗至全熄(如图示11)。

C段:3分36秒追光至男女演员位置,并随着演员的位置移动(如图示12)。4分26秒追光灭,顶光色调以暖色调为主,灯位增加,颜色渐深至场景全亮(如图示13)。5分06秒追光至男女演员位置(如图示7)。

图示5 图示6 图示7

图示8

图示9 图示10 .

.. 图示11 图示12 图示13

3.4 布景

舞台以黑色幕布为主,灯光效果为辅。

4 舞台调度与主干动作

4.1 舞台主要调度构图(如图示15-16)

男演员: 女演员: 男女视整体: 道具:

舞台调度路线:

图示15

图示16 图示17

图示18 图示19 图示20

.

.. 4.2 主干动作(如图示21-24)

图示21 图示22

图示23 图示24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2]张建民.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参考作品

[1]编导:周莉亚,韩真.编剧:唐栋.演员:黎星,李艳超.《沙湾往事》2014.

[2]编导:孔德辛.编剧:于平.演员:朱寅,唐诗逸.《昭君出塞》2015.

[3]编导:李世博.演员:刘彬,唐诗逸.《月下柔情》2014.

.

..

相关主题